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480章 念动力,源源不绝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0章 念动力,源源不绝

    第480章 念动力,源源不绝
    翟达两手各持一个装备,左手微微推动着金属魔方,右手则握持着螺旋之笔,就这么漂浮在了空中。
    前者让其一个小时当四个小时用(体感慢8倍,思维慢2倍),但念动力超过两个小时就会难以为继,若是如之前“堵洪水”时的特殊情况,不到一个小时就得流鼻血。
    而现在,后者能不断补充。
    其效用当然不止可以作用于开【缓时魔方(伪)】,但这无疑是最有性价比的方式。
    理论上,一晚上在保证基础睡眠的情况下,依旧有5-6个小时可以开挂。
    也就相当于多出了“24个小时”,近乎三个工作日。
    如果彻底不做人了还能更变态,但那会导致他对时间的感知出现生理性错乱。
    就这样,翟达在卢薇离开后,翟达彻底挂之力拉满。
    小部分时间用于处理积攒的工作,大部分时间用于精深知识领域,这也是他哪怕家大业大,也迟迟没有配秘书的原因。
    秘书的黑丝只会影响我开挂的效率
    【文理相宜】的特殊效果“触类旁通”,和【论系统工程】有些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后者注重全局视角与统筹、发现关键问题,而前者则是让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记忆碎片,可以如小灯泡一样,一个个点亮。
    连成一线,照亮思维迷雾。
    比如捉摸物理问题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生物学知识,紧接着又串联上了某个曾经听闻过的化学碎片。
    而这种“触类旁通”,不会点亮完全无关的内容。
    比如别人说“生活一眼望到了头”,你脑子里冒出一个“那视力很好了”的选项。
    要么是能辅助思考,要么是加强记忆,亦或者干脆就是神奇的灵感和联想。
    联想,是人类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柳家人麻烦坐下,和你们无关)
    它是逻辑的基石,是调用信息的开关,没有联想能力,再庞大的知识库也不过是一块人形硬盘,就如同背完一本新华字典,和有创造力的作家之间的区别。
    高效的摄入知识,再高效的利用知识,最后以全局视角和统筹能力去规划执行路径,翟达获得的不单单是额外的时间。
    而是夸张的效率,投入到手头的研发工作中。
    排除掉不需要插手的“无人机”、“量熵”等,翟达手上自己主导的项目只有两个。
    一个是“碳化硅衬底生成”,一个是“整车制造”。
    后者还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各方面准备都需要时间,而翟达打算在年底前,结束掉“碳化硅衬底生成”的研发。
    三个月.时间差不多够用。
    毕竟挂在这了
    按照产业界的共识来说,“衬底生成”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单独工业链,与后端所有的加工,也就是集合半导体现在的工作内容,复杂程度不遑多让堪称1:1。
    但对翟达来说,他还未动手,就已经解决了50%的问题,因为其中许多工艺需求和之前的开发都是重合的。
    比如衬底生成切割晶锭,之前研发用于切割功率器件的“金刚线超硬材料切割机”,就可以胜任,只需要稍稍更改一下规格和工作腔结构。
    不恰当的比喻一下,相当于一个已经拥有“黄金精加工”能力的人,向上拓展“黄金提炼和粗加工”技术。
    难点并非没有,但设备上只差“高温粉末反应炉”和“pvt晶体生长炉”。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和衬底供应商英飞凌就貌合神离,虽然后者试图用降价的方式劝服研究院放弃研发“衬底生成”,想要和“机核半导体”成为坚固的上下游盟友,共同开拓和瓜分碳化硅产业。
    但以德国制造业的成本,再怎么降也不会让翟达满意。
    翟达也不信任这帮人,到时候白房子嚎两嗓子,整个欧洲从上到下都得跪,一家德国企业凭什么能站直了身子?
    所谓坚固的上下游盟友,也不过是一颗不定时炸弹,翟达比任何人都确信,研究院的路不会是风平浪静。
    他对卢勤俭承诺过,要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本压缩掉90%,以达到赋能生产力的效果,涌入各行各业,手机充电器都要用上的那种。
    英飞凌大概猜到了这种纯粹的上下游关系不会长久,索性连价格都不降了,挣一笔是一笔,但应该猜不到研究院或者说翟达突破的速度有多快。
    渐渐地,翟达又回到了去年那种挂力拉满的状态,以至于有时候从房间里出来,于晓丽会感觉儿子回到了高中时期。
    一看就是熬夜看小说了.
    而研究院的员工们则感觉更加诡异.
    怎么卢女士走了.老板反而每天都睡眠不足的样子?
    这核理么?
    早餐桌上,翟达挠了挠头,大概是用脑过度,昨晚洗的头,早上就出油了
    唐小葵抱着一根大玉米在啃,发觉很甜后想掰断分给哥哥,弄了半天没成功,于是转到了没啃过的半边:“哥,你尝尝?”
    翟达没多想,拿起来就啃。
    “有什么事儿要贿赂我?零钱用完了?”
    唐小葵摇摇头,腆着小脸道:“下周有个家长会哥你能来参加么?”
    上次被同班同学小瞧后,唐小葵一直感觉自己在班里的生态位有所下降虽然老师一如既往对她好,但总觉得想要争取点什么。
    所以有一个帅气的哥哥,开上帅气的车车来参加家长会,无疑是高光时刻。
    她已经想好了,希望哥哥穿上《魔术达人秀》里面的那套披风服装,闪亮登场,最好再表演一下韩国那期从楼上跳下炸成纸片的魔术。
    从此以后,她将立于实验小学的天之上!
    听完唐小葵的说法,翟达直接用苞谷棒子指了指唐小葵。
    我看把你屁股打成纸片还差不多!
    “攀比是不可取的,与其搞这些没用的,不如真的交一些好朋友,带回家来做客。”
    唐小葵缩了缩脖子:“那算了”
    作为被收养的孩子,她很抗拒这一点.
    一进家门,四人四个姓氏怎么说去?
    于女士拍着脸路过:“对啊,班里就没有好朋友么?带回来吃个饭呀?”
    唐小葵摇摇头,没说话。
    翟达和于晓丽对视一眼,大概也猜到了原因,就没再逼问。
    今日唐小葵由于女士送,翟达则开着车朝孙马庄而去。
    翟达看向副驾,之前都是两个人来着。
    现在让我手往哪里放.苦也。
    路过某处田地时,翟达居然看到了一排排前进的收割机,显然秋收要陆续开始了。
    终究是自己“亲手”救回来的田地,翟达索性跟了一段路,之后下车站在田边张望了一会儿。
    东阳的主要作物是水稻,许多城市里的人以为只有小麦成熟才会金黄,其实水稻也是,而且是绿杆黄穗,颜色更加有层次感。
    现代化种植下,整整齐齐,一望无际,堪称美景。
    之所以没有真的发展成“景观”,大概是因为农民没心情专门给城里人拍照,成熟了之后基本都是掐着日子收割,堪称十万火急,自古春耕秋收都忙,误了日子,种也白种。
    翟达也对农业不了解,只是小时候经常瞎跑,东阳县城区就那么大点,见还是见过的。
    站在黄澄澄的稻田边,翟达不由想起八月那场导致7000公顷绝收,16000公顷欠收的暴雨.
    若小木头那远大的理想,真有实现的一天,那真的是利在千秋了。
    收割机下地干活,田埂边蹲了一个大爷。
    翟达闲聊道:“大爷,这农机是谁家的?”
    大爷搓了搓手指:“带烟了么?”
    翟达心说我就随便问问,还要收费?
    “我不抽烟。”
    大爷砸吧了一下嘴,没了音儿。
    翟达摸了摸口袋里摸出一把生,塞进大爷手中:“吃点这个?”
    大爷有些嫌弃,但还是塞入口中。
    翟达继续问道:“现在有收割机了,是不是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
    大爷起身朝远处走去,在翟达茫然的目光中留下一句:“我不知道,我又不种地。”
    翟达:???
    好在这时一个拎着水桶的中年人路过,解答了翟达的疑惑:“看几亩地,这拖拉机只能管收、犁、种,种子一旦撒下去,车就不能再进田了,打药施肥也费事儿。”
    翟达惊奇道:“这地是您的?”
    “对啊。”
    “那刚那个是谁?”
    “以前村里骟猪仔的,后来去省道拐弯开超市去了。”
    翟达:好好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