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 第231章 封神重演了,西岐又东征朝歌!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1章 封神重演了,西岐又东征朝歌!

    第231章 封神重演了,西岐又东征朝歌!
    轩辕颛顼等人皇环绕人皇之气,身形转瞬便来到昆仑山玉虚宫外。
    广成子早已在此等候,见轩辕颛顼到来,微微颔首:“诸位人皇你们来了。”
    轩辕首先躬身行礼:“广成子仙师相召,我等不敢怠慢。不知仙师有何吩咐?”
    毕竟他们都是广成子的弟子,如今离开火云洞还是听广成子的,也是阐教门人。
    如今的人族,早已进入到无凡人时期,那么火云洞的人皇,就再也没有继续留在火云洞的意义。
    本身火云洞的意义就是老子阻止人皇继续长久当下去,主要是形成人亡政息的更替秩序,但是现在帝辛一直做人皇,则火云洞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而火云洞人皇虽然下界,但是地位也是尴尬,因为他们没有对帝辛约束力,而是过期的人皇,那么他们想要继续翻红,就要搞事。
    广成子引着颛顼步入玉虚宫偏殿,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人皇可知,那子煜所倡心道,看似让众生凝聚心源,实则是让人族失去天道制约,愈发重自我而轻天道。如今帝辛率领人族,更是隐隐有触犯天道枷锁之势。”
    广成子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为免人族因帝辛的狂妄而遭天道抹杀,当务之急便是灭商重订人族秩序。大师伯已敕令诸位人皇降世,这灭商之事,还需颛顼人皇牵头主持。”
    这次主持灭商,主要人是颛顼,而非轩辕,因为颛顼有一个狠劲,绝地天通就是颛顼搞出来的,野心也大,轩辕则是人设为仁义,却不合适当主帅。
    颛顼闻言,眼中闪过坚定之色,当即说道:“仙师所言极是!人族乃天地之灵秀,绝不能因帝辛一人而万劫不复。为救人族于危亡,颛顼自当全力以赴,纵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广成子抚须笑道:“如此甚好。此战便以颛顼人皇为首,阐教、佛教、人教皆会全力相助,助人皇成事。”
    这时,轩辕黄帝沉声道:“老子圣人传我一阵,名为‘血脉归心阵’,以我轩辕血脉为引,三界之内但凡有我轩辕血脉者,皆会感应到阵中召唤,前来响应。”
    广成子闻言大喜:“有此大阵相助,大事成矣!此战便在长安起兵,那里将是我等伐商之地。”
    众人皆无异议,当即动身前往长安。
    长安,曾是唐国封地,历经两个元会的变迁,如今再次成为风云汇聚之地。
    阐教群仙踏着祥云而来,广成子、云中子、太乙真人等金仙个个气息磅礴。
    轩辕黄帝与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身形巍峨,人皇之气弥漫开来,让整座长安城都为之震颤。
    佛教的弥勒佛、观音古佛等也率领弟子赶到,佛光与仙气、人皇气交织在一起,祥和中透着肃杀。
    众人齐聚长安城中最大的校场,轩辕黄帝走到校场中央,立刻名人摆下阵旗,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刹那间,他体内的轩辕血脉之力奔涌而出,化作一道璀璨的金色光柱直冲云霄。
    “以我轩辕血为引,唤我血脉后裔归!”
    随着轩辕黄帝一声大喝,那道金色光柱猛地炸开,化作无数道细小的金光,向三界各处散去。
    血脉大阵乃是对凡是轩辕血脉的深层的基因召唤,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来。
    而是那种,得到召唤之后,加强了归心力,然后自己做出判断之后,选择前往长安。
    轩辕血脉者无数,哪怕是有万分之一的人到来,也是无数人了。
    一时间,三界开始出现动荡,无数轩辕血脉的人族修士、将士感应到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颛顼人皇走到轩辕黄帝身旁,沉声道:“祖父,血脉大阵已成,只待号令下达,便可兵发朝歌!”
    广成子看着校场内汇聚的磅礴势力,眼中精光一闪:“万事俱备。待时机一到,便是我等伐商之时!”
    校场上,旌旗猎猎,杀气腾腾。
    阐教群仙、五帝与人皇,还有无数响应号召的人族将士,都在静静等待着那一声出发的号令。
    当真是一个轮回,原本封神时期,也是从西岐开始东征,时隔几个元会,这一幕重演,依旧是从西岐开始,依旧是阐教群仙,依旧是四个圣人。
    此时人教玄都大法师,阐教群仙,佛教群佛皆至。
    而长安风云变色,天地的本源仿佛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涌动不息。
    阐教群仙无数道仙气汇聚在一起,如同一座巍峨的仙山,压得长安城外的大地微微震颤。
    佛教群佛也不甘示弱,弥勒佛祖端坐在十二品莲台之上,周身佛光万丈,照亮了半边天空,佛音阵阵,仿佛能洗涤人的心灵。
    无边佛光汇聚,形成一片巨大的佛国虚影,悬于朝歌城上空,庄严肃穆。
    数位人皇更是气势非凡,颛顼、帝喾、尧、舜等人并肩而立,周身万劫不磨的人皇之气冲天而起,那是历经无数岁月沉淀下来的人族气运,厚重而磅礴。
    人皇气相互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插云霄,与天上的日月星辰遥相呼应。
    颛顼此刻成为众人主帅,既有人皇万劫不磨的身份,又有准圣的修为,当即大喝一声:“传檄三界,兵发朝歌!”
    很快,一道檄文立刻发出。
    盖闻天地有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族自三皇肇始,五帝承继,代天牧民,皆以敬畏天道、协和万邦为根本。
    然今商室帝辛,罔顾天命,悖逆人伦,歪理邪说,祸乱乾坤。
    颛顼忝为上古人皇,不忍人族沉沦,谨以大义布告天下。
    帝辛宠信妖邪,妄倡心道,惑乱人心。夫天道者,万物之纲纪,众生之准则也。
    商室子煜以自我为尊,弃天道于不顾,使人心离散,纲常崩坏。
    今日之人族,重私欲而轻公义,尚诡诈而弃诚信,皆由此辈蛊惑所致。
    长此以往,人族必遭天道摒弃,化为飞灰,万劫不复!
    老子圣人慈悲,敕令火云洞五帝归位,欲挽人族于危亡。
    元始天尊仁德,命阐教群仙相助,期正人伦于倾覆。
    西方诸佛亦感此劫,愿共襄盛举。
    颛顼承天命,奉圣谕,今以轩辕黄帝血脉归心阵为基,聚三界轩辕血脉之众,于长安起兵,誓伐暴商,重订人族秩序!
    凡我人族子民,无论贵贱,若念先祖之德,惜自身之命,当闻风而起,响应义师。
    或执干戈以卫社稷,皆可积累功德,庇佑子孙。
    若有顽抗者,天兵一到,玉石俱焚,若有首鼠两端者,天地不容,鬼神共诛!
    子煜者,西游之时敢杀准提圣人善尸,其心之狂悖,亘古未有。
    今藏于暗处,妄图搅乱大局,待我义师兵临朝歌,必使其原形毕露,以偿血债!
    天道昭昭,民心悠悠。
    伐商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为人族万世太平,灭子煜蛊惑人族而至被天道所弃万劫不复。
    颛顼在此立誓:不破朝歌,誓不还师;不诛暴逆,誓不罢休!望天下有识之士,共赴国难,同襄盛举,复我人族荣光,还我天地清明!檄文所至,天地共鉴!
    此次讨伐,檄文以殷子煜心道会导致人族万劫不复为主旨,开始起兵东征朝歌。
    这一切,仿佛是封神时期的重演,如同是一场梦幻一般,以四圣托底,二十几个准圣,浩浩荡荡直扑朝歌。
    仿佛是一切变了,仿佛是一切都没有变。
    封神之时跟如今牵扯了几个元会,三界各方的人也是变了又变,并且朝歌又一次进入了存亡期。
    唯一的变化,则是殷子煜从一个小仙进入到了接近证道期,而不管此战究竟是何意义,其实都没有关系,因为圣人在这里,可以改变一切意义。
    但是如今的局势,依旧是巨石压卵之势,四圣托底,纵然是过了几个元会,通天跟女娲再参战,也是必败的局势,也是基本上被横扫的局势。
    当檄文响彻三界,顿时引起三界各方的震惊,历史又轮回了,但是危机更大。
    大军东征的消息如乌云般笼罩在朝歌上空,就在满城军民忧心忡忡之际,数道金光自东海方向疾驰而来,转瞬便落在朝歌皇宫前的广场上。
    金灵圣母身着仙衣,率领无当圣母、龟灵圣母及截教众弟子现身,周身仙气缭绕,与朝歌城内的人皇气交相辉映。
    “金灵掌教大驾光临,我等有失远迎!”
    成汤率先迈步上前,身后武丁、盘庚、帝乙等历代人皇紧随其后,齐齐对着金灵圣母拱手行礼。
    这些曾执掌人族气运的帝王,此刻虽为过时的人皇,却依旧带着睥睨天下的人皇威仪。
    金灵圣母侧身避开大礼,声音沉稳有力:“诸位人皇不必多礼,颛顼已自长安起兵,扬言要覆灭大商,贫道奉师尊通天教主之命,特率截教弟子前来援助。”
    帝辛身着玄鸟帝袍,拱手感谢:“多谢师祖雪中送炭,这份援助之恩,孤与大商上下永世不忘!”
    帝辛是闻仲的弟子,闻仲是金灵圣母的亲传弟子,故而帝辛属于是截教的三代弟子。
    金灵圣母却轻轻叹息:“只是不知子煜究竟在何处。此次颛顼兴师动众攻打大商,明面上是要重订人族秩序,实则是为了逼子煜现身而杀之。目的乃是阻止子煜证道。”
    成汤抚着长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子煜此刻显然已到闭关证道的关键时期。他若不能证道,即便强行归来,面对圣人环伺亦是无用,他若能证道成功,自会踏破虚空而至,则危机自解!”
    成汤说完看向金灵圣母,语气带着几分决绝:“金灵掌教,若是朝歌当真到了不可守的地步,还请诸位截教仙师先行撤离,这是大商的因果,不该拖累诸位,且四圣降临,也必然无法守护,不过是重演封神之事罢了!”
    帝辛重重点头,双手紧握成拳:“皇祖所言甚是。此战形同昔日封神,颛顼欲灭大商,孤便以这人皇之身再战一场,有何可惧!若子煜皇叔能证道归来,大商定然能存续,若未能证道,大商即便有通天圣人庇佑,也终将走向末路。”
    武丁上前一步,声音铿锵:“我大商自汤王灭夏以来,历经数代人皇开拓,早已将气运深植人族血脉。纵然此战凶险,我等历代人皇亦会与朝歌共存亡,为子煜争取最后一线证道的时机。”
    金灵圣母望着眼前这些宁死不屈的人皇,心中敬意油然而生:“诸位人皇放心,截教既已承诺援助,便绝不会临阵退缩。纵然前路是刀山火海,贫道与诸位弟子也会与朝歌共进退!”
    就在朝歌气氛紧绷之际,南方天际忽然腾起万道七彩霞光,霞光之中,一条巨大的白蛇虚影盘旋舞动,所过之处,百虚影绽放,一股柔和却又磅礴的妖气弥漫开来。
    妖皇白素贞身着素白长裙,率领着麾下一众妖族大圣,踏着祥云降临在朝歌城外。
    “吾奉女娲娘娘法旨,特来援助朝歌!”
    白素贞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城头的众人,对着成汤和帝辛微微颔首。
    成汤与帝辛对视一眼,皆是心中一动。
    成汤率先上前,对着白素贞拱手道:“多谢妖皇及女娲娘娘的援助之情,只是……大商的存亡,全系于子煜能否证道。若子煜能证道归来,大商自可存续,若不能,大商也甘愿玉石俱焚,无需诸位为我大商而战,徒增伤亡。”
    帝辛也紧接着开口:“皇祖所言,正是孤的心意。妖皇的好意,孤心领了。此战关乎大商气运,也关乎子煜皇叔的证道之劫,纵然妖皇乃至女娲娘娘援助又如何能够力敌四圣?若是子煜皇叔证道成功,何愁大商不兴,若是不成,便是有再多援手,也难改覆灭之局,届时玉石俱焚,不必牵连妖族。”
    白素贞闻言,秀眉微蹙,身后的妖族将领们也露出些许诧异之色。
    白素贞沉吟片刻,说道:“女娲娘娘知晓朝歌危局,特命我等前来,便是不愿见大商就此覆灭,更不愿见子煜道友因无援而错失证道之机。”
    成汤摇了摇头:“妖皇好意,我等铭记在心。只是天道轮回,自有定数。大商的因果,理当由大商人自己承担。子煜若能证道,便是天道也无法阻拦大商存续,若不能,那便是大商气数已尽,强求不得。”
    而帝辛则是剑指苍穹:“孤与人皇先祖们早已做好准备,纵然是玉石俱焚,也要守住这朝歌最后的尊严,为子煜皇叔争取那一线证道的时机。妖皇还是请回吧,不必为我大商冒险。”
    白素贞望着成汤和帝辛眼中的决绝,又看了看周围那些神色坚定的历代人皇,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佩。
    白素贞又看向已经到来的截教众人轻轻叹息一声:“既然诸位人皇心意已决,那我等便在城外驻扎,若是无能为力则不插手若是能力之内,妖族也不会坐视不理。”
    成汤和帝辛对视一眼,拱手道:“多谢妖皇。”
    如今前线的关隘是阻挡不住的,决战就在朝歌城外,并且必然是以雷霆之势结束。
    虽然这些援助都到了,但是意义不大,面对四圣的泰山压顶,面对数十个准圣,这也就是一个安慰罢了,而商汤人皇自然也明白。
    若是殷子煜能够直接证道,则危机自消,若是不能证道,则大商必亡,这是必然的,纵然是女娲通天一起前来,也不过是被两位圣人缠住,这是事实!
    所以,帝辛跟成汤看的明白,原本的封神还有打碎洪荒的沉船计划,而此战则不会再有了,唯一的希望,则是殷子煜证道归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