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伊斯坦堡的瞬息与永恆
第262章 伊斯坦堡的瞬息与永恆银光熠熠的欧冠奖盃矗立在球场边,上面已经繫上了代表切尔西的深蓝色丝带,马尔蒂尼从奖盃旁经过,没有再看它一眼。
卡卡跪在草皮上,泪水模糊了视线。
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当他从圣保罗来到米兰时,所有人都期待著这位巴西天才的精彩表现。
在红黑军团,他得到了无数球迷的喜爱。
这支象徵著荣耀的俱乐部,却已在连续两个赛季与冠军失之交臂。
克雷斯波带著满腹的不甘站在场边。
他在这场决赛中倾尽所有,每一个跑动、每一次射门都像是在向切尔西、向阿布和穆里尼奥证明著什么。
可2—5的比分无情地宣告,他的挣扎终究徒劳。
虽然他仍属於切尔西球员,但斯坦福桥的更衣室早已没有他的位置。
他渴望留在米兰,渴望继续身披红黑战袍。
可所有人都知道,米兰正在追逐那个巴西天才。
这场惨败之后,米兰的重建势在必行,而克雷斯波的名字,显然不在球队未来的蓝图里。
他茫然地望向球场。
29岁的年纪,却连下赛季会在哪里踢球都不知道。
斯塔姆、內斯塔、加图索、皮尔洛、迪达......他们低著头快步走向球员通道。虽然按照流程还要领取亚军奖牌,但此刻没有人愿意在场上多停留一秒。
皮尔洛缓缓穿过半个球场,目光落在那个年轻人身上—罗伊,年仅二十岁却已站在欧洲之巔的天之骄子。
两个赛季,两个三冠王,从摩纳哥到切尔西,这个黑髮被汗水浸湿的高大身影正轻鬆地与切赫交谈。
看著他结实的身躯和年轻的面庞,皮尔洛突然感到一阵压抑,这样的天才与自己不属於同一支球队,光是想到这点就令人室息。
“享受这一刻吧,罗伊。未来还有更多荣耀等著你去征服......只是希望下次別在我们身上拿冠军了。”
罗伊轻鬆地对皮尔洛说:“你们今晚踢得很好...但我也踢得很好,我从未像今天一样发挥出色过,这是我踢球以来最强的一场比赛。”
皮尔洛怔住了片刻,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
“难道还要我谢谢你不成?”
他在心里默念著,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两人沉默地对视了几秒,最终只是默契地脱下球衣,完成了交换。
阿塔图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切尔西球迷陷入了疯狂,一个球迷在面对《天空体育》採访时几近疯狂:“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切尔西!欧冠冠军!罗伊!操他妈的罗伊!帽子戏法!助攻!一个人干翻米兰!他说要为伦敦带回欧冠...这个疯子...这个该死的天才他真做到了!冠军!是我们切尔西!不是他妈阿森纳不是热刺不是西汉姆联不是富勒姆!是我们!斯坦福桥的蓝色!欧冠奖盃要刻上chelsea了!你们看见了吗?!我们他妈的是欧洲之王!罗伊!上帝啊!他才二十岁!二十岁就在决赛打进三个!伦敦是我们的了!整个欧洲都是我们的了!”
看台上,蓝色的旗帜在挥舞,球迷们相拥而泣。
有人掐著自己的手臂,喃喃重复著:“我们是欧冠冠军...我们是欧冠冠军.
”
这声音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很快便匯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在伊斯坦堡的夜空下迴荡。
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后,这一刻都將在切尔西的歷史中被永远铭记。
球场上的球员,兰帕德、德罗巴、蒂亚戈—门德斯、马克莱莱、德塞利、特里、卡瓦略乃至切赫,乃至替补席上的达夫、胡特、乔—科尔但等所有球员全部涌入球场,一些球迷也翻越场边涌入,媒体疯狂地试图採访每一个可以採访到的球员...所有人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喜悦之中。
穆里尼奥站在场边,双手插在西裤口袋里,阿塔图尔克的夜风掀起他早生的几丝白髮,此刻他尝到的不是预想中君临欧洲的甘美,而是某种钝重的、近乎疲惫的释然。
“晚了一年...”他对著草皮自语。
他没有在他最想、最应该夺冠的时候拿下那该死的冠军。
这本该是去年就该到手的荣耀。
那时他状態更好、更锋芒毕露,那座奖盃能堵住所有质疑者的嘴。
现在虽仍是冠军,却像过了最佳饮用期的红酒,滋味还在,却少了最让人颤慄的那分烈性。
罗伊说得对,所有的冠军也只是冠军。
领奖台上镀金的浮雕不会记载你是在巔峰时期登顶,还是侥倖取胜。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些胜利带著宿命般的圆满,而有些,比如今晚,更像是对遗憾的补偿。
而阿布拉莫维奇在比赛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球场上,事实上他在比赛结束前就离开包厢,在伤停补时时间他在通道里等候,像是一个等待上场的拳击手一样跃跃欲试,在后台焦躁地等待著属於自己的金腰带时刻。
当终场哨刺破伊斯坦堡的夜空,这个俄罗斯人几乎是飞奔著衝进球场。
他甚至拨开了欧足联的礼仪官员,在特里和兰帕德还沉浸在跪地庆祝的狂喜中时,已经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攥住了大耳朵杯的底座。
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就像是握住传国玉璽的袁术。
这个俄罗斯寡头站在伊斯坦堡阿塔图尔克球场的镁光灯下,看著自己用2.3
亿英镑堆砌的足球帝国终於加冕为王。
从2003年7月1日收购俱乐部到2005年5月25日夺冠,正好658天。
“嘿,布朗...我的好兄弟!”
罗伊在熙攘的庆祝人群中穿行,四周挤满了名流、记者、球员家属和幸运的球迷。
米兰球迷早已如退潮般散去,只剩下零星几个红黑军团的支持者,还固执地站在看台上,等待目睹自己的球队领取亚军奖牌。
就在这时,罗伊的目光锁定了那个高大的身影,勒布朗—詹姆斯,一身切尔西球衣,正站在场边微笑。
罗伊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狠狠拥抱了他,儘管詹姆斯比他高大许多,但罗伊仍使劲拍了拍他的后背,像是久別重逢的兄弟。
在与espn的短暂交流中,罗伊面带微笑地称讚了詹姆斯:“布朗是个不可思议的运动员,真的。他的天赋...老天,那简直像是被上帝偏爱的杰作。未来是他的,毫无疑问。当然,他还需要再成长几年。”
几位好莱坞明星走过来加入交谈,气氛轻鬆愉快。
詹姆斯笑著与他们寒暄,感受到罗伊话语中的真诚。
然而,当罗伊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出那句“布朗...这就是夺冠的感觉,你也会做到的”时,詹姆斯的笑容微微僵住。
这句话看似鼓励,却隱约带著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我当然能做到...但为什么是你来说。
还有...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做到。
以及...我在哪里可以做到。
谢丽尔穿过庆祝的人群,来到罗伊面前。
她刚张开双臂,罗伊便一把揽住她纤细的腰肢,將她整个人抱离地面。
谢丽尔笑著搂住他的脖子,忘情地在他脸颊上落下一吻。
周围闪烁的闪光灯瞬间变得更加密集,记者们爭先恐后地记录下这一画面,欧冠之王与英格兰玫瑰的胜利之吻,註定將成为明天各大报纸的头版。
罗伊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胜利、拥抱、亲吻、闪光灯,一切都像设定好的剧本。
法甲夺冠时那个荷兰女孩的轻笑,欧冠捧杯夜法国女孩的红唇,如今谢丽尔落在他脸颊上的吻,不过是不同场合下的相同桥段。
每一次庆祝都仿佛在重复上一次的流程,甚至连媒体的喧器、观眾的欢呼都变得如此熟悉,熟悉到近乎麻木。
他贏得了无数奖盃,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初那份纯粹的兴奋。
当荣耀成为习惯,当感情沦为胜利的装饰,就连最辉煌的时刻也难免透出一丝难以言说的空虚。
这或许就是天才的代价:在征服一个又一个巔峰的同时,那些曾让他热血沸腾的瞬间,如今只剩下机械般的熟练与索然。
当米兰球员一个个从领奖台上离开后,切尔西全队站在领奖台上,蓝色彩带像暴雨一样从天空倾泻而下。
虽然罗伊已经是球队真正的核心和领袖,但按照传统,老队长德塞利还是作为代表举起了欧冠奖盃。
罗伊站在一旁,手指紧紧攥著胸前的奖牌,眼睛里映著银杯的闪光。
看台上几乎没有米兰球迷了,只剩下几个零星的红黑色身影沉默地看著这一切。
伊斯坦堡的故事,就这样画上了句號。
周围的队友们又哭又笑,看台上的球迷声嘶力竭地喊著“冠军”,蓝色的彩带像雪片一样落满他的肩膀。
但这一切都进不到他心里。
这一刻,他只觉得空荡荡的。
奖盃很重,欢呼声很大,可那种期待已久的兴奋感却迟迟不来。
他的目光已经越过这片狂欢的蓝色海洋,落在了不知名的远方。
因为对他来说,只有下一个冠军,才算数。
赛后发布会。
安切洛蒂:“开场阶段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但没能把握住...这或许就该受到惩罚。
我们今天两次顽强地扳平了比分...如果上半场结束前没有那个疏忽导致的丟球,结局可能会不同,但足球比赛没有如果。”
“切尔西踢得非常顽强,作风强硬,整体性极强...在阿比达尔被罚下后,他们十人应战反而又打进我们两球,这確实...”
“关於罗伊的状態?不需要我来评价...欧冠决赛三球一助攻的数据摆在那里,我只希望这是他状態最差的时候。”
马尔蒂尼:“我们犯了些错误,而切尔西抓住了每一次机会。当你给罗伊这样的球员空间时,他就会让你付出代价,今晚我们为此付出了太多次。”
有记者追问关於退役的传闻,他微微摇头:“现在我只想说......祝贺切尔西。我们曾离冠军很近,但足球就是这样。”
卡卡的声音带著一贯的温和与克制:“切尔西配得上胜利,特別是罗伊。当你面对一个能在任何时刻改变比赛的球员时...我们尝试过限制他,但今晚他几乎是不可阻挡的。”
“现在我只想对球迷说声抱歉。他们配得上更好的结局,但足球...有时候就像我家乡的暴雨,再好的计划也会被淋湿。”
穆里尼奥:“毫无疑问,这个赛季已经完美结束了,我们已经贏得了所有能贏的荣誉。
切尔西真正做到了贏下一切”这个目標一联赛、欧冠、足总杯、联赛杯,四座奖盃不会说谎。那些曾经质疑我们的、害怕我们的、詆毁我们的、攻击我们的人...现在他们如果正在看电视,就该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四冠王,我们是欧洲最强的球队。”
“当你站在足够高的位置时,其实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因为要让別人仰著头和你对话是很困难的,这对双方都不是舒服的交流方式。我们只是用成绩说明了一切。”
“我要感谢每一个人,也许贡献有大有小,职责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该做的工作。这就是切尔西能创造歷史的原因。”
特里:“我十四岁就来到了切尔西...这支球队就是我的人生。我梦想过为切尔西踢很多年球,贏得很多冠军。我在这里得到了一切,也会为这里付出一切。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像做梦。”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我突然想起1998年10月28日那场比赛,联赛杯对阿斯顿维拉,我在第87分钟替补上场完成切尔西首秀。那是六七年前的事了,而现在我们站在土耳其,刚刚击败了ac米兰...”
“说实话,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米兰就是足球世界的標杆。有段时间我甚至觉得他们是不可战胜的。但今天我们证明了一切都有可能。”
德塞利:“能在职业生涯中为三支最重要的俱乐部都贏得欧冠奖盃,这种感觉难以形容...特別是在切尔西,这里让我体会到了最深的尊重和归属感。为这支球队贏得重要冠军一直是我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
“关於未来,我想是时候考虑退役了。虽然还有俱乐部联繫我继续踢球,但我感觉需要休息了...所有事情都有该结束的时候。”
“至於切尔西的未来?完全不需要担心。有些年轻人已经证明了自己能扛起所有责任,他们做到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所有的记者最想採访的还是罗伊。
他在这个英超赛季打进了40个球,送出了19次助攻。在欧冠赛场,他一人轰入19粒进球。就在今晚的决赛,他独中三元完成帽子戏法,还贡献一次致命助攻,彻底摧毁了ac米兰那条价值连城的防线。
他才二十岁。
上个赛季,他已经同时拿下了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
而现在,所有人都清楚,这两座奖盃极有可能再次被他收入囊中。
他的崛起速度令人眩晕,达到的高度令人仰望。
当今足坛,已经找不到能与他相提並论的球员。
所有人的目光,所有人的期待,所有人的惊嘆,都聚焦在罗伊身上。
罗伊创造了足球史上无人能及的记录,他是第一个连续两个赛季包揽三冠王的球员。
2003—2004赛季,他带领球队拿下法甲冠军、法国杯和欧冠冠军。
紧接著的2004—2005赛季,他又在英超完成联赛冠军、足总杯、联赛杯和欧冠的四冠伟业。
这中间,他还为法国队贏得了2004年欧洲杯冠军。
这样的成绩单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即便放在一个顶级球星整个职业生涯的履歷里都堪称辉煌,而罗伊只用了两年就达成了这一切。
最可怕的是,他现在才二十岁,等十年后他三十岁时,这个纪录会变成什么样?光是想像这个可能性就让人感到窒息。
这已不仅仅是成功,而是对现代足球的彻底统治。
“罗伊......成为史上首个连续两个赛季包揽三冠王的球员,你现在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队报》记者杜鲁克问了第一个问题,罗伊给出了答案:“很爽...因为我不想输。”
“现在,你下一步的目標是什么?”
“我会继续全力以赴踢好每一场比赛。如果非要单独说一个目標的话...我希望贏得世界盃冠军。和法国队一起,在2006年世界盃上有所收穫。”
《都灵体育报》记者问了一个问题:“两年內贏得7座重要奖盃,你如何保持这种近乎不可能的稳定性?”
“稳定?不,我从未追求过这种东西。真正的关键在於,我还在进化,还在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还在对足球保持饥渴的好奇心。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我都在尝试突破现有的边界。”
“所谓的稳定性”对我来说恰恰是最乏味的状態。我憎恶停滯,厌倦重复。驱动我前进的从来不是保持什么,而是创造什么,新的技术动作,新的比赛理解,新的胜利方式。”
“我的足球哲学很简单:永远对下一个可能性保持贪婪。当別人谈论我的稳定发挥”时,其实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在追逐一个又一个新目標的过程。”
发布会进行到后半段,问题开始变得重复。
记者们换著方式询问关於胜利、荣誉和未来的话题,直到espn的记者突然拋出一个特別的问题:“有考虑过像乔丹那样短暂退役吗?假如有一天,你真的拿遍了所有冠军..
”
这个问题打破了发布会的常规节奏,让现场安静了一瞬。
罗伊眼睛一亮,说道:“是的,除了足球之外,我还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成为一名f1赛车手。”
“你会为哪支f1车队效力?”
如果是以前的罗伊,他会直接回答“法拉利”。
但现在不行了,他和宝马签了代言合同,而威廉士车队用的正是宝马提供的发动机。
深夜,阿布拉莫维奇稍小一些的“罗盘號”游艇静静划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黑绸般的水面。
甲板下的派对喧囂隱约可闻,而罗伊独自站在上层甲板,望著这个刚刚见证他加冕的城市。
伊斯坦堡在夜色中展开它千年的画卷。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型穹顶蛰伏在夜色中。
稍远处,苏莱曼清真寺的四座宣礼塔刺向夜空,这座十六世纪的建筑仍掌控著伊斯坦堡的天际线。
亚洲岸的灯火相对稀疏。
加拉塔孤独地矗立在卡拉柯伊区,这座十四世纪的热那亚瞭望塔见证过无数战舰出入金角湾。
更东边的於斯屈达尔区,现代公寓楼群中偶尔露出奥斯曼时期的老宅屋顶。
海峡最窄处,月光照亮了鲁梅利要塞的古老石墙,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就是从这里发起对君士坦丁堡的总攻。
几小时前,阿塔图尔克球场的欢呼声曾短暂打破这座城市的歷史沉眠,现在又復归平静。
就像1453年的炮声,1918年的汽笛,2005年的终场哨,都只是博斯普鲁斯漫长记忆里的一个音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