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武侠小说 > 泼刀行 > 第740章 教主驾到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40章 教主驾到

    第740章 教主驾到
    京城一座小院,黄昏。
    夕阳将小院染成血色,斑驳的土墙上爬满枯藤。
    院角的老槐树下,一个穿着碎布裙的女童蹲在木屑堆旁,正用小刀雕刻木头小鸟。
    她年纪尚幼,却是异常专注。
    哼着童谣,巧手上下翻飞,木屑簌簌飘落。
    转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鸟已雕琢完成。
    若是寻常木工师傅,已足够赢得旁人一声称赞,但女童却只觉正常,无半点得意之色。
    只因她是木匠大师鲁承业唯一的孙女。
    自小便展露天分,将来也定是了不得的女匠人。
    女童没发现,在她身后柴堆缝隙中,缓缓渗出几缕黑雾,如活物般扭曲。
    月光下,黑雾中隐约浮现一张惨白纸人脸。
    一阵夜风吹过,童谣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细微的“沙沙”声,像指甲刮擦麻布。
    院子里,哪还有女童身影,只剩树叶被夜风吹拂…
    房间内油灯如豆,鲁承业伏在案前打磨木雕。
    咔嚓!
    刻刀突然崩断。
    老头皱眉抬头,但见窗外槐枝投下的影子宛如鬼爪摇晃,而女童的歌声已消失不见。
    鲁承业身子猛然一僵,立刻冲出小院。
    “妞,妞!”
    鲁承业焦急地喊了几声,刚要出门寻找,却见夜风吹着一张纸条,从空中缓缓落下。
    老头手指颤抖,展开纸条。
    但见纸条泛黄,上面暗红色血字歪斜如虫爬:“孙女在我掌心,听吾号令,否则一天送一样零碎!”
    ……
    “鲁大师,鲁大师!”
    旁边焦急的声音,打断了鲁承业思绪。
    一名玄工弟子端着木盘急声道:“那边催的急,咱们进度要加快了,否则陶师又要骂人了。”
    “嗯。”
    鲁承业看了看远处暴躁指挥的陶逢春,不由得低下头,木讷地回道:“好…好,动手吧。”
    此时已是夜色深沉,工坊依旧亮如白昼。
    陶逢春正带领着上百名匠人对神像即将封顶的关键部件——那顶象征着知识、力量与变革的“燧轮真君冠冕”进行最后的微调与嵌合法阵的绘制。
    汗水滴落在滚烫的青铜模具上,瞬间蒸腾成白色雾气。
    “都清醒点,谁想睡滚出书院睡!”
    看到有弟子疲惫地打瞌睡,陶逢春又是一阵怒骂,此刻的他已彻底进入状态,宛如疯魔。
    而鲁承业,则抱着那根不起眼的焦黑木头,沉默地穿过忙碌的人群,走向他单独的工作台。
    他将黑木固定在工作架上,小心翼翼拿起刻刀,动作沉稳得无可挑剔。
    刀锋落下,顿时削去一层薄薄的焦黑表皮。
    “爷爷,爷爷,救我!”
    瞬间,孙女的哭喊声又回荡在脑海。
    鲁承业身子一颤,偷偷看向周围。
    所有人都在忙碌,只有他一人听到。
    鲁承业知道,这是对方在警告自己。
    他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人,更不明白,对方是如何做到没有半点异常气息泄露。
    但他知道,对方必然对燧轮真君图谋不轨。
    不知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死…
    但他年纪大了,只想让孙女活着。
    收敛心绪后,鲁承业又拿起炭笔,在木材上小心翼翼勾勒轮廓,正是一枚祥云饕餮腰扣。
    制作成腰扣,是对方所要求。
    虽说精美,但放在整个真君神像中却不起眼。
    叮叮当当!
    周围的喧闹,工具的碰撞,都成了他最好的掩护。
    他的动作快如鬼魅,刻刀挥舞,木屑翻飞。
    在旁边弟子崇拜的目光中,脸盆大的饕餮祥云腰扣逐渐成型,又经过一番打磨,逐渐光滑。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额角沁出大颗的冷汗,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未停。
    取来特制的木漆,刷了一遍后才开口道:“好了,就放在此地晾干,等明早和中午再刷两遍即可。”
    “是,鲁大师。”
    周围弟子小心抬着腰扣放在木架上。
    一排排木架,摆放着各色各样的木制配件。
    因为时间太紧,又找不到足够强横庞大的灵材,所以陶逢春决定用铁架为框,榫卯结构制作神像。
    夜色更黑,火光摇曳。
    没人发现,腰扣木质仿佛经过了某种妖异的淬炼,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暗红色,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腐朽甜腥气息…
    …………
    就在书院忙碌时,朝廷也没闲着。
    皇城西南,都尉司总堂大殿。
    殿内幽暗,唯有几盏青铜油灯摇曳,映照出斑驳石壁上悬挂的山川图和各种仪仗。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陈旧墨迹气息,呼吸都带着压抑。
    赵无咎负手而立,猩红蟒袍在暗处如凝固的血。
    他身前跪着数名都尉司千户,皆是黑衣银绣饕餮,腰悬铁牌,低眉垂首,不敢直视。
    “诸位,”赵无咎开口,声音嘶哑如锈刀刮骨,“玄门各派教主,已离山赴京。”
    众人屏息,额头渗出冷汗。
    “武当玉蟾子、龙虎张天师、终南邱长春、青城辰空子、峨眉王妙音……”
    他缓缓念出一个个名字,每一声都似重锤砸在众人心头,冷声道:“他们打着‘护持真君’的旗号,实则欲夺神权,制衡朝廷。”
    说罢,微微侧首,阴影中眼神冰冷:“传令各州府——”
    “即日起,沿途河道设卡,凡玄门修士过境,皆以‘追查建木妖人’为由,严加盘查!”
    “漕运衙门、巡检司、水师哨所,皆需配合。若有门派问起,便说东瀛妖人潜入中原,借水道潜行,朝廷不得不防。”
    一名千户壮着胆子抬头:“公公,若玄门强行闯关……”
    赵无咎冷笑:“那就让他们闯。”
    他袖中滑出一枚玄铁令牌,啪地按在案上,惊得众人一颤。
    “传密旨,沿途驻军暗中戒备。凡有玄门修士强闯者,以‘勾结妖人’论处,就地格杀!”
    “记住——”
    他指尖轻叩令牌,淡然道:“武当玉蟾子,此人最识趣,武当也深受朝廷恩宠,沿途官员需‘盛情款待’,务必让他多喝几杯茶。”
    “龙虎张天师,此人心思多,当年脾气爆,是最大的麻烦,沿途关卡需‘偶有疏漏’,放他先行。”
    “至于其他人……青城辰空子刚上位,先阻拦摸摸底,峨眉王妙音性傲,可辱之,终南老道多疑,可惑之。”
    “不论用什么手段,都要把他们拖住。”
    说着,缓缓直起身,阴影中那张枯槁的脸如鬼似魅:“三日内,京城只能有一位‘天师’。”
    “那便是——社稷坛上的燧轮真君!”
    “是,督公!”
    ……
    咯哒~咯哒~
    山风卷着落叶扫过官道。
    武当山玉蟾子的青驴走得慢条斯理。
    道人斜倚驴背,手里端着本书,嘴里哼着俚俗小调:“莫道玄门清静好,不如醉眼看真君……”
    “掌教!”
    随行长老急得跺脚,“听说张天师昨夜已过黄河!”
    “急什么?”
    玉蟾子眯眼望着远处炊烟,眼神平淡,“天庭多年不曾干扰人间,这次如此急切,你不觉有问题么?”
    话音未落,前方官道忽然被拦腰截断,几个衙役正指挥民夫挖沟填土,见他们过来,连忙拱手道:“道长见谅,县尊有令,此路年久失修,需封道三日。”
    玉蟾子抚须一笑:“无妨,贫道绕路便是。”
    长老愤愤不平:“分明是故意刁难!”
    道人摇头,看向远处太空,眼神深邃,仿佛穿过重重空间,看到了京城。
    “朝廷不想让咱们太快进京,何必硬闯…”
    …………
    终南山邱长春,此刻正被拦在汜水关前。
    河面雾气里,七八条破渔船结成诡异阵型。船头老渔夫咧嘴露出黑牙:“天师见谅,近日河伯娶亲,封渡三日。”
    “放屁!”
    随行弟子怒喝,“五月哪来的河伯娶亲?”
    周围浓雾弥漫,船只若隐若现。
    邱长春眼睛微眯,突然甩袖掷出三枚五雷牌。
    咔嚓!
    惊雷炸响中,渔船碎成木屑。
    那些个“渔夫”化作纸人飘落,袖中抖出满地蜈蚣。
    “茅山剪纸代形术,还有西南蛊术…”
    邱长春笑道:“要阻拦贫道,这手段可不够看。”
    ………
    峨眉王妙音是独自一人前来。
    她年过四十,算是玄门后起高手,已踏入先天。
    其他人各有心思,她同样也是。
    峨眉如今各派内斗,势力威望不断掉落,在江湖中时常被调笑,最大的根源,就是上代掌教去世后,没有能服众者。
    王妙音看到了机会。
    只要借此事在玄门扬名,再成为下届十大宗师之一,便能压制各方势力,让峨眉重新崛起。
    一如当年蜀中剑仙程剑心。
    因此,她这次是只身前来,没有带任何弟子,唯有一袭月色道袍,怀中一柄古剑。
    竹筏行至江心,忽见两岸烽火连天。
    “师太留步!”
    岸上差役高喊,“江防演习,所有船只靠岸检查!”
    王妙音淡淡看向周围,屈指一弹剑刃。
    叮!
    剑鸣如浪,众人眼神顿时涣散。
    待衙役们再睁眼,江上早已空无一人…
    ……
    青城辰空子自蜀中来,乘船渡淮河。
    夜间行到半路,忽见上游漂来血淋淋的嫁衣。
    他眉头微皱,忽然拔剑。
    锵!
    剑出龙吟,嫁衣裂开。
    毒烟迅速弥漫,惊得两岸柳树枯黄。
    “西南千机毒。”
    辰空子眉头一皱,“朝廷什么时候把这帮外道的术法也学了去,成何体统…”
    说罢,微微摇头,对目瞪口呆的船夫道:“劳驾传话,下次记得用巴蜀的船,江南的乌篷太容易认。”
    “走吧,告诉赵公公,青城不会第一个到…”
    ………
    另一边,消息不断向着都尉司汇聚。
    赵无咎挨个查看,面无表情。
    “督公,在下办事不利。”
    刚被提拔的田千户脸色难看低头。
    他对南方熟悉,因此负责派人阻拦张天师,谁知派出去的人全都扑了空,张天师好像凭空消失一般。
    “无妨。”
    赵无咎看着情报,脸色平静道:“这些手段,当然拦不住那些个玄门教主,他们也不想翻脸。咱家不过是要借此看看他们态度而已。”
    下方众千户顿时了然。
    能在这堂中者,哪一个不是精明之辈。
    其中一人拱手道:“督公,看来这次张天师和王妙音最积极,事已至此,不如干脆下令,将他们拦在城外,难不成他们还敢谋反?”
    “谋反倒不至于…”
    赵无咎看向殿外天空,眼中也闪过一丝无奈,“有些事,你们不懂,这次真正的麻烦,并非这些教主。”
    “他们不过是受人指使。”
    “而朝廷能做的,就是不惜一切抓住时机。”
    一席话,让众多千户面面相觑。
    而在大殿外,还有不少人在等着听候命令。
    人群中,孔尚昭低下了头,满脸疲惫。
    他没想到,刚定好计划,都尉司这边又出了问题。
    早已辞去都尉司官职的赵无咎,忽然再次现身,重新成为首领,而备受皇帝重用的罗明子,则被排除在外,勒令在家中修养,不得靠近都尉司。
    玄门弟子众多的执法堂,也被裴宗悌下令暂时休养。
    所有人都明白,朝廷明面上冷落,实则是在保护他们,免的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乱子中受到牵连。
    然而,许多事因此而停摆。
    例如追查建木的任务,从东瀛术士那边,已经问出些情报,但却突然停下。
    罗明子也因此愤愤不平,在家中时常大醉。
    想到这一切,孔尚昭脱离都尉司的想法,越发浓烈…
    …………
    五更时分,京城外官道上。
    呼~
    狂风卷着沙尘飘散,一名白发苍苍的紫衣老道显出身形,不慌不忙,将腿上绑着的两幅甲马扯掉。
    黄色甲马尚未落地,便化作一团火焰,青烟消散。
    来者,正是张天师。
    望见远处京城轮廓,他目光幽邃。
    身形一闪,人已消失不见。
    但越靠近城门,周围情况就越不对。
    往日长长的车马队,全都消失不见。
    唯有一名黑袍老者拄杖而立。
    “天师远来辛苦。”
    老者沙哑道,“老朽奉赵公公之命,特来相迎——请天师暂歇驿馆,待诸派到齐,再共商大事。”
    说罢,侧身让路。
    远处城楼上,密密麻麻的火枪寒光在晨曦中若隐若现。
    “好个‘共商’…”
    张天师看了看上面火枪队,眼中古井不波,“赵无咎…这是要压着玄门低头?”
    “还是,要逆天行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