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砍一刀
第345章 砍一刀技术人员慢慢的增加功率,这种重型机械轰隆作响的场景,让人有一种血脉喷张的感觉,已经四十岁出头的刘华都有一种,赶紧出去找小鬼子决一死战的热血冲动。
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们还是很谨慎的,增加功率也是一点一点的增加,基本上就是百分之一都往上调。
他们心里也害怕呀,这么多重要的工程师还有领导都在场,真要出个麻烦,一是脸上不好看,二是真要出大事儿他也兜不住。
好在刘华的设计,还有江南造船厂的生产制造还是比较靠谱的,整整运行了四个小时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停机以后进行了检查,也不是完好无损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麻烦。
工程师们卸下来几个零件,摇摇头:“还是有一些变形。”
“好好查一查,是因为什么原因?是因为机器的原因,还是因为生产制造的厂家工艺处理不合格?”
几百个工技术人员经过一次上下检查,全面的测量出了最精确的数据。
刘华只是瞥了一眼,就把它递给杨先生:“总的来说已经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还有一些小瑕疵需要微调一下,不过问题不大,江南造船厂这边就可以完成。”
“通过这一次科研,江南造船厂工程师底蕴又增加了一些。”杨先生笑眯眯地说:“有了这次的经验,他们能开发出一系列的发动机,至少十年以内,我国在船用动便不用愁了。”
领导也点点头:“杨先生的话说的没错,刘华,你知道为什么但凡你能掺和的科研项目,我都想把你拽上吗?”
“因为我便宜好用。”
领导摇摇头:“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天赋还是什么,凡是有你参与的科研项目,都顺利的不科学,就比如说眼前的这个动力装置,第一次组装,第一次试车,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要是所有的科研项目都像这样的话咱们能省多少经费。”
刘华笑了笑,没有说话,但是在心里吐槽,合着我就是你的拼夕夕砍一刀呗,只要我来砍一刀肯定能省钱。
杨先生羡慕的说:“这倒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天赋啊,老头子我怎么就没有呢?”
领导伸了个懒腰:“试车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其实我都多余操这份儿心,你刘华主持的项目还没有不成功呢,想当初你还只是个技术员,带着厂里面几个高级技工愣是搓出了咱们现在的装备的全地形车,简直是个奇迹,我也有心得了,以后再有你刘华负责的项目我就不多操闲心。”
“低调,低调。”刘华笑着说:“当年那是李怀德想显摆,要不然也不会三辆全地形车就换了一个七成新的吉普车。”
领导笑着说:“你以为他不知道这里面中的弯弯绕呢?他心里边儿一清二楚,他是在表功呢,那时候他可是一心想着进步。”
“我能不知道吗。”刘华呵呵一笑:“那辆车是我造出来的,我能不知道有什么用途吗,李怀德的那点儿小心思,我早就拿捏了。”
领导摇摇头:“行了,动力系统事儿基本上告一段落了,你回京城吗?”
刘华摇摇头:“暂时先不回了吧,忙了一年了,我得休息休息啊,每一次到南方来,我都是来工作的,这回我游山玩水一番。”
领导点点头:“我陪着你啊。”
“开什么玩笑,你是领导,日理万机,你陪着我游山玩水?”
领导点点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正好想考察一下南方工业发展情况,以往上来调研,我看到的都是底下人想让我看到的,这回咱俩来个明察暗访啊,跟江南造船厂要辆车,咱们一路走,一路考察。”
我去,这哪是明察暗访啊,这分明就是微服私访,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的都知道,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了。
江南造船厂这边真的给他派了一辆小巴车,就是领导视察专用的那种,然后还派了几个保卫处的干事。
你想想江南造船厂这种重点工业单位,他们保卫部门的人那都是从退伍兵当中精挑细选的。
杨先生先回去了,于是领导带着刘华坐着车一路向北,就进了苏省境内。
路上刘华问领导:“为什么您要考察苏省,为什么不是南边的浙省?”
“去年的时候做过统计了,浙省那边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以轻工业为主,而且那边的人似乎更偏爱做贸易,而不是生产。”
领导笑着说:“我要是负责商务部门我就往那边去了,谁让我是负责工业的嘛,我现在就想看一看民企工业的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
刘华摇摇头:“我不知道你能看到什么,但是我知道你会很失望。”
“为什么?”
“我们头上还有紧箍咒呢。”
领导摇摇头:“除了民企,我还想看看集体企业,据说这边发展的不错,有个全国闻名的华西村啊。”
“华西村只是个例,如果它是普遍存在的,就不会全国闻名了。”
“有道理啊。”领导点点头:“不过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考察一番,我就不相信这边的集体企业和民企就没有出头冒尖儿的。”
老实说,此时此刻苏省发展还是可以的,刚刚经历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河流整治,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
再加上虽然地处沿海,但是台风又很少侵袭,这个地方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发展工业。
一路上倒是看到农业景象欣欣向荣,工业景象也有,都是村办厂、镇办厂,暂时还真不上,还上不了台面,撑不起大局。
“刘工,你好像很看不起这些小厂?”
刘华摇摇头:“那倒没有,我还是比较欣慰的,这些厂虽然我在我看来,都撑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他们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将来是可以燎原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领导点点头:“这个理解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你要说他们撑不了多长时间呢,我觉得有市场,而且发展还是不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