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其他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95章 杀鸡杀猴,血腥清算(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95章 杀鸡杀猴,血腥清算(求月票)

    第195章 杀鸡杀猴,血腥清算(求月票)
    大安十二年,冬。
    寒风萧瑟。
    洛阳,城门之处,万民齐聚。
    数不清的百姓与官员站在城外,就这样望著那略显佝僂但却屹立於战马之上的背影而怔怔出神。
    顾靖出京了!
    没有人能够料到事情竟然会在短短时间之內变成这样。
    顾靖在毫无预料之下,便公布了所有罪行,並宣布了自己即將奔赴明州等地的事情,彻底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態度。
    震惊,惶恐等种种情绪瞬间涌出。
    虽然在顾靖调兵的时候,群臣们便对如今这一幕有过猜想,但当这一切真正发生之时,却又是觉著有些梦幻。
    这怎么可能呢?
    顾靖是真的疯了吗?
    竟然会做出这种抉择?
    这已经不是有没有牵连其中的关係了,而是因为此事实在太大,若是弄砸了便会牵动大唐国本。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都不可能拦得住顾靖。
    没办法,罪证太多了。
    並且顾靖此次的出征可不仅仅是一意孤行,无论是太皇太后武则天也好,亦或是太后裴氏也罢,乃至於当今圣上都在支持顾靖。
    其更是带上了昔年太宗皇帝所用的龙弓。
    这就是大势加身,又有谁人能阻?
    但此事最后到底会如何收场,那便不是他们能够想到的了。
    “太傅切记,万万保重身体!”
    东都洛阳城门之外,李隆基神情郑重,望著顾靖,话语里满是关切,“无论如何,切莫伤了根本。朕就在这东都,静候太傅凯旋。”
    ——隨著年纪越来越大,在这正式场合李隆基也是已经改了自称。
    这是顾靖的要求。
    因为这涉及到皇帝的威仪。
    目光落在顾靖那已全然白的鬢髮上,李隆基只觉眼眶阵阵发热。
    他自幼长於冠军侯府,对顾靖的感情深厚无比,实乃亦师亦父。
    如今眼见年事已高的顾靖竟还要远赴他乡,心头沉甸甸的,不由得想起史册所载的那些君臣往事。
    若辜负了眼前这位恩师重臣,自己还配做这个皇帝吗?
    “谢陛下。”顾靖微微頷首,拱手一礼。
    没有多余的言语,他径直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他此行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依靠顾氏强大的声望来解决一切。
    同样——
    也是在给李隆基亲自参政做铺垫,在这期间无论发生任何问题,只要他未死,还能回到洛阳之中,便一切都能完美解决。
    这是顾靖最后能为大唐做的。
    虽然在別人看来,他的身体仍旧硬朗,但是顾靖自己却十分明白,他的身体早已是一日不日一日了。
    若不是顾易在暗中为顾靖使用了数次药到病除符。
    他如今或许早就已经病逝了。
    看著顾靖的背影,眼泪不由自主的便从李隆基的眼中滑落了下来,他没有任何的废话,就这样当著所有人的面朝著顾靖拱手行礼。
    而隨著李隆基这一动,他身后的百官也在这一刻纷纷朝著顾靖拱手行礼。
    且不论顾靖此举的决定到底如何。
    至少在所有人的眼中看起来,没有人会去怀疑顾靖对於整个大唐的功劳。
    明州。
    虽然明州起势略晚,但如今的明州乃是海贸发展最为顺利的几座大城之一。
    至於其中缘由同样也很简单。
    ——那便是因为明州的地势,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对於运河的开拓,早已让本就水运普遍的江南之地更加顺遂。
    且江南相比於东来、番禺等地路程更近。
    在这种有利条件之下,这明州的发展自然也是极快。
    武氏的商会同样也是扎根在此地。
    此时此刻,一股无形的绝望瀰漫在整个明州之上,各地的官兵早已调来了此地,虽然还没有对他们动手,但是这也让人安不下心来。
    这也是武三思不断给武则天送信求饶的原因。
    武氏是真的已经不再去想权利了,他们现在只想老老实实的靠著与武则天的关係去当一个富家翁。
    本是以为赶上了海贸的这条大船,將来定是无需再担忧发展。
    却没料到竟然会发展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虽然还没有明確的旨意,但谁又能看不出来,如今的刀子就架在脖子上?
    武府之內。
    声声的嘆息声不绝於耳,除了武三思之外,还有武氏的其他子弟,包括明州之地的各大商人,此时此刻皆是无比的忧愁。
    其实朝廷若有明確旨意的话他们还无需如此。
    虽然再怎么不愿意。
    但若是真的到了最差的一步,他们这些个大商人可是有著胆魄去出海的,只要带够了钱財他们在哪都可利用海贸再次起势。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不上不下。
    在没有明確的答案之前他们是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的。
    不仅仅是因为海贸冒险。
    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看不上海外的生活,哪怕他们都没有亲自出过海,但只靠著相继送回来的消息,他们便能大概得知海外到底是有多么落后。
    “太傅此举究竟意欲何为?莫非要大兴詔狱?”一位关陇口音的大商贾按捺不住,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刀,“若真如此,我等难道就坐以待毙不成?”
    “噤声!”话音未落,已有人急急低喝,“此等言语若传入御史台耳中,一个『谋逆』的大罪顷刻便至!”
    “谋逆?”那商人嗤笑一声,满脸不屑,“难不成他顾太傅还能凌驾於我大唐律法之上?”
    洛阳的消息被顾靖彻底封锁,滴水不漏。
    困在局中的眾人,在重压之下渐失方寸。
    “海贸之利虽源出顾氏,然行之於天下,乃是太宗旨意!”
    “我等多年经营,税赋何曾短缺分毫?”另一人声音发颤,带著不甘与恐惧,“他顾靖如今悖逆祖制,如此苛待我等,究竟凭仗何来?”
    “难不成他顾靖就当真敢不顾顾氏数百年来的声望?”
    说到此处,眾人不由得又是一阵静默。
    他们原本便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敢联合起来想用大势来对抗中枢。
    但如今顾靖的举动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武三思此时候的表情也是万分的复杂,看著在场的眾人悠悠嘆道:“诸位所请的相公如何答覆?”
    ——能聚集在此地的商人可不仅仅是要求財富了。
    財富只是最基础的。
    还要看他们背后的人。
    如今的海贸就是如此,大商人出面盈利,然后拿出钱来去和身后之人瓜分。
    说白了,他们同样也只是被推出来的旗子罢了。
    听到这话,在场眾人又是唉声嘆气,旋即就这样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默默的摇头。
    在顾靖还未曾动兵之时。
    这些人倒还是和他们有著联繫,告知他们无需慌张之类的云云。
    但当顾靖动兵的那一刻起,这些联繫便彻底断了,已经有了一种將他们推出去顶罪的想法了。
    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
    但饶是如此,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反咬一口嘛?
    他们不敢,毕竟他们可还有著家人留在別人府中,若是做了这种事,顷刻之间便会家族皆灭。
    “武公,太皇太后那边可有答覆?”
    眼看著眾人皆是如此,眾人不由得便看向了武三思。
    这是他们之中最有分量的存在。
    虽然武则天並没有如原本歷史之中那般直接成了皇帝,但“太皇太后”这个名號本身其实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份量。
    看著眾人期待的眼神,武三思沉吟良久,最终这才摇了摇头。
    一瞬间,整个书房之中气氛更加凝固。
    眾人就这样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心中即使有无数话想说,却但却又怎么都说不出来。
    但就在这压抑的密议时刻——
    砰!哐当!
    一阵刺耳的器物碎裂与呵斥声猛然炸响!
    紧接著,沉重的兵甲撞击声与整齐的踏步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碾碎了书房的死寂。
    堂內眾人无不变色,瞬间惊起!
    武三思反应极快,一把扯住身旁几个兄弟,低吼:“隨我来!”几人疾步冲向门外。
    人未至,声先至,武三思的厉喝已穿透庭院:
    “放肆!何人胆敢擅闯武氏门庭?!”
    ——这是借势,更是求生!
    纵使姑母武则天已对他们撒手不管,此刻抬出她的名头,已是武三思唯一的救命稻草。
    庭院中,顾群一身戎装,立於森然甲士之前,冷眼看著武家子弟鱼贯而出,脸上古井无波。
    身为顾氏第二十代子弟,或许才能中庸,但论及家世底蕴,他顾群何曾惧过任何人?
    莫说武氏这等出身极差的新贵,便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当面,他也未必动一下眉头。
    待武氏眾人聚齐,顾群才缓缓抬手。
    身后侍卫立刻递上一迭厚厚的文书。
    他从容展开,目光如冰刃般扫过武三思等人,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武氏一族,私融官银,隱匿海难实情,勾结外番巨贾,偷逃朝廷赋税……”
    一桩桩,一件件,罪状清晰,掷地有声。
    “太傅钧旨,”顾群合上文书,声音陡然转厉,“拿下!”
    空气瞬间冻结!
    “污衊!此乃构陷!!”眼见甲士如狼似虎扑来,武三思目眥欲裂,嘶声咆哮,“我要面见太傅!我要叩见太皇太后!!!”
    顾群看著他几近癲狂的模样,微微摇头,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他再次探手入怀,取出一封书信,当著武三思的面,清晰而缓慢地诵读起来。
    信中所言,字字句句,皆是武三思等人再熟悉不过的求情之语!
    眾人脸色霎时惨白如纸,冷汗涔涔。
    念罢,顾群抬眼,最后一句如同淬毒的寒冰利剑,精准地刺入武三思的心臟:“太傅言,太皇太后深明大义,此番大义灭亲之举,实乃忧国忧民,社稷之幸。”
    “噗通!”“噗通!”
    当场便有数人承受不住这致命一击,眼前一黑,昏厥倒地。
    就连一向被视为武氏顶樑柱的武三思,也如遭重击,猛地一个踉蹌。他下意识地扶住门框,艰难地转过头,望向洛阳宫城的方向,眼中儘是难以置信的绝望与怨毒。
    他想不通,想不通!
    为何为何他那高高在上的姑姑,竟能如此绝情!
    难道难道她当真已对顾氏畏惧至斯?
    昔日姑侄情谊,皇恩浩荡.那一声声对他的夸讚,如今竟全然不顾.
    甚至是主动將他们卖了出去。
    他紧紧的握著拳,但却根本无法再说出什么,只能任由那一个个甲士將他们拿下。
    整个武府之內一片大乱。
    顾群就这样站在大门前默默等待著,忽然又有甲士来报:“稟御史,这武府之中有外人在”
    他一一报出了审问出的名號。
    顾群就这样听著,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个笑容:“哦?”
    “竟还有意外之喜?”
    “全部拿了!”
    与此同时,整个明州各地都在发生著这一幕,包括各种旨意同样朝著各地而去。
    东莱,番禺等等各个重要港口。
    顾靖此次出手就没有任何的留情,不过他人却是未曾急著赶去。
    一群商人罢了,顾靖就从未將所有心思放在他们身上。
    顾靖调兵出京的目的乃是为了他们身后的人,包括各个港口之地的不少官员。
    这些人才是他需要处理的。
    没办法,自中枢旨意既下,海贸积弊便如溃堤般汹涌暴露。
    御史台甫一彻查赋税记录,各地官署“意外”走水之事,竟已不下十起!
    这还是最为明显的,暗地之中还不知有多少勾当,顾靖也懒的去想。
    这才是他需要关注的。
    並不是大唐的吏治败坏了。
    而是疏忽。
    以往的御史台多是针对贪官不顾百姓,但却没有去管官员与商人合谋。
    这就是制度的缺陷。
    海贸大大刺激了经济效应,导致商人不断崛起,而自然衍生出的一种关係。
    顾靖如今需要整治的便是这种人。
    包括他离京时如此大张旗鼓,亦是谋略。
    一则震慑四方,迫令各方势力看清风向,主动“断尾求生”,交出该交之人;
    二则……亦是留有余地。
    顾靖深諳为政之道,若凭顾氏一族独力强撑天下,无异於竭泽而渔。
    这份克制,是政客的智慧,亦是必要的退让。
    而除此之外——
    无论其背后是世家黑手、番邦阴谋,抑或流亡小国,他亲率大军,便是要一举扼杀此等劫掠成风、动摇国本的祸患!
    此刻,浩渺波涛之上,顾郎正立於楼船之巔,手持顾靖密令,破浪前行。
    目的地直指——琉球!
    (ps: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