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光明
第392章 光明欧扬受够了通道里的黑暗,毫不犹豫地跳进门里,开始搜索这一层,不相信这么大的空间,还能找不到能用来照明的东西!
大致走了一趟,发现病房里全都是已经菌化的感染者,显然电梯门附近的感染者不是个例,这里的研究对象感染程度更深。
但研究对象不同,其他却没多大区别,没发现什么东西可以用来照明。
欧扬又对各个病房进行一番细致搜索,发现几处病房里的感染者菌化程度更高,破体而出的菌丝布满半个病房。
不过所有的菌丝已经完全脱水,轻轻一碰就会折断。
以目前的环境,压根儿没有菌丝生长的条件,八成在封闭之前,菌丝就已经破体而出。
最后只有几瓶医用酒精能和燃烧扯上关系。
他扯了块布缠在钢管上,浇上酒精点燃就能当火把用,但这玩意肯定不耐烧,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把酒精倒上去。
一是不甘心,二是找不到火种。
就算是钻木取火,也得先有木头才行!
网上有视频,高锰酸钾加开塞露可以自燃,但他既没找到高锰酸钾,也没找到开塞露。
这么大的病区,连最基本的药品都配不齐,差评!
明明脑子里记着不少引火方法,偏偏哪一个都用不上,欧扬不是一般的郁闷。
唯一可行的方案是拆线盒,用电火引火,可犹豫再三,还是放弃这个诱人的想法。
徒手拆电太危险,他还没到山穷水尽,必须拼命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欧扬不愿放弃,又想了个折衷方案,先从窗帘上拆些布头,浸泡酒精后塞进关闭的开关内,通过反复开合产生电火,从而点燃布头。
想法很好,但这里是地下研究所,所有的开关线路都是最高标准的防火材料,不管他怎么努力,塞进开关的布头就是点不着。
欧扬无能狂怒,气得一个劲挠墙,可就是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最终,只能悻悻地摸黑上路。
沿着通道走了好一会儿,总算找到下一个区域,撬开电梯门后发现这里就是他心心念念的研究区。
欧扬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开始搜索。
研究区就是不一样,每一个房间都是一间研究室,里面摆放着大量仪器设备、药品和标本,甚至还有个专门制作标本的房间,陈列着许多半成品。
其中的一些人体组织,甚至已经长出菌丝。
不过和上一个区域相似,这里的菌丝也都干透失活。
他忽然有种感觉,这里的湿度可能不是巧合,而是故意搞得比较低,从而达到防止菌丝无序生长,降低孢子活性的目的。
应该能降低孢子活性……吧?
欧扬原本把希望寄托着实验室里,希望能找到合用的东西,可实验室里没发现,却在标本制作室里找到酒精灯、各种加热容器和半箱石蜡!
仔细一看,还有几件未完成的人体组织包裹在凝固的石蜡里。
用蜡制作标本?
他只知道福尔马林浸泡,还真是头一回知道蜡制法。
标本什么的,欧扬根本不在乎,关键是那些制作工具!
欧扬如获至宝,马上着手准备,先找来几个大号试管,感觉试管不是很保险,又拿来几个小号烧杯。
接着找来几块板面,撕条搓成芯。
他依旧没找到打火机,或者其他可以引火的东西,不过没关系,这里多的是食仪器设备,找了一台电子天平拆出一块电池,用导线连接正负极后短接,电火一闪,酒精灯顺利点燃。
加热装入蜡块的容器,等石蜡融化后,将蜡液倒入装有芯的试管烧杯,冷却之后就是蜡烛。
不仅如此,欧扬还找到一些用于研究的孢子。
他本来没想动这玩意,可等待凝固的时候太无聊,突然灵机一动,搞来一些干透的菌丝,与孢子混合后装入容器,在松散状态下浇入融化的石蜡,凝固后不仅能点燃,还能闻到淡淡的孢子气味。
孢子已经被石蜡包裹,没有扩散的风险,只有少量幻菌素释放出来。
这东西对其他人没什么用处,可在欧扬手里就不一样了,闻一闻神清气爽,嗅一嗅提神醒脑,指不定就在哪个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感觉研究区就是个急待开发的宝库,还有很多地方没来得及搜索,欧扬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继续翻找。
每个实验室里都能找到一大堆东西,只是用得上的却少之又少,最令他失望的是没找到吃的!
欧扬甚至生出煮一锅蘑菇吃吃的想法。
这么多实验室,搞实验的研究人员肯定少不了,就没给他们准备点吃的喝的?
结果是他想多了,这里纯粹就是搞研究的。
想想也对,这地方的每一个研究人员,都要时刻面对危险的幻肺菌,哪怕有孢子收集装置,也不能保证不被感染,因此在实验室里禁止吃喝非常有必要。
失望的欧扬离开研究区,不过这一次有了试管蜡烛,不必继续面对黑暗,速度随之大幅度提升,很快就抵达下一个区域。
这里的电梯门早已脱落,就连走廊里的灯光都熄灭了,一眼望过去,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似乎发生过什么。
用烛光照一照,依然是病房的结构,视线范围内没有感染者的影子,也没看到尸体或者菌化群落。
欧扬猜测,此前通道里那些感染者,很可能来自这一区域。
他没心思穷根究底,沿着通道继续前进,连续经过几个病区后,前方左手方向出现一条岔路。
欧扬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更不清楚通道的复杂程度,为避免迷路,立刻在拐角处刻了个标记为1的箭头。
代表这是他经过的第一个路口。
犹豫片刻,欧扬决定直行。
没多一会儿,又遇上到第二条岔路,依旧在左手边。
他不禁有些紧张,这些通道,不会真像迷宫那样复杂吧?
依旧选择直行,经过第三条岔路后抵达通道尽头,仍然在左手边!
欧扬在脑海中勾勒出竖井、横向通道和三条岔路的立体结构,毫不犹豫地走进第三条岔路。
他相信,地下通道可能比较复杂,但绝不可能是一团乱麻,一定有某种分布规则,只要多走多看,很快就能搞清楚其中的规律,继而找到出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