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15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15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

    郑霞生在朝多年,政治嗅觉非常敏锐。
    他猜测的没错。
    当司礼监太监把贾邵的消息,递给礼部尚书董彦后。
    董彦第一时间,给江西袁州府送了信。
    当然,江西路途遥远,信件想要送到,暂且还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整个朝堂六部,都开始忙碌起来。
    次日早朝。
    经由內阁提擬,祥瑞县令昌涛临危受命,被委任为汉中府知府,协助李端去陕西賑灾。
    满朝瞠目。
    一口气接连升三级,这昌涛,当真是好大的造化啊!
    而户部尚书,则是配合內阁,给祥瑞之地孟津,拨了一万石粮食。
    孟津的流民们,终於不用挨饿了!
    当然,还有大量的银钱、粮食,药草等,即將拨去陕西。
    三日后。
    装满『黄河鲤鱼』的孟津渔船,抵达京城。
    皇帝命御膳房做了一顿『全鱼宴』,並大讚黄河鲤鱼乃『鱼中第一鲜』。
    当天。
    满朝文武凡是品级靠前的大人们,都跟著陛下沾光,分了几条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一跃成为京中最受欢迎的食材。
    商人们看到机遇,拿著大把的银子,瞄准了孟津,瞄准了孟津黄河鲤鱼。
    不过,最受官场、民间、文坛瞩目的,还是『孟津祥瑞』。
    圣天子仁德,上苍降下祥瑞。
    天佑我大梁啊!
    等朝堂內阁,把『孟津祥瑞』的事跡,昭告天下后。
    各地官员纷纷响应號召:
    以昌涛作表率,愿为君父分忧,为大梁分忧,驰援陕西!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连文坛的读书人们,都激情昂扬,为陕西旱灾奔走,游说官员接纳陕西流民,以工代賑。
    大梁王朝上下齐心,帮扶陕西。
    於是,很多逃难离家的陕西流民,惊喜的发现,他们不再被嫌弃了。
    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官府愿意收留,愿意賑灾施粥棚。
    就好似先前苦难的一年,处处碰壁被驱赶,忍受飢饿的悲惨经歷,是一场幻觉。
    噩梦结束了。
    他们,终於能活下去了。
    感谢这场祥瑞!
    另一边。
    江西袁州,陈府。
    前首辅陈秉,颤巍巍打开董彦送来的书信,神情复杂。
    到底是失策了。
    他本以为,借『罪己詔』一事急流勇退,暂且让郑霞生顶上去,尝尝陛下的怒火。
    不曾想才一年过去。
    孟津祥瑞横空出世,润物细无声般,打开了君臣失和的死结。
    郑霞生跟陛下有这个祥瑞情分在,未来两三年,他陈秉,估计都不会有回到朝堂的机会了。
    而幕后操控这一切的,竟然是个16岁的年轻少年郎。
    难怪,难怪陛下会这般欢喜,甚至要跟这位少年郎互通书信。
    贾邵,简直就是陛下心目中『贤臣』模样的典范啊!
    虽说心情复杂,但陈秉苍老的眼睛里,又浮现出希冀的光芒。
    若能把这贾邵收归麾下……
    但凡此人在跟陛下通信的时候,不著痕跡提一下自己,都能让自己再次回归朝堂啊!
    而陈秉能想到的事情,郑霞生自然也能想到。
    贾邵,一定会遭到各方拉拢、示好。
    陈秉心中有了主意,对手底下的人说道:“速速写信,告知洛阳知府,让他以视察孟津的名义,宴请结交贾邵。”
    而李端在赶往陕西賑灾之前。
    给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参政送去了一封信:一万石救济粮,即將拨往孟津,你负责监察,务必確保粮食按时按量送达。並找合適的机会,结交贾邵。
    除此之外。
    河南镇守太监,也接到了『结交贾邵』的信件。
    朝堂之內事件已了。
    朝堂之外,一场关於『爭夺贾邵』的纷爭,正式打响了!
    ·
    孟津。
    自县令昌涛进京后,时间一点点流逝。
    眨眼间,便是二十多天过去。
    四月来临,距离洛阳赏文会,还有不足半月。
    昌涛一直没回来。
    孟津县开仓賑粮这么久,粮食马上就要被掏空。
    不管城內,还是城外,氛围都越发紧绷。
    反峴同盟的三位首领,齐怀明、阮修德,严思远,急的抓耳挠腮。
    不仅他们仨,其余反峴同盟的人,也越发沉不住气。
    这群小黑粉,日日来孟津县衙后院,围著贾邵转悠。
    一是反覆央求贾邵,加入反峴同盟,做他们的领袖。
    二是反覆担忧:孟津祥瑞,真的能成吗?万一昌涛不顶用,把贾邵先生的安排搞砸了怎么办?
    可別连累到我们反峴同盟的新任领袖啊!
    崔峴不理会这帮黑粉。
    他每日在县衙悠閒度日,偶尔有閒情逸致的时候,还去鸿雁楼顶看黄河,姿態格外气定神閒。
    看得严思远等人眼冒星光,崇拜极了:真不愧是我们的领袖啊!
    这般姿態,就问还有谁!
    当然,崔峴也不是毫无作为。
    比如他在昌涛进京的第二天,给老师东莱先生去了一封信,內容大概是这样的:
    老师,小號声望值要刷爆了,求帮忙隱藏!
    昌涛是在四月初三回到孟津的。
    他风尘僕僕进入县衙,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赶紧去见贾邵先生。
    当时。
    反峴同盟的一帮黑粉,仍旧在围著崔峴『摇尾巴』。
    瞧见昌涛回来,严思远第一个急切问道:“大人,你总算是回来了,结果如何?”
    一帮黑粉们,都急急看向昌涛。
    连崔峴都抬起头来。
    在眾人震撼的注视下。
    昌涛对著贾邵长鞠一躬,激动道:“幸不辱命!先生果真神机妙算!孟津祥瑞一事,马上就会传唱天下!”
    “陛下龙心大悦,文武百官振奋,朝堂君臣一片和睦。各地方响应號召,帮扶陕西。”
    “陕西有救了!”
    “户部的一万石粮,正在拨往孟津的路上,孟津流民也有救了!”
    “孟津黄河鲤鱼名声大噪,大量商贾马上就会赶来,收购孟津鲤鱼。”
    “而我,即將要奔赴陕西汉中,任知府,协助李大人賑灾。”
    “因先生这一计,整个大樑上下齐心,共度危机!先生,您才是凭藉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济我大梁於水火之中的治世奇才啊!”
    “我,替大梁百姓,谢先生救命之恩!”
    对贾邵先生行的这一礼,昌涛是发自內心的。
    这位年轻少年郎,不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还为天下百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县衙后院一片安静。
    严思远等人怔怔失声。
    虽然早就预料到,事情会是这个走向,可真等得到结果的时候,仍旧觉得震撼。
    而今日,震撼可远远不止这一点。
    几乎是在昌涛回来,说完这番话的前后脚功夫。
    县衙外面,传来三道洪亮的唱名声。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参政柳大人,诚邀贾邵先生,前往鸿雁楼赴宴!”
    “河南镇守太监徐公公,诚邀贾邵先生,前往鸿雁楼赴宴!”
    “洛阳知府赵大人,诚邀贾邵先生,前往鸿雁楼赴宴!”
    嘶!
    听闻这三个宴请贾邵之人的身份,严思远等人齐齐倒抽冷气。
    他们僵硬转过身,用崇拜、嘆服的眼神,看向贾邵。
    崔峴心中隱约有了猜测,但却佯装疑惑不解:“我並不认识这三人,缘何要宴请我?”
    昌涛笑了。
    在严思远等人彻底呆傻、被震撼到头皮发麻的注视下。
    便见昌涛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柄玉如意,和一封信,双手托起。
    而后看向贾邵,颤声说道:“贾邵先生,这是陛下,让我代为转赠予您的玉如意,和一封信。”
    “外面那三位,想来是收到风声,提前来拉拢您的。”
    哗!
    陛下亲赠!
    天啊!
    严思远等人激动的脸色涨红,简直快要晕厥过去了!
    真不愧是我们反峴同盟的领袖。
    太牛逼了,太优秀了,太完美了!
    贾邵,你是我们的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