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699章 沈乐:我是不是要开个瓷器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99章 沈乐:我是不是要开个瓷器厂?

    第699章 沈乐:我是不是要开个瓷器厂?
    “裂了。”
    “碎成七八块。”
    “塌了……九层瓷塔,直接摔成了一块瓷饼……”
    沈乐的烧窑工作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制造瓷塔的过程中,他拥有最大的权力,可以打开任何一座库房,索要一切他觉得需要的资源;
    可以调遣任何一个师兄弟、师叔师伯,让他们捣碎釉料、筛选瓷土、雕琢瓷坯、看窑烧火、做任何他觉得有必要的事情;
    但是相应的,所有的责任,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每一次开窑,最后都是沈乐硬着头皮走出来,面对所有人期待的目光:
    “抱歉,这次又没成……”
    “……没事,没事啊。”期待的眼神立刻变成失望,再从失望变成怀疑,怀疑又被小心翼翼地压了下去。
    门派里最强的炼器师,明心师兄,厚重的大手拍在沈乐肩上,直接把他拍一趔趄:
    “做个新东西总是难的!你师兄我,做一件新法器,哪回不得折腾个十回八回的!别气馁啊!我们继续来,掌门给了三年时间呢!”
    沈乐咬咬牙,继续从调瓷土、揉瓷坯开始。烧大件总是难的,每一座瓷窑,每一个瓷窑集群的区域,都流传着类似的传说:
    烧龙缸,烧一人高的瓶,三年不成,上官催逼甚急。窑工舍身投窑,下一炉就烧成了,窑工被奉为窑神,年年供奉……
    沈乐现在要烧的瓷塔,个头不比龙缸、瓶小,内里的结构,比那些大件要复杂了太多。
    一次烧不成是正常的,哪怕十次、一百次烧不成,也不是很奇怪的……摔!
    那也太惨了吧!
    “这座瓷塔勉强算是成了吧……”第七次开窑以后,沈乐绕着一座端正站着的瓷塔转了三圈,还是悲哀地宣布:
    “也不行。釉质厚薄不匀,而且,如果我没有感觉错的话,它里面流淌的釉质,堵塞了力量出入的通道?师兄?”
    “啊,没错。”明心师兄越众而出,双手按在瓷塔两边塔沿上,闭目感受了一下:
    “灵气走得不匀,在里面打结了。这里、这里、这里……”
    粗壮的,却意外灵巧的手指在瓷塔上弹动,一口气飞了十七八个地方:
    “这里都有堵塞,或者回流,又或者线条歪了……”
    沈乐长长叹一口气。抬脚一踹,把瓷塔踹倒,骨碌碌滚进边上的碎瓷堆:
    “行吧,继续来!掌门给了三年时间,这才一年不到呢!”
    还有两年,我就不信烧不出来!
    他磕磕绊绊,不停地调整方案。一次烧大货烧不成,就把瓷塔拆成一层一层,烧出来以后,再拼起来烧成整体;
    釉质不均,就一遍一遍尝试釉料的配方,用各种方法——笔刷、喷壶、控水法术——反复尝试;
    瓷塔内部的阵法扭曲变形,就不停地测算瓷土的收缩率,以及道纹的刻画深度、角度、线条的连贯性……
    “这次终于应该可以了吧……”
    又是连续十轮尝试。两个月过去,沈乐再次打开窑门,请出三座瓷塔。七八只手迫不及待地搭了上去:
    “不错不错,这次好多了。”
    “至少塔身已经稳住了,不会歪倒,也不会塌了。”
    “内部也没有裂没有炸……但是……”
    但是,塔身内部的阵法通路,特别是几个至关重要的能量节点,都扭曲变形,折腾成了一团麻。
    沈乐来回尝试了好几次,万般无奈,去找几位技术高手:
    “师叔,师兄,现在的问题是,阵法节点在烧造过程中,会大量吸收火力。它自己倒是烧好了,周围的地方,全都烧扭曲了,这个怎么办?”
    这个问题,师伯师叔、师兄师弟们也没碰到过。以前炼器,要么一锤一锤锻打,要么精雕细刻,用法力慢慢浸润。
    这种放在窑炉里烧、还要烧很久的东西,他们是第一次见,也只好一点一点去摸索:
    “要不然,再调整一下瓷坯的配方,让瓷坯也能快点吸取元气,这样就不会扭曲了?”
    “不行不行,明德这个瓷坯的配方,已经调整过多少回了!再调,赶不上三年之期了!”
    “或者,让这个阵法,吸取元气慢一点儿?”
    “慢的话,它就不是阵法了……设置一个阵法在塔身里,本来就是用来吸纳周围的孽气,阴气,把它改了算什么?”
    “那……要不然……”
    沈乐背着手,满地乱转。三个月,三个月,又三个月,眼看将近一年时间过去,大雪早已覆盖了整座终南山。
    也就沈乐烧窑的院子略微暖一点儿,稍微往外走一点,一脚一脚,踩得积雪咯吱作响。沈乐踢出去一包雪,再踢出去一包雪,踢着踢着,脚下一个踉跄:
    “咦?到菜地了?”
    这块地也是道门弟子在山里开出来,自种自吃的——米粮可以扛上山,可天天扛蔬菜上山,那就太麻烦了。
    沈乐踢了一脚,又踢了一脚,踢出半垄田埂,上面黑魆魆的,看不见半根菜苗。沈乐踢了几脚,叹一口气:
    唉,这但凡是一垄冬小麦呢,也能让他看点儿绿的……小麦……小麦……咦!
    “我又有想法了!”
    沈乐飞奔而回,一头冲进讨论现场,挥舞手臂:
    “能不能在核心阵纹外面,弄个保护壳之类的东西?就像种子埋在土里那样?可以过滤外面的火力?
    ——等到烧好以后,再用某一种方法,把里面的阵纹唤醒?”
    众人面面相觑。须臾,明心师兄一拍桌子:
    “可以啊!这法子能做!——就像符篆一样,从画好到激发,有个停顿的……等我想想……等我想想……”
    他扑在桌子上,胡乱揪过一大张纸,刷刷开始勾勒。众师兄弟伸长脖子看着他,小声指指点点:
    “用滴血认主的法子唤醒?”
    “或者施法开光?”
    “我觉得,把连接地脉的符文激醒,就可以了……”
    “我还是觉得……”
    思路打开,后面就方便了。师兄弟们群策群力,一口气弄出了四个方案,按在沈乐头上,让他去烧。
    第一轮,四个保护壳废了两个,还有两个稳稳当当,挺过了窑火的灼烧;
    第二轮,瓷塔部件被烧制成完整瓷塔的过程中,又废了一个保护壳,还剩下最后一个撑到最后;
    第三轮,上釉料,复烧,釉料在烈焰中化为液体,流畅地覆盖到瓷塔的每一个角落……
    “咔嚓。”
    一声不祥的碎裂声,听得沈乐心尖一颤。耐着性子等到熄火,再等到窑炉渐渐冷却,他七手八脚请出瓷塔,渗入真气,眉头立刻紧紧皱了起来:
    “还是不太行……”
    “已经很好了!”
    明心师兄冲上去挤开他,把双手按在上面,默默感受一遍:
    “比之前好多了!再来一次!咱们再来一次!你不是烧了那么多块吗?拼都能拼七八个瓷塔了!咱们再来!”
    沈乐:“……”
    你这是想累死我啊!
    没办法,这也是他自找的。
    瓷窑面积宽广,为了不浪费窑火,也为了让窑炉各个位置的氛围容易控制,沈乐每次烧窑,都会在窑里,一口气堆上七八层,足够造出几十个瓷塔的部件,如此循环往复。
    哪怕成功率只有十分之一,哪怕每次成功的部件,位置都不一样,完整的部件,也能拼出七八个来,随时拖出来再烧一座塔!
    “行,行吧……我再烧一炉……”
    即便还是有问题,距离成功,也越来越近了。不单沈乐,同门师兄弟们,也一个个欢欣鼓舞。
    楼云师兄甚至特意飞了一趟昆仑山,给沈乐带了一大块羊脂玉回来。外面的石皮也灵气十足,磨碎了掺到瓷坯里,足足可以烧二十座七层高的瓷塔;
    至于里面的玉芯,洁白无瑕,腻若凝脂。明心师兄亲自动手剖开,指着那足有碗口大的玉,对沈乐啧啧赞叹:
    “看看,看看。这么好一块玉,你要是贵人啊,我给你抠一整套玉环,可以从你的腰上,一直垂到脚面!”
    沈乐冲他翻了个白眼。谢了,那种环佩叮当的套路,貌似夏商周还是流行的,汉朝仿佛就不太流行了。现在都隋末了啊!
    “不至于啊!师兄,难得有好玉,你给弄几十块玉佩,大伙儿各自分一分吧。山下太乱,有个防身的东西,总是好一点的。”
    “你想累死我啊!”
    累死累不死的,沈乐已经快累死了。他从深冬烧到仲春,又从仲春烧到盛夏,终于,做出了头一件勉强符合要求的镇妖塔:
    确定东西能用,大半个门派都涌过来看了。沈乐抱着瓷塔,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出来,把它放到天光之下。
    这座七层瓷塔,统共只有三尺高,塔身玲珑秀美。整个瓷塔,呈现温润的象牙白色,釉面光洁如玉,侧向阳光时,隐隐有透光的感觉。
    塔基处刻有繁复的勾连地脉的符文,塔身外壁布满了细密如织的引煞纹路,在强光照射下,这些纹路似乎在隐隐流动。
    塔顶镶嵌着一小块经过特殊处理的、能微弱引动星力的萤石,稍微一转,石头表面就亮起了一痕弧形的纹路,随着塔顶转动,如同睁开了一只眼睛。
    伸头观看的众人发出一声整齐的叹息。光是在地面上这么一放,大家就能感觉到,整座塔散发着一种内敛而稳固的灵压——
    这玩意儿,能行!
    既然能行,接下来,就要实地测试了。沈乐上山这么些年,周围的山峰山谷,都没有时间踏遍,他的师兄弟们却不是如此。
    一声要测试,立刻有人把瓷塔打了个包袱,背起来就往外跑:
    “这山外就有!近得很!跟我走!这里阴煞不少!”
    不少,但是也不多,主要是范围比较小,也就一个小小的山谷,最多一两亩地。沈乐落到地面上,先打了个冷战:
    整个山谷,弥漫着令人不适的阴冷气息,明明地上铺着薄土,却草木难生。走两步,踢开一小堆乱石,居然还能看到一个骷髅头,黑洞洞的眼睛盯着沈乐看。
    “就放这里!”师兄已经绕着山谷走了一遍,招呼沈乐过来,指着背阴处一块特别凹陷的地方:
    “这儿阴煞最深!”
    师兄伸手一指,土壤翻翻滚滚,向两边退开,现出一个半尺深的土坑。
    沈乐捧着瓷塔半跪下来,把瓷塔平平整整放进土坑当中,掩好塔基。接着亲自出手,用真元贯通塔基,继续向下:
    嗡!
    一声低沉的鸣响,小塔仿佛活了过来,塔身微光流转。
    塔基上,连接地脉的符文已经被点亮,跟着是吸收阴煞的符文,再接下去,七层瓷塔的内部,也亮起了微微的光芒:
    “开始了!”
    “开始了!”
    几个师兄压着声音喊。肉眼可见的,周围弥漫的灰黑色薄雾开始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流向塔身,被塔基的符文吸纳进去。
    塔身微微震动,内壁刻画的消磨阵法开始运转,如同一个微型的磨盘,将那丝丝缕缕的阴煞之气碾碎、转化,一层层托举向上。
    虽然速度不快,转化效率也有限,而且塔身还在震动,有一层灰蒙蒙的雾气慢慢向上浸染,分明在承受着明显的压力,但——
    它成功了!它真的在主动吸收、镇压并缓慢转化阴煞之气!
    没有崩溃,没有失控!
    “成了!真的成了!”楼云砰的一下,拍上沈乐的肩膀,把他拍得一屁股坐倒在地。
    周围爆发出一片欢呼,参与造塔的弟子们折腾了一年半载,可算见到成功了!
    哪怕它个子小,哪怕它转化能力弱,哪怕它还不能组成法阵,可是,这座瓷塔,踏出了第一步!
    玄明长老捋着长须,眼中满是欣慰:“此塔虽小,虽弱,然其理已通!假以时日,精研材料,完善阵法,增大规模,必成锁妖镇魔之重器!”
    沈乐深深吸一口气,往后一仰,四肢摊开,躺在阴煞流动的地面上,湛蓝天空映入眼帘,在瞳孔当中点燃灿灿金光:
    这座瓷塔,只是个开始。
    假以时日,他要让神州大地,各处名山大川、各处古战场,都有他设计的瓷塔,镇住所有阴晦与孽气!
    等等……这需要烧多少瓷塔?
    我是不是要开个瓷器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