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76章 顺应时代,顶尖的大米品牌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76章 顺应时代,顶尖的大米品牌

    “第二代大豆的研究可以慢慢来,我现在有一个新的任务交给你们。我打算將一些珍稀草药进行重新培育,以便可以在林下大面积种植。”
    方唯言简意賅的发布了新任务,实际上也算帮了大家一把。
    这些研究人员现在卡死在了新品大豆的研究上面,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搞得大家的心態都不稳了。
    现在又来了新任务,新品大豆的研究可以缓一缓,研究人员反而鬆了一口气。
    当然,新品大豆不是不再研究了,而是放慢节奏,避免大家钻牛角尖。
    “好的,方支书,我们一定会早日完成任务的。”
    野生草药再培育的项目难度,肯定比新品大豆的研製要容易一些。
    所以,研究所的负责人和作物所外派人员的负责人,对这个新项目都充满了信心。
    方唯点点头,就不再多说什么,很快就让人送来了野生珍稀草药的样本。
    剩下的事情就给研究所和作物所的科研人员,等他们取得了成果之后,就可以在林业大队推广。
    三天后。
    瑶岭农业各生產单位迎来了夏收,各种大型农业机械大发神威,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反而是提前完成了各项工作。
    接下来就是夏种,这一季,各单位所属的水田依然是全部用来培育稻种。
    不过这一季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农优精品016】稻种的培育面积,扩大到了4万亩,而【农优82】稻种的培育面积则减少到了2万亩。
    这个生產计划並算不激进,因为之前公司接了一笔外贸大单,这一季生產的【南光五號】稻种,大部分都会用来出口。
    所以,方唯和蔡桐都认为,秋收之后的库存压力並不大。
    “支书,【农优精品016】的统计数据出来了,亩產达到了1720斤,简直是个奇蹟。咱们需要对外发布这个消息吗?”
    蔡桐等公司的高管,这段时间全部来到了生產一线。
    他们在得知了【农优精品016】的產量之后,还特意品尝了一下新品稻子的味道,说实话,比【南光五號】都要强一线。
    对很多人来说,粳稻的口感和味道都比秈稻强。可方唯搞出来的几款秈稻杂交水稻打破了人们的认知,口感和味道都相当不错。
    只不过当【农优精品016】横空出世之后,再次顛覆了人们的认知。
    起码蔡桐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大米。
    “咱们先不要对外发布,我把申报的事情交给了作物所的孙所长,让他完成了申报之后再说。”
    方唯没有忘记孙士礼,把这份荣耀给了对方。
    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出风头的心思,再说了作物所和孙士礼要的仅仅是学术成果,现实利益跑不掉,瑶岭农业迟早会因为这款稻种而再次走红的。
    中午。
    方唯和蔡桐等人去了食堂吃饭,今天特意煮了【农优精品016】这种大米,米饭端上来就香味扑鼻,吃进嘴里简直是口舌生香。
    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要强过南光系列,也比【农优82】更加优秀。
    “蔡总,你应该和张楚商量一下,瑶岭大米应该出一款高端的大米,【农优精品016】正合適。”
    方唯想到了利益最大化的这个问题,【农优82】完全不用淘汰,【农优精品016】走中高端路线,【农优82】这批中低端路线,互相之间未必就是竞爭的关係。
    反正【农优精品016】的推广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么安排应该是合適的。
    “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晚上就打电话,让张楚明天过来一趟。”
    蔡桐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瑶岭大米】已经是驰名全国的大米品牌,旗下也应该有不同档次的多个品种的大米。
    目前公司出產的各类稻种很多,显然食品公司米厂的发展有些滯后了。
    翌日。
    方惟一早来到了办公室,先处理了几件公务,然后开始看文件。
    临近中午的时候,蔡桐和张楚联袂走了进来。
    他请二人落座,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老张,米厂这边应该有所改变才行。现在你们的品种只有【南光四號】,这款稻种虽然不错,但却依靠种植户供应稻穀,有著天然缺陷。”
    方唯稍后对米厂的现状表示了不满,说实话,张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辣椒酱厂,其他食品公司的所属的厂子明显有所疏忽。
    “是啊,张经理,你这是抱著金饭碗喝稀粥,完全没有发挥出专业的优势,咱们瑶岭农业的强项就是稻种,你应该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蔡桐也敲打了张楚一句,对方倒是没有为自己辩解,当场就承认了错误。
    不过,他还是有些心虚,生怕自己无法驾驭新的局面。
    “支书,蔡总,我是担心销售问题,所以才迈不开步子。今年咱们和人家的授权合同就到期了磨豆腐已经明確说了不再续约,所以我也不敢增加品种。”
    之前,【农优82】是授权给一家粮食企业的,对方利用种植这个品种稻穀,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但对方似乎对这个品种大米的定价不太满意,决定放弃后续的合作。
    这件事对张楚的触动很大,所以他在大米这一块才会这么保守。
    “咱们有完整的產业链,更应该深挖潜力才对。我是这样考虑的,秈稻精品主推【南光四號】,秈稻主力品种主推【南光五號】。
    而粳稻呢,咱们也有两款。粳稻精品主推【农优精品016】,粳稻主力品种主推【农优82】,这样的话,高中低档都全齐了。
    咱们从下一季开始,米厂的原材料一律不再外购,全部实行自產自销,严格控制產量以及產品的品质。”
    方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公司的稻种可以外销,但公司种植的稻穀则一律供应米厂。
    而且米厂不再外购稻穀,这四个品种稻子都由各基地种植,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的安全。
    这其中有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公司出產的稻穀都是在【种植区】內种植的,无论是產品和品质,都比其他地方种植的水稻品质更高。
    这个差距是无法弥补的,一样的稻种种出来的稻穀,在產量和品质上都会有所差距,特別是在口感和味道上的差距更大。
    方唯打算好好经营【瑶岭大米】这个品牌,以前是条件不具备,公司没那么多的土地。现在公司已经拥有50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不好好利用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好的,支书,我们会按照你的指示做好这些事的。”
    蔡桐和张楚纷纷表態,一定要经营好【瑶岭大米】这个品牌。
    剩下就是和种植户解约的事情,这个问题倒不大,收购上来之后可以再按照散装大米出售。虽然这中间的没什么利润,但慢慢过渡,合同到期不续,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后遗症。
    其实,这两年种植户也在快速的减少,种田真的不如外出打工,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收购水稻的数量快速递减,也是方唯下决心改变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改变,真到了原材料无以为继的那一天,【瑶岭大米】这个品牌怕是会废了。
    这件事肯定不是心血来潮,两大水稻种植基地,夏种的时候就考虑了各个稻种的种植份额。
    包括【南光五號】、【南光四號】、【农优精品016】、【农优82】都有种植,这就为接下来品牌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於销售,方唯觉得问题不大。
    公司拥有完整的销售渠道,以及【瑶岭大米】这么多年在市场上积累的口碑,只要价格不是很离谱,就能顺利的卖出去。
    匆匆数日。
    这一季產出的稻种开始对外销售,孙士礼那边已经完成了申报工作,在作物所的极力推荐下,【农优精品016】获得了大奖。
    这款粳稻杂交水稻的横空出世,顿时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新稻种上市三天就一抢而空,这其中固然有数量较少的原因,关键还是各路专家的极力推荐。
    至於试种的【农优精品016】水稻,则全部给了米厂,希望能打造一款中高端的品种。
    【南光五號】水稻的產量比较大,原材料不用发愁,而【南光四號】水稻则是从种植户手上收购的,適当的下调了价格。
    四个品种的瑶岭大米,两款秈米、两款粳米,开始通过销售渠道源源不断的涌入市场。
    销售的情况还可以,这个恐怕需要经过时间的发酵,在积累了足够的口效应之后,才会大卖特卖。
    鑑於【瑶岭大米】在市场的表现一直都不错,有不少顾客也愿意尝尝鲜。大米买回家,马上就察觉到了瑶岭大米的不同。
    这种感受可比之前的【南光四號】更加强烈,毕竟除了收购的【南光四號】之外,其余的三种水稻都是在【种植区】种植的。
    有了属性的加持,水稻种植基地出產的水稻,在口感上和味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非种植区种出来的水稻无法相比的。(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