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1178章 王财迷:你都有大家伙了,这七十五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78章 王财迷:你都有大家伙了,这七十五

    因为许多人在围观大马力拖拉机并且不停的问和言论着,所以姜至瑜便和李龙一起往南走,边走边采访着。
    “你看你家院子里,现在有这特大号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对了,这是什么牌子,哪里产的?”
    “约翰迪尔,美国产的,一百五十马力。”李龙给介绍了一下,“动力比较足。”
    “嗯,有这个约翰迪尔,有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还有小四轮,配套的农具除了犁、耙、播种机外,还有中耕机和你以前说的打药机。
    现在有这么多了,是不是已经算是机械化了?”
    在姜至瑜的眼里,李龙家里拥有这么多的农具,这妥妥的机械化种植啊!
    “这才哪到哪?”李龙摇了摇头说道,“这才算开始吧。”
    姜至瑜扭头看了李家那一院子还有停在外面的那些农具,再看李龙,确信他不是在说胡话之后,反问道:
    “你说这才是开始?你确定你不是在刻意的谦虚?”
    “谦虚?没必要。”李龙摆了摆手说道,“咱们北疆和东北两个地方,对了,还要加上华北的许多地方,地块平,适合大面积耕作,所以具备机械化种植的基础条件。
    就像咱们现在这里,一户人家连口粮田带承包地,有个几十亩上百亩很正常,在这口里一些地少人多的地方是不可想像的。
    但在咱们这里就不希奇。但是呢,地多了种着就麻烦。眼下你别看我搞了这么多农机,但这玩意儿在我自己家里种,勉强算达到了初级机械化。
    但要摊开了看,总体的水平还不行。比如我给你说过这个种的,老美那边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采,我们这边还不行。”
    “那你的意思是,再买一台采机就可以了?”姜至瑜不是很懂,继续问道。
    “当然不是,我只是打个比方。比如采——采机一台一百多万,我可买不起。”李龙笑笑,“我眼里什么是真正的机械化呢,感觉就是从种地到最后的打杆子,几乎不需要人工参与,那样就达到机械化了。”
    “那怎么可能?”姜至瑜不认为这样的情况能实现,她掰着指头算着:“我也了解过种植,知道了些。你看啊,犁地播种算机械化了,间苗没办法机械化吧?”
    “眼下的条播机、点播机和种子配合不算好,苗长出来后的确需要间一下。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后来一个眼里只需要一粒种子,能确保种子的成活率,就不需要间苗了。”
    “嗯,那行,这一点略过,浇水呢?施肥呢?这个没办法机械化吧?”
    “滴灌啊,这技术欧美,特别是以色列已经普及了。
    播种的时候就在地里铺上滴灌带,浇水的时候只需要在地头的闸门泵房里拧开水龙头,把肥料倒进进料口。
    水融化化肥,然后顺着滴灌带送到地里每个苗跟前,滴灌带在每个苗跟前有个眼儿,肥随着水滴到苗跟前,直接就吸收了。”
    “嘿,你这么一想,还真挺自动化了……但想想是不是有点麻烦?”
    “麻烦?不麻烦啊,省事多了,而且还省水。现在咱们习惯了大水漫灌式的浇水,费水费钱不说,还不一定能浇透。
    特别是那些地块高的,现在的浇水方法不一定能浇到,但滴灌一定能浇到。”
    “也对啊。”姜至瑜慢慢理解了李龙讲的技术,继续问道,“那除草——哦,现在的中耕机能把行中间的草给压了,但跟着苗一起从薄膜里长出来的草怎么办?”
    “除草剂啊。”李龙笑了,“现在的除草技术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咱们现在种,最烦的就是苇子、柴、黑果子(龙葵)和扯扯秧子,现在的除草剂杀都杀不死。
    我相信以后新出的除草剂能把草都杀了而不会伤苗。”
    “这么好?那打顶呢?用缩节胺可不能完全压制生长,必须打顶这个你应该清楚吧?”
    “我当然清楚,打顶也要用药……不过什么时候能出来就不知道了。”李龙隐约记得不需要人工打顶的药,在自己上一世得脑溢血的时候好像才出来吧?
    “让你这么说,这可不仅仅是农业的机械化,已经是现代化了吧?”姜至瑜一下子反应过来,“许多都不是机械化里应用的东西啊。”
    “所以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啊,就比如滴灌这个,必须得有地头的泵房,还有整块地的平整和大管子的埋设……当然,比如采收完,还要打杆机……”
    李龙一下子想到了打杆机,杆子虽然细,但非常的硬,不能留地里,得打掉拉走,不然明年不好种。
    姜至瑜现在看李龙的时候,眼睛里已经带星星了,她有点崇拜的问道:
    “你怎么懂这么多啊?”
    “哦……种是我的主意,虽然我不种地,但出了这个主意,自然是希望能够让家里在种的时候顺利一些。
    因此我去拜访了农学院的一些教授,还有就是查了一些资料,去北五岔和兵团那边实地考察了一下种植的农户和职工,这些东西都是这么来的。”
    姜至瑜用很敬佩的目光看着他:“你真厉害!”
    两个人边走边聊,转了一大圈,等转回来的时候发现李家门口依然围着不少人。大马力拖拉机的门拉开,有些人正在上面新奇的看着。
    李龙和姜至瑜走了过来,议论的声音小了一点儿,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两个人的身上。
    姜至瑜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下乡的时候她受到的围观和种种目光多了去了,为了采访素材,她已经习惯了。
    又问了李龙一些关于种植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李龙执着于种这件事情一直让她觉得有些特别,毕竟现在全乡还没开始普及种,为什么李龙就这么笃定,且为之投入了如此巨量的资金呢?
    李龙重复之前的话,说农民吃饱靠种粮食,但想要致富,就必须种经济作物。北疆玛县这一片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日照时间长,对地不挑,两相配合就差不多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县里麻公司会收购,有国家兜底,所以种着才有底气。
    不像打瓜籽,有人收就价格高,没人收那就烂大街。农民这时候还是处于底层,信息不畅,种什么东西都是一窝蜂,导致经常会积压,赔钱。
    这个直到互联网时代才慢慢有所改善,也只是有所,毕竟那时候谁也不敢保证今年赚钱的明年会不会赚钱。
    先前说的砍红枣树和留一地的西瓜就是这样子的。
    姜至瑜问得很多,记得也很快,李龙个子高,瞄一眼,赞叹着说道:
    “姜干事,你这字写的很漂亮啊,边走还能边写出来这么漂亮的字,了不得。”
    “嘻嘻,我这专门找的硬皮笔记本啊。”姜至瑜说道,“不然的话写不了的。上学的时候我爸就逼着我练字,说必须写一手好字,那时候感觉真痛苦,现在才知道是真的为了我好。”
    这种事情大都是人成长起来,受益之后才能感觉到。
    姜至瑜采访完又问了一些无关的问题,然后才心满意足的骑车离开。
    李龙这边走回到家门口,有人起哄着说道:
    “小龙,你把那车子开一开让大家看看吧?这大家伙开一下,那马力不一样吧?”
    “行,开一开就开一开。”李龙也是希望大家看一看大马力拖拉机的威力,便踩着梯子上了车,关上车门,启动拖拉机。
    电启动的拖拉机一下子就让这些人震惊了,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这拖拉机和东方红七十五一样,需要用绳子,又或者是和小四轮拖拉机一样用摇把子发动呢。
    结果拖拉机里面按钮一按,就着了!
    “我就说嘛,在外面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摇把子插的位置。”谢运东感叹着,“原来是里面启动的。”
    “我也说的是啊。”陆英明说,“我就没找到轮子转的地方,嘿,人家是跟汽车一样,在里面启动的!”
    “就是,进口的就是不一样!”陶大强也在感叹。
    拖拉机开动,地面都在震颤着,其他人都散开,看着这个大家伙带着犁头稳稳的往前走。
    李龙直接开过了李家前院,有些人立刻就跟了过去,然后看着李龙在陆家前面一片盐碱地里放慢了速度,然后看着犁头降了下去。
    “他要犁地吗?”
    “嘿,不用人在后面打铧,这拖拉机带着真方便啊!”有人围观看着。
    李建国也挺感兴趣。他带着李俊峰他们开拖拉机犁地,想要默契配合需要事先说好。特别是升放犁铧的时候,得轰油门提醒——因为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没有喇叭。
    现在要是开这台大马力拖拉机,一个人驾驶,升放犁铧都在驾驶楼里就能搞定,那就不需要再找人配合了。
    多好!
    果然,看那犁头女戳进地里,拖拉机油门一轰,然后便快速的往前地,犁头翻起土地,带着一片杂草一起往右翻了过去,等犁出五六十米后,拖拉机几乎在原地小圈调头,然后犁铧翻转,再次在原位置犁了过来。
    “嘿!看着没有,这犁的翻面朝向一样的!翻转犁啊!真厉害!”有人发现了犁地的奥秘,大声喊着。
    “你没发现吗?这速度真快!”陶大强兴奋着说,“比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快多了,而且这地犁的还深得很。”
    “要么叫大马力呢?这可比东方红七十五马力多一一倍!”谢运东也很激动,“犁这地不是松松的嘛!”
    李建国攥紧了拳头,嘿,这真带劲!
    原本一直珍视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这时候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香了。
    犁了两铧之后,李龙开着拖拉机往前一点,打开车门对着大哥说道:
    “大哥,来,上来我给你说,好开得很!”
    李建国笑着说:“现在就学吗?”
    “学啥,我就给你说一下档位和那些按钮的作用,你会开汽车小四轮就会开这个。”
    李建国便拉着梯子往上爬去。
    上去后关上车门,李龙给李建国说:
    “大哥你看,这开起来和小四轮差不多,而且舒服得多……”
    他给李建国说了一下哪里是升降犁头的,哪里是启动空调的,这拖拉机的减震系统非常好,这四周又都是荒地,所以干脆就试了起来。
    “嘿,真舒服,感觉比那嘎斯车还要舒服啊!”
    李建国一边开一边说道:“怪不得这么贵哩,值!”
    话是这么说,他开始犁地,顺着刚才李龙犁的位置犁了过去。
    因为一开始犁还有点不适应,距离李龙犁的那一垄有点远,但一铧犁过去之后立刻就适应过来,再犁过来的时候就合垄了。
    李建国对这个可比李龙要迷得多,他干脆把这一片盐碱荒地都给犁掉才有些不舍得停了下来。
    拖拉机开回李家门口的时候,兄弟两个下来,其他人纷纷上前问着具体的情况。
    “这大马力拖拉机耗油高不高?”
    李龙说道:“不算高,比七十五就高一点吧。这个省油呢,主要还是燃油的利用率高一些。”
    “轮子到地里面不陷吗?”这是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
    “不陷不陷。”李龙笑着说,“人家试验过的,陷不下去,马力大,直接就开出去了。”
    一个接一个问题抛出来,李龙回答了一些之后,李建国便说道:
    “行了行了,先别问了。后面慢慢来,小龙还有事哩。”
    “是真的有事。”李龙说道,“大哥,让俊峰开车把我送到县里,我得给那些人买白去。”
    李龙给那些人买白赚钱的事情李建国知道,他问道:“要不要吃过饭再走?”
    “不吃了,过了后我再来吧。”李龙说道,“这里面门道不少,我慢慢给你说。”
    拖拉机、农具没有汉语说明书,李龙上一世开过这玩意儿,略懂。所以这东西细节方面还得他给大哥讲。
    李龙到县里去给刘高楼弄水泥的事情,李建国则和李俊峰他们慢慢研究着拖拉机的事情。
    李龙走后,有些人就散了,有些人则留了下来,心思各异。
    李建国这边正看着拖拉机,被王财迷拉到了一边,小声问道:
    “老李哥,你这家里一下子弄两台大马力拖拉机,这一台多少钱?”
    “小龙说是三十万吧,这钱烧得……”李建国半真半假的说道。
    “这么贵啊?”王财迷看着也眼馋,不过一听这价钱,立刻就打消了念头,“嘿,真贵!不过看着也合适,这犁地真快,也不用后面带着人压着打铧了。”
    “嗯,是省一个人,方便是方便,就是不知道这钱啥时候能赚回来。”
    “那看你打算咋赚了。要是跑出去赚的话,几年就赚回来了。现在犁耙平播一套下来得十几块钱,你这拖拉机一天咋也犁两三百亩吧?那一天就能赚几千,照这样算,两三年就赚回来了。”
    “看你算的,那不要油钱啊?不折旧啊?”李建国呵呵笑着,“咱队里还行,出去谁愿意让你犁?”
    一听李建国说“咱队里”,王财迷眼神都抽抽,队里的地大头,五分之四都让李建国给犁了播了,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一点,和一些与李家不对付的人让他给犁,算是捡个残汤剩水。
    现在又弄来这么两台更先进机子,那不是把他赶尽杀绝吗?
    不过王财迷另有想法,他小声说道:
    “老李哥,你看你这大机子弄了两台,那你那台东方红七十五咋弄?那留着也是浪费啊?”
    “咋?你想接手?”
    “那要价钱合适的话,我就接手了。”王财迷笑着说,“你家就是人再多,放着也是放着,那放着就划不来啊。”
    “你能出多少钱?”李建国直接问道。
    王财迷的话没错,大马力拖拉机一开回来,这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如果李龙弄回来一台,那东方红七十五还可以作为备用,一下子搞回来两台,连备用都不用备了。
    “你看,你家这拖拉机开了两年,这本钱差不多也赚回来了,机子也有些旧了。我看一万五咋样?合适我今天就开回去!”
    “算了,不合适。”李建国直接就给拒绝了,“这玩意儿就是卖废铁也不止这个价吧?要不你去兵团那边看看?那边的团里农机队啥的现在正在淘汰旧机子哩,你去淘淘看,说不定能捡个便宜。”
    一万五就想买自家的这个拖拉机?做梦去吧!
    放着都不给他卖!
    王财迷也没想到李建国直接拒绝,立刻上前拉着他的胳膊说道:
    “那我再给你加一千咋样?一千五?”
    看李建国丝毫不为所动,他咬咬牙说道:
    “加三千?一万八咋样?再不能多了!”
    “不卖不卖,我看你还是想想其他地方吧。”
    李建国知道李龙不缺这个钱,有了大马力拖拉机,正如王财迷所说,真要好好弄,钱赚回来也是容易的。他刚才虽然给王财迷说出了四队就不好找地了,但是他不一样啊。
    在四队成立之前,他可是在县丈量农田的单位里干过的,可以说县城附近几十个生产队里,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熟人的。
    真想要揽犁地的活还是挺容易的。主要是秋天抢种和开春播种的时候,附近各生产队都存在和四小队先前差不多的事情,使用的是老旧的拖拉机。
    一些拖拉机手是旧机子能用就用,实在不能用了就换零件,基本上没几家买新机子的。
    所以大马力拖拉机的竞争优势非常大!
    ps:感谢春暖十一州的万赏!
    昨天晚上其实两章都写完的,只不过后来一章忘记发布了。这几天孩子开家长会,准备考试,心神有点恍惚,刚才检查了下,今天写的这两章也差点儿忘记发布了。
    年纪大了,见谅吧。(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