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 第761章 财神爷到来(第一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1章 财神爷到来(第一更)

    石口镇政府,张书记这段时间非常高兴。
    自从镇子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东君养殖场以后,老百姓脸上笑容明显多了很多,连带着他的工作压力都开始变少,还得到过好几次上级表扬。
    本以为养殖场成立后只能从当地招收三百个员工,结果硬是招收了四百多人。
    相当于四百多户家庭每个月都能拿到三十多块钱的稳定收入。
    要知道,东君养殖场成立以前,石口镇老百姓户均年收入才一百多块。
    如今有了每个月三十多块钱收入,这四百多户老百姓的年均收入直接突破四百块钱,比原来高了整整四倍。
    而这只是东君养殖场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直接收入。
    除了四百多号工人,养殖场还跟近千户老百姓签订了养殖协议,让镇子里的老百姓帮忙养猪。
    虽然这些老百姓的收入比不上养殖场正式工收入,但一年增收一百块钱肯定会没问题。
    要是胆子大一点儿,多养两头猪,一年增收两百块钱都没问题。
    加上当地老百姓种地跟养殖家禽的收入,张书记已经可以预感到,今年石口镇老百姓的户均年收入突破两百块,甚至三百块都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等养殖场开始出栏各种牲畜跟家禽,还会给镇政府交不少税,政府收入也会增加不少。
    只要自己把这份功绩牢牢握在手里,将来晋升副县长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对东君养殖场的背后老板王东,虽然还不到感恩戴德的地步,但还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否则自己愁白了头发都想不到改善镇子老百姓生活的办法。
    “书记……东君养殖场王老板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听到副手汇报,张书记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然后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大步朝门口迎过去,生怕自己没有招呼好王东这个财神爷,导致石口镇错过致富脱贫的好机会。
    “王老板……怎么突然来我们这个穷乡僻壤也不提前说一声……早知道你要来,我就提前让食堂给你准备一点儿野味……”张书记握着王东双手一脸笑容问。
    “咱们这儿别的好东西没有,但山多,野味儿肯定能管够。”
    “王书记见谅……”王东笑着解释。
    “今天去养殖场看了一下,突然遇到一个问题需要政府芒棒解决一下,这才不请自来……”
    “野味就算了……”
    “书记您应该知道我是厨子出身,虽然四九城的野味不多,但我是开饭店的,想要搞些野味还是不难的……”
    双方入坐后,王书记也不废话,直接问:“什么问题……”
    “养殖场是我们石口镇的最大纳税企业,真要是遇到什么问题,我肯定第一时间帮你们解决?”
    王东也是个直爽人,迎着王书记充满关切的目光直接回答:“也不是啥大事儿……”
    “就是想请张书记帮我引荐一下你们县政府的招商负责人,我想在这里再开一个工厂。”
    “厂址,跑手续,建厂,都需要跟政府打交道……”
    “有你这个书记引荐的话,效率肯定会高很多。”
    张书记眼前一亮,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机会来了。
    如果能让王东在石口镇再建一个大厂,进一笔提升镇里面的税收,从石口镇招更多工人,那石口镇今年的户均收入还会进一步提升,明年晋升副县长也会变成板上钉钉的事儿。
    赶紧接话:“王老板……”
    “你不用去找县领导,直接在石口镇办工厂就行了,我保证给你一路绿灯,用最快速度把厂子办起来,我们还可以安排干部协助你在周围村子招工人,绝对不给你拖后腿。”
    看着满脸期待的王书记,王东很想点头,但最后还是带着满脸无奈摇头回答:“张书记……”
    “不是我不想把这个厂子开在石口镇,实在是石口镇太偏僻,交通不怎么便利,而且石口镇境内的更低太少,粮食产量太少,不适合我要办的工厂……”
    “但我可以向你保证……”
    “工厂办起来以后,就算厂址不在石口镇境内,也会给石口镇来带不少好处……”
    张书记心里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眼前王东帮自己解决的问题已经很多了,不可能啥好处都给自己,马上问。
    “王老板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个新厂的基本情况吗,我也好考虑一下带你去找哪个县领导。”
    对于这个问题,王东并没有隐瞒,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直接回答:“养殖场成立以后,里面的牲畜跟家禽规模越来越大。”
    “想要缩短那些家禽跟牲畜的养殖周期,最简单办法就是给他们喂食经过科学搭配的各种饲料。”
    “整个四九城只有几个饲料厂,不仅产量低,价格还非常昂贵,大大增加了养殖场的养殖成本。”
    “我打算在附近自己建一个饲料厂,专门给养殖场生产提供各种饲料。”
    “要是有多的话还能对外销售,进一步增加收入,缩减养殖场的养殖成本。”
    “饲料需要大量粮食,特别是豆类跟包谷。”
    “石口镇粮食产量有限,如果把饲料厂设在这里,原材料的运输跟采购成本将会大大增加,不利于饲料厂的发展。”
    “为了缩减成本,最简单办法就是把饲料厂设在产粮区,这样的话当地老百姓就可以直接把收上来的包谷跟各种豆类送到饲料厂去卖,大大缩减饲料厂的生产成本。”
    “交通方便以后,饲料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快速销售出去……”
    “到时候张书记除了鼓励大家帮我们养殖场养殖牲畜跟家禽,还能鼓励来百姓多种包谷跟大豆,全部拉到养殖场去卖,进一步增加老百姓收入。”
    “等养殖场里的羊群跟牛群形成规模,养殖场开始大量囤积青储时,老百姓种出来的包谷连摘都不用摘,直接带着包谷杆一起送到养殖场卖给我们。”
    “不仅省力,还能卖出更高价格。”(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