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抵京
官船进入了直隶行省段后,跟梢的人明显的少了许多。如今天下还算太平,天子脚下京城附近,也没人敢太过放肆。
李昭站在船尾,扫视了一下后面的一艘小船,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估计是被他神乎其神的箭术震慑,跟梢的人一直在两百步开外,不敢和之前一样靠的太近。
“果然下辣手,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那些傢伙以后,估计不会轻易动刺杀的念头了。”
自从帮李昭缝补外套之后,林黛玉也不知道听贾敏说了些什么,见到李昭居然有些羞涩。
不过被李昭逗笑几次后,又恢復了之前的模样,只是小姑娘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別样的意味。
李昭隨身带著的衣服,林黛玉亲自检查了个遍,只要有一点瑕疵,都拿去缝补。
时间一晃,又是十余天过去,官船终於在码头靠岸。
这个时节已经是初冬,京城地界北风呼啸,贾敏母子换上了厚厚的狐裘,也忍不住哆嗦了几下。
在嬤嬤和丫鬟的挽扶下,贾敏母子小心翼翼的踏上了码头的实地。
一位面如冠玉的锦袍青年,带著一群僕妇下人,迎了上来。
“贾璉见过姑姑!”
“你是璉哥儿,多年未见,都已经长大成亲了!”
贾敏看了看贾璉,脑海中依稀还记得这个侄儿的容貌。
“璉哥儿,劳累你来接姑姑,老太太还好吗?”
眼看归家在即,贾敏的眼圈也有些湿润了。
青年有些激动的行了一礼,说道:“老太太身康体健,自从收到书信,得知姑姑登船之后,就一直念叨著呢,掐著指头算日程。
这些天,侄儿一直带人守在这里,就怕姑姑来了见不到家里人。”
贾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声音带著一丝颤慄。
“是我的这个做女儿的不孝,让老太太担心了。”
对於这个多年未见的姑姑,贾璉也是十分敬重,当年贾敏未出阁时,对他这个侄儿很好。
“姑姑,北地天寒风大,你和两位表弟表妹,快上马车吧,免得受凉。”
贾敏点了点头,替儿女介绍了一下贾璉。
林黛玉林轩很有礼貌,齐声叫了一声表哥。
到了李昭这里,贾璉抢先抬手一礼,笑道:“昭哥儿,说起来你我两家也是世交。
当年家父和世叔交情深厚,算得上自己人。”
李昭頷首一笑,也回了一礼,笑道:“既然如此,那小弟就厚顏叫一声二哥了。”
贾璉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客气。
日后在京城若是有什么事,找二哥便是。
我们荣国府的名头,在京城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当年贾家是武勛之首,李家算的上是勛贵中的中层。
包括荣寧二府在內的许多勛贵,都把宝压在太子身上。
贾赦和李昭父亲同在东宫为官,虽然地位高低不同,但都算的上是东宫亲信。
因此,贾璉说两家是世交,倒也是真的。
至於后来,东宫事变后,贾家都自顾不暇,没有能力也没胆子去帮李家。
李昭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怨恨,站错了队就得承受反噬。
贾家势力根深蒂固,在前太子后面出谋划策,结局自然会比李家在前拿命衝锋的强。
寒暄完之后,贾璉殷勤的请贾敏母子,登上了马车。
荣国府接贾敏母子的仪仗,完全是按照当初国公府嫡系大小姐的排场来的。
这让贾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娘家人这么重视自己这个出嫁的女儿,虽然有看在自家夫婿的份上的原因,但也让她心中很是宽慰。
李昭和贾璉同乘一辆马车,说说笑笑,不一会儿便熟络起来了。
贾璉这人,除了有了贪好色,人品倒是不错。
李昭看在这一点上,倒是不介意结交一个朋友。
隨著车轮的轻响,马车进入了京城,李昭掀开窗帘,看了看外面的街道,神情有些复杂。
贾璉倒也是个人精,见此情景,就猜到了李昭在想什么。
“昭哥儿,那事儿已经基本上翻篇了。
你日后好好过日子便是,等再过几年,些银子买个官身,李家就能復起了。”
李昭放下帘子,微微一礼,笑道:“多谢璉二哥关心,小弟只是有些近乡情怯罢了。
二哥人脉活络,有件小事想麻烦帮忙打听一下。”
贾璉笑道:“自家兄弟,有什么麻烦,昭哥儿直说便是。”
李昭面色一正,嘆了口气,说道:“当年家父蒙难,宅子也被抄了。
母亲生前一直都想有朝一日,重新回到老宅。
小弟想请璉二哥,帮忙问问,宅子可有发卖,现在是在何人名下。
若是可能的话,小弟想把宅子赎回。”
说完,李昭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递给贾璉。
“璉二哥帮忙打听,也少不了上下打点,这五百两银票还请收下。
赎回宅子的价钱方面,小弟也不会让链二哥为难。”
贾璉一听,这件事倒是不难,他和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裘良是好哥们,稍稍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昭哥儿,这事容易,等过两天,我就给你个准信。
至於银子,你就收回去,你我兄弟,谈这些就伤感情了。”
李昭笑了笑,把银票塞到贾璉手中。
“璉二哥仗义,莫非小弟就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吗。
若是再推脱,就是看不起小弟了。”
李昭说了这话,贾璉也不好再推脱了。
他面带喜色的收起银票,拍著胸脯保证:“昭哥儿,这事二哥一定替你办妥了。”
经这一事,贾璉对李昭这个兄弟,越发的满意了。
他托人办事,说起来即便不银子,也会欠人一份人情。
若是李昭不知好歹,贾璉看在世交,以及姑姑的面子上,也会把这事办了。
但是以后,贾璉对李昭,就是另外一种看法了。
不多时,马车进入了一条繁华的街道,最后在一座府邸之前停了下来。
荣国府中门大开,一群人涌上来迎接。
贾敏眼中泪光闪烁,带著一双儿女,踏进了荣国府。
看著眼前这一幕,李昭心中有些感嘆。
若是贾敏知道,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女儿林黛玉初登荣国府时的待遇,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