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鹰犬和爪牙
第408章 鹰犬和爪牙朝堂上的波诡云不影响马寻,他还在岛上认真的做著实验。
开开心心的拿著第一手资料,认真观察的马寻在研究著牛痘的试接种情况。
“这些倭寇算是有福气了。”马寻看著资料,笑著对张三丰说道,“他们现在不用怕天了,
得不了这瘟疫。”
张三丰笑著接过文书看了看,“师弟,倘若时机合適,给我也接种牛痘好了。”
道衍也跟著说道,“真人慈悲为怀,贫僧倒也想要接种牛痘。”
马寻看向道衍吐槽说道,“真人四处云游,说不得会碰到天,你在京城有什么可担心的?”
“贫僧与国舅一般,也喜云游。”道衍一副怀念的样子,“此前蒙真人不弃,商议好了寻合適之机继续四海云游。”
伴隨著道衍的话,还有张三丰殷切的目光。
他对还在当和尚的道衍不感兴趣,不过有这么个伴也不错,这也是有才学的人,一起云游还是有些话题可以聊。
但是张三丰更感兴趣的是还俗的和尚,这才是真正的志趣相投,真要是一起去云游的话,说不定能感悟更多。
到时候不只是能壮大道教的声势,就连羽化了也不用担心后事。
马寻尷尬一笑,岔开话题,“过段时间得在军中试种了,一批一批的来就行。”
牛痘现在没什么可担心的,最危险、最有难度的实验早就结束,现在基本上算是技术成熟了。
只需要持续的完善,只需要多点时间去印证而已,这些事情对马寻来说不算难,他也有耐心。
徐司马匆匆而来,“舅舅,晋王殿下与燕王殿下在岛外请见。”
马寻立刻骑著小毛驴到了码头。
这一下真的形成鲜明对比了,躲过了种早稻的朱白白净净,一副王孙贵族的样子。
而朱棣虽然穿著华丽的丝绸,可是看著就皮糙肉厚、漆黑壮实,这小子儼然一副农家子弟、行伍出身的姿態了。
“舅舅!”朱棣开心挥手,“我可是接到了旨意就快马加鞭来的,我就在京城歇了一晚,得父皇和皇兄的旨意,领三百精干锦衣卫而来!”
马寻笑著说道,“其实也用不著这么急!”
“父皇可气坏了!”朱棣直接说道,“这些人还是不识抬举,只是也吩咐我做事小心些,得听您嘱咐。”
马寻就说道,“那就去查一下这些士子、乡绅,从他们口中问问缘由。我到底是哪里得罪他们了,再问问他们为何对朝廷律令不满,可有什么改良之策!”
朱棣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我现在是看出来了,那些人肯定没什么好法子。真有法子,那也是对他们有好处的法子。”
那可不,任何人都是这样。
真要是可以参与到制定一些政策,肯定会选择偏向自己的,对自己有好处的。
真正的大公无私,那又能有几个人呢?
马寻认真说道,“此前因为魏观之案,就有不少苏州士子不满,说你父皇大兴文字狱。你办案之时,先只管查、只管审,万万不可直接处置,交给朝廷去定罪就好。”
朱棣虽然觉得自己得到了授权可以处置,不过还是点头。
这说不定是父皇、皇兄和舅舅的默契,自己只管做事就好了。
其实朱棣有些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的,他稀里糊涂的就接手了不少锦衣卫的力量,尤其是北镇抚司的权力。
就连父皇和母后先前还在抱怨,这北镇抚司怎么绕了一圈,稀里糊涂的就到了他朱老四手里了,不该是在马国舅手里吗?
甚至连徐妙云也在和朱棣鸿雁传情的时候抱怨,说他朱老四现在的权力有些大了,该注意收敛。
马寻补充说道,“对了,查到一些士子之后,將他们送上岛来。”
朱嚇了一大跳,“舅舅,真要是朝廷处置,那也是父皇直接下令。送上岛,这是不妥吧?”
朱元璋还是比较狠的,因为魏观案杀了苏州有名的学者,自然也就是一些人认为这就是文字狱。
马寻哭笑不得,“怎么,觉得我是在要药人?”
朱就不说话,经他手送去岛上的死囚,那可不都是药人吗。
现在自家舅舅要那些学子,还都是犯了事、革除功名的,肯定也是要去当药人了。
就连朱棣也有这类想法,自家那位舅舅有些时候真的小心眼。
所谓的仁厚是对普通人,对於犯了法的人可没有半点仁厚,甚至可以说是冷脸、无情。
或许是死的药人太多了,现在实在是太缺人了。
“算了,你俩也不懂这些。”马寻也懒得多解释,“按我说的去做就行,这些人送过来有用处。”
朱鼓起勇气问道,“虽说这些人有罪过,但是罪不至死。舅舅,可別都给弄死了,要不然我父皇肯定也为难。”
苏州府的这些士子最不认当今皇帝,如今的苏州士绅普遍不愿意为明朝效力,怀念他们的吴王张士诚,想念更早之前的蒙元皇帝。
朝廷徵召直接无视,朝廷委任直接不接这些是不少苏州名士的风骨,是他们在士林名望越来越高的表现,
不接受朝廷的官职、择击当今的皇帝和政策,这才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这也就是朱元璋的为难之处,他在滁州、和县的时候,文官几乎就是一个李善长。
过了江之后好一点,虽然陆续有些文人来投,但是总体上还是不得读书人的待见。
哪怕他坐拥金陵为根基,也是一些人眼里的叛逆,面对他的各种徵召和优厚条件,读书人普遍还是不愿意来效力。
浙东文官、浙东文官。
真以为朱元璋喜欢呢,那是因为最初在他手底下的读书人,稍微有些本事的也就是胡大海举荐的这么些人。
这算是起家的文官根基了,所以这些人也算是有从龙之功,后来不断的提携乡党等等也就顺理成章了。
“弄不死!”马寻多点耐心说道,“老四,你这段时间可给我冷著脸,任何人说情都没用。”
朱棣信心满满的说道,“您放心就是,我只听父皇母后的,只听皇兄的。就算是我岳父托人说情,我也不理。”
马寻笑著问道,“那要是当朝丞相呢?要是於你有半师之情的呢?”
朱抢先说道,“宋师又要出么蛾子了?我皇兄仁厚,称之为宋师罢了。教我等读书的可不只是他宋濂,他可没有那么大顏面去说情!”
朱棣也连忙说道,“那我就写信给皇嫂告刁状,让常茂去打他媳妇!”
马寻立刻指著朱棣,“老四,你给我记好了!朝堂的事情归朝堂的事情,我倒也不好说祸不及家人。只是有本事有能耐的男人,拿女人出气算什么?怂別人打妻子,谁教你的!”
朱顿时幸灾乐祸,老四这小子也不想想自家舅舅是什么人。
拍马屁也要分方式,大明第一爱妻、护妻的人自然是咱家父皇,第二个可能就是自家老舅了,
然后是皇兄、二哥。
听闻常茂確实不太喜欢宋濂的孙女,可是那可是舅舅做的媒,还颇受舅母的喜欢。
你这时候瞎说,那不是找骂嘛!
说俏皮话的朱棣连忙认错,“舅舅,我就是瞎说、瞎说!我和妙云好著呢,我肯定也不做这混帐事!您放心,我都是按您说的去做,跟你学!我来这边的时候,还特意去看妙云了!”
马寻要喷血了,这外头得怎么说我啊!
一个个的爱妻没问题,可是別说跟我学啊,你朱老四可没有成亲,哪里学的这么轻浮,还登门去看望!
心塞的马寻摆了摆手,躺公立刻调转船头,和这些外甥聊天容易血压升。
而看到马寻离开,方才还一副兄弟和睦的朱老三、朱老四不约而同的冷哼一声,这是相看两厌。
现在就是一起办事而已,没说要住在一个屋檐下,没说要一起办案。
尤其是没有二哥监督,表面的兄弟和睦都不用装。
各自办好各自的差事,不互相帮倒忙就行,兄友弟恭那也是在舅舅面前如此,要不然得挨骂。
回到岛上的马寻没觉得坑了朱棣,提前歷练呢。
这么些外甥之中,我最看重的可是你了,老二和老三可没这待遇。
只是对於不少人来说,基本上是大祸临头,或者是前景一片黑暗了。
晋王与徐国公在松江府已经半年了,基本上不太干涉地方政事。只是偶尔要钱要物资而已,神神秘秘的在岛上瞎忙。
可是现在燕王来了,这可是声名鹊起在近半年来迅速崛起的『酷吏”,称得上是国舅的爪牙。
先前就是这位燕王魔下的锦衣卫来江南大肆缉拿潜逃回原籍的富户,很多人都是全家被抓,一路上不少豪哭等等。
现在燕王和徐国公都在松江府,光听著就觉得有压力,很有可能就是好日子到头了,下一刻就有锦衣卫端门而入、全家被缉拿了。
这不是夸张,而是根据很多的传闻最真实的写照。
毕竟这两位,对文人不亲近,尤其是那个国舅,还是书香门第呢,还是掌管著国子学呢,从来都不知道为读书人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