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破晓(二)
第453章 破晓(二)“长安,是寓意着我新华长治久安,还是彰显我们新华欲复汉唐之势?”
1月28日,晨雾还未散尽,轻纱般的雾气笼罩着长安堡(今萨克拉门托市),将新砍伐的红杉木和夯土所筑的城墙晕染成朦胧的剪影。
几名骑马的军官踏着晨露奔至堡寨大门,陆军第五混成营指挥官雷鸣春猛地勒住战马,马腹下的铁蹄在湿滑的黄土路上擦出几道浅痕。
雷鸣春看着堡寨门楣上的两个字,微微颔首,然后笑着朝身旁的几名同伴问道。
他踩在脚蹬上的军靴沾了不少泥点,被风吹得已经干涸,在皮革表面龟裂成网。他左肩的深蓝色呢绒军服被燧发枪背带磨出毛边,露出底下靛青色的布衬里。
一周的野外拉练让这位刚满二十八岁的指挥官面容带着倦色,眼下有淡淡的青黑,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依然锐利如初,扫视着堡寨内外的景象。
几名军官纷纷勒住马缰,顺着他的目光望向门楣。
一连连长邱成松率先开口,他嗓门洪亮:“依我看,长安这名字应该是将两个意思都占了!咱们新华在这新洲大陆拓殖扩地,不就是想让华夏子民在这里长治久安?至于复汉唐之势……”
他抬手向南一指:“等咱们碾碎了西班牙人,然后旌旗向东,尽占新洲大陆,势力直抵大西洋,让这个世界上到处都飘扬着咱们新华的旗帜,这不就是汉唐气象嘛!”
参谋官沈从辉扬了扬手中的马鞭:“这长安堡去年七月设立,韩专员亲自题的名。当时他说,中央谷地,沃野千里,形似关中,合该有一座赫赫名城,遂将其命名为长安。”
“呵,也就是说这位韩大人有将此地引为我新华首都之念。此番行径,不言而喻,乃为行汉唐之举。长安,当为我新华男儿不断扩土拓地的号角!”
“说得好!”雷鸣春勒转马头,望着堡寨内炊烟袅袅的景象,马蹄踏在尚未完全夯实的黄土路上,溅起细碎的尘土,“咱们第五混成营去年八月组建,上个月从启明岛一路颠簸到此,不就是为了让这‘长安’二字名副其实?”
此时的长安堡正值建设初期,木料和夯土搭建的城墙不到两米高,几座突出的棱台,架着一门门火炮,炮口裹着防雨油布,几面新华赤澜五星旗在望台上高高飘扬。
堡寨内的街道已初具雏形,中间是宽约八米的主街,水泥只铺了一半,露出底下的黄土,两侧错落分布着原木和砖石搭建的民居、官署、仓库和供销社。
几名移民正赶着牛车运送石料和木材,车辙在稍显泥泞的路上压出深深的凹槽,车把式甩着响鞭吆喝的声音,与远处炼金场传来的“咣当”冲击声交织在一起。
“刚刚结束的拉练,暴露出部队许多问题呀!”雷鸣春牵着战马缓缓走在街道上,脸上带着几分忧色。
街边几名正在砌墙的移民停下手中的活计,朝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孩童盯着邱成松牵着的白马,小手偷偷扯了扯母亲的衣角,被母亲笑着拉回身后,往他手里塞了块玉米饼。
“确实,新兵技能生疏,体能太差,而且各个连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配合,简直就是……”沈从辉苦笑着摇摇头,“昨天五公里急行军,第一连有十七个新兵掉队;实弹射击更别提了,有装填时忘倒火药的,有燧发机卡壳不会修的,甚至有人把铅弹和火药往枪管里塞反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还有夜间宿营,更要命,岗哨打瞌睡,篝火离帐篷太近差点烧了弹药,简直就是一群没经过打磨的生铁,若是上了战场,怕是要一战而溃,折了我新华陆军的名头!”
“长官,这也不怨我们呀!”邱成松梗着脖子抱怨道:“部队八月组建,新兵九月入伍,训练不到三个月,便被塞入运输船晃了半个月,一股脑地运到这里。到这儿还未休整十天,你就带着我们搞长途拉练,这表现能好的了吗?”
“你觉得我们的敌人会等待我们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再发动进攻吗?”雷鸣春猛地停下脚步,转身瞪向邱成松。
“可是……”邱成松心里一突,聂聂地说道:“可是,我们第五混成营属于预备部队呀……”
“混账说法!”雷鸣春冷声斥道:“咱们就算是预备部队,拉到战场上照样也要见真章!若是西夷打来,你去告诉他们,说咱们是预备部队,打不得仗,要等一下,待我们新华野战部队来了,再拉开架势干一场?”
“……”邱成松顿时语塞。
第五混成营去年八月才组建而成,而且妥妥的是支预备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架子营。
除了第一连满编125人外,其他四个连队和配属的炮兵排只有军官和少量资深士官,每个连20-30人,加上营指挥部,总员额才240人,尚不及编制的一半。
半个月前,才从启明岛本部投送至永宁湾拓殖区,陆军部要求他们一边整训,一边承担起拓殖区的戍守防卫职责。
在中枢和军方高层看来,永宁拓殖区虽然要实施《南进计划》,扩大拓殖规模,但考虑到给地方划出了一道黄线--南扩范围暂时不得越过北纬三十四度,想来对西班牙人的刺激程度有限,不至让对方做出“过火”的反应。
故而,便将这支尚在磨合整训的新部队调了过来,作为新华在永宁地区的军事存在,略表军事威慑。
反正又不会打大仗,部队可以慢慢训练,逐步提升战斗力。
偶尔,有空的时候,还可以拿周边“不服王化”的土著部落练练手,见见血,一年之内,应该可以整训到位,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永宁湾是我新华南疆所在,而我们第五混成营当为其屏障,保辖下近万子民的安全。”雷鸣春望向远处的青龙山脉(今内华达山)的雪峰,沉声说道:“所以,部队战力的提升刻不容缓。”
“传令下去!”他转头看着几名军官,“从明日开始,按照陆军操典提高训练强度,尤其是急行军和作战队形转换等科目,必须在两个月内全部达成部队优良级别。”
他拍了拍马鬃,露出一个带着血腥气的笑容:“既然,韩专员给这里取名长安,咱们总得对得起这两个字!”
——
“稍息!”韩剑朝几名立正敬礼的军官回了个标准军礼,他身上的深蓝色呢绒制服沾着些许金粉,显然刚从黄金加工场过来。
众人偷眼瞄去,他身后跟着两名挎刀卫兵,还有金矿督办捧着的黑漆木盒,里面隐约可见金块的反光。
“听说,你们刚搞完一场野外拉练?”韩剑扫了一眼列队的军官,“不知训练效果如何?”
“回专员……”雷鸣春露出一丝苦笑,“部队拉练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韩剑盯着他的眼睛,“那可堪战否?”
“不堪大战。”
“……”韩剑的脸色沉了下来,“若是对上西班牙人,你们可有一战之力?”
雷鸣春上前一步:“回专员,若是当面之敌仅两三百之数,我部当能一战,并击而胜之。若是敌军势大,恐力有不逮。……呃,因为第五混成营编制不齐,仅第一连为满编,其余连队和炮排乃为空架子,员额不足编制的三成。”
“若是给你补上兵员差额,第五混成营需要多久才能发挥出你部应有战力?”
“三到五个月。”
“若是,再配给你部千余民兵部队,你可能攻占一两处西班牙沿海城镇?”
“嗯?”雷鸣春闻言,顿时愣住了,“跨海往攻西属美洲殖民领地,当需海军配合,我第五混成营恐无法单独攻占西班牙沿海城镇。”
“且不去考虑海军的事。”韩剑摆了摆手,“我只是问你一句,若是我新华与西班牙再起战事,你们作为永宁湾拓殖区唯一的戍守部队,能不能战?”
“……能战!”雷鸣春腰背一挺,肃然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为新华而战,虽死不屈!请专员放心,两个月内,我部保证达到陆军作战标准。西班牙人敢来,我们就敢让他们有来无回!”
“嗯,很好!”韩剑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我要的不是守,是能打出去。要记住,最好的防守方式,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将战火烧到敌人的领土上,最大限度的重创敌人,削弱敌人。”
“是,专员!”雷鸣春大声地应诺道,但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疑虑。
打出去,难道我们要主动向西班牙人发起进攻?
韩剑望着远处的青龙山脉,悠悠地说道:“记住,长安二字,一半是安居,一半是亮剑。你们的刺刀,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城防”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