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39章 农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9章 农业

    第339章 农业
    十月。
    内阁整理了一份各地方官上奏的来年农业发展规划,交到了聂宇的案前。
    刘骏率先做起汇报道:“如今我大汉治下已有湖北、湖南、江西、皖南及四川夔州、贵州三府、广东连南数省之地,现以湖北江汉平原和湖南洞庭湖平原为主,来年依旧还是作为我大汉的产粮重地。”
    “而湘西、湘南等地,平原耕地较少,并不适合种粮开垦。原来两地官吏想要推广罂粟种植,但现在罂粟已经全面毁苗绝田,所以两地官吏退而求其次,请求能在湘南及湘西山地试种烟草。”
    烟草严格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不如罂粟那么麻烦,但大汉朝廷对烟草的种植推广,依旧还是卡的非常严。
    尤其还是罂粟的风头刚过去,湘南、湘西的地方官就迫不及待请求能够把之前的罂粟田用来改种烟草。
    不怪他们头铁,实在是湘南、湘西都太穷了,真就是穷山恶水,连块能种地的像样平原都没有。
    没有平原,就没法屯田种粮,全靠山地种粮食,事倍功半不说,山里的百姓压根富不起来。
    山民百姓始终贫困,那地方官吏的政绩考评就会不及格,不合格就升不了官。
    所以,这些大汉的地方官吏,全都挖空了心思想让百姓致富。只有百姓富起来了,地方人口才能繁荣兴盛,税收才能增加,他们才能升官。
    原来他们推广种植罂粟,因为罂粟是真的既好种又好卖,百姓干活干累了还能没事吸两口,别提多有劲了。
    可惜,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罂粟,这玩意居然是有毒的,而且还是沾上一点就会立刻上瘾,无法自拔。
    难怪这罂粟那么好卖,成瘾性这么强的毒物,能不好卖吗?罂粟不能种了,湘南、湘西的地方官吏还不死心,就把目标转移到了跟罂粟配套的烟草上面。
    湘南、湘西山地既然种了罂粟,那肯定会种有烟草,只不过规模不如罂粟田来的广,而且罂粟被禁种以后,烟草也被官府给管控了起来。
    “湘南、湘西山地要种烟草,”聂宇略微思忖后把问题抛给内阁,“你们认为该不该放开湘南、湘西的烟草限令?”
    “臣以为可以放开。”回答的是商部尚书吴泰宁,同样也是曾经的工部左侍郎。
    聂宇点头:“展开说说。”
    吴泰宁说道:“罂粟害人,自当禁绝,但烟草不同,烟草与罂粟共同吸食,所以才有害。明清以来自传来烟草开始,都将烟草与罂粟同等视之。可烟草到底不是罂粟,二者也不应该合起来看,臣不敢说什么大话,只说一句,种植烟草可富湘南、湘西两地百姓,活民于无数!”
    说的简单明了,种植烟草可以富民活民,那这烟草就是有利,可以放开的经济类作物。
    聂宇当然知道这东西吸多了有害,但他没法跟群臣和百姓们去说。
    而且,评价烟草是否有害,不能单方面来看,还要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后世宣传烟草有害,但始终没有真正禁绝烟草。
    说白了,烟草能增加税收,还是巨量的税收,用后世统计数据,只烟草一项可占国库总账目的九分之一。
    这是何等恐怖的税利!
    要从国家发展和富民活民的角度来看,烟草也确实是利大于弊。
    聂宇若是强行把烟草管控禁绝,大汉官民肯定没法理解,甚至觉得朝廷这是在过度防范,与民争利。
    “烟草啊……”
    聂宇沉思半晌,最终决议道:“既然烟草可活民富国,那就许湘南、湘西推广种植吧!内阁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允许推广,但不可肆无忌惮,更不可毁坏稻田,去种烟草谋利。”
    “是。”
    “湖广已经说完,其它地方呢?”
    刘骏闻言接着把奏章报告往后翻:“江西新占已有一年,地方官吏已基本充盈。经过一年实地考察,对江西农业规划,内阁以为可着重于茶叶、、苎麻、桐油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茶叶、和苎麻。”
    聂宇抬了抬手,示意继续。
    刘骏展开说道:“先说茶叶,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饶州府的浮梁县,便是江西主要的茶叶产地。其不仅产茶叶,还有景德镇的瓷器,皆为浮梁县特产。”
    “江西遍布山地,非常适合推广茶山种植。而且江西又是南方最大的产地,这里的种植极为繁盛,而我大汉又刚刚推出了兴华号纺纱机,正好可以与之相配合,消化江西产出的大量,刺激江西的民生经济。”
    “除开以外,江西最重要的作物,当属苎麻。”
    “苎麻跟茶叶一样,都很适合在江西山地种植,就算荒山野岭,苎麻也能随便栽种丰收。而且,苎麻纺织出来的夏布,穿在人身上透气凉爽,又有多种用途,完全不用愁销路,种植苎麻比之茶叶、的经济效益更高,收成也更快。”
    当然,苎麻种植肯定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苎麻种植起来很容易,产量和经济利益也很高,纺织出来的夏布透气凉爽,甚至还能拿来制作天然的医用绷带。
    但利用苎麻纺织夏布的工艺,非常之麻烦,就连麻烦这个词,都是来源于苎麻的纺织工艺过于繁琐。还有所谓成绩的“绩”同样源于苎麻纺织夏布的“绩布”工艺,其工艺繁琐,且费时费力才能成一尺“绩布”。
    不过,麻烦归麻烦,赚钱也是真的赚钱,江西苎麻必须推广!
    “嗯,”聂宇微微点头,“孤没有意见,江西山地太多了,一味的垦荒种粮食,只会事倍而功半。这苎麻、茶叶、就很好,正好可与我大汉的纺纱机相辅。除了这些经济类作物,还有景德镇的瓷器,也可以重启发展,瓷器不用只给官府采用,还可拿来卖到民间、海外。”
    既然穿越都穿越了,怎么能不趁机往外卖高价瓷器呢?
    这些欧洲乡巴佬,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觉得一定都是好东西。
    先是茶叶被卖到暴利天价,还因此衍生出了专门的下午茶习惯,甚至引爆了前些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加速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瓷器就更牛逼了,因为中国的瓷器对欧洲流入太少,一位神罗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就下令找人仿造中国瓷器。
    还真就让他碰巧仿造出了个半成品——梅森瓷。
    梅森瓷一经问世,就受到欧洲王室的争相追捧,哪怕它是纯白的,而且颇为粗糙,基本就是照抄中国瓷器,可以看作是山寨版,但依旧能在欧洲卖到天价。
    聂宇若是能把景德镇的瓷器,给卖到欧洲,几乎都不用去打价格战,一波就能把梅森瓷彻底打趴挤垮。
    懂不懂什么是正版?
    一个山寨的垃圾玩意,平替的廉价货,凭什么跟中国瓷器打?
    江西的农业计划说完,之后还有皖南。
    因为皖南只有三分之一的省,所以皖南基本没啥可改的,还是该种啥种啥。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末年的时候,皖南通过徽商在沿海引进了玉米和番薯作物,尤其是玉米在徽州山区多有垦殖。
    玉米是把双刃剑,可以养活大量百姓的同时,玉米在山地的过分垦殖,也会破坏坡地结构,损害土壤肥力,引起土地荒芜沙化以及山体塌陷等自然灾害。
    对了,徽州府还有生和茶叶,生就不说了,江南的生主产区就是徽州。而茶叶更是了不得,徽州的松萝茶可谓江南名茶。
    太平府、宁国府,这里为安徽的主产地,明朝就已有所发展,到了清朝达到鼎盛。
    余下的贵州三府、广东连南、四川夔州,这些地方都是大汉新占。地方官吏都还没到齐,所以内阁暂时没准备什么农业规划预案,目前还是维持现状,该干嘛干嘛。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