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910章 直接找记者来采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10章 直接找记者来采访

    冯正明买下老洋房的消息再次被传的沸沸扬扬。
    和其他买下老洋房的人尽量低调不同。
    冯正明不但丝毫没有低调的意思,更是在带着亲朋好友们参观后。
    他还专门邀请电视台、报社、杂志社以及一些媒体来参观。
    并且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冯正明非常正式的说出自己买下老洋房接下来的打算。
    “这里曾经见证过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这里也见证了沪城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这里更是浓缩着我们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
    我买下来这里,会把这里进行一番改建,原本的建筑我不会去动,会尽可能保留原先的样子。
    院子我也会找专业的人进行恢复,让这里重新复原出当初的繁华景象。
    然后对老洋房内部,我会进行修旧如旧的装修,保留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
    最后装修完毕,这里将会是我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一处私房餐厅。
    我和我的青年厨师团队,将会在这里为大家奉上美食的艺术。
    我们欢迎各界人士来这里用餐和参观。”
    冯正明如此公开的一番发言,让现场来报导的媒体记者都震惊到。
    大家之前也对冯正明买下老洋房的目的有猜测。
    很多人都猜测他是想要在这里开一家餐厅。
    只不过大部分人猜到这点,但是会觉得冯正明应该不会大肆宣扬。
    他的这家餐厅,可能会是那种相当高档,甚至是只接受预订,接待某些富人的地方。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冯正明竟然会公开宣布餐厅的建设。
    而且从冯正明的这番话里,大家品出的信息是。
    他竟然要把这里对外开放的,不是只接待那些富人。
    关键过去各家媒体,报道出各种私密,专门接待富人的餐馆和酒楼,通常都是被他们媒体记者挖掘出来的。
    谁家能像是冯正明这样?
    直接还没有开始装修的情况下,就先对外进行一番宣告。
    很快有一些媒体记者意识到。
    看起来他们像是在追踪,向所有人揭露冯正明的动态。
    但实际上分明是冯正明在利用他们媒体记者宣传自己。
    他根本就不避讳任何的报道,甚至是各种的传言他也从不去解释。
    你们媒体记者不是想要借着他全国状元的名头,借着报道他的行为吸引读者吗?
    那么他干脆就利用你们的需求,借助你们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向所有人宣传自己。
    冯正明的这一系列做法,让相当多的媒体记者突然间发现。
    他简直就像是一个懂得自我宣传营销的明星。
    可是又有谁能去指责冯正明的自我营销?
    人家可是真正的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的状元。
    而且人家不光是自己手艺好,更是能把手底下青年厨师都带的非常好。
    无论是他在齐鲁各地的干饭铺分店。
    还是他在沪城的四家店。
    哪怕是冯正明不在店里,依旧没有客人能说店里东西不好吃。
    这份实力摆在所有人面前,也就让所有人都没资格指责他是过度自我营销。
    甚至,媒体记者们更喜欢这样的冯正明。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永远有话题和内容进行报道。
    今天到现场的记者,在一片震惊后,开始向冯正明提出问题。
    “冯状元,可以说说你买下这么大的老洋房,究竟了多少钱吗?”
    冯正明微笑:“多少钱我肯定不能告诉大家,不过我可以坦白一点,我是向银行贷了款,是把我沪城四家店抵押出去贷的款。”
    这个回答已经让在场媒体记者都非常满意。
    “冯状元您刚才说,这里您将会改建成一家餐厅,这样一栋可以算是古董的建筑,用来做餐厅会不会有些不尊重这里承载的历史?”
    冯正明:“这个问题好,那么请问各位,如果我不买下这里,你们有机会进入这里吗?”
    这话把在场媒体记者都给问住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冯正明向他们开放,他们确实很多人都不可能进入这里。
    冯正明:“恐怕你们很难有机会进入这里,也就看不到这里所承载的历史。
    我把这里改建成餐厅,面向更多人开放,不是反倒更好为这栋承载了历史的老洋房,吸引到更多的人走进来了解?
    走进这里,让你们跨越时空,回到昔日十里洋场的名利场。
    亲身在历史长河中,领略过去和现在交织下,各种独特的美食,难道不是对这里更好的一种利用吗?”
    对冯正明的这番话,在场没有媒体记者觉得不对。
    甚至一些人心里觉得,不愧是全国状元,这格局就是不一样。
    接着又有记者开口提问。
    “冯状元,那这里之后的餐厅开业,菜品的定价会是如何?”
    这个问题算是相当尖锐了。
    冯正明也没有躲避,直言不讳表示这里定价会高。
    “我想我和我们青年厨师的手艺,应该是值得更高的定价,我们也会用手艺证明这里定价会物超所值。
    当然,我所说的高定价,是日常情况下,也就是平时我们只接受预订的时候。
    等餐厅开业,我们会每月有两次的大众开放日,会在这里举办一场招待大众的宴会。
    到时候我们的菜价会降下来,欢迎大家都可以来品尝我们的美食。”
    冯正明这么说了,大家还真的是都有些期待。
    想要来这样一栋老洋房里,吃一吃冯状元带领他手下青年厨师筹办的宴会。
    “冯状元接下来您这里装修大概需要多久?我们还真是很期待您这里可以尽快开业。”
    冯正明微笑:“这个地方装修需要一些时间,大家也应该清楚,老洋房的维修和内部装修,都是需要找专业的人士,所以我暂时也无法给出具体时间。”
    稍微停顿,冯正明又接着说:“不过我想应该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他跟着还开了句玩笑:“毕竟我也希望早点开业,让我可以把买老洋房的钱赚回来。”
    这话让现场顿时就爆发出一片笑声。
    媒体记者对冯正明的印象是真的非常好。
    因为他是毫不避讳各种尖锐问题。
    更是一点不掩饰,他买下老洋房开餐厅就是为了赚钱。
    他不会像是其他一些厨师和老板那样。
    向大家说一番有的没的故事。
    讲出一些让别人觉得非常不一般的故事。
    然后吸引到顾客为了那些故事上门。
    往往结果又总会是让人失望。
    毕竟不是谁都能把故事里的味道真正做出来的。
    如果不能够给听故事的人所期待的滋味。
    那故事说的再好,到头来也一定是走向崩塌。
    冯正明说故事吗?
    他当然也会说故事。
    就像是他开场的那些话,也是一种说故事。
    但说故事之后,他也丝毫不遮掩自己要赚钱的事实。
    最关键是,他确实有足够的手艺,支撑他把一切故事都说好。
    凭借他的手艺,他说出的故事也就不会令人反感。
    一番采访结束后,冯正明在最后还送给媒体记者们一份小礼物。
    “这里面是我店里做的一些小饼干,是我的副厨江成哲研究出的配方,味道还算不错,赠送给各位算是一点小心意,感谢大家今天来听我说了这么多。”
    得到冯正明送出的这份小礼物,让今天来的媒体记者们也是有点小惊喜。
    领取了冯正明分发的这份小礼物,大家在拍了一些照片后陆续离开。
    离开后,很多人在回去路上忍不住拆开包装。
    当拿出里面的饼干,立刻能够闻到浓郁的香甜味道。
    光是这香甜味道,就让记者们觉得不一般。
    吃进嘴里,更是瞬间感受到,唇齿间弥漫开的奶香。
    甜、香、微咸,口腔中交织出独特滋味。
    几乎所有吃了饼干的记者们,都被这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所吸引。
    这绝对是很多人长这么大吃过最美味的饼干了。
    而且记者们可以确定,这味道是在沪城绝对找不出第二家的。
    一些记者只吃了一块,赶紧把剩下的收好。
    或是准备留着细水长流,或是准备留给自己重要的人。
    冯正明的相关报道也很快就发布出来。
    沪城电视台,本地的报纸,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杂志。
    几乎都专门设置了独立版面,报道了这一次冯正明专门对外的澄清。
    而或许是冯正明送的饼干味道太好。
    所有报道几乎是清一色都在夸奖冯正明。
    这样的报道一出,自然是又一次吸引到很多人关注。
    孔兴礼午餐后捧着早报,看上面对冯正明买下老洋房的一系列报道。
    他忍不住感叹:“冯正明是真厉害,他真就是总能弄出一些动静,让人家不停的报道他,然后吸引很多人的关注。”
    一旁大徒弟段锦盛忍不住嘀咕一句。
    “这炒作的是不是有点过?”
    孔兴礼抬眼看了一眼大徒弟。
    接着他继续盯着报纸:“别人倒是也想这么炒作呢,可是谁有这样的手笔去炒作?”
    这话把段锦盛瞬间就说的无言以对了。
    同一时间,沪城厨师协会的一些厨师们,也都看到相关报道。
    他们也几乎全都感叹,冯正明这份炒作能力。
    大多数人都还挺羡慕。
    不是他们不想也像是冯正明这样搞出一些动静,让电视台、报纸、杂志报道自己一下。
    实在是他们确实很难搞出冯正明这么大的动静。
    像是冯正明买下老洋房这个事情。
    真的是连一些财金方面的杂志,也都是会从金融方面去报道。
    在很多厨师看起来,真是大家难以想象的离谱。
    一个厨师上了财金杂志,还被连篇累牍进行各种报道。
    关键你不想去关注还不行,因为电视台和报纸上也都在报道他。
    所以就让你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关注。
    有了关注,很自然也就会让很多人想要去他的店里尝尝手艺。
    无论是最后喜欢与否?
    至少只要有足够多人想去尝试,冯正明沪城四家店的生意就很难会差。
    不少研究财金的专业人士,在关注冯正明后,都觉得他真的是一个自我营销的天才。
    能够把自己名声利用到如此地步,恐怕国内真的找不出第二个。
    至少是现阶段确实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高手。
    冯正明最高的地方在于,他确实是有过硬的手艺。
    你不能说他的手艺一定超越全国所有的厨师了。
    但是你必须要承认,他的手艺肯定是全国前几的实力。
    别人可能是没真本事硬吹。
    到冯正明这里,那是如何猛猛吹,别人都觉得好像不足以真正表现他的实力。
    所以这也就导致,没有人会觉得冯正明这些博关注有什么不对。
    甚至很多喜欢他的老顾客会觉得,他就应该获得这些关注。
    真就是会有人把冯正明当成是明星一样追捧。
    很多厨师都感慨,为什么自己不是冯正明?
    宣传出去,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
    冯正明却没有把这些当回事。
    他依然每天在自己沪城四家店奔波,不过现在他每天多出一份工作,就是和装修老洋房的人进行沟通。
    这一次冯正明没有完全交给刘家村的装修队去干。
    因为老洋房的装修确实需要具有专业性。
    老洋房里面的很多地方都老旧,要更换起来也不那么容易。
    不过虽然没有让刘家村装修队直接干,但冯正明也把他们请来,让他们帮忙和跟着学习。
    也算是让刘家村装修队增长一些见识。
    虽然没指望以后刘家村装修队真的可以修缮这种老洋房。
    但至少也让他们有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储备。
    刘家村装修队的人对此都很感激冯正明给他们这样接触学习机会。
    同时,装修老洋房找来的人,也是大伯帮忙找来的专家。
    对这样一栋老洋房要被改造成餐厅。
    一开始专家也都是颇有些惋惜。
    不过在经过冯正明的一番沟通,尤其是专家们品尝过冯正明根据他们各自家乡口味,为他们专门量身做出的菜品后。
    这些专家很快一个个都被征服了。
    他们改变看法,觉得老洋房交给冯正明这样顶尖大厨去开餐厅,确实是一件好事。
    算是把过去的老东西,更好利用起来,还能让人品尝美食过程中,领略到一些老洋房承载的历史故事。(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