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港岛1980:野蛮时代 > 第517章 519【经济走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17章 519【经济走高】

    第517章 519【经济走高】
    “说说吧,你想要什么?”罗齐鸿变得严肃起来,意在警告白谨言别提过分的要求。
    白谨言说道“过两天会有一场官地拍卖会,有一块半山豪宅地皮,叫梅道1号,可以建成一幢豪宅大厦,价值连城。”
    这块地皮的占地面积是2.2万平方尺,按照容积比,可以建造差不多36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到了97年高峰,会价值数十亿。
    兆安集团在半山区有不少的别墅物业,但是豪宅大厦只有1幢,而德合地产公司私有化联邦地产公司之后才在半山区拥有两个基本盘,都属于只租不卖品。
    白谨言的私人地产公司在半山区有地利根德阁豪宅,共有3幢,每年可以为公司提供好几亿的租金收入,白谨言自然想扩大在半山区的势力,如此私人公司便持有4幢半山区豪宅大厦。
    “预计要多少资金?”罗齐鸿还是要塞住白谨言的嘴,毕竟有失偏颇了。
    “恐怕需要十几亿。”白谨言有些心虚的说道。
    “这样吧,我帮你出一半,你自己筹集另一半。”罗齐鸿忍不住牙疼,又是十几亿,他也不是开银行的,专门印钞票的。
    “嗯,行。那我让私人公司出面拍卖。”白谨言说道。
    普通住宅每平方尺的建筑费为1300元,梅道1号作为半山区豪宅地皮,当然要用更好的材料,起码要2000元每平方尺的建筑费,再加上利息和各种税收,每平方尺的成本会高达8000元。
    半山区的豪宅向来被吹嘘成风水极好之地,一直都是香江最高豪宅价格的保持者。
    白谨言私人捏着这4幢半山区豪宅,地产公司的资产值可以轻松过百亿了,成为香江大型的私人地产公司。
    罗齐鸿说道“你能以半山区豪宅作为公司的基本盘,这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香江的发展越来越好,半山区的豪宅只会越来越紧缺,价格自然会暴涨。”
    罗齐鸿预计,到了96年,半山区的豪宅大厦价格会升至15000元每平方尺,白谨言的私人公司起码增加50%的资产值。
    “我觉得也是如此,不过比起铜锣湾、尖沙咀的店铺还是有些不如的。”白谨言看着罗齐鸿说道,话语中似乎有一些埋怨。
    当初罗齐鸿指导关嘉慧大量吸纳铜锣湾、尖沙咀的店铺,如今已经让关嘉慧大赚了一笔,铜锣湾罗素街附近的铺租已经涨到了140元每平方尺,一间千尺店面每月铺租可达14万,每年铺租接近170万。
    这个幅度的铺租收入比得上中环2.8万平方尺写字楼的租金了,可见商铺增长的厉害。
    罗齐鸿笑道“我不也是提醒过你们了吗?只是你们没有听进去,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如果想要继续赚钱,完全可以去追赶,尖沙咀广东道还有大把的铺面出售。”
    这话让白谨言无言以对,毕竟这是事实,当初她自己想要走通‘豪宅’这条路,罔顾了罗齐鸿的提醒。
    时间进入7月份,天气炎热了不少,吹来的海风也都是热辣辣的。
    这与香江的股市、地市气氛特别相像,开始进入真正的经济泡沫期。
    内地的企业如同海风一般疯狂抢滩香江股市,同时又以抢购中环写字楼而得意,所以进一步刺激了香江的股市和地市。
    上半年的中环写字楼统计,空置率已经低于3%,普遍商厦租金升至60元每平方尺,而交易广场这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写字楼租金更是达到83元每平方尺。
    有些内地有实力的企业为了彰显实力,费了巨大的代价将金钟海富中心双子大厦收购,震惊了整个香江商界。
    香江自89年以来,每年人口都是呈现净流出,而93年上半年净移民流入多达3.1万人,恐慌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
    在上半年,越秀地产、华夏海外发展等首批内地房企赴香江上市,引发了认购狂潮,直接刺激了香江的地市市场。
    恒安投资、兆安集团等都是大公司,自然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了大量的内地房企股票,作为重要的投资项目。
    罗齐鸿知道,今年的红筹股将是香江股市的重中之重,可以为了公司带来很大的获利。
    与92年上半年相比,93年上半年的股市日均成交额从20亿港元飙升至43亿港元,前两个季度的总成交额是5700亿港元。
    同时国际资本大量流入香江市场,上半年已有130亿美元流入,给香江市场打上了强心剂。
    兆安集团公司会议室。
    香江市场持续走好,公司的高层都洋溢着笑容,毕竟公司可以获利更多。
    而罗齐鸿却抱有其他的心思,红筹股在香江普遍无盈利支撑,完全是靠着宣传让股价走高,这好比绚烂的泡沫,海风稍微大一些都会吹破泡沫。
    “市场走高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高兴太早,红筹股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很清楚,这泡沫一旦戳破,我们必须能从容撤离,不受大损失。”罗齐鸿给高层们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们清醒了一下。
    “老板说得对。十年前出现了中英谈判,才使得香江的经济骤降,如果没有这件事,恐怕与今年的经济情况相差无几,很有可能会变成87年的恶劣情况。”程见深赞同罗齐鸿的说法。
    罗齐鸿继续说道“英镑被华尔街狙击,也是因为泡沫的形成,即使没有索罗斯他们,英镑也不会支撑太长时间。香江的泡沫已经形成,又在迅速变大,我们要时刻注意,切勿成为其他财团收割的对象。”
    “集团要开始逐渐减重物业持有,还是老规矩,先从零散、地理位置不行的物业开始抛售,为了集团的形象,这一轮抛售之后不再回购。”
    “老板的意思是集团不再参与香江的物业炒卖?”康文毅沉寂问道。
    “对!集团以后都会持有大型的物业,不会再抛售,也不会收购小型物业,真正成为依靠租金以及地产开发的地产公司。”罗齐鸿说道。
    “集团持有不少中环小型商厦,是否出售给来香江的内地企业?”康文毅想了想询问说道。
    兆安集团持有的中环小型商厦差不多都是在87年前后收购而来,那时候正值香江经济的低迷时期,中环商厦价格触底,如今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加上这么多年的租金,兆安集团已经赚了好大一笔利润。
    如果现在是物业价格的顶峰,那么出售中环商厦也是正理。
    “不,整座商厦属于大型物业,不是小型物业,而且中环商厦在每次危机中都是能挺得住的,可以作为集团的后盾资产。”罗齐鸿摆手说道“除了商厦、商场、核心地带的商铺,其余的都可以抛售,只要价格合适。”
    “集团和内地合作的魔都港已经签署了协议,我们占股40%,负责港口的建造翻新.需要资金20亿港元,预计22年回本。”陈智隆汇报说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