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1800年
第341章 1800年又是一年新年。
大汉兴华三年,伪清嘉庆五年,西元1800年,近代历史的开端。
去年一年,发生了许多历史性大事件,除去伪清这边的十全老人终于驾崩,千古第一巨贪和坤倒台,大汉完全控制了皖南、江西,伪清的江南河道只剩下江苏的最后一段入海口。
而大洋的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差不多就在半个月前感冒病逝。
与之相对,拿头换美国独立的“美国国父”法国人,去年年末爆发了雾月政变。
拿破仑推翻腐朽的法国督政府,建立起受到法国人民拥护的军事独裁政府。
贝多芬还为拿破仑谱写了《英雄进行曲》,赞颂拿破仑的英雄功绩……嗯,如果他后来不带着法国单挑欧洲大陆,把法国再度带进了战争深渊的话。
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煌煌推动!
正月初一,十九世纪的第一天。
聂宇穿着一身崭新王袍,来到汉王府的前厅大院。
相比几个月前的狭窄寒酸,现在的王府院子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已经大了许多,也气派了不少。
去年连续接待几波大汉以外的使节团,这些使节团初期还好,住的是官府的驿馆。所有待遇礼仪方面,礼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会逾矩,也不会让人觉得怠慢。
直到他们来到汉王府觐见汉王,就连相对最淳朴的八排瑶,都大咧咧的说汉王的王府有点太小了。
这么小的王府,看来汉王肯定是个体恤百姓的,汉王派来的官肯定也是不贪的,他们都有好日子过了。
说的都是朴实无华的好话,可太朴实了,礼部听到实在绷不住,就硬着头皮一起上疏劝谏汉王。
不修宫殿可以,王府好歹修的气派一些。
大王您节俭没毛病,可节俭也不能住的太寒酸了,这太过寒酸反而有损国家与朝廷的威仪。
聂宇这才发觉自己做的有些太过了,作为穿越者他对住大宅子确实没啥执念,居然下意识忽略了古人的习惯观念。
既然如此,那就翻修扩建吧!
不过,聂宇还是强调叮嘱了一下,王府可以翻修扩建,这是为了国家威仪,但门面扩建的气派一些就行了,剩下的后宅够用就行,不用修的太奢侈,更不能干涉到百姓。
前厅大院,已经摆上了新年的宴会席面,都是很平常的鸡鸭鱼肉菜肴,没有什么名贵的山珍海味。
左右都是过新年,聂宇还是坚持了一如既往的“节俭”习惯。
在荆州的文武官员,四品以上的已经都来了,官员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全是湖北、湖南籍贯。
江西、安徽籍贯的官员,大汉当然也有,但这些官员目前都在外放,还不到回荆州述职的时间。
众多大汉官员在内阁带领下,穿着崭新的大红官袍,头戴很正式的乌纱帽,手持笏板步入前厅。
“臣等拜见汉王,恭祝汉王新年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骏带头躬身行礼,接着又是内阁其余辅政大臣,而后是各部的尚书、侍郎,及其他各级四品官员。
可以看出来,聂宇强推的不兴跪礼,已经基本算是深入大汉人心。
拜新年的重要场合,这些人也不会再去主动下跪了,而是很正常的躬身行礼。
聂宇制定的新礼法,跪拜礼没有完全变成过去式,但基本只有祭祀天地、皇帝登基、跪拜父母才能够使用了
皇帝登基聂宇都想取消,但他这想法一提出来,内阁就强烈反对,步子迈的太大了。
“哈哈,众卿免礼!”
聂宇笑着抬手,接着又道:“今日是元旦新年,众卿都不必约束,还是快快入席吧!”
“谢大王!”
众人听罢倒也不会真的不客气,陆续依照官职次序入席就坐。
他们刚一坐下,聂宇便迫不及待举起酒杯:“今日元旦宴会,孤也不跟众卿聊什么烦心政事了,有什么事情都明日再讲。今天咱们君臣且放开了,不醉不归!”
说完,手里的酒杯一饮而尽。
这豪爽直率性子,给旁边负责记录纠正的礼仪官,都给看的愣在了当场。
职责告诉他,汉王如此失仪,自己应当上前劝阻。
然而,他又看到下方的内阁众臣们。居然带头笑着与汉王对饮,也是毫不拘礼的一饮而尽。
“……”
沉默了片刻,这位礼仪官把头低下,今天的宴会自己权当没有看见。
君臣对饮后,众臣起先还是有些拘束,可随着一杯酒接一杯酒的下肚,醉意慢慢上头了。
没有什么太夸张的撒酒疯,但也跟市井上差不多了,喝酒的喝酒,行令的行令,最文雅的也就是闷头胡吃海塞。
中午开宴,一直喝到了下午二点君臣尽欢散去。
荆州府城内外,官府已经宣布休假一日,只留下少许值班官吏。
府城街巷到处张灯结彩,有沿街商铺挂的,也有大户豪门弄得,权当图个喜庆热闹。
就连平民百姓之家,也提前几天买好了酒肉新衣。忙活了一年到头,再穷也得在今天买些肉菜回来开荤,一家人在一起吃个丰盛的团圆饭,祈愿来年的家和万事兴。
自大汉分田了以后,大汉治下百姓,包括特别穷困在内,已经很久没有饿死过人了。
百姓饿不死,甚至还能在过年的时候,人人都能吃上肉腥,这是大汉争霸天下的本钱底气!
……
翌日。
聂宇睡到了日上三竿才醒,昨天说是放假,但也给他着实累的够呛。
中午宴请群臣,到下午喝完散场,晚间继续陪老爹和后妃们一块吃家宴。
吃完了家宴,接着一家人聚在一块,看戏听曲。
曲子还好,能够陶冶心神,宇没事也喜欢找人奏上几曲,可戏剧他是真欣赏不来。
昨晚聂宇甚至都没看两场,就给他直接看睡着了。
却说已经日上三竿,聂宇简单洗漱收拾一番,便回归到了日常的办公工作中。
汉王都在干活了,内阁诸部院的众臣们,自然也不敢继续休息,跟着自家大王一起疯狂内卷。
不是内卷自己人,而是要卷死解愈腐败的伪清。
聂宇揉着鼻尖,随手抽出一本内阁刚刚整理送过来的奏章:有关城镇夜间宵禁法令改革,及青楼楚馆开办条例细则!
宵禁,就是晚上官府不许出门。
这在明清都有相关制度规定,大汉没有一味去废除,因为不同时代法律肯定有所不同,甚至相互适应。
聂宇随手朱批:“阅。宵禁法内阁重新拟定,不可因宵禁破坏百姓民生。”想了想,又另起一行补充道:“青楼楚馆,既然法无禁止,商人在商部正常登记许可,自可开办青楼营业,但商部必须严查监督,任何青楼楚馆,不得涉及皮肉暗巷、人牙买卖,违者依律严惩不贷!”
聂宇不反对青楼,这玩意本质也不是出卖皮肉的,甚至明清两朝都在立法上严格禁止了青楼卖肉。
可惜,没什么卵用,明清的青楼暗巷猖獗无比,就算大汉来了,也压不住这帮家伙的嚣张气焰。
去年一年之内,荆州府衙门就捣毁了七处暗巷,查抄了两家涉及皮肉生意的青楼,还有两处人牙行当的据点。
没办法,严刑峻法确实吓不住这帮唯利是图的亡命之徒,甚至于大汉靠分田、废除奴籍得了民心,反而还助长了这帮亡命之徒的嚣张气焰。
因为奴籍被废除了,大户豪门不能再买到奴隶,奴隶的价钱可不就变贵了。
分田种地过安生日子,百姓们想要,可亡命之徒只想要银子。
聂宇对此没什么治本之法,只能通过不定期巡查管控,同时把军队放在荆州府城,确保出现问题也能随时镇压。
批完荆州府衙的这道奏本,聂宇又随机抽出一本:户部请求发行银币。
聂宇简单翻看了几页,接着让秘书官叫来林文昌:“大汉现在已经可以发行银币了?”
“暂时还不行。”林文昌摇头。
聂宇皱眉:“那为何……”
“大王,现在不行,不代表之后不行。”
林文昌解释道:“江西、皖南、湖南多地,已经在推广种植茶叶、苎麻、、烟草等经济类作物,还有浮梁县的景德镇陶瓷窑厂,也会跟着同步重启。”
“我大汉如今又将新型纺纱机全面推广,未来几年之内,新型纺纱机会带动大王所说的工业革命,让商人去建立兴办工厂,有了工厂,百姓就可以去工厂做工赚钱。”
聂宇忽然打断问道:“这不是好事吗?”
林文昌点头:“确实是好事,百姓富足,则国家强盛,但百姓富足的前提,却是传统的男耕女织濒临崩溃。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若百姓能稳定获取财利,那男耕女织没了也就没了,可百姓富足了,朝廷的货币若还是只有银两、铜钱两种,那百姓要如何才能将多余的银两给出去呢?”
古人银子,可不是后世影视剧那种,往桌上拍出一锭银子就行了。
真正的普通百姓银子,必须随身带着秤砣和银剪,用多少就用银剪剪开银子,再拿去称量。
这就导致银子在交易过程中,往往损耗严重,而且还被剪的稀碎。
这么多的缺点相合,百姓就不愿意使用银子,而更愿意使用铜钱。
铜钱的单位太小了,铜钱的话,百姓就算再有余钱,也不会大量出去,就无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循环流通。
打个比方,明明身体很健康,很卖力的在造血,但血液却全部淤积在了血管里,难以流动全身。
时间长了,人体就坏了,放到经济上就会停摆。
“所以,你想到了银币?”聂宇问道。
林文昌说道:“银币没有银两需要切割使用的缺陷,可以与铜钱一样进行流通,只需朝廷定好银币与银两的价格换算,就可让银币逐步替代银两。大王所说的工业革命,若真能成功,那银币就必须推广,否则银两之下,工业革命没有足够的货币支撑,要么快速崩溃,要么就让百姓被那些商贾士绅吃的骨头都不剩!”
聂宇听罢认真思忖片刻,说道:“既如此,银币若果真有提前发行必要,户部即刻便整理一份银币发行的草案章程,还有银币、金币的样板与孤好好看看!”
聂宇本来就打算合适时机发行银币,现在户部提出来了,那无非就是提前了一下而已。
当然,他还是保守的要求,先看看户部的方案章程,还有银币的样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