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45章 又要打仗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5章 又要打仗了

    第345章 又要打仗了
    达州。
    张正谟自跟大汉称臣,受封爵位达州侯,再领川中大将军,已经过了快一年。
    靠着之前大败清军的军事威望,张正谟被义军各路山头共推为四川义军的总元帅。
    又前后了半年多时间,不断拉拢收买亲信,排除异己,将义军各路加以统合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除了对义军控制和拉拢,张正谟也跟着大汉吸取教训,觉得聂宇能够成事,大汉的那些政策确实有着可取之处,百姓也并非全是无用的炮灰愚民。
    去年的下半年,张正谟效仿大汉的各种政策,先是给穷苦百姓们分田,接着又带兵威逼地主士绅释放佃农家奴,把佃农百姓欠下的各种高利贷债务全都一笔勾销。
    这么一套下来,效果显而易见,达州百姓被官府、官兵欺压惯了,哪曾见过这样的义军?
    不压榨他们就算了,居然还给他们分田。
    虽然张正谟的分田,分的相当粗陋,确实是给百姓分田,但田产分的非常混乱,完全没有对应的章程,就连负责分田的官员都没有,全靠临时找人任命。
    如此胡乱分田,肯定会有人徇私舞弊,甚至还有为争抢土地,爆发了乡民械斗。
    规模最大的一次,达到了两千多人,不亚于一场小规模野战,死伤者就超过了两百人。
    而且,就这样百姓拿命争抢的土地,实际都是张正谟的义军将士分剩下的,真正的好田良田早都被占完了。
    不过,即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分田了就是分田了。
    百姓确实得到了好处,达州民心迅速依附。
    今年的二月。
    张正谟正式举兵二万,沿渠江南下攻打广安州。
    广安知州猝不及防,完全挡不住两万义军的进攻。
    短短两天时间,广安州城就被义军攻破,广安知州被张正谟斩了脑袋祭旗,同时传首岳池、邻水二县。
    邻水县令非常干脆,见到北边同僚的脑袋,啥也不说直接连夜跑路。
    岳池县令则拒不投降,又怒斥张正谟,想要夺城,除非自己死了。
    然后,他就真的死了。
    这货不想投降,要做大清的殉国忠臣,可县里的本地文吏不想啊!
    这些文吏与衙役合谋,一起杀了岳池县令,把脑袋割了下来,送给了张正谟。
    义军南下不到十天,连下一州二县。
    如此辉煌战绩,让张正谟心里顿时野望大增,当下也不在三城多待,直接率领两万大军北上攻打顺庆府城。
    沿路百姓听闻义军在达州的分田政策,纷纷主动充当大军民夫,又有熟悉道路的百姓做起带路党。
    ……
    夔州。
    这里现在属于大汉的地盘,早在去年就已经被第一师兵不血刃拿下。
    聂宇原本以为这座四川门户,能让夔东十三家坚守多年的战略要地,自己怕是要费点力气才能拿下。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夔州知府一见到汉军船队到来,就主动开城投降了。
    不投降不行啊!
    夔州府确实坐拥夔门三峡之险,易守难攻,但这是一般情况下,而去年的州府那是完全被大汉给包成了饺子,包在了里面打。
    东边是沿着长江压过来的汉军第一师。
    南边是已经倒向大汉的石砫马家。
    西边是内附大汉,还摆出要来两面夹击的大汉达州侯张正谟。
    北边又有陕西南下,准备投奔大汉的白莲教义军。
    夔州知府眼看四个方向都是反贼,那这还打个屁!
    索性直接摆烂,汉军前脚刚到,都还没下船,州府城头就已经挂上了大汉旗。
    夔州汉军大营。
    何顺安正在召集麾下各部指挥使、参谋官、文教官开会。
    何顺安拿出一封紧急电报译文,说道:“达州细作来报,张正谟那厮举兵两万,对外号称十万大军,攻打顺庆府!”
    参谋官薛举顿时说道:“这是好事啊!张正谟攻打顺庆府,还摆出了十万大军的架势,四川清军的注意力,必定都会被这厮吸引过去。我军在夔州已经厉兵秣马一年,正好趁着张正谟跟清军开战的难得时机,南下攻打忠州和重庆!”
    这是大汉早就定好了的战略目标,张正谟已经内附大汉,大汉暂时也没有太多精力去收复四川这块易守难攻之地。
    所以四川的清军,大汉决定先交给张正谟来解决,顺便也让这厮清理一下四川的地主士绅。
    张正谟在达州效仿大汉分田释奴的消息,大汉安插在达州的细作早就报回给荆州了。
    聂宇对此不但没有忧虑恼怒,反而还非常高兴。
    张正谟要给百姓分田,那就让他分好了。只要百姓确实能够拿到土地,不用给地主做家奴了,他甚至能够先容忍张正谟,让他把这些事情先做完了。
    四川百姓分到土地,有了活路,就不会因为战争而死亡太多人口等到后面大汉进军川省,只需要往乡镇建立农民公会,再把官吏替换改组,剩下的什么都不用调整,可以极大节省大汉在四川的财政投入。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张正谟这边分完了田,肯定会很得四川民心,届时怕是汉军入川的话不太好打。
    当然,这也不一定,因为张正谟的分田释奴做的并不彻底,分的田都是挑剩下的不说。
    张正谟效仿大汉分田了,却又没有限制土地兼并,他的手下士卒、军官将领,个个都在兼并土地,只是兼并的都很慢,不算太过分。
    还有家奴佃户,张正谟释放了他们,但他麾下的义军将士,又在重新抓捕买卖家奴佃户。
    要不然,光是兼并土地,没人帮他们种地、伺候他们享受可不行!
    何顺安得到参谋薛举支持,又跟几个指挥使商议了一下出兵计划,接着便下达了集结军队,准备南下的作战命令。
    才过三天,夔州府汉军前锋两千人,当先坐船南下忠州。
    又快马给石砫送去何顺安的亲笔中信,信中打开就两个字:“出兵!”
    石砫土通判马佑昭立即响应,马止在石砫召集去年刚征召建立的两千石砫兵。
    马佑昭穿上祖宗自前明传下来的盔甲:“我石砫马家今日起,已经正式归顺大汉。现在,大汉王师要南下攻打忠州,尔等随我一起前往忠州,与大汉的王师天兵会合。忠州打下来,每人都能分到一亩地,而且今后不用再为我马家佃奴。”
    “喔!”
    “喔!”
    两千石砫兵挥舞手中的简陋刀枪。
    士气鼓舞完,马佑昭接着拉出来石砫知府,而后不管对方蓬头垢面下的狼狈求饶。
    一刀下去,人头落地。
    石砫马家正式出兵,为了跟大汉表忠心,马佑昭亲自领军出征,又打出大汉旗号。
    忠州知州本来听闻汉军南下,就已经惶恐不安,又听说马家杀了石砫知府,打出大汉旗号也来配合攻打忠州。
    忠州守军一共就 250人,这还打什么!
    忠州知州火速派人跟汉军请降,生怕投的慢了,自己小命不保。
    好家伙,汉军前锋刚到忠州,忠州就先不战而降了。
    何顺安率领汉军主力姗姗来迟,汉军在忠州临时休整,接收整合了两千石砫兵,算上汉军的水师和民兵营,总兵力已经接近两万人。
    留下五百民兵负责守城,同时配合随军过来的几个分田官,对忠州乡绅地主进行分田、释放家奴。
    余下汉军继续沿江南下,攻打重庆府。
    彼时的重庆府,重庆知府张瑞源才刚刚得知酆都县已经失陷的消息,大为吃惊的同时,也没有太过自乱阵脚。
    重庆府作为夔东重镇,这里驻扎了重庆镇绿营,左、右、中三营总兵力约合一千八百人,再加上地主豪绅们组织的团练,不是完全不能战。
    张瑞源得到消息后,立即封锁城门,又破坏护城桥,同时号召那些团练士绅,全都出钱出粮出人,协助官府进行守城。
    ……
    贵州。
    汉军第四师,正从沅州府出兵,兵分两路。
    西路汉军,由第四师参谋官徐德昌带队,沿潕水过晃州,进兵接收思州府。
    南路汉军,则是第四师师长徐元让(徐三郎)亲自率领,经靖州前往接收黎平府。
    跟随徐元让一道南下的,还有几名礼部的官员。
    当然,他们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接人的。
    这也是贵州仲苗提出的条件,三府之地内附大汉,而汉王要迎娶他们仲苗的囊仙娘娘王阿从。
    又是一波政治联姻!
    ……
    广东。
    连南的八排瑶,八排二十四冲,已经举寨出兵。
    今年汉军要南下广东,跟粤东天地会的义军联手,一起攻打广东的清军。
    八排瑶没有得到大汉要求配合出兵的命令,他们这波纯粹是自愿出兵加入。
    因为汉王去年给他们八排瑶三十二家的使者,全都留下了一个体恤爱民的好印象。
    最重要的是,这位汉王还不歧视他们瑶民,只要汉王能做了皇帝,那八排瑶今后就不用再担心会受到汉人官府的歧视压迫。
    这趟听寨子里的汉官说,今年汉王要南下打广东,他们八排瑶三十二家于是一合计,便决定联手出兵,帮汉王打下广东。
    八排瑶们出力也是真出力,三十二家寨子愣是凑出了一万多瑶军,把临近的连州知州吓得直接连守城都不敢守,弃了城池就跑。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