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第223章 2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3章 223

    ……
    杜老三见沈洋走近了, 不仅把照片递到沈洋跟前,还抓了一把喜糖塞到沈洋的口袋里,“这喜糖是从首都寄来的, 说是不便宜呢。”
    沈洋脸色铁青。
    他从杜老三手中把照片硬拿了过来,足足看了五分钟。
    照片上的两人笑盈盈的看着镜头, 不光挨在一起,手还牵着, 很是亲密。
    若外人看了, 谁不说一句郎才女貌。、
    很是般配。
    杜家老四在外头结婚了,这消息像是长了腿, 传遍了铁路家属大院。
    这老四在外头结婚?
    那这沈洋算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前两天杜父可是带着沈洋到处去拜年啊, 说是自家女婿。
    这样热闹的事,又是过年, 谁家不是人来客人, 亲朋好友齐聚。不到一周,这一片, 附近街道全知道杜家的事了。
    杜家老四结婚不稀奇,稀奇的是这杜父领着沈洋到处拜年啊。
    仔细想来, 这酒没摆,这姑娘也没露脸, 这就成了女婿?
    那不是笑话吗。
    再说了,瞧瞧那照片,那阔气的小轿车, 那不便宜的昵子大衣, 一看就是商场货, 这条件肯定比沈家好。
    还是首都的,大城市的人。
    沈洋拿什么跟人家比啊?
    这是杜父第一次感受到流言的威力,每次出门,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等他过去,那些人就换了张笑脸,像往常一样跟他打招呼。
    杜父回去后就闷在家里,年没过完,都不常出门了。
    沈洋的处境并不有比杜父好多少。
    街坊邻居在背后没少说他的事,‘自作多情’‘上赶着当女婿’‘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模样’‘那小沈真是可怜’‘白去杜家做了那么多事’,好话坏话都有。
    沈洋心情一天比一天差。
    他头疼的毛病又犯了。
    他又想到了以前的事。
    一家五口,温馨又平凡的生活在一起,柴米油盐,琐碎又充实的日子。
    他原想着,这辈子的轨迹纵然有了些许变化,但是只要他诚心跟杜思苦说清楚,就算感情不深厚,为了他们的三个孩子,也得在一起。
    可现在杜思苦却跟别人结婚了!
    沈洋自问上辈子没有对不起杜思苦!
    家,他养着。
    杜思苦在家没出去工作过,亨了一辈子的福。最多,只是临老时杜思苦生了病,他去看望得少了些。
    这病又不是他造成的,他还有别的事,这就点小事不能体谅体谅吗?
    正月过完。
    沈洋实在是忍不住了,便去找了杜老三,“老三,杜思苦在首都哪个单位工作吗?”他要去找她!
    把话说清楚!
    杜老三诧异的看着沈洋:“沈大哥,我家老四都结婚了,你就是一邻居,去找她做什么。闹得她跟她对象误会了,就不好了。”
    至于杜思苦在哪个单位,他怎么可能告诉沈洋。
    沈洋直接道:“杜思苦之前一直跟我处对象。”
    杜老三连‘沈大哥’都不喊了,“老四之前外派,六七年没回来了,怎么跟你谈的!沈洋,你说胡乱编排人也要有个底线!以前你还有个哥哥的样,现在这是做什么?故意拆我家老四的姻缘啊?!”
    他的语气都变重了,“别说以前,就是老四在机修厂工作的时候,你们也没见过几回,哪来的时间处对象?你当大家是瞎的啊,以前你是怎么追何美姿的,前一阵,你又是怎么想要娶她的!都找到何美姿丈夫家里了!”
    沈洋脸色剧变。
    杜老三直接说:“你再这样纠缠下去,我可是要去铁路局那边举报你了!”乱搞男女关系!
    反正都撕破脸了,不差这件事了。
    沈洋脸色变了又变。
    过了一会,只见他走进杜家,杜父在椅子上坐着,在卷烟。
    “爸。”沈洋开口喊道。
    杜父老脸一僵,慢慢抬起头,“小沈,以后就不要叫爸了。”他可没有闺女嫁给沈洋了,再叫爸,不合适。
    沈洋:“我不信老四跟人结婚了,我想去找她。您能把老四在首都的单位地址告诉我吗?”
    杜父一脸苦涩,摇了摇头。
    老四在哪,他还真不知道。
    更不说是在哪个单位上班了,老四压根就不回家,寄信也是寄给老三的,压根就不提他半句。
    杜母从厨房出来,看到沈洋,脸色尴尬。
    搞出这样大的一个乌龙,杜母现在去菜市场买菜都是低着头的,生怕别人认出来。
    “妈。”沈洋这声妈把杜母叫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杜母赶紧道,“小沈,这事咱们别提了,还是叫我婶子吧。先前你给家里买了不少米,你算算多少钱,回头我拿给你。”
    这是要把账算清。
    要是女婿,他们可以占便宜,可现在沈洋是外人,当不成女婿了。还占便宜,那就不合适了。
    沈洋不肯:“我不相信杜思苦会这么对我。”
    上辈子的杜思苦对他,情深意重。
    那一辈子的感情,说没就没了?
    他不信。
    他只当是杜思苦被野男人迷住了。
    “小沈,我家老四结婚了,”杜母叹气,“她,是有家室的人了,你啊,还是再找个好姑娘吧。坏人家庭的事,咱们不能干。”
    没过一会。
    刘芸急冲冲的过来了,刚才她听杜老三说沈洋又犯头痛的毛病了。她看到沈洋后,拉着就往自家走,“咱们回家。”
    老四都结婚了,嫁到外地去了,现在去杜家还有什么用呢。
    沈洋不愿意走。
    还是刘芸让杜老三帮忙,一起把沈洋生拉硬拽给拽回家的。
    杜老三离开沈家的时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跟粮票,塞到了刘芸手上,“这是去年沈洋给我家买米油的钱,您拿着。”
    这钱给了,账就算清了。
    刘芸不要钱,“老三,你能不能问问你二哥,有没有认识的人,能给我家沈洋冶冶病。”
    西北,农场。
    郭庆格一直盼着的平反信并没有来。年后,他开始积极的给教育局写信,询问平反的事,那边迟迟没有回信。
    他从开始的一月寄一次信,到一周寄一次。
    不光如此,他还积极的给自己原来的学校写信,陈述自己被错误批判。
    希望校方能查清事实,还他清白。
    郭庆格在做这些的同时,不忘教女儿文秀学习,事要做,学习也不能落下。还有农场的活,也得干,在没有平反之前,他得干活赚他跟女儿的口粮。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郭庆格还有时间,等得起。
    文秀白天跟父亲一起去农场干活,喂鸡喂牛,割牛草。到了晚上,就跟父亲一起学习,油灯昏暗,郭庆格把这些年省吃捡用的一点钱用来买了蜡烛,专给女儿学习用。
    日子就这样过着。
    四月。
    阳市。
    革委会一位姓洪的干部被查出犯了严重错误,参与□□违法活动,不仅如此,还在他家查出了不少来历不是有的钱。
    甚至还有一箱金条。
    这位洪干部被抓了。
    还上了阳市的报纸,另外,与这位革委会洪干部有关系的人都被‘请’去调查了。
    这新闻在阳市揭起了巨浪,本就不受欢迎的革委会此时成了大家声讨的对象。
    余主任请了病假,在家休养。
    每每听到敲门声,他就心惊胆颤,连女儿女婿回家拿钥匙开门,都会让他一惊一乍。后来,余母跟余凤敏商量,让余凤敏先搬出去住几天,等余父情况好一些,他们再搬回来。
    余凤敏跟朱安一商量,同意了。
    只是搬去哪呢?
    朱安是想搬回朱家的,他父母是肉联厂的双职工,屋子不算小,搬回去住得下。可是余凤敏不愿意,朱安离学校远,孩子上学不方便。
    余凤敏说:“要不,我去百货公司问问,有没有宿舍。”
    他们搬到公司的宿舍去。
    朱安心知余凤敏不愿意跟他父母住在一起,也不强求,“行,那就问问。”
    次日。
    余凤敏上班时,便找了百货公司的负责人,她正要询问宿舍的事。可还没等她开口,公司的领导就说道:“小余,下面有人反应,你啊,脾气太大。在柜台跟顾客闹矛盾,有没有这回事?”
    余凤敏:“不可能,谁说的!”她声音大了起来。
    谁在背后编排她。
    “嚷嚷什么!”领导脸色一沉,“小余,嗓门不小啊,我看你还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停一停,回去好好想想吧。”
    “领导,您是什么意思?”余凤敏不服。
    “你的工作,先放一放,回去清清火,等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回来。”领导语气冷淡,“还有这柜台经理的工作,你觉得你脾气不合适,回头把这工作给小赵。”
    小赵,比余凤敏小一些,一直跟在余凤敏身后姐前姐后的喊着。
    余凤敏直接跟领导吵了起来。
    领导冷笑:“你还当你是以前的余凤敏啊,革委会倒台了,你爸不行了,怎么,你还想在咱们这百货公司作威作福?我告诉你,这事甭想!”
    余凤敏愣在原地。
    领导直接说:“你这工作怎么来的你心里清楚,爱干干,不爱干就走人!”
    余凤敏脸一下子变得惨白。
    她心里不服,嘴上也是继续争辩:“领导,我这柜台我自问干得不错,我来之后,这每月进账多少您是知道的。”
    领导斜眼看她:“哟,那仓库里的瑕疵品是谁拿的?贪了多少东西?”
    余凤敏没想到领导这个时候跟她清算。
    是她拿了,没错。
    可是不光她拿了,别人也拿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