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只有一个太阳
第552章 只有一个太阳7月30日。
中午。
看完了鸣鏑的批產计划,陈晨觉得很满足,也要不了自行车了。
架数虽然不多,但作为常规战机的补充。
一期搞出將近三十架,也算是超预期了。
人教人,教不会。
你带著纸面数据去找,任凭说的天乱钻,老总的口袋捂得比谁都紧。
因为他老人家没有画面。
事教人,一教就会。
鸣鏑带著几吨重的货物,一股脑扔在最大假想敌的后园。
对方的太空军和空军都在风中凌乱。
此时的老总只恨菸民不爭气,抽得不够多。
躺尸片刻,陈晨打开电脑,登陆信火一体游戏。
隨机匹配一局,被对面0-15零封。
陈晨不信邪,再匹配,3-22惨败。
最后一局,不贏就砸电脑。
16-14险胜。
陈晨个人数据1/7/11,有点怀疑人生。
服了这个傻逼游戏了,做这么难干什么?
自从自己开始玩这个游戏,一直都在鱼塘局徘徊,根本玩不明白。
反观洋娃娃。
人家已经是国服公认的第一医疗兵了。
操作怎么样放一边,游戏意识是有的。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破手,干啥都行,就是不能玩游戏。
陈晨关闭了游戏,將游戏窗口隱藏在【研发日誌】文件夹中,生怕別人看到。
而后,他打开biu站,又看到了信火一体比赛的巨大宣传横幅。
赛季已经进行了6轮,24支队伍角逐八个季后赛的名额,战况异常激烈。
前6轮战罢,积分咬的很紧,有竞爭力的队伍不下6家。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林奕涵钱江队,只输一场。
陈晨仔细看了一下钱江队的阵容。
林奕涵为了成绩属实也下了血本。
队伍的主力基本上都来自於fps职业选手转行,隔壁的联赛都快被她挖空了。
另外指挥位置和其他辅助位置,也都是职业选手转行。
网上也有小道消息传言,说钱江队的教练有指挥学院的背景,所以打法自成一派。
不过。
强如钱江队,也只是联赛的t1级別。
t0级別只有一支,神秘的羊城队。
外界对这支队伍知之甚少,一点周边新闻都没有流出。
只知道人家目前六战全胜,而且大部分比赛全都是碾压態势。
別人不知道,陈晨可太清楚羊城队的底子了。
当初说要搞信火一体联赛的时候,南战区信支部队千方百计的让陈晨给他们一个参赛名额。
陈晨考虑这是商业联赛,不好直接顶著八一的名字出征。
於是搞了个空壳,让信支部队以个人身份参战,省的很多麻烦。
他也很好奇,专业的和业余的有多大差距。
事实证明。
不能掌爱好和人家的饭碗作比较。
按照信支部队的想法,他们只是想验证一下队伍的强度,没想贏奖金。
所以准备在联赛还剩最后几轮时直接退赛,免得有程序上的麻烦。
现在看来。
不用等到最后几轮了。
下一轮他们就可以退赛了。
陈晨研究了大半天,综合考量了视频播放量、赞助商的数量和评论的丰富程度。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目前信火一体的体量,已经能撑起一个至少千亿的市场,而且自成体系。
游戏版本源源不断的更新,玩家数量保持健康的態势增长。
游戏外联赛又能不断的为本体扩大影响力。
本体再用新质內容反哺游戏联赛。
属於是良性循环了。
下一阶段体感舱的设计也在稳步不断的进行中,网站也开始有了预热。
等到硬体设备发布,藉助游戏本身巨大的流量,市场又会不断扩张。
这一个板块的生態接近於完善,不但能自负盈亏,还能源源不断的给其他项目输血。
想到这儿,陈晨心中暗竖大拇指。
洋娃娃营销天才的名头不是白叫的。
诚然,信火一体这玩意儿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让晨盾这一对技术宅去运营,百分之一万不会有现在的热度。
要不是人家卫总又直播,又搞联赛。
这个板块绝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別的不提,光是游戏周边那一套玩法,就够很多人学几年的。
每一个关於信火一体的官方网页左下方,都掛著一个连结。
点进去,是一个官方小程序。
页面设计和游戏內的【军械库】一模一样。
名字也一模一样。
唯独不一样的,玩家在这里买到的军械,是实物。
下单之后,由顺风小哥送货上门。
陈晨虽然没有仔细了解过这个板块的销量。
但从他登陆小程序时的那个卡顿劲儿判断,下单的人不在少数。
看商品详情页的样子,人那小手枪还挺精致的。
应该是北方工业出產的92c型,和游戏里的主力手枪一样。
看枪身的光泽,应该不是合金的,而是看起来像工程塑料的聚合物材料。
299的价格,能买到一把全仿真的手枪工艺品。
真不贵。
关键人那上面还有各种涂装呢,搞得还挺好看的。
陈晨很中意那款银灰配色的【寒霜之夜】。
研究半天,他都准备下单了。
才看到上面標註的很清楚,寒霜之夜是隱藏款,概率是1/168。
陈晨微微嘴,收回了准备付款的手。
要是別家公司的產品,1/168的概率,说抽也就抽了。
咱也不是抽不起,但这是自家的產品,真没必要。
陈晨按下了桌子上的秘书铃。
不一会儿,秦湘闪现来到房间之中。
“你跟魏总说一下。”
“让他给我把他们那边的隱藏款都来一套。”
“快点送过来。”
秦湘福至心灵:“您说手办是吧?好!我这就跟郑晓彤说,她那边应该有很多。”
“喷,我说的是魏修魏总,这玩意儿是他负责生產的。”
“好的!”秦湘说完並没有离开。
“还有件事儿。”
“刚才光宇工作室的黄老师来了。”
“说想採访一下您,时间可能比较长,您看怎么安排一下?”
????
陈晨突然抬头,尼克杨问號脸,
光宇工作室?
黄老师?
听都没听过。
陈晨是那种不善於拋头楼面的人,一般不接受採访。
集团的事情,都是由卫总解决的。
讲道理,这种听都没听过的媒体,不接受为好。
但陈晨思考再三,还是决定甩锅。
“採访的事情让卫总去搞吧,你把人带到一期去,看卫总愿不愿意接待———“”
“不行,光宇工作室是卫总的公司。”
“???””
秦湘解释道:“前不久成立的影视公司,在筹备大项目,您不能不见。”
经过提醒,陈晨想起来了:“拍电影的那个?”
“是的,黄总是负责內容的一把手,我建议您还是见一见,不然卫总会你的。”
秦湘是个负责人的好总秘。
一般的的会面请求,她早就替陈晨筛选过一遍了。
能让陈晨听到,那都是不见不可的人。
陈晨也不好在说什么,让把人带进来。
不过他心里的问號是有的。
你一拍电影的,又干上自媒体了?
咋还有採访这种操作?
不一会儿。
两个年轻人出现在办公室里。
跟在后面的那一个还携带著不少的摄影设备。
而站在前排的那位,陈晨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名字呼之欲出。
“陈总,我是黄文,你不记得了?”
陈晨这才想起:“高朗的关係户?”
黄文非常骄傲:“对对对,我哥是高朗。”
“你怎么—光宇工作室?”
黄文长话短说:“多亏了卫总赏识,让我主管影视版块。”
陈晨感觉自己错过了好多剧情。
错过就不说了,关键现在这个公司有点不像话了。
让裙带关係当秘书,问题不大。
反正不影响大业务,影响的是高朗自己。
现在让裙带关係当某个版块的一把手,他彻底想不明白了。
关键这小子还是卫筱钦点的人选,陈晨不好说什么。
“卫总也是——.胆儿大!”
“可说呢,我都怀疑自己。”
黄文没把自己当外人,直接坐在沙发上。
“我虽然有点才华,但我以为我只是在网文方面有点才华。”
陈晨:“????”
想不通。
真的想不通。
不过陈晨没有过分的內耗。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想了,总会忘记的。
“你今天来,要採访我什么?”
黄文:“也算不上採访,算是记录吧。”
“记录什么?”
“记录您的正常生活,类似vlog一样。”
“???”
陈晨越听越迷糊。
作为主角,他应该还是那种凡事瞭然於胸,第一个知道的人。
不能经常抠问號。
可这一次,他感觉自己被蒙在鼓里。
啥也不知道。
“您別担心,不会泄露您的隱私的。”
“我们记录您的生活,只是为了给我们的创作找灵感。”
陈晨:“你找灵感你去星巴克啊,找我干什么?”
“因为我们这个电影,人物原型有您的影子。”
“现在文戏这一块,我们遇到一点瓶颈。”
“所以想跟著您体验生活,然后从中汲取灵感。”
这部戏武戏的框架准备的差不多了。
但文戏一筹莫展。
当初黄文在写小说的时候,终极幻想就是陈晨。
网文可以根据幻想。
但拍电影,自然要细致一点。
只有了解科创巨头的生活,才能让电影的质感更真实一点。
不然。
你让黄文自己想像顶级富豪的模样,真想不来。
顶多就是点外卖不用券。
或者每天都去肯德基,就星期四不去。
“您放心,我们带摄像机,只是拍素材。”
“素材会由我们这些编剧分析提炼,在创作剧本。”
“不会直接使用这些影片。”
“我们儘量会用艺术化的手法,升华您的生活细节。”
“您可以想像为类似自传体那样——”
一言至此,陈晨坐不住了。
“你可別自传昂,我经不起那种折腾。”
好傢伙。
咱也不知道洋娃娃咋想的。
让黄文来拍电影。
拍就拍吧,我不说什么了。
你別搞自传啊。
你一写网文出身的,给我搞自传,我都不太確定那自传是什么味道的?
谁知道你拍出来我的嘴歪不歪?
我的女儿住不住狗窝?
“小黄,你的目的我了解了。』
陈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可以让你跟我体验一下生活。”
“但艺术来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你不能搞我的自传。”
“你要发挥你想像力的翅膀,完全虚构。”
黄文也不知道小老板为什么对自传这么牴触。
正常情况下。
顶级富豪不应该贼喜欢这种吗?
虽然不理解,但可以尊重。
“我儘量按照您的要求创作,那我现在可以跟拍了吗?”
陈晨“可以,但有些设计商业机密,你得迴避。”
黄文乖巧点头:“您放心,我心里有数,您今天是什么日程?”
陈晨抬手看表:“两点半,要见一个客人。”
“是商业合作那种吗?”傲文已经开始拿笔记了。
但陈晨摇头:“是也马蛋子那种,躲不开必须见,但卵用没有的人。”
“哦—那我可以架机器全程录像的吧?”
“可以。”
傲文和摄像小哥瞎捣了很久,將固定机位架了起来。
在这段时间。
陈总看了两段黄砂船的视频,又给几个沙雕主播点了一会儿赞。
期间耗费了四分之三瓶可乐。
讲道理。
傲文有点失望,和他想中的科创独角兽的掌门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好在两点半。
客人准时来到,终於把整个vlog的逼格提高了。
来访的人叫李白,是个正经八百的外国人。
即便傲文没有高端圈子的人脉,他也听说过这个人的大名。
因为他创办了国內最具权威的富豪榜,同时也是以为知名的经济评论家和慈善家。
虽然他的面向白左的不行,但口语十分流利。
甚至还会那些须客套的话作料。
“陈总!幸会幸会!”
陈晨上前握手,向李白解释了屋子里摄像机的缘由。
李白表示理解:“那正好,我都不用架机位了,因为我这次来访,也准备留一些片段发表。”
“可以,到时候让小傲给你一份拷贝。”
惯方缓慢入座,李白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聊起来了。
“陈总,你知道的,我做富豪榜已经十几年了。”
“像您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多见。”
“明明是一个行业垄断性的巨头,但您的名字,从没有出现在各类榜单之上。”
听到这话,陈晨脱口而出:“很正常,顺风集团只有一个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