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震惊的陶家人
姑臧县内。在一栋住所中,陶家十多口人正在吃饭,听到敲门声,众人都有些疑惑。
“谁……”
陶子真打开大门,话音未落,看到伏念的一瞬间,目光便露出厌恶之色。
“你来这里干嘛?”
陶子真皱眉问道,看着伏念这衣衫褴褛的样子,完全就是一个难民,这怕不是要来陶家讨饭的!
“这里不欢迎你!”
陶子真说完,作势就要关门。
伏念见状连忙挡住。
“你们陶家的大门,我还不稀罕进!我来是要见外祖母,不是因为你陶家!”
伏念对着陶子真说道,她可不是阿翁与父母他们那般好说话,陶家之人看不起自己?不给自己好脸色?
自己还打心底看不起陶家呢!
“你见我祖母要干嘛?我们陶家没钱给你,也没粮食给你!”
陶子真说道,语气丝毫不客气。
知道祖母心软,陶子真生怕伏念一但见自己祖母,就会祈求祖母给这给那!
“陶子真你说话客气点,不然以后有你后悔的!”
伏念怒视陶子真,随后懒得理会陶子真,对着屋子内大声喊道。
“外祖母,是念儿啊!外祖母!!!”
住宅内。
听到伏念的声音,陶家众人满脸意外。
“念儿!”
外祖母听到外孙女的声音,本能的放下碗筷,起身朝房门走去。
见外祖母起身离开,外祖父与舅父、舅母等人一脸不喜。
“快吃!快吃!”
大舅母、二舅母嘱咐陶子恒、陶稽等人,赶紧多吃些饭菜,把剩下的饭菜留点给子真就行,其他的全部吃完。
“外祖母!救救念儿!”
伏念在门口看到外祖母的瞬间,眼泪水便溢满双眼,直接跪在地上。
磊靖见状,抱着婴儿,也跟着跪下来。
这夫妇二人的举动,别说把外祖母给吓一大跳,就是陶子真都后退两步,一脸无措。
“怎么了念儿?磊靖,你们这是……”
外祖母连忙上前扶起伏念、磊靖。
“找到人了,那就给钱!”
这时候,一直在门外一旁的奴仆,纷纷来到伏念、磊靖身后。
“钱?什么钱?”
外祖母看着这些人,面色不善的模样,褶皱的脸颊上露出些许不安。
一直观察房门的陶家人,看到这一幕,也纷纷心头一惊,彼此对视一眼,意识到不对劲,连忙起身来到大门处。
“什么钱?他们二人答应我们,送他们来到姑臧县,找到你们这里,就给我们三金!”
为首的奴仆大汉说道。
“什么?三金?”
“三金!!!”
听到大汉的话,外祖母、外祖父,以及大舅父等陶家众人,全都一脸吃惊的看向伏念、磊靖。
他们夫妇二人怎敢开这个口?
“外祖母,你帮念儿给他们先,日后念儿一定会还给外祖母!”
伏念见到那么多人的眼神,连忙跪在地上哀求外祖母,双手紧紧抓着外祖母的衣服。
听到伏念的话。
外祖母还未开口,陶子真、陶子恒兄弟二人直接上前。
“没钱!给我滚出去!”
“三金!你们二人怎么不去死?你们知不知道,祖母往日为了挣几个钱,没日没夜结草,手都烂了,全是厚厚的老茧,你想要三金?你做梦!”
陶子真、陶子恒兄弟二人直接抓着伏念的手,作势就要拉伏念出去。
“我们没钱!你们把她带走!”
外祖母这时候也铁青着脸,对着大汉说道,示意伏念、磊靖该杀还是拿去卖,都不关他们一家人什么事。
“外祖母,你先帮念儿给着!”
伏念见到大汉不善的眼神看向自己,望着恐惧的丈夫,连忙哀求外祖母。
“念儿是来带外祖母去见到子厚的,子厚如今是太原留守,还是镇北府大将军,念儿是来接外祖母去享福的啊!”
伏念说话的声音都快急哭了。
院子内。
听到伏念的话,原本脸色愤怒、脸色铁青的陶家众人,还有满脸嘲讽的大舅母、二舅母等人,听到伏念的话,脸色瞬间变了。
什么?
伏子厚担任太原留守?还是镇北府大将军?
众人面面相觑,一脸疑惑。
“伏念,你说什么?”
二舅母看着众人,想了想,语气软下来,看着跪在地上的伏念问道。
不曾想,伏念红着眼睛,泪水模糊的脸上,愤恨的看向陶家人一眼,根本没有回答二舅母。
“呵呵,骗人的吧!什么太原留守,什么镇北府大将军,也不知道从哪里道听途说,知道有一个同名同姓之人,特地过来行骗!当真我们不知道,那太原叫做伏子厚的人,乃是蓨县人,根本不是淮阳人!”
二舅母见到伏念不回答自己,也不生气,反而阴阳怪气的自言自语道。
“娘!这一看就是联合外人,来我陶家骗钱的!”
二舅母看向外祖母劝道,让自己家母不要相信伏念的话。
“同名同姓?你们陶家莫非不知道,我弟弟与蓨县李氏有婚约?当真以为你们陶氏读过书?我们伏家以前就没有当官之人?”
伏念冷冷的看向二舅母,扫视陶家众人一眼。
在场的陶氏众人都不是傻子,听到伏念的提醒,年幼一辈的子真、子恒、陶稽还好,知道的不多,可年长一辈的陶仲、陶伯,以及外祖父陶老,立刻想起伏家以前的事情。
伏家祖上的确有人当官。
特别是陶老,隐约记得,好像,曾经伏老的确提到过李家,不过好像也就一次,并且过去太多年,此前根本没想起来。
想到这里。
外祖父脸色迷糊的看向长子、次子。
不仅仅是外祖父,陶仲、陶伯与其他陶家人也是面露恍惚,用不可置信、怀疑的眼神看向彼此。
莫非太原郡的那个伏子厚!
真的是伏家那小子?
陶家众人想到这里,不由得纷纷看向外祖母,随后看向跪在地上的伏念,顿时面露犹豫,全都有些不知所措。
“良人,大郎媳、二郎媳,念儿无论如何,都是小妹的女儿,大家凑一凑,把这些钱凑齐出来!”
外祖母看着众人说道。
“娘!不是我们不愿意给,但我们怎么知道,伏念的话是真的!”
不仅仅是二舅母,大舅母的语气也软下来。
三金虽多。
但是陶家把所有积蓄还有首饰拿出来,还是能筹得出。
可谁知道伏念的话是真是假!
“对啊!娘,我怎么想都不对,若那真是子厚,为何身为姐姐的伏念,不去太原郡,反而千里迢迢来到姑臧县这里找我们!”
二舅母也开口附和道。
“念儿,到底发生何事,你快些说出来,不准隐瞒!”
外祖母见到众人意动,连忙看向伏念。
“是是是因为此前,念儿惹子厚不高兴!”
伏念犹犹豫豫,把伏家途径磊石村,自己没给伏家住进磊家的事情说出来。
听到伏念的述说。
房门内外,不仅仅是陶家那些长辈、子女,就是商贾派来的那些奴仆与扈从,也是一个个满脸怪异的看向伏念。
见过白眼狼,可还没见过那么没良心的人。
从述说中就不难听出,磊石村这个名字以及伏念那些理由内提及的一个个磊家人,这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伏家一开始去磊家无疑也能证明这点。
结果伏念连一口饭都不给伏家人吃!
“你啊!”
外祖母听完外孙女的述说,老脸都被气到,无奈的看向这个外孙女。
“外祖母,念儿错了!念儿真的错了,念儿想求外祖母,能帮念儿去与弟弟说说好话,可以带上陶旭、陶睿、子恒他们一起去,大姐夫屈博,因为子厚,都已经在长安封官了,从五品的官员呢!”
伏念满脸后悔的说道。
“从五品!!!!”
听到伏念的话,一瞬之间,陶家众人全都目瞪口呆的看向彼此。
封官、从五品!
别说陶伯、陶仲,就是陶旭、陶睿、陶子恒等人,都感觉心跳骤然急促,口干舌燥起来。
大舅母、二舅母更是第一反应,便是官夫人!
官夫人不仅住的地方好,不需要一家人挤在一起,还有仆人、侍女伺候,走出去的感觉都不一样。
“这件事我们都可以证明!此前在长安,这二人的确见过那屈博,并且那屈博,的确是个户部郎中!”
大汉这时候也开口说道,正是因为调查过,家主才会答应带着夫妇二人来到姑臧县,沿途供吃供喝。
伏念见状,连忙看向外祖母,看向陶家众人,不断点头。
这时候。
有心思的陶家众人,对那所谓的三金,也就不那么看重,彼此对视一眼。
最终在外祖母的开口下,有了台阶的大舅母、二舅母,更是都没有询问外祖父、大舅父、二舅父,直接就去屋子里,开始翻找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
院子内。
外祖父一家都有些沉默。
大汉等人见状反而都一脸疑惑,按道理,得知亲家外孙如此有出息,如今有权有军队,不应该很高兴才对吗?
怎么一个个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父亲!孩儿拉不下脸!”
大舅父陶伯,身穿布衣,坐在一旁的石凳上,许久后,还是开口对着父亲说道。
“我也一样!”
陶伯说完也看向一旁。
陶旭、陶睿、陶子真、陶子恒、陶穗、陶婉、陶稽,四男三女,此刻也全都露出后悔的表情。
想想当初自己对伏家的态度,想想以往见到伏子厚时,自己拿不喜的眼神与表情。
如今伏子厚。
明明身为表兄、表姐表妹的他们,却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伏子厚。
可……
从五品啊!!!
一想到这里谁不心动。
遥想昔日陶伯为队正一职,去求那有交情的李家,结果连李懋都见不到,更别说给鹰扬府的队正给陶伯。
队正算品级,也只是九品下,而官员品级的跨越,在没有关系,或者足够功绩的情况下,别说一个品级,毕生努力怕都难以逾越半品。
屈博才多大?
他们又不是没见过伏禾,不知道伏禾丈夫屈博的事情。
年纪轻轻的屈博,如今在长安,都已经是从五品!
还是户部郎中!
可以住在长安城内,当一名官员。
“我也拉不下脸!”
外祖父见到长子、次子对自己说话,只能带着一股子窝囊气,看向妻子,抱怨一句。
“为何一个个拉不下脸?”
外祖母看着丈夫、长子、次子。
“原来你们心里都知道,昔日对子厚,言举有多过分!”
外祖母终于找到机会,说道丈夫与两个儿子。
“那也是因他父亲!”
陶伯看向母亲一眼,语气中有些不忿,在这件事情上,陶伯从不认为陶家有错在先。
“说了多少次了,伏瑞不行商,我们陶家养伏家?”
外祖母皱眉说道。
以往,每当外祖母向着伏家说话,陶家众人都纷纷不满,不仅仅陶伯会顶嘴,就是外祖父都会生气,而年少的陶子真、陶子恒更会小声抱怨。
但这一次,众人全都沉默下来。
门口。
大汉与其余扈从、奴仆,一边等着钱,一边看热闹,听着听着,也大致明白一些情况。
感情不仅仅是那伏念!
这一家人,除了那年迈的老妇人,有一个算一个,也没好到哪里去!
瞬间,大汉与其他人,纷纷用看向伏念那鄙夷的眼神,看着陶家众人。
片刻后。
随着大舅母、二舅母拿着一堆首饰出来,还有一个个钱袋。
大汉等人看了其中一些价值,虽然缺少一些,但看着这一家人也实在拿不出,只能作罢。
商人也讲究一个留一线,不把人往绝路逼。
“看在这些钱的份上,劝你们几句。”
大汉让人收起东西,离开前,看着陶家众人。
“当今乱世,最不值钱的都是颜面,我们走南闯北,一些名门望族之人,卖妻卖女的看多了,什么颜面,饿都饿死了还在乎那么多,我要是有一个那么牛的亲戚,给我粮食,我天天给他跪着都行,给我当官,他让我杀人放火我都不带眨眼!颜面,呲~等你们一家饿得卖妻卖女去换粮食,老弱妇孺饿死病死,才知道颜面不值钱!”
大汉当着陶家众人的目光,说完转过身,离开大门,走之前还带着嘲笑的语气与其他人说道:“他们住在这破屋子,还嘲笑人家行商养活家人!”
外祖母看着大汉等人离去,转过头,看着面色难看的丈夫与儿子。
“良人!爹!家里的首饰和积蓄,可都给人家了,我们可要去找子厚啊!”
“是啊爹!这还留在这里,指着李家赏吃喝,我们迟早要饿死,我没日没夜的照顾一家老小,可别要我给卖了!”
大舅母、二舅母听到大汉的话,脸色有些着急,看着外祖父与各自的丈夫。
陶穗、陶婉、陶稽三个女子也是如此。
谁都清楚被卖掉,会是什么后果!
“吃喝都还要靠着别人?那还不如去找子厚,我那弟弟是记仇,但心底善良,有外祖母在,也不会饿着你们!何必挤在这屋子!”
伏念听到两个舅母说漏嘴,忍不住开口说道。
看着陶家众人,伏念这才知道,合着陶家来到姑臧投奔别人,日子压根没变好。
“外祖父、大舅父、二舅父,你们要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当跟着我去拿钱,去到长安,让我弟弟还钱给你们!”
伏念说道。
看着陶家人,伏念生怕陶家人抹不开面子,到时候外祖母也不跟自己去长安。
这可不行。
自己瞒着外祖母,自己在河东检举子厚与唐公造反一事,就是为了先哄外祖母去长安,等快到长安再说。
外祖母不去,弟弟子厚绝对不会原谅自己。
…………………………
晋阳城。
城内,将军府里。
李幻竹端茶来到书房,跪在木桌旁,纤手拿出茶壶给伏子厚倒茶。
“你要出兵北上,会不会太危险?”
李幻竹想了想,还是看着伏子厚轻声说道。
“那咄苾城府极深,不能把他留在关内!否则就算我能除掉始毕可汗,等始毕可汗一死,咄苾定会转头联合刘武周,率领大军夺下太原,想要用我的人头以及屠戮晋阳城,以平息突厥人的怒火!”
伏子厚抬头对着李幻竹解释其中凶险。
咄苾有一万个心思,对于这种人,就必须让他离开北方关内。
“放心吧!晋阳城不会有危险的,此行我不会带上你兄长,半数兵马,我仍旧留在晋阳,以晋阳之坚固,足够守住晋阳城!”
伏子厚对着李幻竹说道。
李幻竹闻言,美眸有些无奈,自己担心的又不是晋阳城,是……
看着面前闺蜜崔文瑾的心上人,李幻竹一时语噻,难道要自己说自己其实是担心他的安危?
“之前我特地带上你兄长去突袭楼烦,是担心你兄长没杀过人,领兵经验不足,功劳与威望不够服众,故而方才带他去涉险!”
伏子厚低头看着竹简,轻声解释道,毕竟上一次李幻竹也担心危险。
“解救离石郡,收复北方四郡,逼刘武周反叛,这些都有你兄长的功劳,你不必……”
伏子厚说话间,正准备伸手拿茶杯,却发现拿了个空。
装过头,就看到一只白皙纤手,拿走茶杯,看着脸色隐隐约约有些愤怒的李幻竹,伏子厚一脸疑惑。
李幻竹干嘛要拿茶去倒掉?
“报!大将军,北方传来消息!”
一名将士来到房门外,对着伏子厚禀报道,随后由一名侍女,把消息送到伏子厚面前。
伏子厚接过消息,看到里面的内容后,脸色一变,立即起身。
“传令,城内所有将领前来议屋!”
伏子厚起身朝着书房外走去。
李幻竹美眸看着少年离去,儒服的胸口处,依旧有着明显起伏,芳心怒气微消。
自己关心的是他!
他却在与自己解释,之前为何要带兄长去马邑郡!
“算了,原谅他!谁让如今北方所有将士的性命,都压在他肩上,他还要保护北方所有百姓!”
李幻竹安慰自己。
回到木桌上,正放下茶杯,当余光看到木桌上,伏子厚留下的书信,当看到书信上的内容后,李幻竹白皙貌美的脸颊,神情骇然一变。
“三十万突厥大军已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