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646章 ,管理层回归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46章 ,管理层回归

    第646章 ,管理层回归
    王青松找个机会,悄悄进了其中一间仓库。
    靠近门口的东西他没有去动。
    而是直接去了最里面。
    拿起一个不知道是什么造型的东西,在那里嘀咕着。
    “什么玩意?”
    一个造型奇怪的木雕,他也叫不出来名字,但是这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
    能量充足。
    不错,收起来。
    一边收,一边开始在这里检查了起来。
    凡是摸到的东西都被他给收进了空间里。
    不过这些东西都被他给区分了一下,不是好东西一会再统一放出来。
    有不少东西贴了封条。
    打开封条,挑了好东西收起来。
    甚至还有不少珠宝首饰,不过没有看到黄金和银元,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东西去了哪里。
    现在百货商店,买东西最多的就是孩子们。
    如果不是很多东西都要票,估计百货市场都能被搬空了。
    那些高价商品,都被人一扫而空。
    很快仓库里的东西都被检查完了,重新换了一个房间。
    两个小时以后,一个学校被搜刮完毕,他也塞了不少没用东西在里面。
    免得看上去太空了。
    ……
    王青松出来以后,在那里琢磨着。
    其实这些东西最终会汇聚到一个地方:文物管理处!
    那里才是好东西存放的地方。
    开车直接去了目的地。
    这里靠近广场,专门存放那些孩子交上来的各种文物。
    占地7万平方,这还是单层。
    地下两层,地上五层,一共七层。
    可以放很多的东西。
    但是现在,里面的东西却是被这么随意地放置。
    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里也是一样忙碌得很,因为到处都是过来送物资的人。
    而且能被送到这里来的,都是属于文物级别的。
    七层楼,被各种东西堆放着。
    里面也有很多人。
    王青松也不去管这些,像是老鼠进了米缸一样。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扫荡再说。
    各种瓷器、字画,各种珍贵的孤本。
    各个朝代的家具。
    能来这里的都是精品,已经不是普通达官贵人的东西了,很多都是皇亲国戚的。
    “咦!”
    突然,王青松愣了一下。
    他面前的是一张架子床,通体黝黑,上面还是雕龙画凤。
    只不过床头上挂着一个八卦镜。
    王青松看着这个八卦镜一阵奇怪。
    怎么会有八卦镜挂在床上。
    四九城这边放置八卦镜是有讲究的。
    一般悬挂于屋外的屋檐、墙壁或门窗上方,镜面朝外以化解煞气,需避免朝向室内或人群聚集处。
    而且全屋不宜超过三个。
    过多易致“自伤”。
    避免正对邻居家门,可能引发矛盾;若对方挂镜,可用凸镜或葫芦化解。
    规矩多了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看到这东西的时候,心跳都快了不少。
    赶忙一手抓在了上面。
    果然。
    和他想的一样,一种特殊的感觉油然而生。
    想了想,拿出一份血仪用的针。
    安装好以后,扎了一针。
    这玩意扎人不疼。
    当血液触碰到八卦镜的时候,血液直接被吸收了。
    一种特殊的感觉油然而生。
    又是一个特殊的八卦镜。
    随后眉毛一挑。
    不枉此行啊!
    有了这个东西,他就能再去一个地方了。
    而不用像之前一样,为了保护二哥,还要将八卦镜给收回来,然后再让二哥戴着。
    笑呵呵地将东西给收进空间里。
    继续干活。
    随着他的动作,大楼里的东西越来越少。
    特别是到了十二点以后,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睡着了。
    王青松拿得更欢快了。
    很快几层楼被他扫荡了一圈,大部分的东西都被他给弄走了。
    出来以后,直奔附近的中医学院。
    ……
    王青松离开以后没多久,少东西的情况就被人给发现了。
    此时管事的人擦了擦头上的汗。
    因为明天有几个大人物,会到这里来买东西。
    目标则是那几幅传世的名画。
    虽然给的价格相当于送一样,但是那几个人他得罪不起啊!
    完蛋了。
    随后他的脑子一转,开始安排自己的亲信,出去找一些“孩子”过来。
    开始自导自演一出东西被烧掉的情节。
    没办法。
    不然的话,没办法交代啊!
    ……
    天快亮了,王青松这才打着哈欠回来。
    这一晚上,可是弄了不少好东西啊!
    最重要的是,八卦镜又得到了一块。
    王青松拿着八卦镜,心里则是在那里琢磨着,这玩意到底有多少个?
    要是能多弄几个,那可就太好了。
    啧啧嘴,将东西收起来,心里想着下一个地方放在哪里?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日本,还有一个是美国。
    现在的美国毕竟是第一大市场,这是没办法改变的。
    还有一个就是日本。
    地方不是很大,但是人口也有1亿多人。
    而且随着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鬼子这边是最受益的。
    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想了想,他就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
    拿着早点回到家里。
    此时梁春晓已经起床正在那里洗漱。
    看到他提着东西进来,问道:“怎么样?”
    王青松将早饭放下,笑道:“爸在那边还行,给他送了点东西。”
    昨晚跑了好几个地方。
    有个学校距离农场很近,他就去溜达了一圈,顺便送了点吃的。
    总的来说还好。
    就看后面会不会有什么区别对待。
    毕竟事情的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梁春晓闻言点点头,洗了洗走了过来。
    “今天带的什么啊!”
    这段时间每次都是王青松出去买的东西。
    好在她现在没有什么孕吐反应。
    王青松将东西放下,笑道:“万兴居的肉包子,你不是说好吃嘛!这次多买了一些。弄了点小米粥。”
    “嗯,他们家的肉包子最好吃了,皮薄肉多,汁水也多。每次早上去都买不到。等的话,就可能会迟到。”
    梁春晓高兴地说了一句。
    王青松笑了笑:“嗯,一会多吃点,还有甜豆浆和油条。”
    万兴居的包子就在西单,可以说在四九城都是有名的包子铺。
    在上班高峰期,不去排队,别想着来了就能买到。
    这几天闲着没事,去买了好几笼。
    过了一会,小麦迷迷糊糊地从屋里出来了。
    一家人洗漱一下,吃了饭去上班。
    ……
    翌日,回到单位上班。
    自然还是找人去“开会”!
    这是这段时间的主流。
    中午,食堂的忆苦饭开饭了。
    其实不算难吃,就这一口吃的,在困难时期那都是抢着要的。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
    不说其他的,四九城现在的粮食定量,已经从之前的30%细粮,变更为:面粉30%,大米25%,粗粮45%,已经超过一半了。
    (这里说一下,那个时期的粮食比例是一直在变化。到74年的时候粗粮只占比25%)
    这些孩子们,别说细粮了,这段时间肉都是敞开了吃。
    现在食堂的清汤寡水和粗粮,着实让人难以下咽。
    特别是高粱面和黑豆,可以说杂粮里能排得上号的。
    高粱的产量比不上玉米,但是比小麦可是要高不少,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就是口感问题。
    至于黑豆更不用说了。
    顿时那些学生便开始嚷嚷起来,说食堂的人是反那个啥的。
    最后被食堂的几句话给怼回来了。
    也是这天开始,食堂的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生怕一个招待不好,被教育一番。
    吃得不好,得感念新社会的好!
    当然了,对于这个做法,单位工人也是怨声载道。
    好在都是工人,适应能力强一些。
    当这些孩子们听说接下来十几天都是吃这些玩意,顿时一阵的不满。
    可是没人敢说啊!
    直接反应就是第二天一大早,起床以后就离开了单位。
    顿时让单位的气氛降低了不少。
    就在这些孩子们以为过了十天就能吃到细粮和肉。
    结果还是这玩意。
    只能跑了。
    好不容易回来睡觉的时候,得知白天吃的是细粮和肉,第二天留了下来。
    结果还是这玩意。
    时间一长,这些孩子已经不信厂里人的话了。
    不管你们吃的什么,我们都在外面吃。
    大不了在饭馆排队呗。
    没有这些人的存在,厂里明显好了很多。
    ……
    时间慢慢过去。
    王青松的团队也开始慢慢壮大,已经有二百多人参与了他们的团体。
    同时,单位里也有很多类似的团体。
    不过规模最大的还是他们这。
    ……
    12月!
    这天下午,几辆卡车缓缓地驶入了厂里。
    这是老方这些人劳动学习好,重新回到了单位。
    回来的时候没有大张旗鼓。
    而且回来以后也没有那么高调地介入单位的事情。
    ……
    厂长办公室里,老方一行人正在听着沙春明在那里汇报着。
    “老杨,你们是不知道啊!你们不在这段时间我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整天担惊受怕!”
    这种环境下,沙春明简直就是孤军奋战的感觉。
    要不是王青松帮着,估计他都要倒下了。
    老杨则是一阵的惊讶:“你是说,青松拉起来二百多号人?”
    沙春明点了点头:“是啊!要不是这小子没有什么大的动作,现在厂里就是他说了算了,哪怕是这样,也差不多了。”
    剩下的科室没有一个安稳的。
    就连建制最全的保卫科都要听王青松的意见,更何况其他科室了。
    见到王青松跟见到猫似的。
    哪怕王青松做事情很温和。
    老杨闻言啧啧嘴:“好家伙,这小子是一次都没跟我们说啊!”
    听到这话,沙春明一阵惊讶。
    “他去看你们了?”
    老方闻言轻轻点头:“嗯,这事情不要声张,就当没发生。听到了没有?”
    其他人听到这话,想了想也都答应了下来。
    这要是被人知道了,会很麻烦。
    老方想了想说道:“你继续说!”
    听到这话,沙春明继续在那里说着。
    将这段时间单位的情况都给说了出来。
    ……
    “哎,青松!我们要不要回去啊?”
    李莹莹在办公室里对着他询问了一句。
    王青松自然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之前离开的领导都回来了,李莹莹这些人应该要回去。
    想了想,笑道:“可以,你先回去,不过你在团体的登记不用注销,有需要的话,还是要你们帮忙。”
    老方这些人是回来了。
    但是也没办法掌控整个单位。
    因为一个多月以后,会有一个大的事情发生。
    老方这些人经过农场的“学习”,身份会变成:革干
    到时候单位还是老方为主,但是管理层则是他们这些:革工。
    不说其他的,副厂长,也就是以后副主任,能有一个保持在副主任的位置就算是不错了。
    绝大部分都是他们这些工人以及群众。
    按照现在的局势走下去,过几天老方这些人重新掌控单位。
    将来他一个副主任的位置是跑不掉的。
    李莹莹闻言笑了笑:“那肯定的啊!放心好了!有事情你就说,我们就过来。”
    刘喜也是答应了下来。
    王青松笑着答应了下来。
    不过李莹莹离开以后,又很快回来了,这是老杨发话让他还是在这里待着。
    对此,王青松倒是没在意。
    没有后勤采购也是不行的事情。
    ……
    一连几天过去。
    老方一行人也慢慢接管了单位的管理。
    当然了,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还是要配合工人搞“大学习”。
    只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
    这天下午。
    王青松将赵铁柱、祝永华,以及李莹莹这些管理层叫到了一起。
    因为梁春晓的肚子越来越大。
    估计这两天就要生了。
    这几天他随时有可能过不来,但是基本盘肯定要保证着。
    虽然就那么几天的时间。
    将事情都安排好了,他这才放心,安心等着下班。
    ……
    “王连长!”
    思绪间,外面有人喊了他一声。
    王青松打开房门,外面冷风直接灌了进来。
    现在的大冬天,也是最冷的一个月。
    “孙同志,你找我!”
    对面正是传达室的孙大爷。
    “昂!刚刚西单百货那边打电话过来,说你媳妇生了,让你赶快去一趟协和医院!”
    听到这话,王青松愣了一下。
    随后赶忙回过神来:“好!谢谢了啊!我现在就过去。”
    说完,就去屋里将植绒帽和手套都给戴上。
    对着正在屋里写宣传报的祝永华和李莹莹两人说道:“祝永华,师父,我媳妇生了,我现在要过去,这里你们看着,祝永华,这里以你为主,但是事情和他们两个商量一下,听到了没?”
    祝永华见状赶忙放下毛笔:“好!你先去忙!有事情我去医院找你!”
    李莹莹也在旁边催促着:“是啊!快走吧!”
    王青松见状快速地将东西收拾一下,就出来了。
    不过走之前还是交代了一下:“记得,别做过激的事情,和铁柱同志也说一下。”
    随后这才赶忙离开。
    骑着车子向着协和医院奔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