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324章 崇祯灭佛令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4章 崇祯灭佛令

    第324章 崇祯灭佛令
    没想到在场众人里面反应最快的竟然是福王这个死胖子,他撑着案板起身,碰倒了酒杯也不曾在意。
    他小山一般的体格与消瘦的朱常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冲上前去,将朱常淓一把按倒在地,粗喘着气说道:“陛下,我这堂弟昨夜宿醉未醒,说的都是胡话,还请陛下莫要与这厮计较!”
    “陛下,臣,呜呜呜……”朱常洵将自己的胖手塞进朱常淓嘴巴。
    朱由检沉默良久,声音沙哑地说道:“废潞王朱常淓为庶人,着礼部择其嫡长承潞爵位。”
    “陛下!”福王高声疾呼,“陛下,臣弟也只是一时糊涂,罪不至此,请陛下收回成命!”
    “咳,陛下,常淓他尚无子嗣。”周王出言提醒道。
    朱由检愣了愣,询问:“那他有兄弟吗,让兄弟继承爵位也行,他要去修禅,那就让他去好了!”
    “启禀陛下,常淓这孩子兄长早夭,仅有的一个弟弟后来也没了,成亲不久,他的王妃也走了,几个姐姐也早就嫁了,据说在夫家过得也不好。
    如今家里面就只有他的母妃和继妃,如此世事无常,会迷信释教倒也情有可原。常淓之父潞简王乃是神宗皇帝胞弟,还请陛下看在神宗皇帝的份上,给他一次机会。”
    “朕就奇了怪了,朕难道没有给他机会吗?!”朱由检咬牙切齿地说道。
    周王闻言,心中也不由得叹息,这朱常淓也确实是太作死了。
    “福王,你让开!潞王,朕再问你一次,你是否是铁了心了要出家?!”
    福王在朱常淓耳边小声道:“想想你的母妃!”
    “阿弥陀佛,闻夫诸佛境界,非色非空,离言离相,初则戒舟度迷津,善芽萌于烦恼地;次则禅观照本心,无明破处慧光生;
    终则悲智融一体,生死涅槃等空华;尘劫茫茫,妄浪滔滔,某虽身处樊笼,心向莲邦久矣。”朱常淓双手合十,面色恬静。
    “完了完了!”福王捂脸,周王扶额,其余诸藩跟朱常淓其实不熟,也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痴儿?!
    “联邦是吧!诸位,这也算不得是朕刻薄寡恩了吧?!你们有没有愿意过继个儿子给潞简王的,这孽畜就让他自生自灭吧!和尚张嘴便是修来世,劝人行善积德,捐钱就是行善,烧香就是积德!
    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包庇罪犯,藏污纳垢,贪财好色,无恶不作!你朱常淓是藩王,那些和尚自然对你好脸相迎;你如果无权无势无钱,怕是连庙门都进不去!”
    事已至此,再无可挽回,朱由检让人将朱常淓冠冕扒了去,丢出周王府,潞王府的老仆和王府护卫得知这个噩耗,都快疯了。
    潞藩是个香饽饽,众人皆知万历宠溺福王,但实际上福王申请的四万顷土地,在朝内外官员的劝阻之下,最终到手也就二万顷而已,而福王提出四万顷的这个数字,就是参照自己叔父潞简王的。
    在万历皇帝和李太后的无底线纵容之下,潞简王真的拿了四百万亩田地的!各藩正愁自己宠爱的小儿子们没有着落呢,如果是过继给朱常淓这个傻叉,大家可能还会犹豫一下,但过继给潞简王,也就没有那么难接受了。
    而且时代变了,以前藩王之间不准走动,现在皇帝放开了限制,那就真的是相当于家里多了个藩国啊,不少藩王动心了。
    最终朱由检决定让桂王朱常瀛的第四子朱由榔继承潞藩爵位,不过根据“昭穆相当”的原则,朱由榔不能给朱翊镠当儿子,而是以继孙的身份袭爵。
    小朱由榔现在十岁,交给潞藩太妃抚养正合适,十岁也比较懂事了,对于桂王来说也能接受,以后双方多多走动,培养感情,也不算是白白丢掉了个儿子。
    这也符合过继的习惯,如果直接过继个成年的,就有吃绝户的嫌疑,例如《明公案》中记载:某户过继十八岁侄子为子,侄子仍常回本家居住,对嗣父冷淡,最终引发家产争讼。
    朱常淓被贬为庶民,朱由检允许潞王妃与他和离,如果他们实在伉俪情深的话,她也可以去掉王妃位,跟这厮一起当个平头百姓,但照着朱常淓没有子嗣、痴迷修禅的样子,估计也不会对自己的王妃有什么感情。
    比较惨的是潞藩太妃,老潞王死了,儿子作死,估计她会悄悄接济自己的这个傻儿子,朱由检终究还是没有做绝,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打算深究。
    可惜的是,这样就无法使朱常淓接受现实的毒打了,他这辈子都无法看清秃驴们的真面目!对于这厮,朱由检那真的是恨铁不成钢,这种恨意有七成算到了和尚的头上!
    次日,朱由检发布灭佛令,命令先送京师,再由朝廷发布正式命令,晓谕地方,他在诏书里写道:
    朕听说佛教修来世不注重今生,认为这人世间的苦是有限的,他们吃的苦越多,其他人吃的苦就越少,朕深以为然。
    可是有的和尚不好好修炼,不愿意吃苦,迷恋现世的浮华,这难道不是和佛教的教意所违背了吗,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在认真修炼而是滥竽充数偷奸耍滑之徒,这样的假和尚理当罚他们去服劳役。
    这世间的苦是有限的这世间的粮食也是有限的,他们吃得多,百姓吃得少,今僧尼百万众待农而食,寺院占田不输赋税,耗尽天下之财。
    更有缙绅门里,翻受秃丁邪戒;儒士学中,倒说妖胡浪语,人不事二亲,专行十恶,风化之坏,莫此为甚。
    至于喇嘛教者,尤其可恨,竟杀百姓活祭,扒皮折骨做法器,专好残害妇孺,此等邪逆淫祀,天理难容!
    夫生死寿夭本乎天道,刑德威福出自人主,而愚僧诈称佛法,窃君权,僭造化,害政之深,岂不痛心!
    兹令:
    一、大明境内所有喇嘛僧,限三月内离境,逾期滞留者,无需审判,先杀后禀!
    二、汉传僧众不得私蓄资产,天下寺观庙产悉数充公。
    三、凡假冒僧尼者,一律罚为劳役,以儆效尤。
    各州府接旨当严督施行,使逃税之民重归编户,废寺之田尽复农桑,务求兵农两足,国泰民安,若有推诿渎职者,依律严惩!
    钦此!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