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687章 微服私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87章 微服私访

    第687章 微服私访
    朱元璋之前将这份策略秘密的发布下去,并密令各地官员积极执行,同时,他们还整顿边防军队,增加军费投入吗,加强对北方草原民族的防守力量,这些消息,林澈是怎么知道的呢?难道林澈也是碰巧得到了这个消息?还是说林澈自己卜算出来的?不管是那种方法,对他来说,太过可怕了,不过林澈带给他的震撼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朱元璋也很习惯了,但仍然那面震惊。
    毕竟跟人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朱棣在于林澈的讨论中逐渐明确了大明王朝的发展方向,他们意识到只有解决盛会问题,提高任命生活水平,才能真正的巩固大明王朝的基业,朱元璋在御书房深夜批阅奏折时,接到关于林澈准确预言朝廷秘密政策的报告,决定亲自前往拜访这位神秘的隐士。
    朱元璋与朱棣微服私访林澈的山中居所,发现这位年轻隐士生活简朴却学识渊博,对朝廷政策了如指掌,林澈不仅准确描述了朱元璋秘密推行的边防政策细节,还预测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民生问题,令朱元璋震惊不已,林澈提出“民富则国强“的理念,认为当前边防投入过大可能加重百姓负担,建议朱元璋调整政策重心。
    经过激烈辩论,朱元璋开始反思自己的治国方略,意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决定重新考虑国家发展方向。
    御书房的烛火在深夜依然明亮,朱元璋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他却毫无睡意。案几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密报,其中一份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
    “林澈.“朱元璋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眉头紧锁。他拿起那份来自北平的密报又读了一遍,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
    密报中详细记录了燕王朱棣与一位名叫林澈的隐士的多次谈话内容。最令朱元璋震惊的是,这个林澈竟然准确地说出了他三个月前秘密下达的边防政策——整顿军队、增加军费、加强北方防御。这些政策他从未公开,只通过锦衣卫的秘密渠道传达给边关将领和地方官员。
    “他是如何得知的?“朱元璋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烛光映照下投下长长的阴影。作为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人物,朱元璋对任何可能的威胁都极为敏感。
    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太监王景弘小心翼翼地探头进来:“陛下,夜已深了,您该歇息了。““去传燕王进宫。“朱元璋头也不回地说道,声音低沉而威严。
    王景弘一愣:“现在?陛下,已是三更天了.“
    “现在。“朱元璋简短地重复,语气不容置疑。
    不到一个时辰,朱棣匆匆赶到宫中。他衣衫略显凌乱,显然是从睡梦中被唤醒。进入御书后,他立即跪下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示意他起身,直接将那份密报推到他面前:“这个林澈,是什么人?“
    朱棣接过密报快速浏览,脸上露出惊讶之色:“父皇已经知道了?儿臣正打算向您禀报此事。““朕要知道,他是如何得知朝廷机密?“朱元璋目光如炬,直视朱棣。
    朱棣深吸一口气:“儿臣也不得其解。林先生仿佛能未卜先知,不仅对朝廷政策了如指掌,甚至能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起初儿臣也怀疑他是细作,但接触多次后发现,他对朝廷并无恶意,反而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议。“
    “哦?“朱元璋挑了挑眉,“他都说了些什么?“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林先生认为,我大明当前首要任务不是一味加强边防,而是解决民生问题。他说'民富则国强',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真正强盛。他还具体提出了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商贸等建议“
    朱元璋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从怀疑转为思索。他背着手在御书房内踱步,突然停下:“明日,你带朕去见见这个林澈。“
    朱棣惊讶地抬头:“父皇要微服私访?“
    “不错。“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要亲自会会这位能未卜先知的奇人。“
    次日清晨,一辆普通的马车悄然离开皇宫,向城外驶去。朱元璋换上了富商打扮,朱棣则扮作随从。两人轻车简从,来到了位于城郊一处幽静山林的草庐前。
    草庐依山而建,四周竹林环绕,门前一条小溪潺潺流过,环境清幽雅致。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年轻人正在院中煮茶,见有客人来访,起身相迎。
    “燕王殿下,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寒舍?“林澈拱手行礼,声音清朗。他看上去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清瘦,眼神却格外明亮有神。
    朱棣笑着还礼:“林先生,今日我带了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他对先生的见解很感兴趣。“
    林澈的目光转向朱元璋,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位先生气度不凡,想必不是寻常人物。“
    朱元璋心中一凛,但面上不显:“听闻先生博学多才,特来请教。“
    林澈做了个请的手势:“寒舍简陋,两位请进。正好新茶初沸,可以边饮边谈。“
    三人进入草庐,室内陈设极为简朴,却收拾得一尘不染。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书籍。最引人注目的是案几上摊开的一张大明疆域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文字。
    朱元璋的目光在那张地图上停留片刻,心中暗惊——那上面标注的边防驻军位置与实际分毫不差,甚至有些连他都不记得的细节都被准确标出。
    林澈似乎注意到他的目光,微笑道:“闲来无事,喜欢研究些地理军事,让两位见笑了。“
    他娴熟地为三人斟上清茶,茶香袅袅升起,在简陋的草庐中弥漫开来。
    朱元璋端起茶杯,开门见山:“听闻先生对朝廷政策颇有见解,尤其对边防事务知之甚详。不知先生如何看待皇上最近加强北方防御的举措?“
    林澈轻啜一口茶,不慌不忙道:“皇上雄才大略,加强边防自然有其道理。北方残元势力未消,瓦剌等部日渐强盛,确需防范。“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这些事朝廷从未公开,先生如何得知?“
    林澈放下茶杯,目光坦然:“察言观色而已。自去年起,北方各镇粮饷增加,军械调动频繁,边境驻军重新布防。加之商旅传言,边关查验愈发严格。种种迹象表明,朝廷正在准备应对北方威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朱元璋却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些调动都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普通商旅根本不可能察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