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481章 炸坦克也是生產力的一部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1章 炸坦克也是生產力的一部分!

    第481章 炸坦克也是生產力的一部分!
    黄灿灿的稻田边,翟达和提水桶的中年大叔聊了起来。
    中年大叔显然是没认出翟达,他在东阳虽然名字人尽皆知,但脸的辨识度没那么高,尤其是不怎么关注新闻和电视的人。
    “师傅你这多少亩地?一年挣多少钱?”
    中年人笑了笑,他年纪並不大,但常年风吹日晒,脸上的褶皱深邃而暗沉。
    “我承包了百十来亩吧,现在补贴多,不交粮也不交税的,国家还倒给钱,水稻一亩挣个200
    多块钱吧,一轮两三万,再种一轮冬麦,又是两三万,不比小年轻城里挣得少,就是辛苦点。”
    那確实不少了...在研究院来东阳之前,年轻人能拿到2000月薪就算很不错的工作了,卢薇最早在毛纺厂才1300-1500,於女士这样的版师也才2200。
    但反过来说...如果年轻人都不去城镇...农村平均每户也绝对有不了100亩的耕地面积...有个三五亩了不起了,那时种地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光景。
    靠几亩薄田,最多饿不死,
    你可以说是城镇化导致农村“空心化”。
    你也可以说是解放了底层劳动力,不必再將人像古代那样拴在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
    前提是有这么多岗位..:
    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的...单看一面,等於没看。
    你得转著圈看,螺旋著看。
    提升生產力、解放出更多的农业人口,在保证粮食红线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从事农业以外的工作,农村固有土地不想种了,租出去给別人整合成更大的规模,这条路肯定是没错的,
    翟达想起“机核半导体”那些大量年轻员工,不少都是周边农村走出来的孩子。
    九年义务教育构建了一条尚可的“前路”,农业土地的强监管和惠农政策,构建了一条还行的“后路”,反正十几年后,至少在华东这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生活也是经常被人羡慕的对象。
    中年人从水桶里抽出一瓶冰镇的汽水,最便宜的那种杂牌货,似乎是给农机手准备的,递给翟达一瓶道:
    “看你样子也是个厉害的人物,是不是那啥研究院上班的啊?白领?”
    翟达笑了笑:“对啊,我就研究院上班的,我们老板很帅气。”
    中年大叔:我也没问这个啊..:
    “听说你们那待遇可好了,我们村里好几个小年轻,外面打工好多年了,最近都打算回来,试试看能不能进研究院.::”
    这就是优质岗位,带来的人才回流效果,
    翟达拧开喝了一口,典型的香精+色素的廉价味道。
    但依旧凉爽畅快,沁人心脾“只要符合要求,我们都欢迎,未来工作机会还会越来越多。”
    又閒聊了两句种植的琐事,翟达想到了什么,对中年大叔道:“稻子收了种麦子对么?”
    “对,得赶紧种下,不过还要先烧...我是说秸秆还田,整地开沟...种子一旦撒下去,就得人力干了,追肥啥的又是个累人活...”
    农业...还真是翟达非常陌生的领域,也就听了个大概。
    不过脑子转了转,说道:“和你做个生意怎么样?”
    机核研究院,环形总部,自然庭院,
    几个年轻人正在摆弄什么,半空中有个桌板大小的无人机正在不断飞行,身姿已经颇为灵活,
    就是行止之间不够灵动。
    乌鸦们蹲在树梢上,看著这个“蠢笨”的新玩意儿,但也没怎么害怕。
    只觉得真鸡脖吵。
    要不是小黑立了规矩不能干涉人类,高低扔两块石头过去。
    下方有人支著小桌板看著电脑,有的抱著砖头一样的遥控器。
    片刻后,无人机飞回了地面,齐林拉出一条长线,连接在笔记本电脑上,收集飞行数据。
    听到后方有脚步声,转头看去是会长,齐林立刻起身。
    “会长!”
    翟达扬了扬手机:“打电话没人接,问了才知道你在这。”
    “呢...抱歉,裤兜里没感觉。”
    翟达点点头,好奇道:“新样机?”
    比起最早巴掌大的航拍机,眼前这个扎实多了。
    齐林点点头道:“载重30公斤,还在调飞控,电控模块有些不稳定,电量掉的的很莫名其妙。”
    齐林的无人机项目,启动资金是3000万,对於初创来说已经是天胡开局,而且研究院作为坚实后盾,数字只是定个规矩,有成果隨时可加。
    但他本人很谨慎,无人机是他的理想,但齐林並不是什么理想主义者,初次带队,步子迈的很小。
    招了几个无人机领域的同学,又从鸿图0s那里了几个感兴趣的,目前也才十来个人,正在小成本开发中。
    不过...成果还是有的,天赋在这摆著呢。
    能够这么快时间,做出载重30kg的无人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採用了“碳化硅器件”,许多电气结构体积只有传统方案的三分之一,重量减轻一半。
    其中飞控程序的原始版本是“图灵”程墨抽空弄的,但这东西和大模型一样,需要不断收集数据调教,程墨也不是空气动力学专家,相当於只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翟达蹲下来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台无人机,结构还属於工程版,许多部件裸露在外:“30kg载重已经具有实用价值了,农用稍显不足,但装tnt足够撬开任何现役主战坦克。”
    旁边几人互相对视了一下..
    啥?
    只有齐林深知会长的规划,而会长的规划就是他的规划!
    炸坦克也是生產力的提升:用更高效廉价的方式,解决原有问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没毛病!
    翟达又道:“小型的那个呢?彻底不搞了?”
    “也搞,不过目前人手不足...”
    翟达拍了拍齐林的肩膀,笔划了一个韩国人最爱的手势:“齐林,步子小一点是没错,但也不能裹小脚那么小,这都立项两个月了,还只有十个人...
    齐林有些沉重的点点头,会长这是提意见呢!
    翟达宽慰道:“既然人手不足就扩大一些,研究院还不至於招不到人,內部借调一下也可以,
    食堂大一点的窗口都七八个人呢,你这十个人算怎么个事儿?”
    “好的会长。”
    而后翟达提起了另一件事:“对了,给你们揽了个活,我觉得眼前这个稍稍改造一下就挺合適的。”
    “揽了个活?什么活?”
    “洒有机肥,100亩地。”
    几人沉默了片刻,翟达以为是不理解什么叫有机肥,补了一句:“就是羊屎。”
    眾人:???
    翟达將前因后果说了一下,把那位大叔的电话给了齐林:“都商量好了,你们可以去提前录入地形,提前研究一下羊屎拋洒的难点,我觉得可能会有点粘稠,需要动动脑筋,积累经验的同时,
    也不耽误你们收集飞控数据?”
    “无人机农用是早晚的事情,实战里进行速度快一些,在自然庭院里飞来飞去,不如去大有可为的田野上。”
    齐林抿了抿嘴:“其实...原本也有这个计划,只是担心还不成熟....怕给老乡添麻烦。”
    翟达摆摆手:“有啥麻烦的...你就是摔机掉进田里,还能砸死种子不成?”
    於是在翟达的干预下,“机核无人”进入了经典的“干中学”阶段。
    东阳周边农田、鱼塘、果林多得很,那些农机无法完成的工作,都可以尝试用无人机解决。
    以无人机农用的效率,说不定明年再种水稻的时候,东阳周边都已经能用上了。
    要知道无人机拋洒,在有备用电源和设备的情况下,一小时就能完成100亩地,而人工拋洒,
    根据那中年大叔说,一人一天也就干个2-3亩...
    效率相差近百倍。
    齐林的执行力还是很快的,下午就带人去了那块农田,得知距离追肥还有十几天时间,立刻行动了起来。
    当天下午,一辆商务车朝“环形总部”驶来,远远看到那城墙一样的瑰丽景象,还没下车乘客就已经交出了自己的“臥槽”。
    “这太气派了...深城都没这样的地方。”
    “对比起来深城那些大公司总部简直弱爆了...”
    “听说还有二期、三期?一圈圈往外扩散?这不『城中之城”了么!”
    几个从未来过总部的深城员工,眼珠子都直了...
    第二排,楚翔和项佑双手抱胸,尽力维持著“我本地人,我一点也惊奇”的本面子,不过眼珠子瞪得老大,还是出卖了他们震惊。
    副驾驶上,李海莉看著那蔚蓝色的幕墙,也感觉到一阵恍惚...没想到已经这么陌生了么?
    由於车窗角度限制,离得近了连屋顶都看不到,满眼都被填满。
    这座巍峨的建筑...不,这座日新月异的城,真的是她能够加入的么?
    不过紧接著又是一阵安心。
    这里再陌生,也是她的家乡、变化再大,也是老大带来的。
    如此这样想,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反而心里燃烧出一股动力,要更加努力,配得上这焕然一新的东阳。
    驾驶室內,吴越从挡风玻璃往上望,微微一笑:“各位,下车吧。”
    “有人来接我们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