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往后不知多少红颜!
第195章 往后不知多少红颜!会议室内,顾俊辉语气沉稳地回应。
“郭总看得很细!今年我们的重心是在唱片、电视剧和电影的基础布局上。
比如《还珠格格》《将爱情进行到底》这两部剧刚杀青,冯导的贺岁片也在赶拍,唱片领域楚若琳的首张专辑销量已破千万。
而到了明年,这些板块的产量计划至少要增加两倍。
至于影视周边发行这块,其实早有铺垫。
唱片领域我们和广州太平洋影音合作时,已经摸透了发行的门道,从生产到渠道铺设都有成熟体系。
之前为防盗版设立的基金,每年投入2000万,总规模一个亿,连续五年。
已经网罗了索尼中国、宝丽金、华纳唱片,还有台湾滚石、香港华星这些头部公司,反盗版效果显著。
当然,这套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影视领域。”
说着,顾俊辉的手指在文件上敲了敲。
“电影和电视剧的盗版损失更惊人,打算联合中影、上影,再拉上香港台湾的一些影视公司。
把反盗版基金扩展到影视领域。
相信等盗版被压制,正版销量上去了,价格自然能降下来,形成‘销量升、价格降’的正循环。”
郭总在顾俊辉说的时候听得很仔细,不时点头。
并感慨道:“这几年vcd、dvd发展迅猛,影音逐渐进入家庭,数码放映对电影票房冲击确实不小。
尤其是盗版的泛滥!”
田甜适时补充道:“郭总说得是。所以公司计划差异化布局——传统叙事片、黑帮片在大荧幕和小屏幕看区别不大,容易被分流。
但大制作、大场面的特效大片不一样。
像我们正筹备的《英雄》,计划用大笔资金做特效,这种片子只有在影院的巨幕上看,才能感受到震撼效果。
也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不过,这对公司幕后团队的建设打造,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郭总听了,心中思索着。
中午收购京城文化股份时,他已从总部得到消息。
星展银行方面反馈,辉远金融在新加坡的分部,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所进行的操作。
短短两个月收益就翻了数十倍,资金规模相当可观。
这让他对于顾俊辉的商业判断又多了几分信服。
心想辉远传媒接下来要建特效工作室、布局发行、院线,肯定需要大笔资金。
他们光华集团若不跟进注资,股份难免被稀释。
想到这些,郭总就问道:“你们后续的注资,是按股份比例来执行吗?”
“保持2:1就行。”顾俊辉直言。
“后续扩展院线、布局海外发行都按这个比例,既能保证公司资金链充足,也能让双方利益深度绑定。”
这话正合郭总心意!
作为家族少壮派,一直想在传媒领域做出成绩,可集团内部派系复杂,单独推动项目阻力重重。
与顾俊辉合作则不同——辉远传媒股权清晰,顾俊辉占绝对主导,决策效率高。
而他完全可以借这笔投资,在集团内部争取更多话语权……
“顾总,和我们详细讲讲海外布局方面的想法吧?”
“嗯!香港那边已开始布局,计划一年内最少要收购一家报纸、一家电影公司和一家电视台。
另外,郭总应该也了解当前东南亚金融危机还在肆虐,国际游资持续在各国市场兴风作浪,很多资产价格还会承压。
东南亚各国的影视公司估值已经跌了不少,后续恐怕还会更低。
到时可联合你们光华集团的资源,低价收购一批发行渠道。
日本市场我10月初会去考察,将接触being唱片和东映动画,他们手里有不少优质ip。”
当谈及欧美市场时,顾俊辉的声音更洪亮了。
“三年之内,要让辉远作品触达欧美院线。像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张艺谋的《英雄》,我们都计划对接好莱坞发行公司。
后续还会和李安、吴宇森合作,把华语元素嵌入好莱坞大片。
比如让楚若琳、巩俐、李连杰、成龙在好莱坞电影里担纲重要角色,慢慢打开市场。
将在合适的时机收购欧美一些主流大报、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台等。
并掌握一定的舆论话语权。”
这番话听得郭总心头一震。
他背后的家族在东南亚深耕百年,却始终没能站上欧美主流市场。
顾俊辉的规划竟如此大胆,且每一步都踩在节点上。
若能借辉远传媒的布局,实现家族在全球的突破。
那他在家族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一旁的许安红听了也是呼吸微滞。
她与顾俊辉接触颇多,知道他气魄不凡。
但此刻觉得这份运筹帷幄的气度比以往更具吸引力。
这个男人不仅在传媒领域雄心广大,背后的实力更是深不可测……
郭总沉默片刻后,终于问出关键问题:“你们这次打算注资多少?”
顾俊辉竖起了两根手指,“两亿美金!”
让他轻松说出,许安红端着水杯的手不自觉握紧。
能轻松拿出两亿美元现金,背后的金融操作盈利恐怕还要翻几番,这份操盘能力实在惊人。
望着顾俊辉沉稳的侧脸,对他的欣赏又深了一层。
郭总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快速盘算。
按辉远传媒现在18亿总估值,顾俊辉团队占60%,光华占30%。
若要保持股比,他们也需注资一半。
权衡后点头道:“可以,我们跟进一亿美元。”
“……”
“既然资金和比例定了,人事安排也得理顺。”
说着,郭总看向许安红。
“安红在我们之前的合资项目里,一直是负责长安光华大厦的运营。
她是美国名校博士毕业,在华尔街大投行工作时,就协助过我们处理不少跨国并购案,能力非常突出。
我提议让她担任辉远传媒的行政总监,继续分管大厦事务。”
许安红听后心头一紧,看向顾俊辉,眼神里带着期盼。
顾俊辉却笑着道:“郭总,许经理管理大厦是非常得力,但这事交给副手就行。”
许安红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失落,接着就听他话锋一转。
“哦,现在该叫许总监了。辉远要走向海外,正需要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才,我想给她更大的空间。
未来香港、东南亚、欧美市场的发展布局,都由她牵头。
这可比守着一栋大楼有价值多了。”
许安红眼睛一亮,刚才的小失落瞬间化为惊喜。
郭总见状,在一张便签纸上写了些数字,然后递给顾俊辉。
许安红坐在旁边,看到纸上写的是“0.2%”
就在心里默算:(三亿美元加上原有18亿估值,约等于43亿)的0.2%,就是860万!
这是郭总打算从约定的10%员工持股池里,给她的份额。
顾俊辉接过便签看了一下,拿笔直接把“0.2”划去,并改成了“0.4”。
郭总看到修改后的数字,瞳孔微缩,随即朗声笑起来,还竖大拇指。
“顾总这手笔,是真把安红当自己人了!
0.4%,够分量!”
许安红这时只觉得心跳加快,43亿的0.4%,就是1720万!
看向顾俊辉的眼底惊喜几乎要溢出来,脸颊绯红,连握着水杯的手指都发颤。
那份被重视的雀跃混着心里的悸动,让许安红一时间竟说不出话。
田甜将这幕尽看在眼里,心里忍不住嘀咕:这位许总监的芳心看来是彻底被老板给俘获了。
老板这该死的魅力也不收敛收敛,往后不知还要有多少红颜……
谈判进行到这里,注资比例、许安红的职务安排与持股份额等主要事项已全部敲定。
顾俊辉对郭总说道:“核心条款都已谈妥,接下来就让法务把这些内容细化,准备草签文件吧?”
郭总:“可以,我这边虽还需向新加坡总部做个正式汇报,但问题不大,相信会批准的。”
“法务团队,把条款记录好,准备草签文件。”顾俊辉朝身旁的法务人员示意。
“明天上午正式签约。”
法务人员应声忙碌起来,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轻松。
顾俊辉这时看向郭总和许安红:“晚上我的新址备了几桌饭,算是乔迁之喜,大家一起赏光?”
郭总:“谢谢顾总,我等下还要准备一堆资料跟总部沟通。”
他叹了口气,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原本想说“总部那些老家伙,不好沟通。”
许安红则迎上顾俊辉的目光,满脸欣喜,羞赧地点了点头。
法务团队很快将核心条款整理成草签文件,顾俊辉与郭总分别签字确认。
对顾俊辉而言,这笔合作的价值远不止于双方共同注资的三亿美元。
长安光华大厦(估值6亿元)本是计划收购的标的,如今借着入股自然并入旗下,已是意外之喜。
更关键的是许安红的加入。
专业能力自不必说,其家族在京城的深厚根基(父亲发改委任要职,家族成员遍布各大部门)。
往后在国内政策对接、业务拓展时,必然能为辉远传媒减少诸多阻力。
……
下午五点,会议室的谈判结束,顾俊辉刚回到办公室,戴总就推门进来。
“俊辉,和陈导那边聊完了,《荆轲刺秦王》的追加投资细节还有些没谈拢,他想再和你当面敲定。”戴总汇报道。
“行,”顾俊辉点头。
“让他明天上午10点前到公司。
另外,再联系周星驰团队和张艺谋团队,让他们也在10点前过来。”
戴总正准备应声,就听顾俊辉继续说道:“我们和光华集团已经草签协议,明天10点正式签约。
这对公司来说,是发展历程里的重要契机。”
戴总心里暗自感慨!
公司估值从12亿到18亿,再加上三亿美元注资,总估值直奔43亿。
员工持股池10%的价值也水涨船高到4.3亿,这增速实在惊人……
“让这几位导演和团队过来见证签约,”顾俊辉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也让他们更清楚我们的布局和雄心。”
“我明白,这就去安排。”戴总应声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顾俊辉从文件夹里抽出三份股份调整书,分别是楚若琳、高园园和刘晓丽的。
在原先18亿估值的基础上,特意标注了新增的三亿美元注资。
靠在椅背上,想着晚上三女看到这些,定少不了一阵欣喜。
其实他本打算给得更多,但转念一想,还是慢慢来好。
人的欲望是会生长的,一步到位未必是好事。
虽说辉远传媒不算其未来资产的核心,但在舆论阵地、娱乐布局上的作用不可或缺。
传媒与其它产业相辅相成,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而这一切的起点,本是为楚若琳在娱乐圈铺路。
从最初收购音乐工作室,到为她出唱片、筹拍电视剧,一步步做起来。
没想到公司竟在为她铺路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这倒成了意外之喜。
顾俊辉正想着,手机这时响起。
拿起一看,是高园园打来的。
“园园,你到了四合院吗?”
电话那头却传来个故意捏着嗓子的声音:“不是园园姐姐哦,猜猜我是谁?”
“不是园园妹妹,那就是茜茜妹妹了?”
“嘻嘻,猜对啦!”刘一菲的笑声像串银铃。
“俊辉哥哥,你快过来呀,院里来了好多客人呢,妈妈和若琳姐姐、园园姐姐正忙着招呼。
还问你什么时候到呢!”
“知道了,这就从公司出发。”顾俊辉应着。
走出办公室时,手上拿着三份股份文件。
晚上六点半,静园四合院二层露台的暖灯亮了起来,四十平米的空间里四桌宴席摆得正好,。
夜幕刚落,檐角灯笼的光映着雕栏杆,远处护城河泛着微光。
故宫的院墙轮廓分明,楼下的桂香顺着晚风飘上来,混着晚菊的清芬。
中戏“八朵金”与韩旭东、周语嫣围坐一桌。
北电的黄晓明、陈坤、严丹晨、小燕子,加上冰冰等人一桌。
楚若琳的中央音乐学院师长同学(含马教授)一桌。
辉远传媒的戴总、冯导、姐、许安红等管理人员,以及刘晓丽母女、高园园、田甜、陈虹坐最后一桌。
顾俊辉和楚若琳在席间笑着招呼,小胡、小文他们穿梭其间做着开席前的最后准备……
露台上杯盏交错,笑语不断,桂香混着饭菜香,热闹得恰到好处。
这时,马教授端着酒杯站起身,望着身旁的楚若琳,语气里满是感慨。
“去年青歌赛省城分会场,收你做关门弟子,现在看来,真是这辈子最对的决定。”
他笑着晃了晃杯,“那时只觉得你嗓子好、灵气足,哪想到一年功夫,唱片破千万,影视路也越走越宽。
我这当老师的,脸上都跟着沾光啊!”
楚若琳脸颊微红,给马教授深深鞠了一躬:“都是老师您带得好。”
“哎,这可不全是我的功劳。”马教授看向顾俊辉,眼里带着赞许,“还得有小顾这样的‘助推器’啊。”
马教授刚讲完,韩旭东就端着酒杯站起来,嗓门亮堂。
“马教授说得对!咱们今天能聚在这么好的地方,全靠俊辉给力!
来,中戏的兄弟姐妹,敬俊辉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顾俊辉刚要举杯,刘晓丽悄悄从他手里换过酒杯。
刚是白酒,此刻杯里已是纯净水。
顾俊辉笑着朝她点头,和众人碰了杯。
北电那桌很快接了茬,小燕子拍着陈坤的肩膀。
“我们也要该行动啊,不能让中戏占了先。”
在小燕子的带动下,北电这一桌也纷纷举杯敬顾俊辉。
“……”
敬完酒后,众人就聊起一些拍《还珠格格》时的趣事
“记得晓明第一天进组,紧张得台词都忘……”陈坤说道。
“哎,你可别揭我短!”黄晓明笑着摆手,“你那时候还总被导演说眼神太‘飘’呢!”
何林在一旁补充:“还有《将爱》剧组,陈坤拍淋雨戏,冻得直打哆嗦,还嘴硬说‘这点冷算什么’……”
席间笑成一片,往事被翻出来,格外热络。
许安红坐在辉远传媒那桌,听着众人说笑,偶尔抿一口红酒。
她刚才随口提了句“光华集团和辉远的合作快敲定了”。
桌上顿时一片雀跃,戴总和冯导已经在聊明年的影视计划了。
视线掠过席间,许安红把顾俊辉和几位红颜之间的一切看得明白。
楚若琳看顾俊辉时,眼里的依赖藏不住;高园园递菜给顾俊辉的动作自然又亲昵。
连刘晓丽对顾俊辉,也是全然的信任与维护;田甜这俏秘书,更是满脸的倾慕。
还注意到同桌的陈虹,目光总是直直落在顾俊辉身上,那眼神里的炽热几乎毫不掩饰。
陈虹不是陈导的……
没再往下想,这些都让她心里泛起酸涩!
31岁的年纪,家里催婚没断过,顾俊辉这样的男人,成熟、魄力、财力、外形样样出挑,本该是最理想的伴侣。
可他身边这几位,哪一个不是优秀又亲近?
自己这样的家庭,怕是容不下这么复杂的关系……
这时,顾俊辉端着水杯走过来:“许姐,下午辛苦,敬你一杯。”
许安红连忙起身,酒杯与他的水杯一碰。
仰头喝得比往常急了些,喉间泛起微辣的暖意,心里那点郁闷,却好像更沉了些。
……
八点半,宴席散场时,许安红脚步已有些虚浮,酒意让她眼神蒙上层水雾,却仍强撑着。
顾俊辉走到她身边:“我送你回去。”
她没推辞,任其扶着上了车。
车厢里很静,只有引擎的低鸣,许安红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手指绞着衣角,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