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其他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728章 还有这好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28章 还有这好事?

    第728章 还有这好事?
    既然准备就绪,那就不要等了,现有力量无法占据太多地盘,贾芝的目的非常的明确,摧毁一切可见的民生设施。
    所谓先礼后兵,贾芝认为做到了。上一次可没有破坏民生设施,奈何被看做是软弱。
    软弱这个说法,不是贾芝臆想的,而是报纸上就这么说的,不是一家报纸,多家报纸这么说。
    全军从远望堡(俾斯麦)出发,沿着道路向东一路推进。至克利夫兰,遭到当地万余民兵聚集而反击。
    这次民兵抵抗的非常坚决,打头的日裔暂编师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发起了凶猛的冲锋。
    激战一日,城破,付出千余伤亡的暂编师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贾芝进城的时候,城内依旧枪声不断,参谋长建议收拢部队,贾芝摇摇头。
    至少八千人死在了后续的报复中,这么不过五万人口的小城市,家家户户都有人死于城破之日。
    敌主力约五千人撤往东边,短暂修整之后,继续东进。
    沿途数城再无顽强抵抗者,选择了开城投降,这次贾芝约束了部队,留下部分驻军后,快速穿过。
    穆尔黑德,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此处汇集了三万民兵,构筑了大量的工事进行抵抗。
    虽说兵法云攻城为下,贾芝也没得选,下令围三缺一,先集中炮火猛烈轰击,并没有着急立刻发起进攻。
    等待后续军需运抵之后,事先携带的三个基数炮弹全部打光,炮火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才发起进攻。
    在猛烈炮火之下,穆尔黑德虽然民兵更多,但是抵抗的程度却不如克利夫兰。激战三日,城内守军撤出。
    占领此地后,贾芝特意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并明确的告知各部,此地为下一次东进的起点,留守部队需配合工程部队,将铁路修到此处。
    此举意味着,中部与北部两省决定将边境向东推进三百公里。
    北部的贾芝出兵后数日,南部的李亨也下令挥师东进。
    该部以四个步兵师往东推进,两个骑兵师向东北方向扫荡掩护侧翼。
    十日后,占领巴吞鲁日,堵住了密西西比河出海口。
    至此,东华国实际占领了北美一大半的疆域。
    鸡贼的李亨没有下令继续东进,而是沿河而上,攻克了杰克逊。
    相比于贾芝一开始的克制,李亨可没那么仁慈。下令只要敢于反抗,大军三日不封刀。
    巴吞鲁日,杰克逊,小石城因为抵抗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杀戮,三十万人死于战火。
    消息传回东部,全美震动。
    这一下不用美国政府做思想工作,各州纷纷出钱出力出人,快速的组建起各地的武装。
    北部的贾芝闻讯之后,也只是微微摇头,东华王素来如此,为了占据地盘,别说是美国人,土著也没少砍死。
    真正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至于李亨沿河而上的举动,贾芝也没有放在心里,让给他又何妨。现在国内移民成本急剧上升,大规模的出钱移民已经停止,移民输入全靠自愿。就算占下了地盘,也没那么多移民来占据。所以,贾芝并不认为大开杀戒是好事,尤其是计划长久占领的地区。
    因为效率的问题,美国方面虽然喊着要宣战,要用战争洗刷耻辱,实际上动员的过程并不快。
    东华国北路军抵达圣保罗的时候,河对岸的民兵还在挖工事,结果是被先头部队的迫击炮轰了十分钟后,大量民兵逃回城内,河对岸毫不设防。
    先头部队顺利架起了浮桥,根基还是上次留下的,省事了很多。圣保罗城的民兵没有进行抵抗,而是选择了主动的撤退。
    我军进城之后才发现,大量市民早就逃走,仅仅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走不动的。
    打听之后才知道,本地的官员和大家族对市民宣传,我军来了不会久驻,而是像上一次那样破坏一点工业设施就走。现在的城内根本没有工业设施,粮食都不多,谈何破坏呢?
    本地的仓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大军的后勤补给,全靠俾斯麦方向的运输,这问题就很大了。
    无法就粮于敌,与上一次相比差别巨大。
    贾芝决定不着急南下,而是全军驻守此地,下令后续加速把军需运抵。
    期间派出大量的侦查骑兵,探索地形,发现这地方真不错,比穆尔黑德不知道好了多少。
    从地形上看,这里处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非常的便于防御。
    从距离上看,只要占据此地,随时可以渡河之后南下袭扰五大湖周边的主要工业城市。
    这些都是优点,缺点也很多,那就是一旦被包围了,很难从外部获得增援。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现在手里的全部兵力加起来,不过是四个步兵师,六万人左右。
    趁着敌人准备不足,打了就走,搞破坏是毫无压力,以敌军的实力无法留住我军,但是想要长期驻守,难度太太了。
    思之再三,贾芝也只能心里想着,下次一定。
    关键还是铁路啊,或者是战后的谈判。
    贾芝很快从侦查兵处获悉一个消息,麦迪逊城汇聚了大量的美军,不少于七八万人。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贾芝反倒不着急了,同样是大军云集,敌军虽然多,但是武器有代差,正面决战是不怕的。后勤方面,因为铁路修到了俾斯麦,并且还在继续往前修,比起上次的运输线,压力要小了很多。战前在远望城囤积的大量军需,只要交通线没问题,后勤并不担心。
    为了确保交通线的安全,留守穆尔黑德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师,靠着机动性维护运输线。
    真正让贾琏担心的是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来自北方的加拿大方向,那边也开始动员了。
    这个动员是不是增援美军不知道,毕竟人家都是昂撒人,即便不是帮美军的,那也要防备一下才是。
    贾芝和整个参谋部开会商议之后,判断加拿大人不会南下,不会为美国人火中取栗。
    但怎么说呢,也不能不进行防备,不能将自身的安危,寄托在别人不动手的基础上。
    贾芝下达了第二道动员令,各府县调集民兵,随时做好防御,一旦加军南下,我军主力立刻回师。
    当下贾芝手握北部和中部,两地总人口加起来近两千五百万,现在职业军人也不过六个师十万之众,兵民比并不算高。
    第二次动员令决定组建两个骑兵师,用于防备北方潜在的威胁。北美这个地方好在不缺马,骑兵师的官兵都是自己带马加入。
    组建起来非常快,按照东华国的组织力度,最多一个月,就能完成组建。战斗力如何不好说,但是打加拿大,还是有把握的。
    东华国的军队最大的优势就是装备断层领先,现在的美军还在用滑膛枪,只有少数从英国购入的火帽枪,说起来英国的底子还是强,已经解决了火帽的量产以及线膛工艺。其军队已经开始列装线膛的火帽枪,不过还是前装枪,距离东华国还有两代的差距。
    因为加拿大的一点小动作,贾芝在圣保罗被迫停了二十天的时间,一方面是等待后勤补给,一方面是看看,加拿大到底会不会出兵。
    因为这一折腾,美军方面在麦迪逊的统帅麦克的日子不好过了,本意是等待东华军前来进攻,利用坚固工事进行抵抗。
    现在东华军不动了,似乎要在圣保罗长期驻扎不走了,这一下美军内部主张主动进攻的呼声很高。尽管此前一些战败的将令认为不妥,但是民间的呼声可不管那么多,必须主动出兵,收复失地。否则这里驻军十万,时间长了谁受得了。
    要知道,就美军的军纪,约等于没有。
    费城方面也频频敦促尽快决战,财政压力太大了。
    随着新一来的增援抵达后,麦克中将的压力达到了巅峰,本地民众以及大量难民,推举几个主教去见军方,要求他们尽快发兵,夺回家园。
    兵力达到了十二万人的麦克中将,此刻也没有太好的选择了,只能宣布即刻出兵。
    获得了新的补充以及补给之后,在政府和舆论的压力之下,美军出城北上,杀向圣保罗。
    贾芝闻讯之后哈哈大笑,还有这好事?
    随即下令出兵南下,两军前锋于偶克莱尔遭遇,短暂接触战之后,敌军探哨大败。竟无法探知我军准确消息,相反我军则顺利的掌握了敌军的大致分布情况后,贾芝决定就在此地进行决战。
    手里的四个师,贾芝决定三个步兵师在正面摆开,一个骑兵师做预备队。
    遭遇之后的美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退回去主帅麦克只能在民众的口水中自裁了。
    两军在野外摆开阵势,进行了一场在贾芝看来非常复杂的战斗。
    之所以说是复古,完全是因为美军还在用线列阵,排着整齐的队形,敲着鼓点,整齐前压。
    这种战术早就被东华军摒弃了,现在愿意捡起来,完全是因为很乐意配合敌军的战术。
    美军的特点是骑兵多,达到了三万人。贾芝下令在侧翼构筑简单的防御工事,架设大量的机枪阵地。
    两军遭遇,正面还没打起来,两侧就先交上火了。
    先是各自的骑兵对阵,小规模的战斗,美军吃了大亏后,更多的骑兵投入战斗,想着报复回来。
    敌骑兵穷追不舍,我骑兵且战且退,至阵前调转马头迎战,敌军停止追击,谨慎后退。整顿好队形之后,敌军骑兵见我军不过数千人,己方却有三万之众,遂下令发起冲锋,争取在侧翼先打开局面。
    敌骑兵部队在阵前千米之外摆好阵型时,看见战场上空升起的热气球,统帅麦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没等他想明白时,东华军的两个炮兵团已经开火了,对着敌军骑兵的集结地,进行了洗地似得的轰击。
    连续不断的爆炸,制造了一场人为的灾难。至少两个骑兵团在炮击中被打残,无法继续投入战斗。
    遭到炮击的美军仓促之下,出现了前后矛盾,麦克下令骑兵后退至敌军炮火射程之外。前方执行的指挥官却认为,无法撤退,也不该撤退。理由也很简单,如此距离遭到炮击,如果不能冲上去解决敌军的炮兵,正面的线列阵遭到炮击,将陷入更为惨痛的绝境。
    于是决定,发挥骑兵的速度,发起绝地冲锋。
    三万骑兵发起冲锋,在我军炮火之中,不断被大量杀伤,好不容易抵近加速时,地狱的镰刀出现了。
    赛电枪阵地上喷射的死神镰刀,在漫长的战线上,无差别的杀伤每一个试图逼近炮兵阵地的骑兵。
    仅仅是机枪阵地的杀伤就算了,还有射速极快的迫击炮,用最快的速度将炮弹打出去,阻断敌军前后,使之不可连续不断的发起冲击。
    这一仗被称作骑兵的悲歌,美军最为仰仗的骑兵,在预设的机枪阵地和密集的火炮面前,仿佛置身于地狱。
    美军的骑兵打出了英勇的表现,在两个小时的战斗过程中,前赴后继的发起冲击。
    到底有多少美军骑兵被留在了战场上,战后两边的口径不一样。
    东华军方向宣称,此战消灭敌骑兵一万五千余人,敌军溃散,遗尸遍野,惨烈无以名状。美军方面却宣称,仅仅有三千骑兵伤亡,失踪五千余。
    骑兵正在交战的时候,两军正面也进行了战斗,美军另一个倚重的部队是炮兵,携带了一百多门前装火炮的麦克,本来还算是很有信心的,觉得正面打一打也不是不能打。但是战场上的表现,却让他彻底的绝望了。
    美军炮兵还没能进入射程就被东华军的炮兵抓住了阵地的目标,从美军射程之外的地方,飞来了密集的炮弹,将美军所有的炮兵阵地光顾了一遍。炮兵阵地被洗的时候,正在列阵行军的美军阵型出现了散乱的迹象,随着炮弹落在了步兵的阵型之中,每一颗榴霰弹爆炸后,射出上千颗钢珠,成片成片的打倒美军士兵时,美军前锋还没有机会开火就已经溃散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