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738章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38章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第738章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可真正要拍成电影那就太不容易了。
    让卫东从未担心过粱嘉辉的电影生涯。
    因为他是已经自成体系的高手,而且是那种随便把他丢进什么戏里都能演出来,演什么像什么的顶级高手。
    周星星却不是那么回事。
    整个白天在越来越多人聚集的篮球馆,他就有点讪讪。
    既没有黎月娥那种我就是个乡下小妹的朴实,到处奔波忙碌做事,连自己来hk是为了帆板都忘个一干二净。
    也没粱嘉辉的自信淡定,没人打球抱本书坐边上看,有人就当裁判当解说,怎么都能洒脱参与。
    周星星这里那里也想伸手帮忙,但黎月娥是爽朗黝黑的妹子,粱嘉辉是俊朗帅气的影星,别人都会接纳。
    唯有这家伙是个小透明,不咋搭理他。
    就算有人认出来他好像还在主持什么儿童节目,只会让他表情更讪讪。
    可能都有点后悔自己丢下好几年的饭碗,跳到这个草台班子来干嘛。
    让卫东也忙,体育品牌们到粤州、鹏圳看过,豁然开朗的发现那边还有巨大市场,自然纷纷来探讨各种进入市场可能。
    所以根据和老亨的协议,已经把旁边的仓库打开来做卖场、美食街的临时场地。
    这都是在为以后海滨体育城的招商做铺垫。
    于是几个业务员还不断找寻更多品牌来。
    让卫东本就只是拿体育当个幌子,体育品牌、运动饮料、所有周边能沾上体育的产品,甚至连洋快餐都敢去碰瓷,问要不要去内地开店,最不济来篮球馆周围开个店也行啊。
    经过上周末的跨省征战,话题度和凝聚力大大增强,午后就十多支各种野球队聚集厮杀。
    整个篮球馆人声鼎沸。
    唯独周星星好像跟整个喧哗绝缘。
    哪怕他在尽量想融入,却透着那种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感觉。
    粱嘉辉都敏锐察觉到,惊讶老板能从万千人中找到这么个特殊的家伙,主动叫上周星星跟他一起主持解说球赛。
    果然,当了几年主持人的周星星也能相当出彩配合笑闹,可始终有种心不在焉的疏离感。
    直到晚上发哥来,收尾后四个男人坐在旁边仓库外刚搭建的户外桌椅边夜宵。
    其实发哥也记得这个小龙套。
    毕竟整个圈子就这么大。
    都是从无线台的培训班出来,发哥就算是七八十年代的tvb之王。
    何况周星星也跟无线五朵金之一拍拖过,算不上完全透明。
    见面也有点吃惊,怎么会挑的这家伙。
    让卫东才把已经基本勾勒完整的故事剧情拿出来:“……就是这么个喜剧故事,就有点像黎月娥那种乡下来的纯朴干净,被哄着在大城市里笑料百出,但具体要怎么好笑,就得星仔自己琢磨了。”
    已经身经百战的发哥忍不住虎爪挠头:“这个故事能拍,但大火的概率很小啊。”
    在《英雄本色》之前,他仆街仆了好几年,拍过各种类型的电影寻求出路。
    喜剧片、文艺片、鬼片、枪战片、爱情片,古装、时装啥都拍过。
    扑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各种上映后仅有几十万港币票房,被称为那几年的票房毒药也是不争事实。
    周星星更眼神错乱,既想抓住这个主演机会,又担心扑街的巨大压力,整得话都说不出来。
    只有粱嘉辉帮着快速手写成稿:“还需要详细完善剧本,但预算不需要太高,确实适合用来给星仔起步,发哥那边能联络邀请人组织剧组吧?”
    发哥翘着二郎腿侧靠在小桌边,随便玩着打火机都帅出天际:“拍摄没有任何问题,导演、摄影、什么演员都能找来,我是怕失败的话,星仔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我那几年真是各种睡不着觉,能呆呆的坐在窗前半宿都看着天亮。”
    他平素并不太多话,口碑颇有些我行我素的味道。
    难得这样掏心掏肺的交流,都是看在让卫东的面子上。
    周星星依旧是那种想多交流点,又无从说起的讪讪点头。
    粱嘉辉都伸脚轻踢这个菜鸡,哪怕你是装着热情点也要懂人情世故啊。
    没想到让卫东摇头开口:“星仔这个电影和你们拍那些都不一样,正好你们仨都在,我把这个原则先说清楚,以后只要有机会跟我这家公司拍片,你们仨的收入都是除了行规片酬外,最后公司赚多少就跟谁平分,我只要尽量不亏钱就行,因为钱对我特别有用,宁愿拿去内地开厂开工,而不是靠电影赚钱,干这事另有目的。”
    三人都震惊。
    世人都知hk白领工资高,其实演员收入反而很低。
    发哥十年前就开始成为电视剧顶流,却根本谈不上买房,所以他才拼命演电影想赚钱。
    其实电影也不多,哪怕他到现在成了顶流,一部电影也就二三十万片酬。
    所以让卫东当时给粱嘉辉一百万,差不多就等于预支了五到十部的片酬了。
    但这家伙光是看让卫东和周星星并肩笑成那样,就自作主张的把钱分一半过去。
    反正换发哥、周星星都做不出这种事。
    每个人的性格还真不同。
    让卫东也是这么表达:“每个人不一样,星仔这个电影按照你完善的剧本,自己排练,自己打磨,练到演出来我点头了,才能组织人手开机,这样没压力了吧,平时依旧每个月工资两万港币吧,辉哥也先这么签?不够或者需要加薪跟我提。”
    粱嘉辉没有半点犹豫,调侃的敬个礼:“谢谢老板,这部戏我还是不参与,起码不给星仔惹麻烦,但希望能尽早有机会到内地拍戏,为开厂开工做点贡献。”
    周星星持续震惊,但肉眼可见他确实放松下来:“自己排练,自己打磨,这不就跟话剧一样了?”
    hk拍戏节奏很快,通常一部电影几十天拍完,后期搞搞,半年就能从筹拍到上映。
    有时候编剧都是现场临时改稿,更有导演各种要求加戏,哪有让演员慢慢琢磨的时间。
    让卫东却给出来这种精细打磨的空间。
    “没错,我不知道怎么解释,看见星仔的时候,就觉得你应该演得跟别人不同,是完全属于你的路数,这个只有你自己琢磨,平时你就算来篮球馆上班,要外出体验生活啥的那都是你的事,但答应这么干,电影要跟我签十年约,我也只要这十年。”
    可能只有粱嘉辉明白这个十年的意义,悄悄点头,也给让卫东比划个“十”。
    发哥就叼着烟在边上观察琢磨,明显是在想还能有什么不同演法。
    他就是那种十八般武艺都精通的全能选手,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完全不同的招,从这个还一点点婴儿肥的少年仔身上真的看不出端倪来。
    周星星却摸出那张银行卡放在桌上:“这算什么?”
    让卫东还要听了粱嘉辉的解释,有点恍然:“签字费吧,球员签约俱乐部总要给点奖金或者转会费?”
    周星星又认真的问:“那十年签约是要求拍多少部戏?”
    看让卫东懵逼,发哥来解释:“hk电影圈呢,签时间一般是卖身契,这种有可能在这个时间内就是当做牛马一样拼命拍戏,譬如我去年因为火了就拍十二部戏,都按照这个速度,十年就是一百多部了,tvb很多人得肝病都是这么累出来的,所以都很防备这么签。”
    让卫东还是不让步:“我要的就是这个时间,拍多少反而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你想拍我都尽量支持你拍,但能不能火,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我只希望你拍出来的戏能尽量符合内地的审查,然后我们拿到内地上映,那就是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人看的电影,扭转hk把右岸当大市场的局面。”
    这下发哥和粱嘉辉的眼神都亮起来:“你打算用这个办法来破局?”
    让卫东点头:“办法之一吧,其实港片在内地很火,但都是用盗版录像带的形式在录像厅播放,这就太不划算了,既没赚到钱,还要受右岸钳制,总要想点办法来改变。”
    发哥也笑起来:“那我能拍点什么戏呢?”
    让卫东举例:“好比你那个洗发水广告就是个浓缩的电影,你的气质走那个路数肯定没问题,这方面最简单其实是辉哥……”
    他其实看过粱嘉辉一部下象棋的电影,但那里面好像就有些港片对内地岁月的刻板印象,肯定不可能上映。
    但粱嘉辉真是个奇才,可以这边的戏还在烧浪贱的撅屁股跳舞,那边就把知识分子的牛棚岁月刻画得入木三分。
    尤其是那种戴着破旧眼镜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气质演绎得过目难忘。
    遂笑着比划:“譬如我们把星仔这个故事换成象棋,骨架还是个象棋天才怀才不遇,最后大胜八方的套路,前期是因为成分不好,只能上山下乡,痴迷下棋连饭都吃不饱,可终于最后爆发成功,怎么样,这个戏在内地拍,内地放,肯定会有人看,因为内地真有很多遍地下棋的人。”
    粱嘉辉嘿嘿笑着搓手:“表达个有好终须累此生的人生意义,还是一生所爱无须在意世俗成功呢,又或者是努力沉淀终将出头?”
    他的特点就在这,随便你要什么结果,他都能在这部戏里贯通呈现。
    让卫东哈哈哈推得一干二净:“你自己琢磨,都可以,甚至我建议你可以到内地去考察体验一段儿。”
    但又忍不住影响:“是不是可以给还在艰难中翻滚的那些知识分子一点鼓励,生活可能的确很苦,但我们可以靠着这点爱好撑过去,撑过去就好了。”
    结果发哥就在旁边伸手:“报告波士,我要抢这部戏!”
    气得粱嘉辉哇哇叫,恨不得跟他打到海里去。
    周星星看着这俩,觉得你们真吵闹。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