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信
第214章 信袁鹤没其他消息,聊了一阵儿,刘道规也就辞别而去。
朝廷做任何决断都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这一次孙无终和高雅之的大败,也让所有人看清楚了妖贼真正的实力。
回到公廨,却见刘钟等候多时。
“北面一切安好,兄长不必担忧,泗水南岸五座坞堡已经修建起来,王元德招收流民屯垦,连北岸和西岸的田地都耕种起来,我军在泰山上立起营寨后,刘主簿亦循机北,经营东莞郡。”
麾下几员将领,王元德治理能力最强,颇有谋略,综合能力还在刘广之、毛德祖之上。
南北方的士族子弟,差别之大,一目了然。
刘穆之虽是琅琊主簿,但两边利益捆绑在一起,几乎是一家人。
没有兰陵和鲁郡的支持,东莞绝开垦不出来。
有他们两人在,内政方面基本没什么大问题,八幢早就走上正轨,将吏不是宗族便是部曲,内部还有督队和督官,只忠于刘道规一人。
“燕军近日有何动静?”
“燕国大军都集中在北面,围攻西燕慕容永,连慕容隆都抽调走了,我们的压力大减,两边井水不犯河水,去年秋冬也没来劫掠我们。”
西燕位于并州,乃北方之脊背,战略意义远比泗水流域几个小郡高出太多。
而且燕国对淮北并不上心,一直作为缓冲区,人口都迁徙到了滑台和黎阳一带。
“慕容家自相残杀,拓跋珪为何没有动静?”刘道规疑惑道。
“拓跋珪派了陈留公拓跋虔及庾岳救援西燕,慕容垂快他一步,先一步攻下晋阳,魏军慑于慕容垂声势,裹足不前。”
姜还是老的辣,晋阳是北方咽喉重镇,慕容垂先拿下晋阳,基本堵住了魏国南下支援的路径。
慕容永将都城设在长子城,几乎处在燕国的三面包夹之中。
拓跋珪就算想救他,也没办法快速赶来。
刘道规估计西燕绝对撑不过今年,两边本来都出自鲜卑慕容氏,慕容永在战场上大败,下面的人必然离心离德。
“燕军不来招惹我们,我们也不招惹他们,各自安好吧……”
南北都有自己的内部问题要解决,晋室有妖贼之乱和桓玄威胁,燕国灭了西燕,与魏国全线接壤,两边剑拔弩张。
就算慕容垂不攻打拓跋珪,拓跋珪也一定会南下侵袭燕国。
一生不容二虎,魏国的都城盛乐,就在燕国的家门口上,其兴起之地代郡,与河北处在同一地缘。
吞并西燕的慕容垂如日中天,而拓跋珪也不弱,基本整合了漠南诸部。
“还……还有一事……”刘钟忽然吞吞吐吐起来。
“何事?”刘道规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有事。
“夫人生了个女儿。”
“女儿?”刘道规心中一阵失望。
这年头生儿子才是硬道理,刘家想要崛起,子嗣一定繁盛,普通人家的儿子,五六岁就能下田帮忙,十一二岁就是小劳力,十五六岁就算成人了。
兄弟子嗣,力量就大。
刘牢之纵横天下一辈子,却三代独苗,所以才弄得形单影只,身为北府都督,势力却不稳固。
反之,刘毅只是一个五品掾吏,兄弟三人都混得不错,还一大堆的族兄族弟,每次跌倒,总能爬起来。
只是到现在,家中还是没有生出儿子……
“女儿就女儿吧。”刘道规还是满心初为人父的喜悦,毕竟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血脉。
可以确定自己身体没什么问题,能生出女儿,以后就一定能生出儿子。
刘钟松了口气,“这是夫人的亲笔信。”
刘道规接过,打开,上面有淡淡的兰香气。
每到暮春时节,兰陵的兰就会盛开,孔子因其与众草为伍而喻为“王者香”,是君子的象征,与善人处,如入蕙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
纸笺上,写满了娟秀小字,令刘道规倍感温馨。
“暮春三月,檐雨敲窗,妾展素笺半日,墨迹几番晕染,终不忍负此良辰。忆昔氶城折柳,君执剑南行,襟上犹沾妾泪,昔读《卫风·伯兮》,知君子佩玉,当砺锋刃以安黎庶。昔班超投笔从戎,张骞凿空西域,皆忍私情而就大义。今江东板荡,妖贼肆虐,百姓水深火热,大丈夫当提三尺剑以安天下,知君倜傥不群,胸怀大志,勿以家室为念,当振臂而解苍生倒悬……临书仓促,玉簪敲折三根,忽见庭前辛夷已绽新蕊。此最解人意,年年先发向南枝。妻曹氏敛衽谨书。”
字里行间,可见思念之情。
刘道规看完信后喟然一叹。
其实这么多年对她还是有些愧疚的,成亲之后,公务繁忙,聚少离多,她从来没有抱怨,在兰陵尽职尽责,在背后出谋划策。
很多细致入微的事情都是她来操持的。
八幢的快速壮大,也有曹家的鼎力支持,和她的一份心血。
以前刘道规也想过将她带回广陵,不过她都拒绝了,觉得刘道规往返两地,留在广陵的时日多一些,留在兰陵时日少,难免让人心生疑虑,只有她这个主母留下,方能安定人心。
还有曹家,有她在,方能真正为刘道规所用。
刘道规也就同意留下她,夫妻二人分隔两地。
唯一难受的是母亲萧文寿,此前她寄以厚望,希望生下儿子,这一次又要让她失望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急不来。
好在兄长刘裕的两个妾室张阙、胡道安都怀上了。
若全都是女儿,刘道规真怀疑是老天爷故意跟刘家过不去……
合上信笺,刘道规立即去买了些胭脂水粉和丝绸,挑了一件凤头步摇,提起笔,胸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为何,一个字也写不来了。
一是没曹思霏的文采,二是不善于表达男女之情。
在外人面前,刘道规能各种虚与委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曹思霏,平日哄人的话一句都说不出。
想了半天,终落笔八个字:“得妻如此,此生何求?”
让刘钟一同带回。
也不知为何,心中积累已久的戾气忽然消散很多,对未来也不那么迷茫。
家和万事兴果然不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