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造谣
第416章 造谣李母婆媳听完好消息,就跟陈阿奶忙著晒鱼去了。
李长乐又跟几人提起旭升三號出租的事,李父说小渔船有的是给租金,有的是给鱼获,大船是给租金还是鱼获分成,他也没听说过。
以前村里就王老大的渔船最大,就那条船还不是王家在船坞打造的,而是村里渔业队留下的。
沙头村自家拿钱出来,打造大船的眼前就只李长乐兄弟几个。
他倒是晓得前世渔船租赁只需给租金,渔船的维护以及保养由承租方承担,这时候的还真不清楚··
李大哥说道:“老宅后面的王奎家的船是他大哥租的,每次出海回来,王奎和他老婆到码头帮著分拣鱼获。
捕捞回来的鱼获兄弟俩五五分帐,不给租金,我觉得五五分帐也不错。”
李二哥摇头,“王奎租给自己亲大哥,跟租给外人不一样的。再说,我们家的是十九米的铁皮船,王奎家的是小木船,出去一天就回港。
大船出去一次就是两三天,船上还有通讯设备,万一人家在海上找接鲜船把货出掉一批,或是去別的码头出货,你守在码头等也没用。”
李长乐点头道:“二哥说的有道理,船还有一礼拜才检修维护完,是用租金或是鱼获分成,咱们慢慢打听。
现在先把我们家有船要出租的风声放出去,找一个本分可靠的人,租金还是鱼获分成,双方坐下来协商。
眼下最主要的是找船工和船老大。”
他还是觉得直接出租好,觉得鱼获分成的办法可操作空间大,不怎么靠谱。
“阿乐说的对!”李父说道,“我们先把鱼晒出来,你们也好好休息一天,把帮船的人手找齐,再慢慢挑租船的人家。”
李大哥点头,“我明早就去丈母娘家问问。”
几人商量好,去晒场晒製盐渍好的头,一大家子忙两个小时,才把盐渍好的头晾晒出来。
李长乐打算去睡一会儿的,陈会计就证著脚踏车来家让他去接电话。
李长乐提上给他留的鱼和兔头出去,“冬伯,是不是我丈母娘打来的?”
“对!”陈会计笑道,“好像说什么机器还是什么的,鹿城话我不怎么听的明白。”
“就是机器的事。”
李长乐蹬著脚踏车跟他后面朝大队部骑去,到长塘石桥头,看到不少人坐在石桥上閒聊。
“阿乐,听说你家这次又遇到大鱼群了,兄弟几个又一人分了个万元户啊?”李忠笑著说道。
“何止一个万元户,一人起码好几个万元户!”葛昌富阴阳怪气道。
李长乐停下车,斜睨他一眼,笑著看向李忠,“阿忠,你別听那些人瞎吹,除了开支工钱,落口袋里的就几个毛毛钱。
不信的话,我带你们去看今天的销货单,不够万元户,你们拿钱给我补上哈!”
阿忠打著哈哈,“就算没万元户,也比我们挣的多。”
“大船走的远,鱼获是要好一些,但真没他们吹的那么厉害。都是渔民,你们也晓得的,一天的柴油钱、冰块钱也是一大笔开支。”
“是啊,柴油机是省力,一天下来的油钱,冰块钱开销也大。”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阿乐,我家晒了不少头、鰻,你有空去我家看看咋样?”
“好!”李长乐爽快的应道,“你回去把货拿出来,等我接了电话,就去你家找你。”
“好嘞!”阿忠高兴的朝家走。
“阿乐,我们按照你家要求晒头送你家卖,你家也收么?”
“收的,你们可以去南山凹找我阿爸,看看我家晒的眷头,照著晒了送过去。只要达標,现货现款不赊帐。”
“我这就去南山凹看看。”
“听阿春说,就是杀洗的时候麻烦一些,晒好了送阿乐家卖,价钱比送镇上零卖还好。”
“真的啊,我也看看去。”
桥头坐著的人起身朝南山走,剩下葛昌富一个在那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李长乐跟陈会计到了小卖部,把菜篮递给林福珍,“伯娘,这次捕的鱼、兔头。”
“哟!又送这么多来,怎么好意思啊!”林福珍嘴上客气著,手却飞快的接过,喜滋滋的提著朝后院去了。
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李长乐接起电话,周母告诉他柴油发电机已经买好了,她初一过来的时候,坐大巴车带过来,让他们去车站接一下。
李长乐满口应下,又问了几点的大巴,这才放下了电话,冲陈会计道谢。
陈会计拉了凳子给他坐下,拍拍他笑道:“听到没,都在议论你们遇到鱼群的事,都说你小子又发財了。”
“你別听他们瞎吹,除去开支一人才分了三四千,哪来的一万多?”
李长乐眼前闪现出葛昌富眼红嫉妒的样子,想著过几天还有两条大船回来,这些红眼病还不晓得怎么眼红呢!
“三四千也不少了。”陈会计小声说道:“村里那些多嘴婆和红眼病,你又不是不清楚是啥德行!
还有人说,赵家被打下来就是你背地里搞的鬼,他家没了,你接手了他家走货的买卖,才有钱买大船,竞標仓房。”
“臥槽踏马的!”李长乐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冬伯,是谁说我走货的?他有证据怎么不去海事局、边防派出所举报我?背地里嚼蛆算啥本事。”
“我晓得你没干违法的事!”陈会计拉他坐下,“你这段时间没在近海捕捞,不清楚在近海作业的收成。
入秋这段时间出海的渔船,鱼获都惨澹的很,好一点的几家也才三五百斤鱼获,大多连柴油钱都挣不回来。
他们连柴油钱都挣不回来,你出去一趟就是几万斤鱼获,好货、大货还不少,眼红你家的自然就多了。”
李长乐苦笑道:“大船鱼获是要多一些,但开支也大,船工的工钱就不说了,出去一次光买冰块和加油的钱,都得三千出头。
运道好遇到好货,是挺来钱的,运道不好,捞起来的全是青占、水潺、杂鱼啥的,几万斤货拉回码头,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好不容易遇到一次鱼群,都是拖网、手拋网一起上,莽著劲的干,干完活双手酸胀的,连饭碗都端不住。”
“打渔郎有多苦我还不晓得么。”陈会计拍拍他说道,“以后遇到大货就別回码头出货,挑收成少的时候回来,看上几次眼红的自然就少了。”
“谢谢冬伯!”李长乐感激的道谢,“不瞒你说,这次我没打算出海,是边防派出所打电话喊我去的。”
“就是打电话,让你送乾货过去的那天啊?”
“对!我前些日子在猫儿岛那边,差点被两条围村的海盗船给堵住,得亏沙基村的陈老大赶来帮忙,才逃脱出来,反倒把他们给抢了.”
李长乐略过周老大兄弟的事,把事情的经过,还有边防派出所奖励他们,便宜卖船给他们的事,跟陈会计说了一遍。
“我们去的时候都没敢跟家里的女人说,只告诉了我阿爸,去了才晓得安全的很,跟他们后面啥也不用干,还占了个大便宜。”
陈会计嘆道:“这人还真是一半靠运道,一半靠努力,运道好的时候,好事自己找上门,坏事也会变好事,运道差的时候,干啥啥不成,喝凉水都塞牙。”
“我也觉得是这样,以前运道不好的时候,家里做啥都不顺,阿奶没了、好好的船又坏了,接著我阿爸又出事,霉运过去,做什么都顺当。”
“有道是否极泰来,人这一辈子,每个阶段运气都不一样,算命人还有十年大运一说,现在就是你家走大运的时候。”
李长乐也觉得自己重生回来后,运道真的超好,“冬伯,你懂的真多!”
陈会计笑著拍拍他肩膀,“好好把握,趁运道好,多攒点家底。遇到有难处的,能伸一把手就伸手拉拔一下。”
“记住了。”李长乐说罢起身,“阿忠还等著我去看头,我先去看看。”
“去吧!”陈会计坐到摇椅上,拿起收音机开始听戏。
李长乐记得李忠家就住在王老扁隔壁,过桥头就看到李忠站在后门外朝这边张望。
李忠见他来了,笑著迎上去,客气的递上香菸,“上次听阿春说了,我们就跟著晒了一些,你看看行不行?”
“好,只要达標,你就拉我家过秤。”李长乐接过香菸,跟他进屋,见里面放著竹筐和麻袋。
李忠將麻袋牵开,笑道:“这里面是水潺头,晒的淡鱷,马鮫头是咸鱷,油布袋里装的是虾仁、虾干,竹筐里是鰻、杂鱼头、墨鱼不多,只有四五十斤。”
李长乐拿起鰻和墨鱼看了一遍,见刀口还算齐整,虾仁和虾干也收拾的乾乾净净的,就杂鱼头鱼肚里的黑膜处理的不是很乾净。
跟他指出后,又道:“以后晒制容易出油的头,等水分晾乾后,放到通风阴凉处晾晒,不要长时间放在日头下暴晒,不然容易出油发黑。”
“我记住了。出油厉害的,跟黑膜不怎么干净的我挑出来自己吃。”
“好,你拉到我家过秤,有哪里不明白的,你问问我阿爸,以后晒的,只要质量达標,你晒多少我收多少。”
“好的,谢谢你阿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