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911章 进入沪城协会当副会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11章 进入沪城协会当副会长

    老洋房的装修确实是很耗费时间,冯正明也没有催促装修进度。
    他反倒是开始和小师叔黄涛,港城的蔡先生、唯靈先生,先是和沪城这边厨师协会、餐饮协会合作,推出了一本更加专业的美食杂志。
    这本美食杂志上是月刊,首月的第一期杂志。
    冯正明他们对沪城的本帮菜做了很细致的介绍。
    其中更是介绍了沪城手艺非常好的老师傅和大师傅们。
    而原本的餐馆推荐指南,也是被分成了两份。
    一份是大众餐馆推荐指南,依旧还是以前那种大众化平价餐馆,还有各种街头小吃店,甚至还有美食小吃街的推荐。
    另一本则是更加专业,对沪城的高级餐厅和酒楼进行的一些推荐。
    当然推荐指南是每一年才会推出一次。
    算是对一年中,沪城美食的集中推荐。
    在第一期美食杂志发行后。
    很快是在沪城大街小巷里,被很多人购买阅读。
    很多人通过杂志,第一次对本帮菜有了更加系统化的了解。
    而杂志上一些美食文化方面的阐述,也获得不少人的喜欢。
    还有就是对一些老师傅和大师傅的介绍。
    这方面一开始黄涛、蔡先生和唯靈先生还都觉得有些不应该这样去介绍。
    黄涛的意思很明确:“你这样是帮别人做嫁衣,我们辛辛苦苦搞出这样一本杂志,结果第一期全都是沪城本帮菜的这些大师傅和老师傅。
    这不是给他们做宣传了吗?那沪城其他外地来的厨师,不是名气上被他们压住?”
    蔡先生和唯靈先生没有这么直接说,但也委宛表示了对这样设计担忧。
    “确实是有些拔高了本帮菜的位置。”
    “本帮菜算是一种融合菜,汇聚了全国各地不同菜系的东西,而且还融合了一些西餐元素,这样去介绍,还推荐了他们的老师傅和大师傅,确实是给他们拔高身份。”
    冯正明却有自己的一些盘算。
    “我知道,这样去介绍,确实让本帮菜这些老师傅和大师傅们名气被抬高。
    但我就是要抬高他们的名气,我们现在是在沪城,先要给本帮菜的一些肯定,之后才好把其他菜系推荐给大家的。”
    冯正明的这种说法,倒是也让大家觉得有一定道理。
    黄涛问:“可是你这不是给他们拉了生意?”
    冯正明:“哈哈哈,师叔本帮菜的缺点很明显,还是比较难吸引到足够多外地顾客吧?”
    这话让蔡先生和唯靈先生先是一愣,接着两位也认同冯正明的说法。
    “还真是,本帮菜的甜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对,这算是特色,但也可以算是一种缺点,口味上本帮菜还是偏重了一些。”
    冯正明:“所以不用担心,可以说本帮菜竞争力其实很小。”
    唯靈先生:“这方面也是没什么办法,本帮菜形成之初,就是融合各地菜系,其他菜系流传时间很久,都有一套自己的东西。
    本帮菜时间上还是欠缺太多时间上的沉淀,和其他菜系相比,甚至只能算是家常菜。”
    冯正明:“不错,本帮菜缺点明显,把它放在第一期上,是对它的尊重。
    同时我也想通过我们美食杂志介绍,可以逼迫本帮菜的大师傅们,开始尝试推陈出新,要有提升和进步。”
    听了冯正明这番话,小师叔黄涛和港城的蔡先生、唯靈先生都点头认同。
    第一期美食杂志的推出收获成功。
    也使得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对冯正明有些刮目相看。
    对冯正明第一期介绍本帮菜,以及本帮菜的老师傅和大师傅。
    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都感受到那份尊重。
    所以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对冯正明态度也发生一些转变。
    过去他们更多是畏惧冯正明的实力和名气。
    虽然表面上对他也很尊重,但实际上很多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的会议,他们都会尽量避免让冯正明可以参加。
    现在冯正明给了他们尊重,他们自然也是投桃报李。
    很快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都主动邀请冯正明参加会议。
    甚至,沪城厨师协会那边,还邀请冯正明加入,并且要让冯正明直接当沪城这边厨师协会的副会长。
    其实沪城厨师协会原本是想要客气一下。
    觉得冯正明一定会客气推脱。
    到时候厨师协会方面也可以选择尊重他,大家相互都应该有这样的默契。
    餐饮协会见到厨师协会这么做,他们也是跟着有样学样。
    但他们两家没有想到的是,冯正明是个实诚人。
    他竟然完全没有客气推脱的过程,收到了邀请过后,直接答应加入了。
    这也是一时之间搞得两家协会有点无可奈何。
    所以最终在邀请冯正明参加的会议上。
    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也都公开发布,冯正明会加入他们,并且直接担任副会长的职务。
    这件事被公布后,获得沪城本地人和外地人一致好评。
    沪城的各级领导也都对冯正明入职给予肯定。
    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发现,冯正明入职副会长俨然成了民心所向。
    冯正明在入职后,立刻是肩负起副会长的职责。
    首先就是要求重新对沪城一些老字号进行审核。
    其次是要对沪城餐饮业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最后他还组织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分别设立对青年厨师的培训计划,以及对特色餐馆和小吃的扶持计划。
    冯正明真可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过去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其他的会长和副会长可能不具备做成这些事的能力。
    他们大多是有名气和权威,比较难获得资金上的一些支持。
    本身有一定资金的人,可能在名气和权威上有没有资格。
    现在冯正明成为了副会长,他是名气、权威、资金全都有。
    再加上他背后还有着沪城当地的一些支持。
    所以冯正明公布三件事后,马上沪城当地已经先配合起来。
    对沪城餐饮业的卫生进行检查。
    对于小餐馆和街头小吃店往往是给予一定宽松处理,只是让他们需要自己进行一些改进,并且还利用小餐馆和小吃店扶持金给他们支持。
    但是对高级餐厅和酒楼的检查要更加严苛,查出了卫生问题后,更是会直接处罚。
    然后是青年厨师的培训,小餐馆、小吃店的扶持,也都会一直有人跟进。
    最后就是对沪城一些老字号的重新审核。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得罪人的事。
    毕竟相当多老字号已经挂着老字号的牌子多年。
    现在要对他们进行重新审核,势必会让他们都开始紧张起来。
    甚至一些沪城老字号的老板和厨师都想要抵制。
    只是冯正明是他们自己邀请加入,而且也是他们自己给推上副会长位置。
    更何况冯正明能对老字号重新审核,背后也有沪城当地的支持。
    所以联合的抵制压根就没有联合起来。
    好在冯正明也没有下狠手,查出了问题后,也只是让老字号限期整改,并没有直接把老字号的牌子摘掉。
    经过冯正明这么一番闹腾,还真的是让沪城餐饮业界发生了不小变化。
    无论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青年厨师,还有外地带着特色小吃来沪城做生意的小商户。
    他们成为了这一次的主要受益群体。
    青年厨师获得更多机会,有机会通过厨师协会冯正明组织培训,见识到冯正明在内,顶尖大厨们亲自传授厨艺。
    各地来沪城做生意小商户,也都是获得了一些扶持,让他们起步更容易。
    而沪城的大众们,也同样是获得了更多美食上的选择。
    可以继续选择过去沪城老字号。
    也可以选择街头上具有特色的小吃店。
    更是还有各种海外的美食可供选择。
    这么丰富的选择下,沪城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美食之都。
    沪城当地则是没有想到,冯正明一番新官上任三把火,还真就能让沪城获得“美食之都”的称号了。
    虽然暂时这个称号,还只是民间大众之间的传扬。
    可是获得大众的认同,才能更加坐实这份称号。
    外地来沪城的厨师们,见到冯正明的这番操作,也都是相当敬佩他的能力。
    孔兴礼再次向自己徒弟们感慨。
    “冯状元是真的手段高明,竟然能让他想到这样的方式,借用大多数人对他的支持,把沪城原本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的一些人办了。”
    孔兴礼这么说是有着一些切身体会。
    他来到沪城这么久,也尝试过接触这边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
    只是虽说大多数人见面都保持表面上的客气。
    可每次孔兴礼试图要融入,都会受到对方的一些排斥。
    对此,孔兴礼一开始也是有点憋了一肚子气。
    后来更是干脆不去尝试加入。
    孔兴礼想的是,把自己酒楼经营好,争取能压制沪城本地其他酒楼,到时候自然是会被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请去。
    想法和策略和冯正明算是如出一辙的。
    只是冯正明更加迅速。
    而且冯正明下手明显更狠。
    他根本没有给本地人反应时间,把该干不该干的事情都给干了。
    关键,他干完了之后,当地还相当的支持他。
    沪城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的某些人吃了瘪,却也拿冯正明是毫无办法。
    孔兴礼心里是真的越来越敬佩冯正明的这份手段。
    段锦盛在一旁问:“师父,那今年沪城高级餐厅和酒楼推荐指南上,我们家酒楼能不能上榜啊?”
    孔兴礼想了想;“这个还真有点不好说。”
    另一个徒弟忍不住抢着开口。
    “师父,冯师叔跟您都是鲁菜厨师,在泉城你们之间关系也不错,他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卡着,不让我们酒楼上吧?”
    孔兴礼笑了笑:“情分归情分,若是光讲情分,那也就不用那本推荐指南了。”
    接着孔兴礼站起身:“好了,我们想要上推荐指南,那么就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
    他目光扫过每一位徒弟,包括后厨里的学徒们。
    “你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我们在沪城开业第一年,就上沪城推荐指南啊?”
    众人先是面面相觑,随后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有。”
    孔兴礼很满意:“好,既然我们都有信心,那我们就一定要上。”
    冯正明在整治过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后,也是正式开始今年推荐指南的评选。
    黄涛、蔡先生和唯靈先生再加上沪城两位老师傅,他们组成一组专业性更强的评审。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另外两组评审,全部都是从沪城各行各业筛选出。
    三组评审会交叉对沪城大大小小的餐馆、小吃店、高级餐厅、酒楼分别体验。
    对小餐馆和小吃店,更多是从菜品特色,味道上进行评审。
    不会有太高的服务方面的要求。
    对店内的一些布置,也不会专门有什么要求。
    只要是保证基本上的卫生整洁就可以。
    对高级餐厅和酒楼要求会更多。
    首先是对客人的服务态度。
    其次是要看店内的各种装修和布置。
    包括店里桌布、桌面上摆设、餐盘和餐具等等。
    这些都会是评审的部分。
    当然最重要的地方,还是高级餐厅和酒楼菜品的评分。
    色、香、味、器、型。
    五个方面都会分别进行打分。
    用餐过程中,整体环境的体验感,还有餐厅里服务人员的一些基本服务。
    三组人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都是分开进行体验、品尝和打分。
    事后会进行汇总,对不同点的得分进行一些审核。
    整个过程时间周期也会很长。
    光是要体验完沪城大大小小的餐馆、街头小吃店、高级餐厅和酒楼,就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过程。
    毕竟也不可能让评审们一天吃上十几顿。
    周期拉长也是对各家店的负责。
    而实际上在冯正明的设计中,黄涛、蔡先生、唯靈先生和两位沪城老师傅,他们更多像是摆在明面上的评审。
    是给到高级餐厅和酒楼一些压力。
    可以让另外两组人,自由度更高去体验、品尝和打分。
    这么做,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到最终结果基本公平公正。(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