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人皇天帝 > 第226章 战略改变 全力进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6章 战略改变 全力进攻

    第226章 战略改变 全力进攻
    隨后两翼便又是持续不断的数十年廝杀。
    不管是为了让大乾陷入战爭泥潭的战略目標,让其流血。
    还是为了拖延时间,让军队休养好,以及后方的各种布置更完善。
    大后都绝不会让大乾轻易清扫完两翼与后方,越靠近大后越是如此。
    所以也不仅仅是常玉的打仗风格导致,两国之间的形势,也导致双方在两翼、以及大乾后方的廝杀,只会愈发激烈。
    洪武四千三百九十年,明古的三大神通达到第六层大成境界。
    对明古本身战力的增幅达到了三成。
    若他仍是上等仙神之境的话,则能达到三倍。
    这便是他不惜费那么多时间,量身为自己打造的三大神通厉害之处。
    可惜,他境界提升的太快,导致三大神通始终跟不上他的脚步。
    按照他现在的预料,三大神通想要跟上他的脚步,在他手上真正的大放光彩、举足轻重,估计要到神王境了。
    只有神王境中那遥远的道路,才能给他足够的时间,將三大神通提升到与自身境界匹配的地步。
    洪武四千四百五十年,大乾军队后方、两翼清扫完毕,主力也休养完毕。
    常玉率领著大军,发起了第十一次大战。
    此次大战的目標非常明確,必须一举將大后军队赶出落日沙漠。
    这需要將战线往前推进两千万里左右。
    说起来似乎不难,以大军主力远超大神巔峰之境的力量,一息就能跨越数千万里。
    但想要真正的推进战线,必须將大后军队打服、打疼,打的他们不得不拱手让出两千万里防线。
    对这种硬碰硬战斗,向来是常玉所擅长且喜爱的。
    两军第十一次大战展开。
    此战,鏖战近九天时间,双方再一次两败俱伤。
    仍是谁也没有占据上风。
    不过大乾此战的目的达到了,一举將战线推到了落日沙漠西方边缘。
    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也算是两大神朝交战以来,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了。
    大乾全据落日沙漠!
    后方的宣传自是不会落下,表面上、大乾到处都是一片欢呼喜庆之声。
    但李百长、张太岳、包括刘书温、姚光孝、王守乾几人,却是这时一起请见了明古。
    “有何事、说吧?”行礼过后,明古平淡道。
    “陛下,此战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李百长语气少有的坚定道。
    明古目光一扫其余几人,知晓他们是达成了共识。
    心中微奇,示意李百长继续道。
    “陛下,自与大后神朝开战以来,已近四百年,將士阵亡两千多万,伤近三亿。
    而民间武者,更是死数亿,伤不计其数。
    这些死的人,大多为十海境、千山境。
    四百年下来,虽然战爭催生了一批强者,但我大乾四千多年的武者积累,却已经下降了一个层次。
    再这样打下去,我大乾的武者底蕴,就跟不上消耗了。”李百长肃然道。
    明古心中一凝,明白李百长所说话的含义。
    前线將士的死伤、尤其是民间势力的死伤,太快了。
    一座运朝中,武道、军队的根基,其实是民间实力。
    民间的武者越多,能招募的军队就越多、质量越高。
    探索开拓的人数就越多,速度越快。
    民间实力的强弱,便是运朝的武者、武道底蕴。
    这需要运朝长时间的去积蓄,才能越来越强。
    此战,大乾民间实力这么积极的往西拼杀,除了为未来一搏,以及相信大乾之外,便是大乾四千多年积蓄的民间实力,已达到了一个程度,喷涌一下很正常。
    而现在,大乾武道底蕴下降,诞生武者的速度,已跟不上死亡。
    继续这样打下去,就会诞生一批武者、恐怕还没来得及成长,就死了。
    这便是过犹不及,真正要伤了元气了。
    “这么快!”明古语气略有些凝意。
    才近四百年的战爭而已,就打停了四千多年的武者积累。
    看来他还是小看了神朝之战的残酷,也高看了大乾。
    还是经验不足啊。
    “大后神朝呢?”他开口问道。
    “陛下,大后神朝乃是上等神朝、我大乾是顶尖神朝,培养武者方面,大后本弱於我大乾。
    但大后积累了八千多年,期间也没有强敌,如今的武道底蕴、仍与我大乾持平。”姚光孝回道。
    这是从督天卫获得的无数信息中,最终得出的结论。
    上等神朝与顶尖神朝的差距是方方面面的。
    比如培养人才方面,双方国运金光的效果就差距不小。
    只此一点,上等神朝的整体武道底蕴,就不如顶尖神朝,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奈何,大乾发展太快,大后发展的时间,是大乾的两倍。
    哪怕大后的民间实力发展速度不如大乾,资源更多的被权贵高层拿去,结果也足以反了过来。
    打了近四百年仗,以及时间越长、大乾就越能占据优势的原因,双方这才持平。
    在战前,大乾的武道底蕴,是不如大后的。
    他们几人认真商量一番后,一致认为不可再这样打。
    继续这样打,的確可以拖死大后,可自身也要真的伤元气了。
    为了练兵,伤了武道底蕴的元气,那就有些不值得了。
    明古略一沉吟,才平声道:“你们认为如何?”
    “陛下,臣等以为,目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放缓速度,不伤元气。
    如此一来,我大乾诞生武者的速度在大后之上,时间一长、自能拖死大后。“
    刘书温正色道:“第二,加快速度,倾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大后军队。”
    明古略一頜首,两个选择、前者会拉长战爭时间,其它方面的消耗更大。
    后者,就是动用所有集团军,以最快速度结束两军的战爭,长痛不如短痛。
    只要速度快,元气也伤不了太多。
    但他却没有表態,只是召回了徐到、常玉几人的一道分身,让他们共同商议。
    这一副仍將事情交给他们的姿態,让眾臣更为凝重,展开了一番爭论,最后达成了一致。
    第二条选择。
    倾尽全力,调动十五个集团军、八十二个军团,以及一百一十五个主战军,共三千六百万大军,交给徐到、常玉分別统帅,儘快彻底打垮大后军队。
    另外,再调集两千个主战军赶往前线,一旦大后军队过多,大乾这边其余兵道第六境就会出手。
    这就是目前而言,大乾军队相比较於大后军队最大的优势,有十五位兵道第六境。
    以及更重要的,徐到和常玉这两位超过两国中、除了赵尹之外其余所有兵道第六境不止一筹的统帅。
    连大乾中的李武忠、蓝屠、冯国、傅良德、戚继虎、岳鹏六人,都差了徐、常二人不止一筹。
    前四人是天赋上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后二人则是时间上的问题,毕竟单单是岁数都小了两千多岁。
    至於大后除了赵尹的其余四位兵道第六境,打了近四百年仗,大乾也多多少少摸到了他们的底。
    跟汤鼎臣、张御、朱棱几人差不多是一个级別的。
    其它的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即便大后有足够的军队,即便军队实力不弱於大乾。
    只要徐到、常玉分別统帅一千八百万大军,哪怕因將士弱一些,发挥出来的战力弱—
    些。
    但他们共同出手的话,大后也绝难以抵挡。
    谁让大后只有一位赵尹能匹敌徐到、常玉。
    其他將领统帅,绝不是二人的对手。
    若是大后想要其他兵道第六境全部统帅大军,以数量围攻徐、常二人,大乾就更不担心了。
    大乾可还有十三位兵道第六境,看谁围攻谁?
    这个倾尽全力的选择,將会再次打破大乾原来的计划。
    优点。
    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大后军队,將战线推到大后境內。
    减少大乾民间武者的伤亡,不让大乾的武道底蕴元气大伤。
    缺点。
    一、儘快解决大后军队,將会提前引发国运之战,本来拖得时间越久,大乾国运的优势將会越大,消灭大后需要付出的相应代价將会越小。
    二,將士的伤亡定会大幅度增加。
    短时间內,大乾的消耗將会极大。
    三,练兵的时间减短。
    四,大乾主力若是推进太快,两翼、后方必然是跟不上的,这会有一些风险。
    至於为何有这么多缺点,文武共同討论出来的结果却是选择第二条,而不是第一条。
    原因並不复杂,文官大多主要是寧愿短痛、也不想再长痛。
    这近四百年来,对他们而言实在太痛苦了。
    如果可以,他们希望战爭立即结束。
    武將们整体而言,其实不想更快的结束战爭。
    这仗打的越久,对他们好处越大。
    但武將中,也有徐到、常玉、李武忠、戚继虎、岳鹏等人,都是愿意从大局出发的。
    何为大局?
    如何对大乾更好,何为大局。
    而且选择第二条,那便意味著接下来的大战,將与之前完全不同。
    之前打的再激烈,那也只是试探。
    因为大后军队还远没有彻底失败,他们还有大量的战略空间、机会,不会真正拼命。
    选择第二条,倾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打垮大后军队,那就是逼大后军队、逼大后神朝跟他们真正的拼命。
    將是真真正正的生死大战!
    这也是为什么將士伤亡必会大幅度增加、大乾消耗將大增的原因。
    徐到、常玉、李武忠等人都想要试试这种真正的生死大战。
    虽然他们也清楚,这是对方的生死大战,而不是他们的生死大战。
    但情况也肯定跟之前是不一样的。
    少有將领能够拒绝参与这样的大战。
    当他们將结果交给明古,明古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平淡的同意了。
    这反而让眾人有些小慌乱。
    毕竟这是改变大战略的事情,大乾和大后之间的整个战爭,都会隨之改变。
    虽然知道陛下是在练兵他们,可也仍是不禁有些不適。
    这便是皇帝威望太高,光芒太盛,一直决断所有大事、压著所有臣子的弊端之一。
    明古要练兵他们,將所有事情都交给他们,平淡的同意他们的决策,为的便是改掉这种弊端。
    反正无论结果如何,这一场跟大后之间的战爭,他都有信心兜底。
    耽误一些发展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隨著明古的同意,大乾的整体战略正式发生改变,后方、前线都隨之开始发生大变动。
    其余七大集团军、三十二支军团、两千支主战军儘量隱秘的赶往前线。
    相应的军需物资、大规模的往前线调集。
    布置传送阵的落点,情报的探索等等,大乾各个部门都更加忙碌了起来。
    这般的大动静,哪怕大乾再保密,也是瞒不过大后的,只是稍微拖延了下时间。
    隨著信息越来越多,大后上至周荣、下至眾多將领,脸色都是愈发沉重。
    “陛下,根据目前的情报,大乾十五个集团军、八十二个军团全面出动,赶往前线。
    另有上千支主战军调动。
    后方的行动,也异常之大。
    臣斗胆猜测,大乾这是要全力进攻了。”军事会议上,赵尹神色肃然的对周荣说道。
    眾將神色又沉重了几分,能站在这里的,没有愚蠢之人。
    又跟大乾打了四百年的仗,赵尹一说、他们便基本相信了。
    这意味著,大乾真的要跟他们拼命了。
    “赵卿、你需要多少军?朕会即下旨,即便调集全国之兵、也在所不惜。”周荣只是一沉吟,便极为果断道。
    他心中更为沉重。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乾这是不想再拖了。
    “陛下,我大后兵道第六境数量有限,再多的大军也是无用。
    现在唯一能抵挡的办法,只有以质量来弥补数量。“
    赵尹沉声说道,顿了下、像是意识到什么,语气忽然振奋起来:“而且大乾想要全面进攻,这意味著我们的战略成功了,真的打疼了大乾,让其陷入战爭泥潭中,消耗巨大,所以才不惜代价、要全力进攻。
    只要我们能够抵挡住大乾军队的进攻,再拖下去,我大后必定能够胜利。”
    (求支持,谢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