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903章 给出推荐指南评分标准(第二更,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03章 给出推荐指南评分标准(第二更,求

    落座时,冯正明是和黄涛、蔡先生他们一桌的。
    他也把自己一些想法跟小师叔和蔡先生说了。
    听了冯正明要买一栋老洋房开餐厅。
    黄涛和蔡先生都有些惊讶。
    黄涛:“你可要想清楚,沪城的那些老洋房价格可不低的。”
    蔡先生:“正明你是想要在老洋房里做私房菜?”
    冯正明微笑看向蔡先生:“对,我现在店里已经汇聚了各地菜系的大厨,到时候我觉得可以每天让一位大厨去掌勺。
    老洋房的气氛本来就比较好,再配合上不同菜系大厨掌勺的菜,相信会很棒。”
    黄涛:“你还要每天换一位大厨掌勺?”
    冯正明:“完全随机,给每天的客人保留一份神秘感。”
    蔡先生:“看起来正明你还真是很懂得如何营销。”
    冯正明:“蔡先生您这话说的不对,我这个只是适当做一些特别的设计,不能算是营销,我店里的大厨们虽然年轻,但也绝对都是各地菜系的青年才俊。”
    蔡先生笑了:“哈哈哈,这个我知道,我还真有些期待你的这家店。”
    同桌几位沪城老师傅听后多少都有些惊讶。
    对冯正明的这份设计,老师傅们也不是没有人想过。
    只是老师傅们都很清楚这里面需要的投资不小。
    如果找大老板投资,可能最终结果会似是而非。
    冯正明现在确实有那个实力去自己做。
    李耀和韩睿的师爷刚好也在场。
    老师傅笑呵呵问:“冯状元不知道李耀和韩睿在你那边干得如何?”
    冯正明微笑:“李老您放心,他们在我那干的很好。”
    李老师傅点头:“干的好就行,希望他们在你那边,可以真正把菜做好,把他们所学的本帮菜做好。”
    冯正明:“这是一定的,我请他们去我的店里,自然也是要让他们把手艺施展出来。”
    接着冯正明向李老师傅介绍了自己店里的一些设计。
    “我们店现在的菜单上会单独列出本帮菜,客人们点了本帮菜,也都是由李耀和韩睿他们两个人负责。”
    听到这话李老师傅还是相当满意的。
    冯正明接着又继续介绍。
    “等我找到合适的老洋房,在老洋房开了新店,到时候那边做本帮菜,也会让李耀和韩睿去掌勺。”
    说到这里,冯正明微笑看向李老师傅。
    “我认为,他们是很好的厨师,李老您对他们的教导真是非常用心。”
    李老师傅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小得意。
    李耀和韩睿情况和朱旭有些类似。
    都是拜师后,因为他们自己够努力,所以被原本退居二线的师爷看中。
    然后就被师爷专门带在身边,他们师父教了基础的东西。
    剩下他们厨艺上的细节,大部分都是被他们师爷耳提面命教导出来。
    冯正明也是知道这一点,在李老师傅开口询问,他主动给李老师傅递台阶。
    让李老师傅可以在同行面前算是获得几分优势。
    接下来也没有聊多久,酒楼开始上菜。
    孔兴礼确实听从冯正明的建议,在摆盘上做了一些很精致设计。
    每一盘上桌的菜,摆盘上真的如同一幅幅画卷。
    而且孔兴礼专门定制了成套的餐具,让上桌盛菜的盘子,和每位客人面前餐具色是一致,这就给了大家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这一点上确实也给一桌宴席添色了不少。
    孔兴礼在盘中菜量上,也听从冯正明的建议,没有只是给很少一点份量。
    虽说肯定份量上还是不多,比一般小餐馆要少了非常多的量。
    但整体上来说,作为一张大桌的盘头,份量已经算很足。
    毕竟这样一桌席,不可能让客人只吃一道菜。
    每道菜让客人能夹上两三筷子也就差不多。
    在几道经典鲁菜上,九转大肠和葱烧海参都算是按一张桌的位数上。
    葱烧海参上桌后,还会有服务人员询问是不是需要?
    如果要是需要,服务人员会帮忙把葱烧海参分好。
    并且还可以要求服务人员给添加葱烧汁和米饭。
    这方面服务生的业务能力还是很到位。
    在之后孔兴礼来询问各位是否吃的满意时。
    冯正明给出一个建议。
    “孔师兄像是葱烧海参和九转大肠,您上菜的时候,可以在盘子下面用一个加温的东西,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温度。
    现在海外有那种桌面用的卡式炉,孔师兄你们也可以采购一批那种小炉子。
    给客人上菜的时候,孔师兄您或者是您的徒弟过来,现场来一个葱烧海参收汁,或者是九转大肠最后的收汁。
    现场房间里最后加热,保证上桌的热度。”
    听冯正明的建议,让孔兴礼觉得确实是非常好的建议。
    因为酒楼实际上比较大,九转大肠和葱烧海参上菜过程中,确实是会出现冷掉的情况。
    如果冷掉了,上桌后确实会影响到整道菜的味道。
    冯正明也是在变相提醒孔兴礼,要注意上菜的一些时间。
    保证上桌时菜的温度,也是保证一道菜美味的关键。
    孔兴礼听了点点头:“谢谢冯师弟,你的建议我会记下,之后我们会进行一些改进的。”
    接着孔兴礼向冯正明敬了一杯酒。
    然后他再问其他客人,是不是还有什么建议?
    被孔兴礼这么一问,在坐的人也都是纷纷说出一些建议。
    有一些可能不能算是建议,更多像是一些评说。
    对孔兴礼的手艺,大家都是很认可。
    他做的鲁菜确实没什么问题。
    可以说每一道菜都很好体现出孔兴礼的手艺。
    而且有之前冯正明传授的一些经验。
    再加上孔兴礼自己的摸索。
    他的每道菜调口上也都做了一些改变。
    不会像是在本省那样略显重口。
    甚至孔兴礼调口上,一些菜还故意露一点点甜口。
    这么一来,也会稍微有那么一些贴近沪城,以及南方一些地方口味。
    当然不同于冯正明会专门准备清凉如水般的清汤。
    孔兴礼店里清汤基本上是经过了扫汤的清汤。
    所以口味上要显得比冯正明店里清汤要厚重不少。
    包括孔兴礼的菜,调口上也是比冯正明店里的厚重。
    这倒是也可以体现出,孔兴礼和冯正明调味上的一些区别。
    孔兴礼给冯正明他们这一桌敬酒后,又和他投资人一起去给其他包厢客人敬酒。
    在孔兴礼离去后,冯正明他们这一桌也吃的差不多。
    大家便又开始聊起冯正明在沪城的推荐指南。
    李老师傅还是先开口:“正明你的那个推荐指南,今年还是只做那些平价的小餐馆吗?”
    李老师傅这么一开口,其他几位沪城老师傅和大师傅也都纷纷表态。
    “冯状元你那个推荐指南,是不是也应该推荐一些沪城的酒楼?”
    “是啊,沪城有很多美食,也不只是有那些小餐馆。”
    “一些沪城本地特色的老酒楼,也很值得推荐的嘛。”
    “冯状元你可不能厚此薄彼的。”
    冯正明听大家这么说,自然明白沪城厨师们的意思。
    “各位别紧张,今年我们推荐指南会出两本,在小餐馆推荐指南之外,还会单独出一本,推荐一些沪城具有特色的酒楼和餐厅。”
    说了这话,冯正明目光看向小师叔黄涛。
    黄涛自然马上接过话。
    “对对,那些小餐馆我们邀请各位大师傅和老师傅去评判,至于酒楼和餐厅方面,我们是准备邀请一些蔡先生这样的美食家,以及沪城各界人士去进行评判打分。”
    李老师傅有些好奇:“你们请蔡先生评判很好,还要请沪城各界人士,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冯正明微笑:“是一部分沪城白领,还有一些在沪城的外国人。”
    黄涛跟着解释:“各位不用担心,我们邀请的人,肯定是会消费酒楼和高级餐厅的。”
    得到黄涛这话解释,让在场沪城厨行的众人都比较满意。
    一位沪城大师傅突然问:“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知道具体会是哪些人?”
    冯正明不等黄涛解释,抢先一步给出回答。
    “抱歉,具体会是哪些人去评判,我也不知道,这方面是我小师叔黄涛,港城的蔡先生和唯靈先生,还有京城的几位国家级评委选出的人。”
    听冯正明这话,众人目光自然是看向了蔡先生。
    蔡先生面带微笑:“是这样的,我和唯靈受到邀请时,我们还挺惊讶,不过既然正明向我们开口,我们肯定会认真筛选合适的评判人。”
    听蔡先生这样说了,沪城的老师傅和大师傅们也自然都认同。
    黄涛也保证:“各位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可能保证公平公正。”
    蔡先生:“之后我们会先公布评判标准。”
    听完冯正明他们推出新指南的计划。
    在场的老师傅和大师傅们心里已经是舒服很多。
    此前冯正明推出的那本沪城餐馆推荐指南,确实是让他们见证到非常好效果。
    那些街头的小餐馆,还有一些小吃店,很多靠着推荐指南生意变得越来越好。
    沪城厨师和餐饮协会今年也联合搞了一个优秀餐厅评选。
    只是结果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本来因为冯正明在泉城举办比赛,就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导致沪城这边评选并未引起多大的轰动。
    结果最终经过几轮的评选,优秀餐厅里冯正明的店还占了三家。
    然后沪城这个优秀餐厅评选,也因为冯正明沪城四家店里,三家都成为了优秀餐厅,反倒是一下子有了热度。
    这一下是真的让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多少都有点破防。
    同时大家也认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原来不是大众都变得很关注美食,很在意优秀厨师的手艺。
    只是冯正明经历全国大赛和回归国宴,再加上各种对他的一些采访、报道和宣传。
    大众把他当成了明星在关注他。
    所以如果不是跟冯正明相关。
    单纯只是美食和烹饪上的东西,大众的关注并不会很高。
    了解到了这一点,沪城的老师傅和大师傅们自然知道,要想提升他们各家酒楼和高级餐厅名气,还是需要依靠冯正明。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这样的场合,他们突然向冯正明询问推荐指南的原因。
    冯正明大概也猜到大家询问他的原因。
    所以他把和小师叔黄涛,还有港城蔡先生、唯靈先生,以及京城侯师傅他们商量过的计划,直接告诉了在场的老师傅和大师傅们。
    冯正明相信,要不了多久,消息会很快被传播开。
    沪城的酒楼和高级餐厅都会进行一些准备。
    冯正明也希望他们都有准备。
    不然到时候评分太低,放在推荐指南上也不太好看。
    冯正明干脆更加明确的给出一份标准。
    “今天我这位孔师兄酒楼开业的这个整体的体验,蔡先生、小师叔你们觉得大概能给个多少分?”
    冯正明这话看似问蔡先生和黄涛今天这顿饭体验。
    实际在场老师傅和大师傅们都听得出来。
    这话是要给他们一个大致的标准。
    自然在场众人目光都落在蔡先生和黄涛身上。
    蔡先生和黄涛相视一眼。
    两人都不禁先是笑起来。
    蔡先生先给出自己的评判。
    “今天这家酒楼,整体的装修布置上,如果按照我们推荐指南五颗星满分标准来说,应该可以给到四星半了。
    菜品的色香味上可以给四星,服务生的服务上可以给四星。”
    黄涛听了蔡先生的评分,他也给出自己的评分。
    “装修和整体布置上,我给四星,口味上可能我作为齐鲁人,对鲁菜这一口有些偏好,我会给四星半,服务上我也给四星。”
    整体上来说,蔡先生和黄涛给的评分算是一致的。
    当然对在场的老师傅们和大师傅们来说。
    两人对孔兴礼这家酒楼的具体评分,不是那么重要了。
    他们已经获得评分大致标准信息。
    这也会成为接下来他们对各自酒楼和餐厅做出的一些改进。
    冯正明接着给出更加具体的标准。
    “各位,刚才蔡先生只说了色香味上的综合得分,之后我们推荐指南评分上,会分别从菜品的‘色香味器型’五个方面分别打分,最后取一个平均分。”
    这话已经算是说的很明确,告诉了在场所有人推荐指南会如何评分。(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