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决战的时间到了
第230章 决战的时间到了所以大后不急,他们急什么?
至於那些死伤的大后百姓,徐到等人更不会在乎。
敌人就是敌人。
没有心慈手软一说。
更何况,真想要保护百姓的安危,大后也是有能力的。
只要显德帝周荣直接使用国运之威,笼罩整个大后,大乾军队连大后一座城池都攻不下来。
就算不说笼罩整个大后,两军交战时,他也可以使用国运护住大后百姓。
可他仍没有这样做。
为何?
还不是为了节省国运,放弃了那些大后百姓。
大后皇帝都放弃了自己的子民,大乾眾將更不可能主动心疼那些大后百姓。
就这般,两军在大后边界展开了长时间的攻坚战。
大乾的进攻速度仍是不快,毕竟有大后军队抵挡。
而且还是之前的原因,不能將周荣逼得太狠,以免其疯狂。
大乾后方同样需要时间,筹备全面吞食大后的各种准备。
还有要缓缓气,別看大乾全面占优、优势还在不断加大,但各方面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得给他们一些时间缓缓。
大后军队则是也没有反击的心思,一是实力不允许。
二来、他们需要拖延时间,给后方朝廷缓口气,筹备更强大的军队。
匆匆间,两军就打了近七十年。
时间来到了洪武四千六百年,显德八千五百七十年。
大乾一共又攻占了大后三十八个道,进展可谓缓慢。
不过大乾高层都还算满意。
他们的大计划没有出现问题,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著。
期间,还有著三件喜事。
首先是洪武四千五百四十二年,狄擎兵道突破至第六境,自身境界也先一步突破,明古下旨至任命其为军阁元帅,组建第十六集团军。
再是洪武四千五百六十年,李质突破至中等亚圣,他倾向於教化眾生之道,主动进了国子监。
明古还是给了他大明第十五位正相的官位。
最后是洪武四千五百七十六年,徐广启突破至中等亚圣之境。
徐广启是大乾农业之道第一人,还精通阵法,少有人比,毫无疑问的大才,说是国宝也並不为过。
明古立即封他为大乾第十六位正相,
洪武四千六百年这一年,又到了阴远前来大乾的时间。
大乾君臣隆重的接待了他。
打了五百多年的仗,大乾已然被打穷了,却还不得不咬牙坚持打下去。
人皇殿使者的到来,对现今的大乾可谓是雪中送炭,用处极大。
不说后离,洪武四千四百年,每千年来一次大乾的共雷到来,双方展开的交易,就给大乾大大输了一波血,轻鬆了不少。
阴远虽然没有共雷掌握的资源多,可他明显是全力在支持大乾的。
所以他跟大乾展开的交易更大,且更有针对性,大乾最需要的、最多余的,他都可以满足。
哪怕是那种不值钱、还很琐碎麻烦的物资,阴远都会收购,然后大力气、自身没什么好处的卖出去。
这就是全力支持的好处,如此自是比共雷、对大乾益处更大。
酒宴过后,双方进行了几天的交谈,定下所有的交易內容。
总体交易体量达到了数十万亿金,合数万万亿两银子。
谈成这笔交易后,包括明古在內的大乾高层,脸上笑意都多了几分。
阴远显然也知道大乾此时急需这笔交易,没有耽误时间,立即开始调集资源,儘快完成这笔交易。
临走前,路过大后神朝,他多看了几眼,暗自微微摇头。
大后神朝他也是知晓的,潜力在他的神朝名单中,可排在中上层次。
可惜,距离大乾太近,又没能抓住机会提前灭了大乾。
现在即將被大乾灭亡,也是命运使然。
隨即,他就没有多关注一眼。
神朝灭亡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他负责的上千光年范围內,几乎每年都会有神朝灭亡。
在他眼里,或者说在人皇殿眼里,灭亡的神朝、乃至灭亡的神王朝,不管曾经拥有多么的辉煌、多么强大的潜力,也就仅此而已了。
都只是人皇诞生、人族恢復巔峰的积淀而已。
他们不会插手其生死存亡,即便这个即將灭亡的神朝,潜力再大、实力再强,也仍不会插手。
很残酷,但若是不残酷,就註定无法诞生出更加强大的神王朝、乃至人皇!
而且人皇殿其实很清楚一点,作为看似高高在上、引领人族走向的一个存在。
人皇殿最应该做的,便是能少插手运朝之事、就少插手。
换句话说,一旦人皇殿插手过多人族运朝的事,人皇殿內部、就会诞生越来越多的黑暗。
因为权力的漏洞,是一点点不断扩大的。
人皇殿发生变质,就是迟早、肯定的。
外部,作为运朝之主,哪一个皇帝不是霸道的?
他们都不会想看到人皇殿四处插手自己的事。
一旦哪一个人族神王朝强大到一定程度,第一件事,恐怕就是灭了人皇殿,
人皇殿根本无法存在到现在,
也正因为能始终看清这一点,人皇殿才会给使者们立下那么多规矩,不给他们过多的权力,还有特殊的手段进行多重监督。
为的就是让人皇殿不过多插手运朝的事,保持公平公正、且独立於外的地位形象。
所以,这十一个多纪元以来,人皇殿会眼睁睁看著一个个强大的神王朝寂灭,不会过多帮助。
会看著无数百姓因为战爭死亡,不会插手。
会看著数不尽的运朝、天才,没有成长起来、便猝於半途之中。
人皇殿的宗旨,只为人族整体能不断的繁衍,为人族能再次诞生人皇。
其它的种种,包括人族无数的生命,在漫长的时间中,都显得微不足道罢了。
两年后,阴远与大乾彻底完成了这一笔交易。
大乾內阁鬆了口气,各种备战计划加快了一些脚步。
洪武四千六百零三年,由刘书温、姚光孝为首,制定出了最终决战的计划,呈给皇帝。
最终决战,顾名思义,便是彻底消灭大后神朝的一战。
时间定於近两百年后,也就是洪武四千八百年。
根据刘书温等人的调查、推测,到洪武四千八百年时,大乾国运跟大后国运的差距,將会达到一个相对很合適的地步。
一举灭掉大后,不会费太大的代价。
洪武四千八百年,距离现在也只有不到两百年时间,近两百年时间,大乾还撑得下去。
另外,那时大乾的各种准备,也定能完成。
结合各方面因素,方才定下这个时间。
明古看过后,仍是没有意见的同意了。
两天后,一场议会展开。
参与者只有大乾诸位正一品官职或者爵位者。
五位亲王,十六位正相,三位大司主,十六位元帅。
除却皇帝和两位皇后之外,这便是大乾最顶尖的一批人,是真正的最顶层。
会议上,最终决战的计划被拿出来议论,所有人个个神色肃然且兴奋,没有人提出异议。
议会结束后,以这些大乾最顶层的人为核心,整个大乾的力量悄然而动,为近两百年后的最终决战做准备。
这一计划推动的十分隱秘,一是知晓者数量太少。
二来毕竟还有近两百年时间,不用太著急。
而且之前的整体计划,也都算是最终决战的一部分,因此最终决战的推动,在明面上变化不大,不容易引人瞩目。
最能引起大后在意的,是大乾前线大军的进攻步伐,加快了一些。
民心士气愈发动摇的大后神朝,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咬牙坚持抵挡。
洪武四千六百零八年,明古再一次对大后出手,进行试探。
还是两掌,见大后国运没有出乎预料后,就不再出手。
不过这一次收手后,明古正式对周荣发出了有关投降的话语。
“显德,大局已定,入我大乾,朕保你周家、世代富贵。”明古郑重开口道。
“哼,痴心妄想。”周荣毫不犹豫,坚定的声音仿佛天地不可改,“未到最后,又安敢言胜负?”
明古不再多说,因为他已更明百了这个人。
真正的梟雄。
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应该说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只会去把南墙撞破。
这就是真正的梟雄,他们的心志之坚定,非常人所能想像。
只要还没死,他们就绝不会认输。
若假以时日,周荣並非不可能成为他真正的大敌。
但其提前遇到了他。
那他自然送其一程。
收敛心里的丝丝杀意,明古收回目光。
宛若天塌地陷的压力,从大后高空退去。
周荣脸色阴沉无比,沉默片刻,身影消失不见。
在两国前线交战逐渐激烈中,好似转眼,便到了洪武四千七百年。
百年间,大乾八支军队攻下了大后五十道的疆域,迁移大后百姓上千亿。
这些收穫还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让大后国內的民心士气,又降低了许多。
洪武四千七百二十二年,大乾对落日沙漠、到大后边界的清理,也大致完成了。
这么大的地界,漏网之鱼肯定还有,但绝对不多,而且影响不了什么了。
同时,这片地域的清理完成,意味著大乾到大后的通道彻底打通。
以及大乾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进一步推动最终计划。
还有一个收穫,便是原本属於大后东方的一千多个藩属国,都成了大乾的。
这时,距离最后一战的时间,还剩下几十年时间,一股无形的紧迫感,开始出现在大乾朝堂之上。
那些向来从容不迫的正相们,眉宇间、似乎也或多或少浮现几许凝意。
终於,来到了洪武四千八百年。
没有多少人知晓,大乾顶层的气氛,已经凝重到了一个巔峰,好似积压千万年的火山,即將到了要喷发之时。
相对而言,明古反而是最轻鬆的。
仔细的將此时大乾的家底,又梳理了一遍。
至洪武四千八百年这一年,大乾疆域为二十八域、两千四百六十五道、二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六州。
这一年,大乾南北疆域纵横七百八十余万里左右,变化不大,东西纵横则是达到了一千三百二十万里左右。
势力范围西方达到了五亿六千多万里左右,其它三个方向没有什么变化,仍是大约一亿八千万里左右。
实控疆域除了西方之外,其余三面还是三千六百万里左右。
这一年,大乾人口达到四十万零七千七百五十四亿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了十万一千九百三十八亿五千万余顷左右。
国运达到了二十八万七千零六十三鼎左右,年结余十三万九千零六十八鼎左右。
其中疆域所消耗,除去朱秀英那特殊情况的五十鼎,共消耗四万三千一百二十四鼎左右。
除去正一品、从一品之外的所有文武官员、宗室子弟,包括郡公之下的爵位,以及马、牛等外族的消耗等等,共消耗六万二千九百六十一鼎左右。
皇后、正一品、从一品一共消耗四万一千九百一十鼎左右。
这五百年间,共诞生了六千三百零三万一千五百鼎国运。
除去太子宝库的十五万鼎,各种赏赐的一百五十万鼎左右。
剩下的他没有吸纳一鼎,全部存入大乾国运之海。
因此,总国运达到了一亿五千一百六十八万八千六百七十四鼎左右。
这一年的总税收,达到了二百三十万三千八百一十亿两银子左右,合两千三百零三亿八千一百万金左右。
这一年,大乾的藩属国,达到了六千二百五十三个。
上贡价值约一万一千八百八十亿两银子左右。
这一年,大乾获得了三十三亿斤左右的灵源。
这一年,少府净利润达到了三十万四千一百零三亿两银子左右。
这一年,不算明古本人。
大乾的中等亚圣二十一人,初等亚圣四百四十七位。
中等仙神之境六十四位,初等仙神之境七百五十八位。
武將兵道第六境者,十六位。
第五境者,二百一十三位。
第四境者,三千五百七十八位。
主战军达到一万四千五百余支,集团军达到了十六支,除集团军內的军团之外、其余军团共达到了一百四十支。
另外拥有国之重器,中等传送阵两座,初等传送阵六十六座。
中等通信法宝十件,初等通信法宝五百六十二件。
初等战船数量共计一千五百七十八艘。
洪武四千八百年的大乾,除了军事力量、国之重器在继续大幅度增强之外。
其余的扩张、人口、经济、国运等增长速度,再一次下降。
从而导致更多方面的增速下降。
像民心更是直接下降了一些朝廷整体官员的消耗,也在进一步增大。
(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