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超长途飞行,非洲钻石换飞机
第648章 超长途飞行,非洲钻石换飞机将后续事情交给泰山国际负责后,方文驾驶飞机飞回纽约。
他下机后,便带着龚修能驱车前往帝国大厦。
大厦一层大门外,已经有人在等他。
是圣光福音会的人,由他来接待,不需要进入电梯时候登记身份那么麻烦。
电梯上行,过了一阵到了102层。
方文走出电梯,眼前的景象和几天前大变模样。
帝国大厦 102层的公共观景台被临时改造得肃穆庄严。
阳光透过穹顶玻璃斜射进来,投下光斑。
数十名身着白袍的圣光福音会信徒列队成两队迎接着来客。
“方先生,请跟我来。”
接待方文那名圣光福音会的人带着方文和龚修能走过这条白色通道。
特意烘托出的氛围,可不止这些。
在前面,观景台中央,由整块白色大理石垒砌成一个高台,从下到上铺满了鲜花。
台上,白袍人在吟唱着礼赞。
台下,一大批换上白袍的信徒在跟着祷告。
接待人员将方文带到这里,便加入了祷告的队伍中。
“团长,我们”
龚修能还没说完,方文微微摇头。
两人在后面默默观看这场仪式。
显然,史蒂夫已经利用琥珀十字架和四面金佛成功建立了一个宗教,并吸引了很多信徒。
仪式中,他高声宣告。
“今天,我们将在纽约最高的地方,向神秘祷告,神秘代表一切,神秘可以驱散战争的阴霾,带来和平,指引迷途的灵魂,更能唤醒沉睡的圣物,为虔诚者带来永恒的荣光!”
史蒂夫站在大理石高台顶端,双臂张开,声音透过不知藏在哪的扩音装置传遍整个观景台。
随后,他高举胸前挂着的琥珀十字架,“过来吧,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神秘中。”
信徒们依言走了过去,再一次感受到琥珀十字架传递的那种莫名如同被神注视呵护的感觉。
龚修能当兵前可是个道士,他低声对方文道:“团长,这看着怪邪乎的,这些人跟被迷了心窍似的。”
此时方文和龚修能孤零零站在后面,自然不担心被人偷听了。
方文低声回道:“就是史蒂夫手里的那个琥珀十字架,那是一个流传很久的东西,传承自最早的基督王国亚美尼亚,有那么点如同神恩降临的感觉。”
“团长,这就是蛊惑人心。”龚修能却不认同,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就算传道,也不会用这种方式让别人相信自己的道。
“你啊。这话可不能在这里说。”
“明白。团长,我还有个问题,你所信的是个啥?神秘是什么?”
对此,方文也不明白,似乎,所谓的‘神秘’是史蒂夫弄出的一个不可知却无比伟大的概念神。
但他清楚,史蒂夫口中的“神秘”,不过是琥珀十字架和四面金佛的能量,而“沉睡的圣物”,显然就是埃塞俄比亚的“光之子”。
这场仪式既是做给信徒看的,也是做给他看的——史蒂夫在用信徒的虔诚证明,他已掌控足够的力量,能支撑起这次寻宝行动。
仪式仍在继续。史蒂夫缓缓走下高台,手持一个银质圣杯,依次为前排的核心信徒赐福。
当完成赐福仪式,他走到方文面前时:“方,跟我来。‘光之子’的线索有了新进展,德国人已经逼近塔纳湖,我们没时间耽搁了。”
方文点头,让龚修能在外面等待,他和史蒂夫进入旁边临时搭建的木屋。
木屋内,只有他们两人。
史蒂夫说明情况:“我拿到了阿姆哈拉部落祭司留给继任者的信物,上面画着水下石庙的大致路线,还有一个关键信息——打开石门,需要用‘唤醒者’的歌唱。”
“歌唱?”方文惊讶,如果自己是唤醒者,那他可不会唱歌的。
史蒂夫继续道:“也可能是一种比喻,等过去后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必须赶在世界遗产协会的人之前,找到水下石庙。你的事情忙完了吗?”
“已经弄好了。只要航线确定,我们就可以出发。对了,你们有多少人过去,要带哪些东西?”
“我这边包括武装人员,一共46人,还有一些行动需要的物资也要运过去。为此我弄了架波音 314。”
“波音314?”
方文知道这款飞机,去年他驾驶玄冥型长途水上飞机降落在温泉城南边的汉密尔顿湖上时,就有一架正在试飞的波音 314也在湖面上。
他还去里面参观过。
这款波音研发的大型长途水上飞机,原本是为了跨洋飞行准备的。
后来泛美航空选择了泰山的玄冥型长途水上飞机作为太平洋和大西洋航运机型,波音314就没有量产了。
却没想,史蒂夫竟然把那架原型机弄来了。
以波音314的运载量,46人加上一些物资并不多。
就是,飞机驾驶和长途跨洋飞行有些问题。
他询问道:“波音314的飞行员是谁?”
“我找到是波音公司的专业试飞员,两个人之前就是试飞这架飞机的。“
“那好,我得和他们俩谈谈。”
“好,我叫他们过来。”
史蒂夫转身走出木屋,让屋外的亲信去叫人来。
片刻后亲信领着两名身着深蓝色飞行服的男人进来。
“这位是方文先生,这次行动的队长,也是资深的跨洋飞行员。”史蒂夫介绍道,“方,这两位就是波音 314的试飞员,杰斐逊和杜拉雷斯,去年这架原型机的首飞就是他们完成的。”
“我们见过。”方文微笑着伸出手:“在温泉城。”
两人和方文握手。
杰斐逊道:“是的先生,感谢你当时帮我们解决了住宿问题。”
因为曾经相识过,接下来的交流就方便许多。
杜拉雷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迭图纸,摊在木屋中央的小桌上:“我们拟定的航线是纽约→亚速尔群岛→西非的蒙罗维亚→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斯马拉,全程约 8600海里,分三段飞行,每段中途降落补给燃油,耗时三天时间。这是飞机的最新检测报告,怀特 gr-2600发动机上个月刚做过全面检修,情况良好。”
杰斐逊却补充道:“但有个大问题。我们没有飞过这条航线,对沿途的气候情况不了解,据从海运人士那边了解的情况看,如果现在从这条航线飞的话,恐怕会有季风影响。”
方文点头,大西洋的季风,他领教过。
因此特别让泰山国际的海运部门长期收集季风的资料。
1月份确实是北大西洋的季风多发时间段。
但他有信心带领这架波音314飞跃大西洋。
“季风的情况,我比较清楚。我会作为领航机,你们跟在后面。”
两位波音飞行员欣喜,他们担心的就是怕方文也不敢飞这条航线。
随后是讨论几个中转点的情况。
亚速尔群岛属于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目前葡萄牙在欧洲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欧洲最大的钨矿资源,他们同时向英法德供应钨矿,并表示中立。
因此,虽然此地距离地中海出口较近,却还是很安全的。
接下来的航程不走地中海,而是经西非的港口城市中转,也是考虑到安全问题,毕竟如今的德国势大,探宝队可不想在地中海被扣押,让德国的世界遗产协会涉足先登。
1月23日,上午6点,天刚亮。
一切准备就绪,方文驾驶的水上飞机率先起飞,随后,位于赖克斯岛东端码头的波音314也起飞升空。
(波音314)
两架飞机一前一后飞行,保持着距离。
在前方作为领航的方文打开无线电,调至与波音 314的通讯频道:“杰斐逊,保持高度 3000米,跟紧我的航迹,每隔半小时通话一次。另外,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请注意无线电设备的畅通。”
“收到。”波音 314的驾驶舱内,杰斐逊紧握着操纵杆,目光紧盯着前方玄冥型留下的白色航迹。
副驾驶员杜拉雷斯则俯身查看仪表盘:“风向:西南偏西,航速360公里。”随后,他又在胸口划十字:“愿上帝保佑,我们能安全飞过大西洋。”
“肯定会的。方往返大西洋飞行很多次了,他是跨洋飞行的专家,不会出事的。”杰斐逊回道。
两名飞行员作为圈内人,是知道一些方文的情况的,因此,他们对方文更有信心。
这架大型‘飞剪船’型水上飞机的后舱里。
46名乘客都在冥想祷告,越是有高度的地方,他们越渴望与神秘产生连接。
即便是创造这个‘神秘’宗教理论的史蒂夫也不例外。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
两架飞机一直保持着匀速在大西洋上空飞行着。
两名波音试飞员担心的海上风暴并没有出现。
12个小时后,已经到了下午6点,天色微暗。
前方不远处,出现岛屿的黑点。
方文拿起话筒:“后机注意,已经抵达亚速尔群岛,准备降落,请开启航灯。”
无线电中传出波音飞行员的兴奋回应:“到了吗?太顺利了!”
两架飞机打开航灯,一前一后飞行,很快便到了亚速尔群岛上空。
两架飞机降落在码头外的海面上。
随后,岛上的人开着船,将需要补充的物资送了过来。
倒是不需要在这里补充航空油料,主要是些生活用品,两架飞机都自带的有油料,可以在中转降落时进行自给加油。
没过多久,太阳落山,天已经黑了。
两架水上飞机舱内的灯亮起,准备在这里过夜。
这时,无线电装置中传出呼叫请求提示。
方文打开无线电设备。
“方,来我们这边吧,这里准备了很多吃的。我让人开橡皮艇过来接你。”
是史蒂夫的声音。
方文回道:“不用了。我们可以自己解决。”
“那好吧,祝你们过个好夜。”
通讯结束,方文关闭无线电装置,来到后舱的小厨房,和龚修能一起准备今晚的食物。
都是现成的航空速食餐,和泰山军粮差不多。
吃起来倒是很合方文胃口。
吃完晚餐,方文便进飞机中的小卧室休息了。
龚修能则检查飞机的舱门是否关闭,然后在外间待着。
一夜过去,太阳从东边升起,才露头。
两架飞机已经滑行升空。
按照计划,今天入夜以前必须抵达西非港口城市蒙罗维亚。
飞机向西南方向飞去。
六个小时后,方文看到了前方的非洲大陆。
这里是非洲最西角,有着丰富的水源,倒是个自然资源富饶的地方。
他拿起话筒:“注意,本段航程已经过半,预计5小时后抵达下个中转点蒙罗维亚。”
给后面波音314做出提醒后,方文驾驶飞机继续飞行。
5个半小时后,飞机横穿下方陆地抵达蒙罗维亚。
天又快黑了。
下方城市港口驶出一艘轮船,船上有人拿着电石灯对空照射。
这是在为方文他们做降落指引。
随即,两架亮起航灯的水上飞机,先后降落在港口外的海面上。
飞机挺稳,那艘轮船放下小船驶来。
这次,史蒂夫在此向方文发来通讯。
“方,本地的市长想邀请我们参加他的晚宴。为了我们明天准时出发,我想你应该和我去一趟。”
对这种应酬,方文知道该去的还是得去。
他看向龚修能:“修能,你就别去了,飞机需要人看着。”
平常都听他命令的龚修能,这次却没有同意。
“不行团长,我的职责是保护你,而不是保护这架飞机。我必须跟着你。”
见龚修能这样态度,方文也能理解。
“那行吧,我们离开时,把入口都锁好。”
随即,两人锁好舱门,登上来接人的小船,驶向那艘轮船。
聚会就在轮船上举行。
一大群身穿西装燕尾服的黑人,还有少数白人在船上三五成群交谈。
史蒂夫向方文介绍道:“蒙罗维亚是利比里亚共和国的首都,是目前非洲少数保持独立主权的国家,不属于任何殖民势力。”
方文不由惊讶,这时代,还有不被殖民的非洲国家,很少见啊。
他问道:“我看这里的位置非常好,适合外海航运贸易,为什么没有被欧洲国家控制?”
“以前确实有被控制过,贩卖到美国的奴隶很多都是从这里上船的。但后来独立了,其建国者是是来之我们美国的黑奴及其后裔,并受到我们的支持。”
史蒂夫的意思是这里和美国的关系密切,所以才会受到美国支持很早就独立了。
方文微笑回道:“原来如此,你们需要在非洲有一个插足的地方。”
“对,就是这样。”
两人正说着,这场宴会的正主来了。
“两位好,我是j塞缪尔尼斯,蒙罗维亚的行政专员。因为你们明天就要离开,因此,我只能在今晚宴请二位。”
史蒂夫与其热络交谈起来,方文则只是旁听,不做发言。
过了会,这位本地大人物去转向方文:“听说你在亚洲很有名,并且经营了一家航空公司,还自己生产制造飞机。”
方文点头:“是的。”
j塞缪尔尼斯继续道:“我国水系发达,很早之前就想过购买一批水上飞机用来充实国内的运输体系。不知道你们能否卖给我们一批水上飞机呢?”
非洲国家买飞机!
方文首先想到的是回款问题,毕竟整个非洲大陆的经济都很落后,一旦飞机卖给他们,有米有足够的钱支付呢。
要是没钱付,方文可不愿意。
他委婉回道:“目前我的国家正在战争中,飞机生产线已经全面转向军用,恐怕没法为你们提供民用水上飞机。”
“旧的也可以,我们用钻石购买。”
专员的话让方文改变了主意。
如果是卖旧飞机的话,倒不是不可以。
随着战争影响,国内水上飞机航线的大面积停运,泰山的民用水上飞机已经运力饱和了。
虽然每个月都有民用型水上飞机改装成炮舰机,但还是没法将所有水上飞机都利用起来。
未来泰山军工会生产新型飞机用于战争,那批民用水上飞机恐怕更没有用了。
毕竟航空油料的供应是有限的,未来肯定会把油料用于新型飞机。
那样的话,泰山第一批水上飞机就失去了作用。
用来换钻石可以,就看划得来不。
方文露出笑容。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