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年代:从四合院开始的化工人生 > 第230章 上头来人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0章 上头来人了

    第230章 上头来人了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兔实行的休息办法都是每周一休。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只有周日一天休息。工人们只能把所有的家务活都放在周日干,那时流这样个说法:“战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
    到了1994年,每两周增加一天休息日;直至次年1995年,才最终確定了今天的双休制。
    周六,製药厂大门口。
    郝仁刚要踩著自行车进去,那边就有保卫员早早的瞧见了他,一溜小跑的凑了过来。
    “郝主任,您早!”
    见状,郝仁连忙靠到一旁停了下来。往日里,这群保卫员们只是远远地打声招呼。今儿竟然急寥寥的过来了,指定是有事。
    果不其然,不待郝仁张口,保卫员便接著说道:“郝主任,今儿一早张厂长就来了电话,说是卫生口的人要过来。让我们一看到您,就通知您过去。”
    卫生口?它们来做什么?难不成是好喝又健康』的事?
    “卫生口的人来了吗?”郝仁小声问道。
    “来了,他们前脚刚进去,您后脚就过来了。”
    “来了几个人?”
    保卫员想了想,有些迟疑的回道:“应该是两三个人。小车司机递了卫生口的证明过来,我们就没再多问。”
    “以后不管是哪里的证明,都要仔细盘查了!”郝主任的表情严肃起来。“尤其是卫生口的!务必要打电话到对方单位核实清楚,才能放它们进来!”
    见郝主任突然变了脸色,保卫员立时紧张起来,忙抬手敬了个礼。
    “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严加盘查,保证不放过一个坏人!”话刚说完,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照他这么一保证,莫不是在说卫生口都是坏人吗?
    郝仁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缓慢而有力的说道:“报纸看了吧?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反这个、反那个嘛?就是因为还有一大批的坏人,仍然潜伏在咱们建设免国的队伍中!对此,我们是万万不能放鬆警惕的!你们这里是厂大门,是咱们製药厂的第一道关卡,必须要提高警惕、严防死守,一只苍蝇、耗子都不能放进来!”
    听到郝仁的这番话,保卫员顿时激动起来:“坚决完成任务,一只苍蝇、耗子都不放进来!”
    闻言,郝主任称心如意的笑了起来,翻身骑上车子晃晃悠悠的进了製药厂。
    身后大门口的方向,隱约传来几声: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厂长办公室里,老张正接待著卫生口过来的两位先生。
    “张厂长,还是你这里舒服吶。”接过老张递来的茶杯,郑先生愜意的抿了。“茶叶也好!不愧是临沧普洱。”
    人吶,有时候就是这样。即使知道对方是来者不善,可仍是要摆上一张笑脸,谨慎的应付著。
    老张端起茶杯,嗅了嗅:“嗐,以前只知道是普洱,今儿才知道它是临沧產的。”
    一旁的宋先生,笑著接道:“他老郑的老家,就是个產茶叶的好地方。凡是在四九城市面上能见到的茶叶,他都是知之甚深,如数家珍。”
    “可不能这么说。”郑先生放下茶杯,连连摆手。“不过是以前接触的多,现在嘛——少了、少了。”
    这几年的茶叶,实属是个金贵玩意儿。八反的风才刚过去,他可不想因著知之甚深、如数家珍』的评价,就再写上几回自查书。
    “郑先生——”那边,老张开口了。
    郑先生故作不悦的道:“新社会了,还是喊同志吧。”
    老张笑了笑:“称呼嘛,不重要!再者说,您和宋先生都是喝过洋墨水的。
    无论是学识、阅歷,自然是高过我们的。称呼您二位一声先生,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听了老张的解释,郑、宋二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自得。甭看这老张长得不咋地,说话还真是好听!难怪宋院长那老小子在这阴沟里翻了船!
    郑先生不欲在称呼上过多周旋,毕竟他们今儿过来还是有正事要做!
    见老郑使了个眼色,宋先生立马会意的点点头。
    “张厂长。”既然谈起了公事,称呼自然正式起来。“今天我们过来,主要是因为药品研发进度的问题。”
    老张一脸茫然的看了眼对方,诧异的道:“研发进度?不是已经报上去了吗?”
    他说的是实话。每月月初,製药厂的研发进度都会准时的报上去。可他报的是谭领导,不是卫生□!
    眼瞅著老张揣著明白装糊涂,郑先生沉不住气了。
    “张厂长,在这里我要提醒你。虽然第一製药厂暂时掛靠在了化工口,但是实际归属仍是我们卫生口。而且我们这次过来,也是得到谭领导同意的。”
    或是郑先生的话,说的有些直白。老张的脸色立时变的阴沉下来。见状,宋先生开口唱起了白脸。
    “老郑,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张厂长的上级是谭领导,他这样做是尽了本职工作。您说是吧?张厂长。”趁著说著话的功夫,宋先生给老张递了根华子。他可是坐在一旁观察很久了:小拇指甲焦黄,双指间还有些微的烟色—.一准是个抽菸的主儿。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对方还是带著双方上级的许可呢?
    老张接过华子,默默的掏出火柴点燃了。
    “张厂长,您別怪老郑著急。”唱白脸的,貌似意真情切的宽慰起来。“咱们国家刚从旧社会过来,接收的是旧社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以恢復和发展生產为中心,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工农业生產和城市工商业迅速恢復和发展起来,从而保证新社会在建设、发展上站住脚跟。”
    “要做到这一切,我们卫生口——和你们化工口,是要担负起老百姓的卫生医疗保障的!否则的话,工人兄弟、农民兄弟还怎么全心全意的投入生產建设中?”
    宋先生越说越多,老张的神色也愈来愈沉重—这傢伙儿不愧是喝过洋墨水的,说起话来净是一套一套的。生平所见之中,好似只有郝主任可堪与他一战!
    “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研发进度。您和郝主任可千万不要多想!”隨著最后一句话说完,宋先生那诚恳的眼神看向了老张。
    老张沉默了一阵。实际上,昨晚谭领导就事先知会了他。但知会归知会,等他们真的来了製药厂,老张的心里反而有些膈应起来。这次倒不是山头注意作祟,实是他知道两人来的目的:加快西药研发,扩大西药生產——再让中药折腾下去,西药真就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了。
    “张厂长?”宋先生轻声喊了一句。
    老张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既然几位领导都同意了,那我也不好多说什么,,o
    听老张话里的意思,似有些服软。郑、宋二人在对视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翘起了嘴角。
    “不过—..”老张突地话锋一转,言及了其他。“研发实验室的保密等级,你们应是知道的。即使谭领导他们同意、我同意,但郝主任同不同意那还两说!”
    “这是当然。”
    说完,厂长办公室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沉寂中。
    郝主任此时,並未如同他应的那样:我知道了。而是一溜烟的跑到了实验室楼下,扎好车子就奔去了中药实验室。
    “郝主任,这么早就过来了?”
    巧了,今儿白苏、甘遂两位大拿竟都在。
    郝仁並没有先回答他们,而是惊讶的看向两人手中的大西瓜。
    “白同志、甘同志,您二位莫不是在做——西瓜霜?”
    西瓜霜並不属於什么独家秘方。它的歷史较为悠久,最早记载於两百多年前。清代名义顾世澄就在《疡医大全》中说:“西瓜霜,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命在须臾。”被古人称为“喉科圣药”。中医认为咽喉口齿诸病皆为“火”,所以对症“去火”是解决之道。
    白先生笑了笑:“还真让您给说著了。前阵子,家师就储了些西瓜,说是要做西瓜霜。为此,我二人还去帮衬了几天。回来后,便起了做西瓜霜的心思。但是传统西瓜霜的製作,耗时耗心耗力,虽费日弥久,然所得不多。故此,我和师弟二人,正琢磨著如何更改炮製手法,使之可以——化生產,,9
    听了白先生的话,郝仁赞同的点点头。
    传统西瓜霜的炮製方法非常耗时。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將芒硝填入瓜內,盖上顶盖,用竹籤插牢,放入瓦盆內,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隨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
    这一白霜析出的过程,往往会持续数个月。而每次刷霜,却只能得到数克。
    委实是太费功夫了。
    “同志,真要是把西瓜霜量產了,它的意义比川贝枇杷膏更甚!”边说著话,郝仁边竖起了大拇指。夸人嘛,哪能光嘴上说说?缺了肢体语言可不成!太虚!
    “话说过来,您这应该有巴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