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北府江山 > 第216章 先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6章 先

    第216章 先
    谁都喜欢被抬举吹捧。
    高衡与高雅之这对祖孙脸色难看起来,刘道规这分明是在讽刺他们依附琅琊王父子。
    “哼!我看你能嘴硬到何时!”高雅之冷哼一声。
    这时孙无终忽然一拍案几,须发皆张,勃然大怒,指着他的鼻子道:“余姚之战,若非汝轻敌冒进,岂能中了贼人的埋伏,致使一万儿郎葬身贼人刀兵之下?”
    几乎所有人都怒视高雅之。
    刘道规也是一愣,没想到余姚之战还有这种内幕。
    按说孙无终和桓不才都是征战了大半辈子的宿将,就算不敌妖贼,也不应该败的这么惨,原来是受到了高雅之的牵累。
    高雅之一辈子都没打过硬仗,司马元显一拍大腿,任命他为主将,想要镀一层金,没想到适得其反。
    “我……”
    面对北府诸将的怒视和鄙夷,高雅之脸瞬间变成猪肝色。
    这时高衡朝刘牢之拱了拱手,“军情紧急,当速速南下!”
    刘牢之咳嗽一声,“够了,速速出兵,与寄奴会师!”
    “领命!”刘道规也不争辩。
    当即率征虏中军东下。
    北府军已经败了两次,容不得再次失败,刘牢之亦率一万五千精锐跟在后面,相隔不到五十里,互相照应。
    刘道规松了口气。
    内斗归内斗,在大是大非面前,刘牢之还有着底线。
    这一战若是失利,损失最大的还是彭城刘氏。
    行军数日,进入嘉兴,新任的吴郡太守袁崧招抚流民和溃军,修建了东、西沪渎垒抵御妖贼水军,正因为他的积极备战,方才挡住了妖贼向北进军的步伐。
    此人出身陈郡袁氏,擅音律,与与羊昙、桓伊并称“三绝”。
    这三人都是真正的名士,尤其是桓伊,名震一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调和中外,淝水之战,冲锋在前,至少有的他三分功劳。
    三吴若是没有袁崧,早就被贼军攻陷了。
    行军途中,一群流民围了上来,为首一人蓬头垢面,见了刘道规就潸然泪下。
    “晦气,一边嚎丧去。”刘遵带着人驱赶。
    但这群人就是不走,眼巴巴的望着刘道规。
    “道则……”为首一人声泪俱下。
    “高兄?怎弄成这样?”刘道规一愣,终究还是认出熟人。
    眼前胡子拉碴满脸憔悴之人,不是高珣高子玉还是谁?
    “一言难尽……我跟着卫将军大败,后跟着高雅之还是大败,兄弟们死伤殆尽……”
    都三十好几的人了,眼泪簌簌直下。
    “这么惨?你也是够倒霉的,跟了他们两个货色。”刘遵没心没肺的幸灾乐祸。
    刘道规踹了他一脚,虽说高珣当初离自己而去,但情非得已,兄弟情分还在,如今落了难,更不能弃之不顾,“胜败乃兵家常事,跟着我一起为兄弟们报仇雪恨!”
    刘遵捂着屁股,“对对,报仇雪恨!”
    “我之所以留在此地,就是等着道则!”高珣一把擦掉眼泪。
    “走!”刘道规一把拉起高珣,为他准备了一匹马。
    高珣却面露难色道:“有……有吃的没?”
    “有,要多少有多少。”刘道规心中一酸。
    过境吴郡,袁崧送上了不少猪羊犒赏,粮草供应,从无短缺,当地百姓也较为和善。
    不过进入吴兴郡却是另一番景象。
    城池紧闭,路口上到处堆着京观。
    腐烂的脸上爬满蛆虫,空洞洞的眼眶望着行来的士卒。
    尸臭冲天,到处都是无头的尸体,赤条条的被野兽肆意啃食,眼下是五月,江东闷热,若不清理,迟早会酿成瘟疫。
    “本地太守是谁?竟然如此了得,斩杀了这么多妖贼?”刘遵咋舌不已。
    刘道规也惊讶不已,但没听过吴兴太守击败过妖贼。
    高珣恨恨道:“这些不是妖贼尸首,而是当地青壮百姓,吴兴太守庾桓担心郡内百姓从贼,残杀五六千人,吓阻百姓……”
    “什么?”刘道规眉头一皱。
    第一次听到还有这种搞法的。
    妖贼入境,更应该安抚百姓,鼓励他们守城才对。
    士庶之别,犹如天隔。
    士族高门从未将下面的百姓和军户当人。
    庾桓一听名字就知道来历。
    他这一通乱杀,周围恶臭熏天,连水源都被故意污染了,弄得刘道规无处扎营。
    粮食由广陵和吴郡供给,但水不可能供给。
    已经进入初夏,会稽地处江东之南,气候比之广陵闷热许多,刘道规扫了一眼士卒们行军一日,疲惫不堪。
    如果喝了被污染的水,不须三天便会上吐下泻。
    附近能落脚的只有乌程,此地连接苕溪与太湖,水源干净。
    高珣道:“只怕……庾桓不是好说话的人,他是司马道子的亲信。”
    “我管他是谁的人,剿贼大事绝不能耽误,敢不让我军入城,以通贼论处!”刘道规脾气上来。
    若不是这厮胡乱杀人筑京观,自己也不会弄得这么窘迫。
    士卒不吃饭还能撑上七八日,没有水,两天就受不了。
    非但是水,放眼望去,周围平原光秃秃的,山丘也是光秃秃的,仿佛被人拔光了羽毛的鸟雀,也不知是被妖贼砍的,还是庾桓坚壁清野。
    刘道规想烧开水都没机会。
    乌程坐落在太湖西南,与会稽隔着一条钱塘江,贼军随时都会攻上来。
    攻破此城,便可以绕开三吴,向西北直插建康或者京口,当初谢琰就是沿着此路南下的。
    刘道规加紧行军,在日落之前赶到了乌程。
    果然不出所料,城池大门紧闭,哪怕刘道规拿出朝廷的印信,依旧不开门。
    “太守有令,北府诸军若欲剿贼,南下即可,不得靠近乌程。”几个守军在城头高声喊道。
    “他娘的,不识抬举!”刘遵勃然大怒。
    刘道规怔怔的望着城门口的两座京观,每张面孔上都带着临死前怨气和不解,空洞的眼眶朝着昏沉的天空。
    每个青壮背后都是一户人家。
    残杀五六千之众,这种手段比妖贼更恶劣。
    周围士卒忽然变得无比沉默。
    沉默之中一股杀气和怒气互相交错。
    这些新军来自军户,也是处于最底层,难免兔死狐悲。
    刘道规深吸一口气,腐臭气息直灌入肺腑之中,“传话给他们,一炷香内,若是不开城门,我们便要攻城。”
    这厮油盐不进,刘道规也懒得废话。
    城内的青壮都被杀光了,只剩下几百守军,这种守军,比乌合之众还要乌合之众,刘道规不介意拿他们练练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