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第87章 最喜剧的一集(第二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7章 最喜剧的一集(第二更)

    第87章 最喜剧的一集(第二更)
    “昨天拍完戏休息的早,才听说余惟小说上架了,必须支持一波,请1000位朋友看书吧。”
    池乐萦打响了小说云包场的第一枪。
    娱乐圈同行之间互相包场请粉丝免费看对方影视剧的情况很多,人情世故的同时还能回馈粉丝,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包场电影电视剧挺常见,但包场小说这还是头一遭。
    余惟在刘姐那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去评论区回复了:“谢谢支持,友谊天长地久。”
    前半句是真心话,后半句是内娱粉丝爱听的,女团粉丝视恋爱如洪水猛兽,防男艺人跟防贼似的。
    经常关注娱乐圈的就会发现,友谊天长地久这几个字在明星的评论区出现频率很高。
    关系好但到此为止,粉丝只认可不蹭的朋友。
    不过池乐萦粉丝对他的认可度还挺高,余惟翻了翻评论区,还有期望他们多多合作的。
    毕竟吃到甜头了……
    在投其所好这方面,池乐萦比佟予鹿高了不止一个量级,请一群人看小说直接就能带动余惟的数据,而转发到朋友圈只会让他尴尬。
    她很懂余惟想要的是什么。
    池乐萦的成功很快就引起了其他艺人的跟风,很多明星争相效仿,甚至有好几个余惟都不认识。
    原因很简单,这事本身就很有热度,请看书又不了几个钱,而且还能跟余惟搭上关系,何乐而不为?
    其中还有几个昨晚经历过大规模脱粉的,他们请粉丝看书多少带点洗白自己的意味。
    你知道的,余惟是我的好兄弟。
    “世界读书日不请我当代言人可惜了。”
    身为当事人,余惟肯定是不嫌读者多的,最好他们顺带给小说主页的角色卡点个小爱心……
    唉,余惟扑街多年向来是不重视小说这个角色人气值的,唯一一次有所了解还是因为一只小母马。
    谁能想到啊,自己还有需要角色人气值的一天,主角魏宇目前的星耀值只有六千出头,距离兑换作品所需的一万还有不小距离。
    其实这玩意也可能直接用钱刷上去,但暂时没必要,能白嫖的东西没必要钱,而且电影剧本他也不急着换。
    小说刚上架他爆更都来不及,哪来的时间写剧本?目前读者顺手点点小爱心就行,等有需要再撒币也不迟。
    “继续更新。”
    余惟还欠着读者三更呢,伏笔回收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开新副本了。
    文娱小说主角来来回回就那几样,节目拍戏直播,上节目和拍戏他都写过了,但主角暂时还没开过直播。
    打分系统和直播无比契合,不仅能跟网友交流互动,打分也更具实时性,路过一个打一个。
    没有即兴创作的文娱小说是不完整的,他必须引经据典。
    ……
    星眸制片公司会议室,本该展示会议内容的大屏此时竟挂着一页小说,这放在整个开会界也是相当炸裂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谁连错投影了……
    如果余惟在场一定会尬的头皮发麻,因为大屏里挂着的,正是他昨晚连夜更新的小说,关于《夏洛特烦恼》的剧情。
    网文这东西一个人看很正常,一旦围观人数超过三,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容易犯尴尬癌。
    不过显然,他们没把余惟的小说当小说看,而是一项投资,而且还是信誉度很高那种。
    “我觉得可以试试。”
    策划总监推了推眼镜,余惟出品必属精品,这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是研究过《调音师》剧本的。
    短片写得好并不能保证电影剧本写得好,但也能体现一些东西,至少在情节构筑和角色设计层面,余惟的水准不容忽视。
    《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出现在小说里他们就开始密切关注了,毕竟余惟的套路就是把创意提前写进小说里。
    影视行业不清楚这是什么怪癖也不在乎,他们只知道这个影片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哪怕这个剧本很普通,蹭上余惟的热度也容易火,更何况他拿出来的东西就没差的,完全值得搏一搏。
    “余惟也改变不了市场。”
    市场总监冷静地摆出一系列数据,“今年喜剧电影网播率下降了28%,院线更是颗粒无收,喜剧片已经退潮了,谁来也不好使。”
    余惟小说里其他没写,但《夏洛特烦恼》的风格可是写的明明白白,毫无疑问是喜剧。
    这两年最容易扑的电影就是喜剧片,甚至来多少大牌明星都没用,全员老戏骨都能扑到姥姥家。
    究其原因,喜剧电影很难把握住那个度,浮夸的很容易在影院如坐针毡,保守的又不伦不类,结尾再整个强行升华简直折磨观众。
    “主要,余惟和喜剧,这两个词完全不搭啊。”
    别说喜剧了,余惟的音乐作品基本都带点淡淡的悲伤,这都不是刻板印象,他的粉丝名都快成小忧郁了。
    余惟写的喜剧片,那能好笑吗?
    说他会写剧本大家肯定是信的,毕竟有《调音师》这么个近在眼前的例子,但喜剧就不一定了。
    那么多专业搞喜剧的都折戟沉沙,更别提余惟这个业余人士了,这跟信誉度无关,就是单纯的市场不景气。
    “参考《调音师》,余惟的剧本要剧情有剧情要隐喻有隐喻,至少可以谈谈看看剧本再说。”
    “内核和隐喻能变现吗?不好笑的喜剧片网友不如去刷短视频!”
    这件事涉及到了影视创作的底层矛盾,艺术和市场的博弈,策划总监看中余惟剧本的艺术性,但市场部门喜欢用数据说话。
    双方各执一词,完全无法在余惟这部电影问题上达成一致。
    “大家,不用谈了。”
    最后打破僵局的居然是个临时进场的商务执行,以她的职级当然没法发号施令,这只是在汇报最新消息。
    “萤火华文那边回信,星眸已经有人跟余惟聊过剧本了。”
    已经有人聊过了,什么时候?
    星眸整个制片组的都在这,他们都还在观望,公司其他人谁有权力绕开他们去谈合作……
    “祁导一个月前就跟余惟聊过了。”
    寄!
    上一秒还在分析这部电影的会议室众人瞬间释然,能被老祁看上,那这部电影离扑街只是时间问题。
    就连看好《夏洛特烦恼》的策划总监闻言都有些无奈,这电影走远了……
    以前他们也不相信玄学,直到祁云铭连扑了十三部,无论主创多专业,演员多能扛票房,他的戏就是会扑街。
    娱乐圈这种越容易翻车的人设越是屹立不倒,二十年了,祁云铭一次都没成功过。
    很多人都说他拍完神作后被气运反噬了,所以才扑到现在……如果真是这样,那余惟来了也没用。
    问题来了,祁云铭这么祸祸公司的资源,就没人管管他吗?
    还真没有,因为他就是星眸的控股人。
    祁云铭只是摆,不是没能力,除了拍电影的水准,他的其他方面大家还是认可的。
    烂片只是口碑差不是没人看,他拍烂片也亏不了多少钱,大家索性就由着他去。
    反正砸的不是公司的招牌,是他自己的,这次也差不多。
    烂片之王和忧郁歌手,感觉这组合本身比电影更具喜剧效果……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