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33章 聪明人做聪明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3章 聪明人做聪明事

    第433章 聪明人做聪明事
    马寻依然安稳的坐镇江心岛,琐碎的事情不少,得仔细处理。
    百无聊赖的朱跑了过来,“舅舅,老四说朝廷的官员来了,问您可不可以登岛。”
    马寻有些纳闷,“官员来了?做什么?”
    “都准备报喜、酬功了,他们自然该来。”朱说道,“估计还有一些不放心的,想看看牛痘效果。”
    马寻顿时笑了起来,“来了正好,不来我还要让你父皇下旨派一些人来接手。咱们是可以回去,岛上也不能一下清空。”
    朱欢天喜地的说道,“那我去传话,让老四明天带人过来。”
    马寻提醒一句,“记得岛上的规矩,老四来过几次,可別弄出乱子。”
    朱连忙表態,“老四就算是再没本事,这些简单的事情还是能做好。再说了,我肯定得去盯著,岂能让他们在这时候捣乱。”
    对於朱的拉踩行为,马寻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老三和老四什么时候兄友弟恭了,那才要重视起来,
    准备回京的一应事务,不只是回去的一些事情要安排,岛上的后续工作也需要安排。
    看著再次登岛的邓愈,马寻先笑了,“邓大哥,案子还没办完呢?”
    邓愈就吐槽了,“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有些公干,我可得活络一下筋骨。在京里你是不知道,
    我走几步路家里人都怕我累死。”
    这好像是马寻的锅了,但是他不觉得有问题,邓愈確实需要休养。
    “京里来人了,我得准备移交一些事情。”马寻立刻询问著专业人士,“邓大哥,我接下来该做什么?”
    邓愈就是专家了,“医术上的事情咱们不说,这些你安排。不过既然是朝廷来人,你得和京里对接,什么时候启程、兵马、路线都得有人负责。”
    马寻不太高兴,觉得自己被看扁了,“我以前也常常领兵回凤阳、回京城,都没出差错。”
    “那能一样吗?”邓愈笑著开口,“这一趟可是按打仗来算,大都督府、兵部得派人来核查功绩。你要是马虎大意,手下將士的功劳就受损了。”
    这一下马寻就重视了,以前他只负责行军,可是这一次有將士们的功劳呢。
    邓愈继续说道,“人吃马嚼的不说,你这些营地,还有那些没死的倭寇,这些也都要处置。”
    这又是大事了,方方面面的確实需要对接好。
    邓愈笑盈盈的看著马寻,“你这一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亲迎都是应该的。到那时百官自然也得郊迎,你是不是得提前准备?”
    马寻愣了一下,“亲迎?场面是不是太隆重了?”
    邓愈哪里不明白马寻的想法,笑著说道,“你可別说什么还要隔离、潜伏期这些,你这段时间没和天有接触。你真要隔离,陛下等你半月就是。”
    马寻屁股还没有起来,很多人大概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了。
    他就是不喜欢太高调,尤其是在这么一个阶段,所以这时候就得彻彻底底的阻绝他的『痴心妄想。
    皇帝要是不去亲迎,天下人就要嘲笑朱元璋对待有功之臣太苛刻了,这就不该是低调的时候,
    必须要大张旗鼓的彰显功劳。
    这么做也是宣传,宣传皇帝的功绩,宣传牛痘的效果。
    马寻急了,连忙问道,“邓大哥,松江府和苏州府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先收拾一批以做效尤,中书省那边在拦著。”邓愈也有些无奈的说道,“真要是彻查的话得从头到尾全都给换一遍。”
    听到邓愈这么说,马寻反倒是有点不太意外,因为现在的官场风气就是如此。
    只是马寻忽然觉得不对劲,“中书省拦著?”
    邓愈觉得马寻还是有进步,“真以为李相、胡相想要看到如今的局面?他们不喜欢浙东人是真,只是也不希望可看到咱们在这里折腾。”
    合流了?
    想到这样的可能,马寻下意识觉得不太对,可是好像也能接受,
    李善长看似是淮西勛贵的带头人物之一,但是並非是和这些武勛一条心。
    胡惟庸就更別说了,看似是淮西出身,不过到底是文官,他们在意的是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文官再怎么內斗,那也是文官的事情。
    涉及到勛贵和皇权,那显然就是要一致对外了。
    爭主导权是真,可是有些核心的问题,这些文官们也是可以观点比较一致,他们绝对不希望看到朱元璋將松江府、苏州府从上到下换一遍。
    更何况这还是明朝排名前二的两个府,牵涉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这可不只是地方州府,还有其他的一些行省乃至中枢。
    看看歷任苏州府的知府就知道了,要么是重臣贬官到任,要么就是高升去中枢,要么就是成为一省的『州牧』。
    马寻忍不住吐槽说道,“李相、胡相先前恨不得浙东的文官都死绝,现在他们倒是抱团了。”
    邓愈就嘆气说道,“先前都说杨宪跋扈,现在看起来这胡相也好不到哪去。李相选的人,怎么都是贪权的?”
    马寻就跟著调侃起来,“李相以身作则啊,他选的弟子自然有样学样。”
    邓愈更加忧心的说道,“你在岛上大半年了,有些事情你有所不知。现在京中热衷功名之徒,
    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於胡相门下,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
    看到马寻有些震惊的样子,邓愈继续说道,“你的门生吴伯宗弹劾胡相专横放肆,多为不法,
    不宜独任,久之必为国患。现如今倒好,被安排去出使安南了。”
    马寻愣了一下,“这人是谁?”
    邓愈认真看著马寻,见他不像开玩笑才说道,“洪武三年的江西乡试解元,洪武四年的廷试第一、被陛下钦点为状元!”
    这是明朝的第一个状元啊?
    马寻也不尷尬,立刻说道,“这人会试的时候不算太出彩,不在前三,我才没有留意到。”
    看看明朝第一科的主考官这个德行,就能知道明初的会试水平的含金量了。
    不过马寻也不觉得有问题,他当初就是“监考老师”而已,出题或者阅卷等没有参与。
    事后的廷试等等,更加不参与。
    邓愈懒得计较这事,继续说道,“苏州府、松江府的案子大家心里有数,先前说弟妹和驴儿,
    也无非是针对你罢了。”
    马寻当然明白这点,“我知道,所以我和张真人约好了,明年过完元宵就去浙江转一圈。”
    邓愈有些紧张了,“还回来吗?”
    马寻无语,“我儿子能带走吗?我总不能真的只带著旺財四处溜达吧,出去转一圈散散心。我回来好几年了,就没清閒过。”
    既然马寻还会回来,那就没什么可紧张的。
    说他清閒呢,这几年也確实做了不少事情。说他忙呢,他又不是正经的朝官、主事官。
    但是不管怎么说,马寻只要有正当理由,皇帝和皇后也不会拦著他去散心,毕竟马寻和徐达、
    邓愈等人不一样。
    不只是身份、能力有区別,性格的差別更大。
    “张真人是真有本事!”马寻感慨著说道,“我接种牛痘烧了一夜,他跟个没事人一样,以至於我都怀疑牛痘的功效了。”
    邓愈也跟著羡慕,“我和老常看著都是雄壮,內里是虚的,要不是你就一命呜呼了。真人不一样,看著就仙风道骨。”
    马寻没忍住吐槽了,“他要是多洗洗澡、修剪一下指甲,那才是真的仙风道骨。”
    邓愈笑著问道,“那你还和他结伴去云游?”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马寻就说道,“他过他的,我乾净我的。我还等著学会了本事教一教驴儿,我和真人都商量好了,实在不行让驴儿先磕头再说。”
    张三丰可不认这些,马寻父子俩个想要『拜师』,那还是一人学一半,哪有这么拜师的!
    所以最多只是探討交流,除非马寻捨得让马祖佑真正的拜师。
    邓愈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是跟天德学的?先定下来名分再说?”
    “我就不该怂邓镇娶戴家的丫头!”马寻没好气的说道,“你等著看吧,胡相这么乱来,李相迟早跟著受连累!”
    邓愈倒没有放在心上,“胡相是胡相,李相是李相,不影响。”
    歷史上的邓镇就是因为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被牵连致死,等到嘉靖年间后代才续封定远侯。
    至於李善长,朱元璋一开始確实不打算杀。
    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李善长美美的隱身了,甚至他的弟弟等人也都被宽怒。
    结果十年后的李善长还是活蹦乱跳,忙著捞违法乱纪的亲戚,这才牵连出在胡惟庸案中的“狐疑观望。
    这一下就是没有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除了李琪一家四口之外,全家七十多人都被诛杀。
    马寻也懒得和邓愈去爭辩李善长的一些所作所为,因为现阶段的李善长也好、胡惟庸也罢,还没碰到朱元璋的底线。
    他们继续这么蹦下去,很多人就可以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了。
    李善长要是知进退,我去给她看病。实在不行,我上门哭丧去。
    关键是你李相得知进退啊,我一番好意落的埋怨、还名声受损,那才不干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