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囂张的张 > 第949章 张之维传武侯派天通奇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49章 张之维传武侯派天通奇门

    诸葛家的几个老辈,有些诧异的看向张之维,他们来龙虎山的目的,其实不难猜到,就是为了天通奇门来的。
    但如果他们直接提出来,未免有几分挟恩图报的意味,所以一直在等待时机。
    未曾想,这位小天师甫一登场,便轻描淡写地將这层窗户纸捅破,这无疑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几人心中暗喜,甚至不免腹誹,这小天师修为通天,可这人情世故,似乎……略欠火候?
    殊不知,张之维心如明镜。他並非不通世故,只是懒得周旋,他也不在乎诸葛门长的面子,但诸葛云暉这位故友的情份,他必须顾及。
    所以,他是在有意点破,正是要给诸葛家一个顺理成章提出请求的台阶。
    诸葛家的其他人还在诧异,觉得张之维是一个不通人情世故的莽夫,诸葛云暉却已心领神会,他咧嘴一笑,带著几分豁达与得意:
    “我怕啥,好东西就该分享嘛,事实证明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村里很多人自小修行,都学不会武侯奇门,但我媳妇儿,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了,以前从没接触过奇门,竟然一学就学会了。”
    “还有你,和我比试的时候,也才了解奇门吧,竟然无师自通,直接掌握了其中的一些我都未曾领悟的高端技巧,后来更是极其顺利的学会了我们诸葛村都没人能学会的三昧真火。”
    他顿了顿,语气带著调侃与感慨:“不仅如此,还弄出了个什么『天通奇门』,名头响彻整个异人界。”
    “连我们村里那些不问世事,天天研究奇门公式推演的老傢伙都坐不住了,在得知我把三昧真火传给你后,非得拉著我来『交换学习』一下。”
    此话一出,大殿內的气氛,也因他这一句话,重新变得微妙而正式起来。
    诸葛振和诸葛胜也收敛了神色,目光落在了张之维身上,等待著他的回应。
    张之维闻言,朗声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可得好好报答一下你这个引我入『三昧真火』之门的『引路人』了!”
    “那感情好!”诸葛云暉眼睛一亮,隨即又有些忐忑的问:“不过……之维兄,你说我这水平,能学会你那『天通奇门』吗?”
    张之维反问:“你想学吗?”
    诸葛云暉毫不犹豫:“这等奇技,说不想学,那是骗鬼!”
    张之维目光转向武侯派门长诸葛振、诸葛云暉的父亲诸葛胜,以及他的伯父诸葛方:“诸位呢?”
    三人略作沉吟,终究是求道之心占了上风,直言不讳:“吾等亦心嚮往之!”
    张之维微微頷首,话锋却是一转:“那……估计有些难了。”
    “为何?”诸葛振等人面露不解,连忙追问。
    张之维说道:“有时候,渴望彻底掌握一件东西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心里放下这件东西,否则,即便你得到了它,也只会被它所掌控,而非你掌控它。”
    此言一出,诸葛家眾人皆是一愣。
    对於张之维的这套说辞,如果听的是道门的人,会觉得玄奥深邃。
    如果听的是佛门的人,会觉得禪机暗藏。
    若是一般江湖人听了,恐怕会疑心这是张之维在故弄玄虚,敷衍推脱。
    掌握一件东西时,先放下这件东西?放下不就是不求了吗?都不求了,还要你还教什么?
    但面前的是诸葛家的人,因为武侯的缘故,普通人一听到“诸葛”这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充满智慧。
    眼前这几位,虽不敢说有大智慧,但绝对算得上聪明绝顶。他们很快便明白了张之维话里的真实意思。
    只不过他们明白的方式都不一样。
    诸葛云暉脑海中瞬间闪过儿时景象。
    他小时候痴迷於豢养小猫小狗,一点心思全放在了它们身上,整日围著它们转,甚至荒废了术数功课。
    父亲诸葛胜见状,狠心將他心爱的小动物尽数送走了。
    父亲当时告诫他:什么时候在术数一道上有所精进,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何时便將宠物归还给他。
    自那之后,他便发奋图强,埋头苦学推演,半年后,终於达成目標。
    父亲也信守承诺,將他的宠物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但那时候,他的新鲜劲已经过了,不再痴迷小动物了,但他还是把它们好好的养著,只不过再没有出现玩物丧志的情况。
    父亲也没有再找过他的麻烦,他也一直好好的养著那些小动物。
    此刻细想,张之维所言,不正与他当年养宠物的经歷如出一辙吗?
    因为他非常的痴迷,小宠物的一举一动,都吸引著他的心神,影响著他的行为,这无疑是被宠物们给控制了。
    父亲的干预,让他暂时“失去”了宠物,让他能空下来思考其他,等他真正“放下”那份痴迷后,宠物们回来,他就彻底拥有了它们,再没有失去。
    天通奇门或许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武当山上的那几个术士天才,才不能掌握它,反倒被它所掌控,拖入內景深渊、无法自拔。
    而之维兄在这里面所扮演的角色,就好像是他的故事里的父亲一样,察觉到不对,便把宠物带走了。
    那么,自己能否放下对天通奇门的渴求呢?诸葛云暉捫心自问。
    他苦笑著摇了摇头,不可能的!身为一个术士,面对如此惊世奇技,焉能不动心?
    即便明白了其中道理,但“知易行难”,知道和做到之间,隔著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么说来,自己做不到,看来这一趟算是白跑了……诸葛云暉心中暗嘆。
    他不是不想要,而是经歷过“放下”与“拥有”的转变,深知其中的利害关係。
    他又是个比较豁达的人,可不想试试就逝世,然后还要麻烦之维兄像当年他老爹一样把他给救出来。
    不过,他虽然这么想,但他的父亲,他的伯父,以及武侯派的门长却不是这么想。
    道理他们懂,但那份渴求,让他们甘愿冒险一试。
    虽然武当山上的很多人都失败了,但武当的那些“二把刀”术士,能和他们武侯派比?!
    他们觉得,就算学不会,也能全身而退,不至於会像那些术士一样,陷入內景之中无法自拔。
    特別是武侯派门长诸葛振,年事已高,自觉时日无多,已经没时间再修持自身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迫不及待想要一窥那终极术法的奥妙。
    “怎么说?”张之维问。
    此时,张静清早已將场面完全交给徒弟,自己则如老僧入定般坐在主位,悠然烧水、添茶,仿佛一个无声的背景。
    诸葛云暉沉默著,没有回应。
    诸葛振、诸葛胜、诸葛方三人则异口同声:“吾等愿试!”
    诸葛云暉见状,摇头道:“我有自知之明,怕是学不会,就算了吧。”
    张之维看向那三位跃跃欲试的长辈:“既然三位想试,那便试试吧。谁先来?”
    “我先!”
    “我先!”
    “我先!”
    三人竟同时开口。
    张之维眉梢微挑:“总得有个先后吧?”
    三人对视一眼,短暂沉默。
    武侯派门长诸葛振拍了拍诸葛胜和诸葛方的肩膀,道:
    “论奇门造诣,当属老夫最高。便由老夫先试吧。我这把老骨头了,不怕出事。若连我都遭了反噬,你们俩估计也勉强,就不必再试了。”
    诸葛胜与诸葛方对视一眼,不能见识到奇技,虽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门长所言在理,只得点头应允。
    “有劳之维道长了!”诸葛振对著张之维郑重一礼。
    张之维点头道:“修行这手段,若走火入魔,是有机率会发狂的,诸葛门长修为深厚,万一失控,一个『土河车』破坏了这大真人殿可就不好了,隨我来,我们去后山。”
    说罢,他率先起身,领著眾人离开大殿,前往龙虎山后山。那里场地开阔,人跡罕至,正可放手施为。
    后山空寂,山风猎猎。
    张之维来到一个空旷处,这是他之前练功的地方,高大的树木早就被他祸霍了个乾净,只剩下浅浅的草皮。
    张之维手腕一翻,那捲承载著“天通奇门”奥秘的图卷便轻飘飘地飞向诸葛振。
    诸葛振心中狂喜翻涌,面上却竭力维持平静,小心翼翼地捧著张之维拋来的天通奇门画卷,那画卷虽轻,但於他而言,却仿佛承载著千钧之重。
    这等奇技,他可不敢怠慢,他也不开奇门,直接手掐法决,凭空施展土河车,让地面隆起,化作一方平整石台。
    他一脸郑重的將图卷置於石台之上,动作轻柔地缓缓展开。
    在铺开的时候,张静清深知其中凶险,早已移开目光。
    诸葛云暉本来想看,但瞥见张之维的眼神,也识趣地偏过头去。
    诸葛胜、诸葛方倒是好奇难耐,探头去看,却被诸葛振宽大的黑色氅衣袖子遮得严严实实。
    倒不是他这个做门长的吝嗇,而是他深知其中利害,此术凶险异常,纵有张之维在侧护法,就算走火入魔也能挽回。
    但以他的阅歷,自然不难看出来,就算能挽回,也一定会付出什么代价。
    走火入魔的后遗症无非就那么几项,轻则神魂受损,重则万劫不復,他可不愿让族中后辈以身犯险。
    诸葛振屏息凝神,目光如炬,投向那缓缓展开的画卷。
    剎那间,仿佛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
    浩如烟海的推演公式、精妙绝伦的二十四节气流转……无数玄奥莫测的信息如同洪流般涌入他的识海!
    他只觉得心神剧震,瞬间便被那深邃无垠的术数宇宙所吞噬,如痴如醉,物我两忘,沉浸其中。
    这一沉浸,便是几天几夜。
    想他诸葛振,未学走路,先学术数,这七八十年的修行可不是闹著玩的。
    他凭藉著自己对术数的理解,以及磅礴的精神力,硬是抗住了天通奇门那足以令人神魂顛倒,走火入魔的反噬之力。
    虽在推演二十四节气的极致变化时,有些吃力,屡遇艰险,但他还是凭藉七八十年苦修积攒的底蕴,步步为营,抽丝剥茧,硬生生將其中的奥秘推演了出来,成功掌握了此术。
    他结束修行,从那玄奥的状態中退出。
    只见他眼中精光內敛,周身气息与周遭的山川草木融为一体,已处於天人合一的状態。
    他心里感嘆,这奇技確实了不得,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可修习,自己在术数一道参公造化,都修行的如此艰难,以诸葛胜、诸葛方目前的修为境界,强行修习无异於引火自焚。
    於是,他毫不犹豫地將画卷重新捲起,双手奉还张之维,並未让两位眼含期待的族人尝试。
    不过,这也不要紧,他已经彻底学会了此术,等回去之后,他可以继续钻研,然后好好培养后代,力求他们也达到修行此奇技的资格,好让此绝技在诸葛村留存下去。
    隨后,他带著几个后人回到了诸葛村。
    回到诸葛村后,他一边精研天通奇门,一边培养后人,一边观察天下大势。
    在这期间,因为先祖武侯的名声,时不时就有军阀过来拜访,或求指点,或欲招揽。
    不过,他一心修行奇技,想把这天通奇门练到更高深的地步,所以,一直都没有去理会那些军阀。
    多数军阀碰壁后便悻悻而去,偶有不死心者威逼利诱,他也只淡然处之,不为所动。
    唯有一位姓刘的军阀,与眾不同,此人礼贤下士,谈吐不俗,抱负远大,言辞间流露出拯黎民於水火、復汉室之荣光的志向。
    更难得的是,他诚意满满,竟效仿当年昭烈帝三顾茅庐之举,接连五次亲赴诸葛村拜访,风雨无阻,礼数周全。
    诸葛振终被其诚意打动,便暗中以天通奇门推演其命格气运,竟隱隱窥见一丝潜龙之象,思虑再三,终决定出山辅佐。
    而他的这个举动,引得其他军阀不满,竟然恼羞成怒,想派军队对诸葛村动武,结果被困在先祖武侯布置在村落周围的八阵图中,晕头转向,寸步难行。(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