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42章 准备发行银币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2章 准备发行银币

    第342章 准备发行银币
    只过了半个月,林文昌就给聂宇呈递上来一套崭新的银币样版。
    速度能这么快,还是得益于蒸汽轧币机的问世,只要提前雕好样版,保证能冲压的又快又精美。
    聂宇轻轻拿出了一块银币,又跟手头上的标准一两大汉白银掂量对比,重量倒是几乎差不多。
    大汉目前的度量衡,跟后世略有不同,比如这一两的实际重量,采用的就是南方普遍的市平两和漕平(江南)两取了中间值,差不多就是36克左右。
    而伪清标准的库平(国库)两约为37.3克,比后世的一两轻了25%左右。前
    聂宇现在手里拿的银币样版,重量也是很标准的一两汉白银,约合36克左右。
    聂宇接着仔细观察银币的表面,就见银币正面冲压了一个繁体汉字,背面则刻印有稻穗图案。
    银币本身也是很标准的圆形,外围压了一圈细密的环形齿痕纹,以及稻穗底下的一行小字——“兴华三年产大汉通宝银圆”。
    聂宇问道:“这些图案和纹都是做的防伪标识吗?”
    林文昌说道:“正是防伪标识,我大汉有着蒸汽机铸币,所以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而在银币上刻印各种复杂图案。但民间若要跟着铸造假钱,首先这些细密复杂的防伪图案,他们就算能做的出来,那也只能靠纯手工冲压雕刻。如此带来的成本只会让铸假钱的利润无限压低,甚至不会有什么利润可言,没有了足够冒险,民间假钱劣币自然不攻自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铸假钱的之所以铸假钱,本质还是为了利润。没有了利润可言,或者利润低到不足以让他们冒着杀头流放的风险,那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去铸假钱了。
    这就是掌握了蒸汽铸币技术的好处,在没有完善的纸币经济之前,靠着蒸汽铸币的无赖玩法,铸假钱就是赔本买卖,压根就干不下去。
    银币就不说了,大汉通宝铜钱自问世到彻底统治大汉国内的货币市场,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那些劣质铜钱和假铜钱完全没得打,论铜钱产能他们不如大汉官府的蒸汽铸币,论铜钱的精美和含铜量,他们还是不如官府的蒸汽铸币。
    没有优势,全是短板,卷都卷不过。
    再加上大汉对假钱劣钱的严厉打击,还在铸假钱的不法商人、亡命之徒,不是已经被抓,就是金盆洗手,改头换面。
    还有一小部分则跑出了大汉,来到了江南、两广等地。
    然后,离谱的来了,他们靠着被大汉的蒸汽铸币,给卷出来的优秀造假工艺,成功搞出了一套比乾隆通宝精美,但含铜量更低的精致铜钱。
    劣币驱逐良币,良币也能驱逐劣币。
    这帮不法商人很聪明,在被大汉钢钱吊打以后,果断把这套给照搬到了江南和两广。
    聂宇宇拿着那枚银币,忽然用手轻轻掰,没有掰弯,硬度看来比一般银币要硬一些。
    聂宇问道:“这枚银币含银量是多少?”
    林文昌回答:“含银量约合八钱八,另有一钱二加入了铜作为混合。”
    白银质地太软了,纯银做出来的银币,很容易在冲压的过程中,就被蒸汽机压弯或者干脆折坏。
    而且,银币本身质地太软,含银量太高的话,也会让百姓对银币进行刮边,获取其中的白银利润。
    去年英国人亨利来到大汉,聂宇就讨要过枚银币来观察,那枚银币不但样版错位,外层银币已经完全没了,显然是已经被人刮过的。
    别说银币了,就连铜钱以前也会被百姓刮,刮完了再一起熔掉做成铜器卖钱。
    现在这种现象倒是少多了,因为蒸汽铸币的铜钱产能太高,含铜量虽然也高,但多为合金铜钱,不是百分百含铜,刮铜熔炼的利润降低,自然就没有百姓闲着没事这么干了。
    户部要发行银币,自然要解决银币的缺陷,解决办法就是蒸汽冲压,制定复杂防伪标识,还有加入铜合金。
    如此,银币伪造难度增大,铜银合金后的银币,硬度会变得更高,不容易冲压折坏,还能增加百姓刮边的难度。
    就算强行刮下来,里面混了铜合金,熔炼提取的成本也会变高。
    一来二去,得不偿失。
    林文昌还在接着说:“此一枚银币,含银量八钱八,户部定下折银一两,一块银圆可折价一两白银。”
    “嗯,可以。”聂宇没有意见。
    一块银圆折价两白银,方便户部对银圆进行推广,也方便民间商贾百姓去流通使用。
    而且,银圆只是折价一两白银,实际含银量没有一两白银,这一钱二被约出来的白银,去掉铸币本身的成本,剩下的就是纯利润了。
    聂宇想了想说道:“大汉银圆可以发行流通,但不能现在就流通,一切还是当以循序渐进。先将新型纺纱机推广开来,等纺纱机带动民间女工就业,工厂建起来了,再慢慢把银圆铺开放下去。”
    “还有,另外增设银圆铸币局,与铜钱铸币局合并,合称铸钱司。铸钱司今后从户部脱离,受汉王府直接节制,户部、工部担理协管。”
    给银圆发行定下了基调,聂宁接着拿起另外枚金圆的样版,这枚金圆虽然同样精致,但明显不如之前的银圆。
    林文昌适时给出解释:“大王,此枚金圆相比银圆,含金量要更低,只有八钱左右,另有一钱左右为白银,六分为铜,三分为铁。”
    一枚金圆的含金量只有八成,剩下混了银铜就算了,居然还混了铁,难怪成色看起来明显不如之前的银圆。
    这也是没有办法,黄金的质地太软了,含金量用的太高,金币就会压断,只有降低含金量才能正常冲压成形。
    可这么一搞,完成冲压成形的金币,聂宇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假,不像是能用的金币,倒像是镀金的假钱。
    摇了摇头,聂宇做出吩咐:“这枚金币不行,虽然含金量也有八钱,但百姓、商人多半不会买账,反而还会损害我大汉官铸钱的信誉。这金币样版,孤留下一块,剩下的你带回去,让铸钱司的工匠继续尝试,看能否铸出含金量更高,硬度也能有保障的金币。”
    “臣遵旨。”
    林文昌拱手应命。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