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218章 龙鳞显威,灵鸡镇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8章 龙鳞显威,灵鸡镇虫

    第218章 龙鳞显威,灵鸡镇虫
    刘子安尚未来得及回头。
    脚下忽有几缕青芒亮起。
    “嗤!”
    几道青色的木根破土钻出,卷起飞尘,交错盘结,如灵蛇般一瞬间织成厚厚一层根盾,牢牢护在他身后。
    “砰!”
    巨响乍起,泥土木屑齐飞。
    那股凶戾的土劲硬生生撞在根盾上,被层层磨碎,化作一团淡黄的雾气。
    雾气在风中一荡,便散作尘埃。
    天地重归静寂,只余刘子安胸口急剧起伏,额前冷汗涔涔,怀中那株仙桃树依旧灵韵流转,宛若无事。
    姜曦的身影,几乎是在尘沙未散时,便掠至刘子安身侧。
    一手揽住他摇摇欲坠的身子,另一手微抬,指尖灵光暗涌。
    她的目光冷如霜刃,定定望向那方炸开的深坑。
    尘埃散尽,坑底隐约有物。
    约羊羔大小,形似蝗虫,却又比蝗虫更沉、更静。
    那虫通体一色泥黄,似是以湿土捏就,再经阴火烘干,壳上带着几分陶胎未成的粗粝。
    一双复眼浑浊无光,像两块没打磨干净的黄玉,生着死寂的光。
    六足半陷土中,宛若扎根,气息深沉得看不出起伏。
    它一动不动,仿佛天地间原本就该有这么一块死物,只是那双眼,淡淡地转了个角度,便令空气都冷了一层。
    姜义未曾现身。
    他此刻正潜在暗处,离地三寸,连呼吸都收敛成了寂静。
    黑白二气在身侧缓缓流转,似雾似水,将他周身气息洗得干净无痕,仿佛凡尘间从未有过此人。
    可那蝗妖……似乎早有察觉。
    它那双黄玉般的眼,缓缓扫过一圈,先落在刘子安那张惨白的脸上,再掠向姜曦冷冽的眉眼,最终又似有似无地,在虚空中一滞。
    就在姜义藏身之处。
    随即,一道声音在三人心底响起。
    那声音不高,也无波澜,仿佛有人将一块冰冷的石头轻轻掷入水中:
    “凭你们三个,留不下我。”
    语气平直,不含一丝情绪。
    姜义心头一紧,指间的气机几乎乱了半寸。
    心中暗生寒意。
    这畜生,不仅神念通灵,连自己的行藏也早被洞悉。
    这等修为……
    怕是远在自己之上。
    还不等姜义心头那份惊异沉下,蝗妖第二道神念已悄然透来。
    那双浑浊的复眼,缓缓落在刘子安怀中的仙桃树上。
    树上灵气蒸腾,叶色微颤,似也觉出劫气将临。
    妖蝗声如砂碾,低沉中透着几分掩不住的贪念:
    “将这株桃树交出,村中的野蝗,我可令它们退去。”
    话落,夜色更深了几分。
    姜曦与刘子安对视,目中各有迟疑。
    既然已被识破,再藏,倒显得小家子气。
    姜义沉默片刻,指尖那缕黑白二气缓缓散开。
    他信步上前,至刘子安身畔,伸手取过那株被当作鱼饵的仙桃树。
    枝叶轻颤,灵光一闪,似在犹豫,又似在轻叹。
    姜义抬眼,望向坑底那头土黄色的妖蝗,语气平淡如古井无波:
    “我如何信你?”
    妖蝗触须微动,嗤笑声细碎如砂。
    那双死气沉沉的复眼深处,却忽地亮出一缕寒芒。
    它尚未回声,众人身后,忽传来一阵乱响。
    那是自两界村方向传来的,喊杀声碎裂,惨叫声断续。
    原本还能支撑的阵线,顷刻被更密集的“嗡嗡”声吞没。
    风一转,卷来一声灵鸡临死的悲啼。
    短促,凄凉,仿佛将那点人气也一并拖入黑暗。
    姜义眉头轻蹙,未发一言。
    他知,村那头的防线,已千疮百孔。
    这般动静,自是最好的筹码。
    那妖蝗的神念,又悄然沁入,语气里带着几分高坐云端的施舍:
    “我可代我主玄蝗子起誓。得此桃树,它们,即刻退去。”
    片刻寂然,神念再起,语调低回,似笑非笑:
    “待我族大军降临,也可念今日之情,留你等一线生路。届时做我族奴仆,总胜过做口粮。”
    姜义听着身后惨叫,神色微晃,似有不甘,又似无奈。
    良久,只余一声轻叹,从喉间逸出。
    他指尖微动,终是缓缓颔首,声音淡得几乎听不出情绪:
    “好……我给你。”
    说罢,双手托起那株仙桃树,竟真似恭献之礼,一步步朝着深坑走去。
    坑底那头妖蝗,见他如此识相,却未敢松懈。
    它那双复眼半垂,仍留了大半警意在姜曦与刘子安身上。
    显然,这三人在它眼中,不过蝼蚁。
    可若真有一同扑来的那一刻,它也得先遁一步。
    姜曦与刘子安虽不明父亲心意,却皆默然。
    那份从小养出的信任,教他们一言不发,只将气机紧束,如弓弦在风中,轻颤未发。
    姜义行得不快。
    神情里的那份颓然与无奈,做得恰到好处。
    似认命,又似失魂。
    直到走至坑缘,离那妖蝗,已不足半丈。
    如此近的距离,仙桃树根须间渗出的灵气,几乎凝作细雾,甘泉般沁入妖蝗口鼻。
    那妖蝗浑浊的复眼里,终于掩不住一丝欣然。
    连带着周身阴冷的气机,也随之一松,微微流转,仿佛久旱得雨。
    便在这一瞬。
    姜义双手微振,将那株仙桃树突地抛起。
    灵光溅散,枝叶带着一声轻吟,直掠半空。
    而他身形反不退,掌心一转。
    一根乌沉铜箍木棍,悄无声息地自壶天滑出,落入掌心。
    棍身寒气森森,深处却隐着一缕炽热之息。
    两端各嵌异铁。
    一端黑如墨,一端白若玉。
    而在那漆黑的一端顶上,一枚雪亮的鳞片,静静嵌着,光如刀锋,寒入人骨。
    那妖蝗的修为,本就高出姜义一线。
    况又是虫豸成妖,天生机敏。
    凡有杀机一息泄露,便如草动风生,立知祸至。
    铜箍棍甫一现身,那枚龙鳞的气息方才溢出,它心头那根弦已然寸断。
    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仙桃树!
    那具看似笨重的身躯,只轻轻一晃,便如水滴入泥,
    不留声、不起尘,悄然没入地底。
    遁得极快,快过电光,转瞬无踪。
    姜义却神色如常,似早有定计。
    他原也知,这一击,多半难中这滑溜的孽畜。
    手中棍势,却丝毫未止。
    妖蝗方才隐入地底,他已反手调转,将那嵌着龙鳞的漆黑一端,
    猛然杵向那妖遁走之处。
    “噗嗤。”
    轻声入土,半截木棍,竟毫无阻碍地没入坚地。
    下一瞬。
    姜义全身法力如开闸洪流,顺着棍身倾注而下。
    “咔……咔嚓……”
    寒气自铜棍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开去。
    以棍为心,一圈森白的霜缓缓铺展,
    泥土结冻,气息寂冷。
    姜义不敢再留余力。
    体内阴阳二气翻涌如潮,似江河决堤,一泻千里。
    那枚嵌在棍端的龙鳞,随之幽光乍起。
    至阴至寒的气息,无有阻隔,尽数倾泻而出。
    寒意蔓延,泥土凝白,连地底的岩石也冻得脆响。
    风声似也被封在这片冰壳里,寂静得只余心跳。
    直到体内最后一缕法力耗尽,姜义面色惨白,身形微晃,方才长吸一口气,硬生生稳住。
    他这边气息方敛,半空已掠过一道青影。
    姜曦身法轻捷,袖袍一展,稳稳接住那株仙桃树,连半片叶也未曾折损。
    刘子安心领神会,身形一晃,遁入那片凝霜的土地之中。
    片刻后,他破冰而出,脸上喜气几乎溢出:
    “岳父!那畜生被冻住了!就在下头三十丈处,冻成了一整块冰疙瘩,动也动不得!”
    姜义却不言笑。
    那张失血的脸仍冷着,气息薄得像要散去。
    他只是抬手一摆,目光落在姜曦怀中的仙桃树上,语气微急,却不容拒:
    “锦儿,快,种回去。莫让它灵性散了。”
    只这离地的片刻,他便已察觉,那株仙桃树原本圆融的灵气,已微微薄了几分。
    姜曦自晓这株桃树的重要,不敢稍有怠慢。
    应声而去,抱着那树,身形一闪,已回自家院中。
    她循着灵泉旧迹,将树重新栽下,双掌微覆,以自身修出的木气细细温养。
    泉气氤氲,枝叶轻颤,似有灵意初回。
    此时姜义那边,方欲喘息一口,身后村中,却忽起一阵骚乱的轰鸣。
    那声音,与先前不同。
    不复癫狂,反倒带了几分惊惶。
    没了妖蝗的神念镇压,亿万蝗虫血脉里那点对天敌灵禽的畏惧,便如泉眼决堤,瞬间喷涌。
    先前有多狂,此刻便有多乱。
    那片压顶的黑潮,忽如退海之水,仓惶后撤。
    前者挤后者,后者又踏前者,乱成一团沸粥,天光都被搅得灰白。
    姜义望着那退去的黑浪,神色仍冷。
    脸上未有半点喜色,只一片沉寂。
    放任这些畜生逃散,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去祸人罢了。
    他心念微动,眉目间无波无澜,一缕神念已悄然放出。
    片刻之后,那渐趋零落的厮杀声里,忽传三声高亢的鸡鸣。
    金羽、赤羽、青羽。
    三声相继而起,虽带鏖战后的疲色,却依旧清亮昂扬,一声比一声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意。
    随即,三道流光自村中冲天而起,各引幸存的族鸡,似离弦之箭,破空而去。
    金光锐似锋,赤光如焰,青光带电。
    三色光影在半空化开,并不相聚,反倒远远分散,拉出一个宽阔的弧面,将那退乱的虫潮,生生围在其中。
    说也怪。
    三族灵鸡,本就不多,经此血战后,所余不过三四十只。
    散布在偌大天野间,彼此相隔数里,稀稀落落,远看,倒像是夜空几点孤灯。
    可便是这般稀疏一圈,却如无形天堑,令虫潮寸步难越。
    高鸣声起,回荡天地。
    每当一声响起,那些密匝的蝗虫便乱成一团,彼此冲撞,却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不是阵法,也非术力。
    是血脉里的畏惧,是天道使然。
    不讲理,却最管用。
    虫潮被困,天地间的喧嚣终于散了几分。
    姜义缓出一口气,目光却仍落在那片凝霜的土地上。
    仿佛能隔着厚土,瞧见地底那头被冻住的孽畜。
    他倚着乌沉铜棍,气息微浮,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
    “子安,你回去瞧瞧。”
    顿了顿,又道:“村里这场折腾,人心怕是慌了。去,稳一稳。”
    刘子安点头,未多言。
    “岳父放心。”
    话落,身形一晃,化作一道土黄虚影,没入夜色。
    风过,四野俱静,只余姜义一人。
    呼吸吐纳,绵长若丝。
    他面上那层死灰,随着气息流转,渐渐褪去几分。
    似在调息,实则未松。
    他手握铜棍,五指微绷,时有细微法力自掌心流入棍身,如细泉渗土,无声无息地沁入地底。
    冻土之寒,又厚了一寸。
    他这般守着,滴水不漏,生怕那孽畜还有什么脱身的邪术。
    夜色沉沉,不知过了多久。
    待那股空乏感被新生的法力填了几分,他才略觉轻松。
    指间轻掐土行诀,
    另一手仍死攥铜棍不放。
    身形一矮,连人带棍,便那般无声地沉入地底。
    下沉约三十丈。
    四下冰晶交错,映着铜棍龙鳞的微光,寒芒如息。
    土石正中,一块玄冰静悬,里头封着那头土黄妖蝗。
    它仍维持着遁走的姿态,六足蜷曲,头微昂,连那双浊黄的复眼里,最后一线惊惶,都被凝成了冰。
    姜义的神念,如水银泻地,在那玄冰上细细游走。
    空寂一片,再无半分生机。
    他却不敢信。
    这等养成气候的精怪,死得太安静,叫人心底难免生出几分狐疑。
    他静了片刻,方抬起一手。
    五指微张,掌心虚拢,对准那块玄冰。
    壶天之法,缓缓催动。
    无声无势。
    那块冰仿佛被风拂去一层尘,轻轻一晃,
    便没入他掌中那方寸天地,无影无踪。
    成了。
    铜棍在掌,指节微松。
    心头那根绷得发紧的弦,也终于落回原处。
    他这壶天之法,玄妙非常,却有一桩死限,不纳活物。
    既能收进去,便是死得干净。
    姜义自土中破出,那股刺骨的寒意,便散了。
    夜风拂面,不再清冷,却添了几分腥甜气。
    他收起阴阳龙鳞棍,未落地,只足尖一点,身形已拔高数丈,掠向自家院落。
    月色微凉,俯瞰下去,两界村如一幅破败的画。
    地上覆着厚厚一层虫尸,黑得发亮,像被墨泼过。
    其间几处杂色,是古今帮帮众的身影,也有灵鸡零落的羽毛。
    姜义目光一沉。
    人死灯灭,多想无益。
    村口,姜锦一身青衣,衣上尘土不多。
    神情还算镇定,正指挥着帮众,将战死的同伴一具具抬至一处。
    乡民们也陆续出了屋,低着头,清扫残骸。
    哭声是有的,却低低的,像风掠过荒草。
    惨,却不乱。
    倒是那些鸡,比人还忙。
    三族之外的杂羽灵鸡,连同村中得了些灵气的寻常土鸡,都得了自由。
    它们散在虫尸堆中,昂着头,踏着同类的血肉,专挑那些体型稍大、仍带妖气的尸壳啄食。
    你争我夺,喙声不绝。
    在这满地的血腥气里,它们啄得极欢,仿佛只是丰收之后的一场盛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