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其他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93章 朝野动盪,內外博弈(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93章 朝野动盪,內外博弈(求月票)

    第193章 朝野动盪,內外博弈(求月票)
    整个天下一片动盪。
    甚至就连顾靖,都未曾料到各地海上对於这个政策的反应竟然会是如此之大。
    但这就是人性。
    无论是各地的商会也好,亦或是那些个站在最顶点的大商人也罢,他们的心思早已不是当初刚刚踏入海贸可以相比的了。
    无论是那些外商们的追捧,亦或是资產的不断迭加,乃至於他们背后的人。
    这一切都会让他们愈发的自傲。
    甭说是顾靖抬高税收,甚至是现在的税收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避免,又岂会无动於衷?
    这一点无论是在任何时代化都无可避免。
    这就是人性!
    顾靖对这一切都並未太过在意,作为当朝太傅,顾氏家主,这种事在顾靖眼中只能是小打小闹。
    哪怕商人们抗拒罢工又能如何?
    无需干涉,在巨大的利益之下,自然就会有其他商人愿意接受这一切,重新抢占一切。
    顾靖只需要保证制度施行的公平便足够了。
    而这其中——
    自然而然便会涉及到御史台。
    数不清的御史台御史直奔各个兴起的码头,他们其中有顾氏子弟,还有不少顾靖亲自挑选出来的白身。
    就是这些人前往各地监察著一切。
    而对於这一切,顾易亦是丝毫都不在意,这是一个王朝必须要经歷的。
    海贸就是一柄双刃剑。
    它能让一个王朝的国力迅速飞跃,亦是会为这个王朝埋下很多的危机。
    这一次的动盪对於大唐而言,只要没能上升到成为亡国危机,那从长远眼光来看便一定是赚的。
    又有何好在意的?
    番禺。
    这是大唐目前最为辉煌的港口,同样也是顾氏扎根最深的地方。
    自昔年顾燁扫岭南之时。
    便已经有一脉常年留在这番禺之地,虽然期间岭南与九州皆发生过大乱,但顾氏仍旧是屹立在此地。
    没办法,无论是顾燁也好亦或是顾玲也罢。
    他们在岭南的传说太多了。
    一个是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另一个是走遍各地医治百姓,这两人的声望便是番禺顾氏最重要的保护伞之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且在番禺扎根的海商们也是十分的听话。
    虽然对朝廷的这个制度同样有著非议。
    有过抗议的举动。
    但眼看著朝廷態度明確,且他们的市场正在被其他商人所侵吞之时,他们也不得不选择低头。
    由不得他们不低头。
    番禺不是明州、东莱等地,若是被朝廷放弃被顾氏放弃,那些当地的百姓很可能会將他们活吞了。
    不低头就定会逼出番禺市场。
    这是他们不可能承受的结果,哪怕再怎么不愿,也只能开始履行起了朝廷制定的制度,並各自捐款开始筹备起了番禺城的扩建之事。
    这扩建可並不只是说將城池的范围扩大就可以。
    这只是基础。
    其中所涉及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也是朝廷会起爭执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所有人都同意的情况之下。
    此事倒也是十分顺畅。
    真正困难的仍是明州、东莱等新兴的沿海城市。
    虽然已经感受到了朝廷的態度。
    但这些人也不知是有著什么底气,根本不愿意低头。
    而且最关键的是——
    他们还联手了。
    虽然没有明面之上抗拒朝廷的旨意,但却是在从各个方面之上影响海贸的正常进行。
    九州之內的阻拦倒是还好。
    在朝廷的目光全都放在此事的情况之下,甭说是他们,没有任何人敢於做太大的手脚,最多最多也只是一些於贸易上的手段。
    真正的问题仍是海外——
    这些人与海外的商人们本就有著不少联繫,只要付出相对的利益,他们便足矣影响到海贸。
    商人本就逐利。
    海外的这些商人们同样也是如此。
    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大商人给予他们的利益,同样也是因为这具体的赋税政策也会影响到他们。
    如今这些人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恢復常態的机会,又能得到利益。
    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拒绝?
    大唐確实很强。
    但当这些东西超脱了大堂之后,事情便已经不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了。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明州、东莱等地的海贸皆是受到了影响。
    短短数月时间——
    其贸易量足足跌了大半。
    这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赋税,如今的海贸可是在关联著各行各业。
    首当其衝的便是手工业,从事此行业的百姓皆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就连粮食的价格都出现了波动。
    这对於一个正在冉冉升起之中的王朝而言,绝对可以称之为大事了!
    没办法,这一切虽看似在持续发展,但实则仍是处於萌芽之中。
    而且市场就那么大。
    这一个个商会以及大商人联手,撼动整个行业也並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朝野皆震!
    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料到此事竟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毕竟这一切在以前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资本撼动朝廷根本。
    这种事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按照原本歷史来看,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要放到明朝中后期。
    其根本的原因便是商业资本的出现及实力越来越大。
    虽然如今的大唐不能与大明那时所面临的状况相比,但光凭著这一点便足矣看的出来当前的大唐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到底有多么惊人了。
    顾易也在认真观察著这一切,十分明白当前大唐所面临的状况到底有多么严峻。
    若是控制不住的话——
    资本的萌芽绝对会降临在九州之上,且难以动摇。
    不过他倒是並不是特別担心。
    若是换做其他人,以这种大义的方式来对抗朝廷,或许还会起到作用。
    但很显然,顾靖就不可能是这种会束手束脚的人。.
    夜。
    月色如洗,星光璀璨。
    洛阳,冠军侯府。
    顾靖就这样默默坐在书房之中,在油灯前细细查看著各地御史所送来的消息。
    他的表情十分平静,眼神也没有什么异常。
    就好像是对於这一切都完全不在意一般,哪怕房间之中只有他自己,也没將任何的情绪流露出来。
    整个房间內无比寂静,顾靖就这样默默的看著,不知在想些什么。
    直至將所有的书信全都看完。
    他这才唤来了人。
    “传我的令,让御史台各御史详细调查此事,无论这背后之人是谁,无论他有什么身份,都必须要调查出来。”
    顾靖是非常平静的做出了交代。
    他自是明白这其中一定是有一个极为有身份的人主导,不然的话各地的商人不可能就这样联合在一起。
    他甚至都能猜的除了开这些人还会再做些什么。
    但顾靖却仍旧不乱。
    没有什么好乱的,这些人不了解他,也小覷了他。
    这些行为对於顾经而言並不是威胁,而是送上门来的肥肉!
    次日的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
    ——对於当前天下的局势,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皆是明白无论如何都要將这些事压下去。
    自是会有人提议恢復以前的制度,也有人提议直接下死手。
    但顾靖却是並未表態。
    他確实心狠。
    但再怎么狠辣也不可能直接无罪而诛,他可不仅仅代表著顾氏,如今同样也代表著朝廷的公信力。
    顾靖需要用最为正式的手段解决这一切才能不去影响到海贸大业。
    自是不可能直接做出决定。
    对此,群臣们的態度都是十分的紧张。
    哪怕是意见不同的大臣都是如此,因为所有人都十分明白,这件事必须要快速解决。
    不然的话那可就不仅仅会影响到海贸之事了,很有可能会让当前蒸蒸日上的大唐直接断了发展之路。
    回到府中,顾靖如往常一般再次教导起了李隆基。
    李隆基如今已经八岁了。
    並且极为的聪明。
    不仅仅是朝臣对其评价极佳,称其乃是天生帝王,甚至就连顾靖都经常夸讚李隆基的能力。
    並不只是因为他多么多么的聪明,主要还是因为其性格。
    李隆基为人极为自信,贵气十足。
    对於任何事都有著自己的见解,这对於一个皇帝而言,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品质了。
    书房之中,顾靖如常一般与一眾顾氏子弟说起了朝堂正事,仍是在维持著顾氏一脉相传的教育方式。
    李隆基亦在席间,然今日始终沉默少言。
    待讲学毕,眾子弟散去。
    他方隨顾靖步入內室,执礼相询:“太傅,近日群臣所议之事……可已定下应对之策?”
    “陛下毋需忧心。”顾靖当即还以標准的臣礼,神色淡然,“不过一群跳梁宵小,不足为虑。”
    “有老臣在,自当平息一切——”
    “待此事了结……陛下亦可还朝居住了。”
    李隆基的眼神瞬间明亮,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有太傅此话,那我便可以放心了。”
    他对顾靖確实十分尊敬。
    在私下之时,从不自称为“朕”,並且每每询问之时都会有著礼节,哪怕顾靖早已说过却也始终未改。
    “太傅放心,我全力支持太傅。”
    李隆基就这样看著顾靖,眼神愈发明亮:“这群乱臣贼子,竟然敢不遵朝廷政令,就应该把他们都杀了!”
    说罢,李隆基再次朝著顾靖拱了拱手之后,便直接走了出去。
    时间匆匆而逝。
    並未出乎顾靖的预料,隨著事情的不断发展,这海贸的衝击越来越大,一道声音也是渐渐从民间传到了朝堂之中。
    ——那就是顾靖此举是在影响太宗皇帝昔年所定下的策略。
    这绝对是一个大帽子。
    在朝廷的刻意影响之下,李世民在整个大唐的名声实在太好了,虽然顾氏的名声同样也极高。
    但在当前这种状况之下自是不可能拦得住这种话的流传。
    隨之而来的便是要让朝廷恢復前朝之策。
    各种声音裹挟著大势滚滚而来。
    甚至就连朝臣们都在这种影响之下,转变了观念,在几次的试探之后开始提议起了恢復前朝政策。
    但顾靖仍是始终未退,既没有表现出什么其他的情绪,也没有答应此事。
    这种行为自然而然便加剧了很多人的野心。
    至少在他们看来,顾靖这就是在强撑,只要继续坚持下去顾靖便早晚都会答应此事。
    没办法,海贸之事受到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不仅仅是那些商人们捣乱。
    最关键的是,似乎正是因为市场突然衰减的原因,导致在这茫茫大海之上竟然出现了很多贼寇。
    开始劫掠起了如今为数不多的商人。
    这些商人本就属於中小商人,无论对於任何人而言,只要被劫掠了一次,一旦遭劫,往往便是倾家荡產之祸。
    这对已然步履维艰的海贸而言,不啻於雪上加霜。
    值此危局,顾靖焉能不屈?
    此乃眾人心中篤信不移之念。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注视著这一切,对於当前的局势没有丝毫都不慌乱。
    他能感觉出来,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顾靖的判断,反倒是让他愈发坚定了自己內心之中的决定了。
    他这是在等——
    等一个直接出手碾碎一切的机会!
    时间匆匆而逝,御史台的恐怖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世界上就压根没有不透风的墙。
    各种罪证相继送来了京城。
    不仅仅包括了各大商人逃税的记录,包括发生海灾之后的隱瞒等各种罪孽,其中甚至还牵扯出了私融白银,铸造假幣等罪。
    这一桩桩的罪证几乎每一个都算得上是大罪!
    不过哪怕就是这样,顾靖也是並未直接出手。
    他的目標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商人,同样也包括了这其中的幕后之人。
    顾靖要清理掉朝廷內的蛀虫!
    他已经老了。
    这是一个天赐的机会,顾靖就是要趁著这个机会,再去为大唐做一些事,以防出现任何的意外!
    而也正是因为御史台从始至终都掌控在顾氏手中的原因。
    谁也不知道御史台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成果,也不知道顾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想法。
    整个朝堂之上,爭斗亦是因此愈发猛烈。
    (ps:跪求月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手,鱼万分的感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