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武侠小说 > 泼刀行 > 第799章 亡国怨境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99章 亡国怨境

    第799章 亡国怨境
    这绝非常规秘境!
    李衍心中警惕,下意识地握紧了断尘刀柄。
    不等他仔细查看,前方浓雾便忽然涌动,如同巨大的幕布缓缓展开。
    霎时间,喧嚣声浪扑面而来。
    但见浑浊河面上,赫然停泊着一艘画舫。
    这画舫体积庞大,足足有三层,样式古朴奇诡,绝非当朝形制。
    船身的木料深褐近黑,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巨大船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却处处可见漆皮剥落、金箔暗淡,透着一股奢华的腐朽。
    船体两侧,则悬挂着无数盏幽红灯笼。
    与方才所见一样,将周围浑浊河水映照得一片血红。
    船上丝竹管弦之声大作,喧嚣鼎沸,隐隐传来歌声:
    “烛影摇红曳画梁,缠金朽木透脂香。
    冰弦涩引冤魂泣,血袖招摇怨鬼伥。
    妆半面,骨埋霜,当年恩宠化残裳。
    满船锦缎皆尸裹,谁记霓裳舞断肠?”
    词是比较古老的宋词金陵小调,歌声悠扬婉转,却又带着一丝诡异粘稠感,伴随着跑堂伙计尖细的吆喝声、酒客行令的喧哗声、女子娇媚做作的调笑声、骰子在骨盅里哗啦啦的碰撞声……
    种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交织成一曲繁华而又腐朽的末世靡音。
    这个距离,已经能看的清楚。
    透过画舫敞开的轩窗,李衍能看到船上人影幢幢,皆是宋时打扮!
    宽袍大袖的文人骚客、纱帽襕衫的官吏模样、身着艳丽薄纱怀抱琵琶的歌妓、端着酒壶穿梭奔走的伙计……面容在红灯摇曳下忽明忽暗。
    动作仿佛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带着一种刻板而诡异的“热闹”。
    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木偶戏。
    这种感觉,莫名让人恶心。
    “红绡坊……”李衍低语,目光如鹰隼锋利。
    他深吸一口气,腐朽甜腻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刺骨的寒意。
    没有犹豫,脚下水波轻推,身形如离弦之箭,朝着那灯火通明、鬼影憧憧的古旧画舫,破开猩红的水面,疾掠而去!
    唰!
    呼吸之间,他便穿过二十丈河面,落在甲板之上。
    但古怪的是,就在他落地瞬间,周围一切人影、声音都彻底消失。
    四下里只剩一片诡异死寂,发霉的红灯笼映照着空荡荡的船舱。
    李衍眼睛微眯,“交易便交易,弄这些有意思吗?!”
    然而,却依旧无人应答。
    “哼!”
    李衍眼中闪过一丝怒火,神念运转。
    哗啦啦~
    护臂千念上的铜钱作响,霎时间周围狂风大作,灯笼摇晃,红光闪烁。
    同时,他手掐法诀念诵道:“诺皋,左带三星,右带三牢,天翻地覆,九道皆塞,使汝失心,以东为西,以南为北…”
    这是《北帝护身咒》,专门用于防护邪法幻术。
    随着咒法念诵,眼前景象也如水波般荡漾。
    果然是幻阵!
    李衍不断变化手诀,加大了咒法力量。
    然而,就光影被撕破的刹那,异变陡生!
    眼前剧烈摇曳的幻境,非但没有破碎,反而如同被投入石子的粘稠沼泽,猛地向内塌陷、旋转,随即冰冷的浓雾翻涌而出,直接将他包裹。
    嗡——!
    李衍只觉得头脑一阵眩晕,仿佛被抛入巨大漩涡。
    再睁眼,周围又换了景象。
    他皱眉低头一看,身上不知何时已换了件半旧的湖蓝色绸衫。腰间悬着一柄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长剑。一股莫名的、带着醉意的惆怅与迷茫充斥心间,同时脑中涌上一股信息。
    他名叫罗远,乃是……一名大宋末年的落魄江湖客?
    一个混迹于秦淮河畔,借酒消愁,在醉生梦死中逃避现实的浪荡子?
    这是什么幻阵?
    李衍觉得有些头疼。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那些个老妖。
    原本的计划,是等救出人后立刻想办法脱离,发送信号,让水师炮轰此地,再召唤阴司兵马,将地仙阴犯一网打尽,但自打来到这里,一切都超出了预料。
    勾牒的感应,已经消失。
    那些家伙根本没打算在自己面前现身。
    没有丝毫犹豫,李衍再次尝试用《北帝护身咒》。
    神念注入护臂千念,但罡煞之炁却似乎失去了联系,根本感应不到。
    无法催动罡煞之炁,术法自然也没了作用。
    李衍眉头微皱,对此却并不奇怪。
    即便地仙,也没有办法彻底隔绝罡煞二炁,他隐约有所猜测,这正是“红绡坊”秘境的特殊之处,因此对方才将他引入此地。
    若他陷入此地身死,勾牒什么的,也不再重要。
    想到这儿,他冷眼打量周围。
    这里已是红绡坊船舱内,灯火通明,透着一股病态的惨红。
    巨大的画舫内里,空间远比外面看着更广阔。
    雕梁画栋,金漆灿烂,丝毫不见之前腐朽,好像新建成不久。
    空气里弥漫着甜腻脂粉香、陈年美酒醇香、珍馐佳肴的油腻香气,汇成一股奢靡味。
    与之前不同,船舱内再次变得人声喧嚣。
    丝竹班子在角落卖力演奏,曲调婉转悠扬,歌妓们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露出雪白的颈项与手臂,在席间穿梭,娇声软语,眼波流转。
    面容在摇曳烛火下,美艳得近乎失真,且带着妩媚。
    一名怀抱琵琶的妙龄歌女,正倚着雕花廊柱,朱唇轻启唱道:
    “烛影摇红曳画梁,缠金朽木透脂香……”
    “妆半面,骨埋霜,当年恩宠化残裳……”
    声音如泣如诉,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糯软。
    但唱到此处,那歌女侧过脸,眼神空洞麻木,再无半分媚态,只有深不见底的绝望。
    李衍心头猛地一跳,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惆怅涌了上来。
    他想移开目光,却被那绝望的眼神牢牢攫住。
    杯中温热的酒液入喉,本该是醇香,此刻却尝出了一种苦涩的铁锈味。
    他环顾四周,但见旁边一桌,几个身着锦袍、面皮白净的文士正高谈阔论,只是眼神浑浊不堪,举杯的手微微颤抖,不知是酒劲还是别的什么。
    “听闻北虏铁骑已破襄樊!”
    一个瘦削文士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惊惶,“樊城……樊城守将吕文焕力战不屈,城破之日,举家自焚殉国!襄阳……怕是也……”
    “噤声!”
    另一个微胖的文士连忙打断,左右看了看,声音带着一丝醉意和颓唐,“樊城破便破了,襄阳……自有贾相斡旋!北虏所求,无非财帛女子,岁币加厚些便是……何至于……何至于玉石俱焚?”
    他端起酒杯猛灌一口,眼神迷茫,“这江南……这临安,歌舞升平,不也挺好?”
    “好?”
    对面一个年纪稍长、胡子花白的老吏冷笑一声,将酒杯重重顿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好在哪里?是那‘经界推排法’搜刮民脂好?还是那‘公田法’强夺田地好?”
    “国库空虚,便拿我等小吏开刀,薪俸减半,还要摊派‘助饷’!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如沸鼎……哼,怕是哪天狼国兵临城下,咱们还在这画舫上唱着《后庭花》呢!”
    话语辛辣,却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唉……”瘦削文士长叹一声,眼神空洞地望着摇曳的烛火,“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你我……又能如何?不过是这秦淮河上的浮萍,随波逐流罢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罢!”
    另一桌上,满面红光的富商正搂着一个歌妓调笑,粗短的手指贪婪地揉捏着,口中发出含糊的醉话:“怕什么?天塌下来,有……有高个子顶着!”
    “贾相爷说了……北边,自有办法!咱们该乐呵……就乐呵!”
    “来,小娘子,再陪老爷喝一杯,老爷有的是……有的是金子!嘿嘿……”
    眼前热闹,像华丽锦缎,挡不住颓废腐朽。
    每个人都在这片“繁华”中纵情声色,用酒精、美色、喧嚣麻痹自己。
    这红绡坊,就是南宋末世华丽的坟墓,醉生梦死与绝望交织。
    听到这些话,李衍顿时感到一阵胸闷。
    这是股不属于他自身记忆的颓丧感,似野草疯长。
    腰间断尘刀沉重得如同灌了铅,他甚至想和那些宾客一样,放浪形骸,一醉解千愁…
    …………
    金陵城西,临水江岸边。
    风雨中,一盆盆篝火摇曳不定。
    四周站了许多黑衣人,僧俗道皆有,各个脸色阴鸷,还有不少满脸凶相的汉子,手持钢刀,满眼皆备,正是金陵茧衣教招揽的左道妖人和绿林悍匪。
    王道玄和吕三被铁链捆绑,扔在地上,沾满污泥。
    老道身子骨一般,仍在昏厥。
    吕三同样倒在地上,闭着眼睛,却通过眼缝打量周围。
    在队伍最中心的空地间,放着一面硕大铜盆,周围以北斗七星布局插着香火。
    铜盆里的水波纹荡漾,模糊映出画舫中神色颓然、深陷幻境的李衍。
    他满脸悲怆,独自喝着闷酒。
    铜盆旁围了四道身影,正是尸衣姥姥、百骨真人、林中翁和鬼戏班班主四名地仙。
    “尸衣道友的圆光术果然名不虚传…”
    鬼戏班班主先是称赞了一句,随后盯着镜中景象嗤笑道:“此子年少成名,虽说难对付,几次坏我大事,但入了这‘红绡坊’,任你神通盖世,也得尝尝这百年腌臜绝望的滋味!”
    他身旁,百骨真人手指摩挲着白骨法器,沙哑接口叹道:“班主所言极是。此地本只是前朝那些贱婢横死积怨所化的凶煞阴窟,虽厉,却翻不起大浪。”
    “怪就怪在大罗法界……不知何时,一丝法界之力竟渗入此间,污秽凶地得了造化,竟成了能勾连虚实、吞吐情绪的奇异‘秘境’雏形!”
    “当年林灵素那牛鼻子察觉有异,却不知其所以然,虽封得住怨魂,却封不住人心。教主慧眼如炬,早看出此地妙用——它竟能如蛊盅般,吸纳生灵濒死时的绝望怨念。”
    “南宋亡国,金陵十室九空,大兴朝短祚,江南血洗,万民泣血……这些,都被长生公留下的布置引导,全喂给了这处秘境!”
    说着,眼中忍不住升起佩服,“两代王朝崩塌,千万生魂的哀嚎绝望在此沉淀、发酵。整整酝酿了数百年,直至今日,这‘红绡坊’才算真正‘熟’了。”
    “可惜,此地无法移动,否则便是我建木手中一件利器!”
    “班主”也点头道:“当年与长生道友一见如故,确实非常人所及…”
    听着他们的话,吕三眼皮微颤,还好他早已能控制心跳,不被人发现。
    但这些妖人所言,也让他越发焦急。
    忽然,他看到了另一名地仙“林中翁”。
    相较于其他三人,这地仙地位最卑微,也明显心不在焉。
    此刻他手中不停摩挲着一枚硕大的黑皮葫芦,正是吕三的妖葫芦。
    “哼!”
    看到他这幅模样,尸衣姥姥顿时冷声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
    “前辈恕罪…”
    林中翁连忙弯腰低头,解释道:“不瞒三位,在下道行低微,还是林妖之身,占着山神之位修行,这些年已力不从心,此宝与我相合,正是成道之基。”
    “若能炼化,也好为圣教效犬马之劳。”
    “去吧。”
    百骨道人摆了摆手,“那小子已陷入红绡坊,再过一刻,便会成为坊中幽鬼。城中消息被阻,但金陵水师已如我等所料被钓出。”
    “早点炼化,待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多谢前辈!”
    林中翁闻言大喜,连忙端着妖葫芦,往旁边林中钻去。
    听到这话,装昏的吕三极力控制着心跳。
    他早已听沙里飞的话,给妖葫芦内做了手脚,防的就是今天这种情况。
    眼下,就要等待时机降临。
    他们都没发现的是,模糊的圆光术光影中,李衍端杯的手指,正微微颤动…
    …………
    与此同时,金陵城锁龙井旁。
    “找到了!”
    随着井中一声呼喊,外面力士齐齐拉动粗麻绳。
    很快,几名浑身沾满乌黑油腻的汉子,便被硬生生拉了出来。
    赵长生不仅动了手脚,还在井中灌满了石火油。
    一旦乱来,就会引燃火油。
    阵法会毁掉,但活扣也会消失,红绡坊那边彻底封闭。
    好在,金陵都尉司中有水性好手,能憋气许久,封住口鼻下井摸索。
    同他们一起被拉上来的,还有枚硕大铜镜。
    “就是此物!”
    孔尚昭二话不说,挥舞长剑,将其劈碎。
    轰隆!
    随着铜镜破碎,空中一声雷鸣。
    与此同时,幻境中的李衍也猛然抬头,眼中凶光闪烁。
    “尘世轮转,自有兴衰,亡国故鬼,也敢乱我心神!”
    他的声音,同样如闷雷,瞬间将周围颓丧悲怆的气氛打乱。
    船舱内,歌舞声、抱怨声全部停歇,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脑袋,嘎吱吱僵硬的扭转,同时看向他…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