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33章 兴华號纺纱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3章 兴华號纺纱机

    第333章 兴华號纺纱机
    半月后。
    仲苗、八排瑶的使者团,已经陆续回返贵州和广东。
    马驾这个石砫土通判的长子兼外使没走,他被留下来办了荆州大学府的入学申请。
    大汉邸报,荆州总衙。
    目前正在开放售卖最新一期的《大汉邸报》,跟著一起售卖的还有最新版本的《大汉堪舆全图》。
    地图这东西在古代可是金贵的很,没有朝廷许可的话,私人是不允许绘製、贩卖以及私藏地图的,违者保底都是治罪杀头。
    不用觉得离谱,因为地图在古代不仅是地图,还是重要的军事情报。要是允许隨便绘製买卖,很容易暴露己方的城市、地形、关卡,泄露自家的边防军情。
    这就是为什么荆軻刺秦王,荆軻献上一张燕国地图就能得到接见。
    而张松投奔刘备,同样也是献出了益州地图,等於是把益州的军事机密作为投名状告诉了刘备。
    有关地图,在我大清朝还发生了件相当离谱的事,那就是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受到宠信的时候,康熙曾经让法国的传教士帮助清廷测绘过中国的地图全境。
    因为法国传教士的测绘技术更精確,这份精確到了州县,还標註了经纬度的地图,主本最后被珍藏在了皇宫,不许外传。
    但副本却被康熙赠予了法王,然后这份副本地图就被法国方面,当作艺术品和了解亚洲的东西大量刊印流通,直到被后来的日本商人买走……
    却说《大汉邸报》出了新一期,眾多闻讯的商人纷纷派人前往抢购。
    不为別的,就为抢来第一手消息,好为下一步的商业决策做好准备。
    不光商人纷纷抢购为数不多的邸报,又有官吏拿著已经提前备好的邸报,亲自来到闹市区敲锣打鼓,吸引百姓过来围观听读。
    “噹噹当!”
    “父老乡亲们,没事的都过来听一听,最新一期的《大汉邸报》马上就要宣读了。”
    “噹噹当!”
    几声敲锣,百姓纷纷围了上来,甚至还有好些没抢到邸报,过来旁听准备记下回去告诉自家的商號老板。
    读报官读的很慢,口齿发音也很清晰,生怕围观百姓们听不明白。
    邸报的前半段,说的还是大汉的老生常態,又在说大汉新復了贵州的黎平、南笼、思州三府,还有四川的重庆、石砫和广东的连州地区。
    围观百姓基本上听不太懂,他们许多人这辈子连荆州府都没出去过,更別说什么广东、四川、贵州了。
    “啥黎平、重庆的,这报上说的都在哪儿啊?”
    “不晓得,不过不在咱们湖北这旮旯,那应该是朝廷又打出去了,地盘变大了唄!”
    “那敢情好,朝廷早点把这狗日的韃子赶走,咱们老百姓也早一天有好日子过。”
    “嘿,老刘,咱现在不就是过得好日子,还能没事听听朝廷的邸报,这在以前哪敢想啊?”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说的是啊!说起来,这次朝廷打仗,咋一点消息都没,我家三儿回来了都没说,我还以为今年不打了嘞。”
    “……”
    百姓们嘰嘰喳喳,没人对战爭的到来感到恐惧,反而个个鬨笑著说话,甚至还觉得错过了战场有些可惜。
    这要放在偽清治下,完全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偽清官府但凡放出一点要打仗的消息,怕是治下壮劳力早就跑没影了,家里有地的都不去种了。
    毕竟,不种地顶多来年挨饿,大不了还能去地主家做佃农,总能有机会活下去。
    可一打仗,保底都是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自己都得跟亲人一块“团聚”。
    读完了大汉的版图扩张,下一版就是有关纺纱机的推行政策。
    “什么玩意?老李,你听清了吗?什么杀鸡?朝廷要杀鸡?”
    “不是,老刘你这耳朵真该让吴大夫给你噶了,朝廷的意思是说纺纱机……嗯,就是跟你说不明白,你婆娘平时咋给你做的衣,那衣的布就是用这玩意给你纺出来的。”
    “哦,还是没听明白。”
    “……”
    “算了,反正咱俩用不著,朝廷这意思好像是打算给那些有钱人租的,咱们可没几个钱租这玩意,而且这玩意租来有啥用,自家不能织吗?”
    围观百姓听到这纺纱机,全都在那里议论纷纷,对这能织布的纺纱机,说新奇倒也不是很新奇。
    因为纺纱机很早就已经有了,男耕女织的里面的织,基本都是依赖於古早纺纱织布的手工器械。
    只不过这种纺纱器械年代久远,最多就在前明革新过一次,搞出了水转大纺车,而且限制颇大,许多地方都用不了,整体上效率的提升也不是很大。
    百姓们对邸报上推广的纺纱机不以为然,而那些商人就不同了。
    他们得到了邸报上,有关朝廷推广新型纺纱机的消息,全都敏锐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
    这个吃人的时代,能成为商人的,就没有不是人精的。
    邸报是什么东西?
    虽然已经被朝廷逐步推广下行,可依旧还是属於官办机构,掌握了大汉朝廷的舆论权。
    能登在邸报上的,要么是军情急报,要么就是重大国策,怎么可能会有真的平平无奇的消息?
    所以,这新型纺纱机绝对是有什么独到之处,再联想到一年多前,曾有小道消息说,朝廷在长江放了一艘能无风自动的战船。
    这一听就是谣言假消息,可不少人都上了心,觉得不会空穴来风,而且朝廷事后的措施只是封堵消息,而不是矢口否认。
    凡是知道纺纱机消息的荆州商人,全都对这朝廷即將租赁展示的新型纺纱机,投去了关注度。
    就连一开始不知道详情的商人,后面也通过各自的手段,慢慢得知朝廷即將推广新型纺纱机,甚至还有小道消息宣称这新型纺纱机,纺纱织布的效率胜过原来纺纱机十倍。
    这则小道消息明显是大汉朝廷藉机放出来,不少富商巨贾都看出来了,但他们还是不约而同保持沉默,同时对朝廷贸然吹下这么大的牛感到惊诧。
    別说胜过十倍了,就算胜过一倍,那这新型纺纱机都值得他们入手了。
    大汉朝廷也没让这些满怀期待的商人等待太久,才到了九月份,工部就把第一批“兴华”號纺纱机下放出去。
    第一批机器,都是纯手工人力机器,但已经改进过数次,效率比之欧洲珍妮机还高。
    它的名字来自大汉的年號,没什么寓意,就纯粹图个吉利省事。
    第一批纺纱机出来,马上就是商人围观疯抢。
    反正这第一批机器,只是租赁,不用他们直接购买,就算亏也亏不了多少。
    嗯,这些商人原本是打算要亏钱的,虽然他们觉得大汉朝廷不至於撒谎,但又怕朝廷可能因为连番战爭,国库有些空虚,所以才出此下策集资筹钱。
    他们倒是不介意,甚至很愿意给朝廷出钱,偽清那边出钱就真的出钱了,可能官府还觉得你给的不够,觉得还能再榨点油水出来。
    而大汉则不同,这个朝廷简直正牌的不像话,他们就算主动给钱,这大汉朝廷的官员也都不要,要了也会打借条。
    可以说,跟大汉比起来,偽清反而更像是反贼,行径更像反贼。
    许多抢购商人,打算藉机出钱资助朝廷,顺便在汉王跟前刷个好感。
    可没想到,纺纱机租回去短短半个月,他们就被这新型纺纱机给完全镇住了。
    不是,朝廷哪里弄来的这纺纱机?不论速度效率,简直高的离谱。
    没有任何迟疑,察觉到了纺纱机居然真的言如其实,甚至比起说的还夸张,许多商人瞬间意识到了这东西的前景。
    他们立刻爭著抢著,派人前往工部衙门,甚至自己本人带著钱,去工部衙门要租赁更多“兴华”號纺纱机。
    部分家大业大的商人,乾脆带上了田契、地契,要去主动献给朝廷,来换取採购纺纱机的特权。
    短短半个月,工部衙门的门庭都快被商人挤破。
    荆州府衙的衙役,还有巡逻的军卫,都被借调去了工部外衙维持秩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