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俄国战败
第419章 俄国战败隨著时间的进行,卡洛也终於明白了为什么沙俄这个看起来相当强大的超级列强,会在这场战爭中被岛国人打败。
先不说俄国军队陆海军的战斗力,沙皇政府的后勤部门在这场战爭中展现了相当夸张的一面,他们的后勤工作间接导致了前线俄国军队的溃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举几个战爭中俄国后勤部门闹出的笑话就能够明白。
此时的俄国政府后勤部门已经相当混乱,和后勤有关的贪污腐败几乎可以说是处处都是,高层几乎不关注后勤部门向远东战场运输了什么,他们只关注运输物资的后勤车辆有没有按时到达远东。
这也导致被运输向远东战场的物资五八门。士兵们在非常需要武器弹药的时候,后方的后勤部门运输上来了一尊重达数吨的佛像。
当冬天即將到来,士兵们需要更加温暖的冬装来保护自己的时候,后勤部门又送来一大批的夏装,让士兵根本没有充足的军装可以御寒。
后勤问题並不只出现在陆军上,海军部门也面临相当严重的后勤困扰。
马卡洛夫中將赶往远东担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之后,他原本计划率领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的支援舰队,对岛国海军的封锁发起英勇的反抗。
他还特意向俄国政府申请了一批物资援助,其中包括大批军舰可以使用的各型號炮弹,一些医疗物资和煤炭等。
当俄国的后勤部门將这些物资运送到战场的时候,马卡洛夫中將是相当兴奋。
但当他派人接收这些物资,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物资的数量暂且不提,俄国后勤部门肯定是要贪污的,能够送来申请物资的一半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问题是,后勤部门送的物资不仅数目不对,就连物资的种类也完全不对。
炮弹確实是送过来了,但这些炮弹都是陆军使用的小口径火炮的炮弹,军舰上火炮的口径基本都是10英寸以上的,完全无法使用这些小口径火炮的炮弹。
医疗物资虽然送过来了,但医疗物资方面的贪污却是最狠的。这些医疗物资要么质量不过关,要么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在战场上起不到太大作用的医疗物资,换句话来说就是根本没什么用。
后勤部门的混乱不仅妨碍了马卡洛夫中將计划的反攻,也让俄国远东军队的士气荡然无存。
士兵们作战的远东地区,在冬天的气候是相当寒冷的。俄国士兵又没有足够的冬装可以御寒,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和岛国士兵作战,这简直是在难为人。
从俄国后勤部门混乱的局面就能够看出,俄国在一战中爆发革命並不是没有原因的。
俄国和他的敌人岛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了改革,岛国的改革是很有效果的,让自己成功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道。
而俄国呢,虽然看起来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改革只存在於沙皇亚歷山大二世执政时期。
等沙皇亚歷山大二世被自杀之后,他的改革就已经名存实亡,这也是目前的沙皇俄国相当混乱的原因。
就算亚歷山大二世不被刺杀,他的改革也只能起到勉强为沙俄续命的效果。因为他的农奴制改革是不彻底的,並没有改变底层俄国平民的生活现状。
虽然看起来解放了俄国数千万的农奴,但实际上只是给他们换了一个称呼。贵族和地主仍然在压迫俄国大量的平民阶级,新崛起的工人阶级的利益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点点微弱的火星,都有可能直接引燃整个俄国的局势。
不管日俄战爭的结果是怎样的,俄国国內爆发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都是迟早的事。
卡洛並不关心俄国皇室的死活,但革命后俄国所展露出的威胁,不是一般的欧洲国家能够比擬的。
眾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法德遭受了极大幅度的削弱。
虽然战爭並没有波及到英国的本土,但英国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英国本土自身的潜力是有上限的。
隨著科技的发展,英国的本土已经无法支撑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这也代表著英国迟早要为潜力更大的国家让位。
那么潜力更大的国家是哪些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真正有潜力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就只剩下两个,分別是刚刚爆发革命的俄国和没有遭受战爭波及的美国。
这两个国家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国土面积庞大,人口眾多。
虽然革命后的俄国起步相对较晚,但俄国相较於美国来说却没有种族歧视和两党对立的问题。
这也导致在一战后漫长的时间里,美国和俄国迎来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成为世界两极。
美国的发展是可以减缓的,甚至可以找机会直接解决美国。毕竟美国国內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光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衝突问题,就足以让这个国家的內部陷入四分五裂。
但俄国不同。一旦俄国完成革命,欧洲国家將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俄国。革命后的俄国大部分贪污腐败的现象都不復存在,军队因为有了信念的原因,战斗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这也是卡洛並不想让革命后的俄国过早诞生的原因。或者说,革命后的俄国也可以诞生,但必须要对这个即將诞生的新俄国进行一定的限制。
如何限制呢?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保全目前的俄国皇室,让俄国陷入分裂的局面。
卡洛目前还不確定自己將会站在哪一边,但卡洛確定的是,俄国皇室是一定要保全的,未来的俄国也是一定要分裂的。
隨著冬季的到来,俄国和岛国的战爭也逐渐进入僵持阶段。虽然俄国在这场战爭中展现出了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操作,但毕竟综合实力还处在超级列强的范围,不是那么容易就会垮台的。
而岛国这边也因为冬天的到来不得不减缓了自己的进攻。不管是朝鲜还是俄国的远东土地,在冬天都是相当寒冷的。
俄国人对於这样的寒冷还是能够適应的,但岛国人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適应寒冷了。
好消息是,俄国后勤部门的混乱已经不再是秘密,岛国政府也清楚俄国军队的现状。
战爭每拖延一天,俄国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后勤的补给上。他们需要从遥远的欧洲徵调物资运来远东,后勤方面的开支足足是岛国的好几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纵使俄国是超级列强,他们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除非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打败岛国,完全不在乎俄国本土的经济和工业发展。要不然,俄国就得在自己的经济崩溃之前,找一个合適的和谈机会来结束这场战爭。
冬天虽然拖延了陆军的进攻,但海军不可能在冬天就停止行动。
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出的支援远东的舰队,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准备,终於从波罗的海和黑海出发。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舰队的远洋航行基本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沿途的所有国家的港口都可以进行补给,毕竟哪怕是超级列强,也需要卖给俄国几分面子。
但此时不同。因为俄国和岛国处於战爭状態,其他中立国家有资格拒绝对俄国舰队提供物资帮助。
换句话来说就是,这支由欧洲开往远东的舰队,在航行过程中几乎找不到补给点。
没有补给点就无法补充煤炭和生活物资,这对军舰上的海军官兵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英国作为岛国的盟友,在战爭刚刚爆发就以中立国的姿態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所有中立国家不得干涉这场战爭,必须遵照约定,禁止向交战国舰队提供任何方便。
英国这样的要求完全就是在针对俄国,因为岛国的舰队没有任何航行到欧洲的必要。
他们不可能奔赴万里前往波罗的海和俄国的舰队交战,活动区域也只局限於东亚。
如果说没有补给点也就罢了,俄国海军官兵省吃俭用,仍然可以平平安安的航行到远东地区。
但因为俄国陆上战爭节节败退的原因,在俄国军队內部已经產生了一种恐惧的心理。
这种心理有多么严重呢?俄国海军官兵完全是在自己嚇自己,內部甚至流传起了岛国的秘密舰队已经到达北欧海域,即將对他们展开突袭的谣言。
要知道,此时俄国的文盲率还是很高的。这些海军官兵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是文盲,他们对於这样的说法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有些士兵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样的说法是真的。
相信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会对自己所在舰队的安危產生担忧。在不断的担忧之下,士兵內部自然也会產生一种恐慌的心理。
在恐慌心理的加持之下,俄国海军士兵的精神高度紧张,看到远处航行来的船只就会大惊小怪,將其误认为是岛国的舰队而盲目开炮。
这条消息还真的不是杜撰。在这支支援舰队前往远东的路途上,他们错误的將英国渔船当做岛国舰队,盲目的对其发动了炮击。
幸亏这些俄国海军官兵的军事素质並不高,只有一枚炮弹落在了渔船的周边,並没有直接命中渔船。
不过俄国海军擅自对英国渔民开炮的行为,还是引起了一阵舆论风波。英国本来就站在俄国的对立面,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英国要求国际法庭公审俄国舰队迫害英国平民的案件,並且对俄国海军和政府进行处罚。
虽然这样的处罚肯定不会太重,但这样的舆论传播到整个欧洲,对俄国政府的名声肯定是一种打击。
也正因为俄国海军炮击英国渔船的事件,让英国政府有足够的藉口去压力其他的中立国家,要求他们不得对俄国的舰队提供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也不幸地成为了英国的压力对象。在这场战爭爆发后不久,英国驻西班牙大使就联繫上了西班牙政府,要求西班牙政府遵守中立国家条约,不得对俄国舰队提供任何方便。
卡洛对此的回应是表面答应,实际把英国大使的要求当成了空气。
別说卡洛本身就有给俄国提供方便的想法了,就算没有,只要是英国人支持的,卡洛也要反对反对。
和西班牙拥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法国。说到底,俄国仍然是法国的盟友。哪怕法国並不想支持俄国对岛国作战,也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情就放弃自己的盟友。
也正因为来自西班牙和法国方面的支持,俄国舰队在跨越了整个欧洲之后,终於在西班牙的非洲殖民地和法国的非洲殖民地获得了物资补给。
当这支舰队跨越万里到达远东地区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1904年。
十分不幸的是,这场战爭差不多已经进入尾声。俄国想要凭藉这支支援舰队对岛国发动反攻,但他们很快在海战中失败了。
俄国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有三分之二的军舰直接被击沉在了海洋之中。
而岛国这边被击沉的只有三艘鱼雷艇,如此差距悬殊的战损,实际上也代表了俄国在海军方面的混乱和岛国在海军方面的先进。
对马海战的失败震惊了欧洲,也让所有国家都看到了俄国的落后和腐朽。大家可以接受俄国的失败,但没想到俄国的海军居然能这么失败。
有21艘俄国军舰被直接击沉,有7艘军舰被俘,结果只换来了3艘岛国的鱼雷艇。
更重要的是,这一支舰队被岛国击败之后,也代表著俄国再也没有了任何反抗的力量。
波罗的海舰队经过抽调之后,军舰数量和总吨位已经降低了很多。要是再抽调的话,会影响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海军防御力量。
而岛国这边,仍然保存著大部分的海军力量,可以隨时继续投入到战爭当中。
一旦岛国封锁俄国的海岸线,远东的俄国军队想要获得支援,就只能靠陆上运输的方式。
但目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建设完成,从欧洲部分向远东地区运输物资,需要极其昂贵的时间成本。
目前俄国军队最缺的就是时间,最耗不起的同样也是时间。
在这场海战结束之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明白,俄国很有可能会和岛国进行和谈。
说到底,俄国最精华的部分仍然在欧洲,完全没有必要和岛国继续死磕下去。
和谈对於俄国来说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能让俄国保全大部分力量,养精蓄锐之后再重新谋图远东。
法国政府也乐意看到俄国快速和谈,他们希望自己的盟友將目光重新放回欧洲,帮自己分担来自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压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