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重返朝歌,盖棺定论!
唐天子檄文既传,昭告三界。刹那间,风云为之色变,天地间似有一股无形之力汹涌汇聚。
人族气运,本如散落星辰,至此如百川归海,凝聚一处。但见那气运化形,竟为玄鸟之状,周身光芒万丈,绚烂夺目,振翅翱翔于长安上空。
其鸣声清越,响彻天地,似在宣告人族之复兴。
那玄鸟周身缭绕的气运,浓郁磅礴,如实质般流淌,给世间众人以无尽希望。
自封神以降,久已消逝于人世间之人皇之气,亦于此刻如滚滚洪流,从四面八方奔腾而来。但见帝辛身畔,瑞彩千条,祥光万道,人皇之气如蛟龙归渊,纷纷汇聚于其一身。
帝辛立于当场,周身气势陡然攀升,如同一尊远古神祇,散发着无尚威严,此乃人族气运重聚,人皇威势再临之兆。
唐皇的檄文传檄三界是非常的重要,这其中的意义,不单单是退位,而是对封神以来所有的王朝的一个否定。
也就说,这是自姬发以来,对所有的天子以否定态度。
这等于说尘埃落定,彻底终结了封神以来的因果之源,否定了西岐的正确性,也就否定了阐教争夺三界秩序的正确性。
唐皇以天子身份传檄之后,帝辛自然要做出表示,立刻以人皇之尊,降旨。
“孤闻唐天子之檄文,其能明悟天子之位,乃为姬发所谋,出卖人族之举,实堪赞赏。唐天子此举,于人族有大功焉。孤念其审时度势,以人族兴衰为念,非寻常帝王可比。今特降封国予唐天子,使其仍领一方之土,延续国祚,供奉祖庙,以彰其德,以励后人。望唐国上下,恪守人伦,敦行教化,勤修内政,共襄人族复兴之大业。孤亦将倾心护佑,使人族重光!”
唐天子做出否定自身一切合法性,帝辛也彰显其为人族的正确性,给其封国,一切算是尘埃落定。
原本商的出现,乃是因为大势要拉截教入局,封神量劫将这两方合力绞杀,故而虽然商得到江山,但是却被钳制的非常厉害,属于是过渡期。
历时一个元会,原本的替代,终于一举成为最大的合法性。
人族的出世是圣人捧起来的,当然也是利用,肯定不可能让人族成为巫妖两族一般的洪荒霸主。
圣人捧起人族,本质要走的路线就是三皇五帝到天子的演变,但是此次西游量劫,算是彻底终结了从巫妖之后圣人定下的这条人族演化路线。
而人族则是真正在的从傀儡,走向了洪荒霸主。
虽然是经历了封神的劫数,但是一个族群想要站起来,就必须要有劫数历练,而商的登位,本质是圣人的一次谋划,却给了人族唯一一个脱离圣人掌控的机会,并且历时两次量劫终于从圣人傀儡,成为人族霸主。
帝辛周身人皇之气澎湃涌动,目光炯炯,望向殷子煜,神色间既有对前路的审慎,又饱含着对这位皇叔的信赖。
“皇叔,今人族气运重聚,局势初定,然前路仍多险阻,不知皇叔以为,现在当如何?”
殷子煜听闻帝辛之问,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陛下,当务之急,乃是重返朝歌,重建那昔日辉煌之都。此举,不仅为大商之复兴,更可振奋人族之心。同时,将祖庙从南疆迁回,以此昭示三界,人族之威,大商之魂,从未消散。”
闻仲闻言,神色一振,急忙附和道:“陛下,大祭祀所言甚是!昔日封神量劫,大商国破,我等被迫衣冠南渡,漂泊已久。如今北伐凯旋而归,自当重返旧都,以正人族气运,扬我大商之威!”
帝辛微微颔首,目光移向长安,面露思索之色,问道:“这长安又当如何处置?”
殷子煜看着长安淡淡说道:“陛下无需担忧长安,也无需如同这姬发小儿一般畏惧朝歌而将其烧成白地,可将其当做唐国封地,不过,此后它便只是一座凡城。我等重返朝歌,全力重建朝歌,以仙城之浩瀚气象,定可镇压四方,威慑三界!而长安这天子之都,本身就是得位不正,何须忧虑!”
当初姬发烧了朝歌,正是因为自身的得位不正,恐惧,这才有了烧毁朝歌之举,而大商则是带着复兴人族的正义更浩荡之威,区区长安何足道哉。
曾经西岐在圣人的助力之下攻陷朝歌,但是并非是正义之举,自然是畏惧卷土重来,而如今天子已经是笑话,三界大势已定,甚至自封神至今,天子这个称呼,将成为人族屈辱史的一页。
百万年后,人族史策上,便会有如同是五胡乱华一般的屈辱一页。
未来的史册上,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描述。
大商开国,悠悠六万年,帝辛御极,江山稳固,若金汤之固。其时,人族势盛,将登洪荒霸主之位。
岂料,巨变猝临。大商西伯侯姬发,悖逆无道,卖人族于诸圣,以求奴役人族之圣人助力,兴兵东征。
帝辛为人皇,奋身力战,终至殉国,大商遗民举族南迁,姬发得势,自降尊号为天子,将人族气运拱手奉献,致使我人族自此沦为以气运为饵、供信仰驱使之奴隶。
斯时也,人族蒙羞,苦难深重,历时竟达一个元会之久。
然天道好还,大商余烈未熄,大祭祀子煜率遗民于南疆休养生息一元会,北伐之师崛起,气势如虹,终得凯旋,人皇归来,重振山河。至此,天子之称,方告终止。
此段沧桑,实乃人族至暗之史,为铭记此劫,特名之曰商周之变,以警后人,永志不忘
故而,这长安不会成为天子复兴的根基,并且还将成为耻辱柱,而唐皇则是亲手否定,并且终结天子,也算是为未来凝聚了存在根基。
唐皇也是聪明人,知晓应该如何抉择,若是赴欧顽抗,当真是彻底被钉死。
殷子煜之言,帝辛听后,重重地点点头,说道:“一切以皇叔所言为之!”
决策之后北伐大军,如滚滚洪流,浩浩荡荡一路向东朝着曾经的朝歌进发。
昔日的朝歌,本是洪荒第一仙城,曾是人族昌盛繁荣的象征,却在姬发焚烧旨意下,繁华不再,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而曾经的摘星楼也彻底就剩下一个底座了。
要知道这个摘星楼,当时可是殷子煜为了挽救气运而进行的大基建项目,耗用无数的仙材,这一个元会无数修士来此处寻找机缘,整个摘星楼自然是被扒的干净。
此刻,殷子煜立于大军之前,神色庄重而肃穆,微微抬手,一股磅礴雄浑超脱神力自周身汹涌而出,如同一股无形的巨擘,瞬间笼罩了整个朝歌废墟。
只见那断壁残垣开始颤抖,无数的仙石无中生有而出现,光芒闪烁间,崭新的城墙拔地而起,楼阁亭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
摘星楼也重现出现,仿佛恢复从前的样子,而三界各方全都震撼于殷子煜的手段,竟然到了一念之间修建如此大仙城的地步。
当仙城完善,可以说,这长安跟其比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小县衙了。
与此同时,少祭祀洛神得到殷子煜的安排,将大商祖庙,女娲庙等全都迁移回来。
当祖庙稳稳地落于朝歌城时,天地间仿佛响起了一阵无声的轰鸣。一股浓郁而磅礴的人族气运,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汇聚。
这气运,是无数人族子信念所化,是历经磨难后的厚积薄发,凝聚成一道道璀璨的气运神光,纷纷涌入朝歌城,金黄色的气运渲染的如梦如幻。
而此时的镇元大仙站立于封神高台之上,周身大道箴言环绕,仿若与天地相融。
而封神台周遭,风云呼啸,冥冥中似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之力在汇聚,而镇元大仙手持封神榜,神色庄严肃穆开始第二次封神,以鸿钧道祖之敕令昭告天地,其声若洪钟,响彻六合八荒:
“贫道尊鸿钧道祖敕令,今量劫既临,万灵历劫,诸般因果,皆循定数。今以修为境界、功德贡献,量劫贡献,行封神大典,以安三界乾坤秩序。
敕封燃灯古佛,往昔于佛教地位尊崇,智慧深邃,法力超凡,乃为此次量劫陨落修为最高者,于量劫终战,万佛大阵破灭之际,不惜舍身护道,其心可鉴,其志可嘉。特敕封为东极青华大帝,统御诸天,掌三界十方,为万神之主,调和阴阳,维持天地纲纪。
敕封文殊菩萨,智慧圆通,法力高深,慈悲济世。于量劫恶战,为护佛法,力抗强敌,虽身死而道心不灭。今敕封为紫微大帝,位居北极星垣,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御诸星和四时气候,护佑天道运转。
敕封普贤菩萨,德行圆满,以大行愿力著称,慈悲为怀,广度众生。于万佛大阵之战,为守正道而陨落。敕封为勾陈大帝,协助玉皇大帝,主持兵革之事,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主持人间兵事征伐,镇护乾坤。
敕封大日如来佛陆压,自在逍遥,却在量劫陨落今敕封为南极长生大帝,主宰万雷,司掌长生之箓,护持众生安康长寿。以其无上神通,庇佑世间生灵延年益寿,延续生机,使万物繁衍生息不绝。
再敕封车迟国三国师,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彼等虽修为微薄,却以凡人之躯,力行救万民于水火之事。干旱灾荒,祈来甘霖,解百姓倒悬之苦,此等善举,天地共鉴。特敕封为五岳大帝之三,分管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庇佑山川灵秀,福泽一方水土。
又因金蝉子诚心向佛,发愿取经,虽于量劫大势懵懂未知,然一心向善,矢志不渝。其虔诚之心,难能可贵。今敕封为中岳大帝,镇守天地之中,护持人族气运,保中土太平。
于万佛大阵之战,诸多佛身损,其心向佛,为护佛教尊严与正道,不惜舍身。
其中,摩诃迦叶尊者,追随佛祖多年,智慧圆通,传佛法灯。量劫中,为护佛法传承身死。敕封为
镇元子主持封神,奈何此次封神上榜者,多为佛教万佛,故而也没有那种如同姜子牙封神的偏颇。
将万佛大阵中神损的万佛,以修为境界、功德贡献等等依次敕封。
毕竟上榜最高的燃灯,陆压等人,肯定要给四方大帝的,毕竟是四个准圣,按理来说是不入劫的。
而车迟国三妖,因为是殷子煜参与量劫的一处关键,故而直接给提上高位,对于这三妖而言,也是算机缘了!
其他西游之中不幸身死但是又可怜的妖,都被赐予了神位。
其余众人,虽于量劫有所参与,然或因机缘未到,或因功德未满,仍入轮回,待来世再修善果,以应机缘。
自此,量劫既过,封神告成,三界秩序,重归安稳,镇元大仙完成封神使命,收起封神榜,天地间量劫之气渐息,重归祥和。
镇元子于封神台圆满完成封神大业,手持封神榜与打神鞭,目光望向天际,瞬间直奔天庭凌霄宝殿。
到达凌霄宝殿之后,昊天瑶池早已等待多时了,只见祥云朵朵簇拥而来,昊天瑶池气运环绕,自云间宝殿踏步而下。
镇元子双手将封神榜与打神鞭恭敬呈上,那封神榜光芒内敛,作为天书,可不单单只有封神,蕴含之气运散发着一股可定三界秩序的无上威严,打神鞭古朴厚重,能威慑诸天神魔。
昊天大帝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抑制的欣喜,连忙伸手接过。
上次封神之后,此两宝阐教根本不给昊天,而现在则昊天掌握此两宝,不单单可以制定三界秩序,掌控天庭气运,真正做到了天地至尊的地位。
也就是说,名与权在这一刻算是归一了,至于说跟人皇的对比,这点昊天跟殷子煜也会有商议,商议一个合理的表述。
毕竟,量劫之时,若是不拉拢昊天瑶池,不给利益给昊天瑶池,就无法完成如此多大事,这两人代表的不是战力的高低,而是代表了鸿钧的利益。
量劫的角逐,不单单是表面的战力,更是内部的利益分配。
这两件至宝,于昊天瑶池而言太重要了,天书归天,昊天掌管封神榜,瑶池掌管打神鞭,代表了权利归位,气运归位,自此天庭掌控封神之威,对三界的统御将更为稳固。
昊天大帝紧紧握着封神榜,满脸笑意,对镇元子感激道:“镇元大仙封神之举,实乃公正无私,功莫大焉。天庭能得此二宝,皆赖大仙之力,朕感激不尽。”
此次镇元子作为散修封神,自然也是收获了偌大的好处,而如今三界阐教人教佛教三方圣人势力收缩,正是散修势力填补权利空白的时候。
这可是自巫妖之战之后,对于散修群体而言最大的利好,也是这是他们进入量劫而言,能够拿取的好处。
镇元子赶忙稽首,神情谦逊,连声道:“大天尊谬赞,贫道不过是谨遵道祖法旨行事。恭祝大天尊执掌天庭,令三界秩序井然,万灵归心。”
镇元子话语诚恳,其身姿宛如渊渟岳峙,尽显道家高人的风范,交还封神榜之后,立刻回山,此次封神获得偌大威名,万寿山弟子也开始出山,占领西牛贺洲利益空白之处!
当大商复国之后,整个朝歌仿佛回到封神之前的状态,气运恢弘,而洪荒各方无不关注朝歌。
而大商复国,人皇之气重聚,人皇归来自有一道来自朝歌的檄文传檄三界。
盖闻乾坤肇始,鸿蒙初辟,人族挺生,为万物之灵长。自太初以降,我大商承天应运,开国立邦,悠悠岁月,德被苍生。
昔封神之役,奸佞姬发,悖逆无道,背信弃义,勾结外力,出卖人族。仰仗奴役人族之圣人助力,兴不义之师,犯上作乱。彼时,人皇御驾亲征,力战殉国,大商国破,宗庙蒙尘,我人族气运骤降,无奈衣冠南渡,避祸南疆。姬发窃据神器,自降尊号为天子,谄媚仙神,贡人族气运,致我人族沦为仙佛之奴隶,供其驱使,任其鱼肉,苦难深重,历时竟达一个元会之久。
然天道好还,报应不爽。我大商遗民,虽处逆境,然复国之心,从未稍减。今逢时运轮转,大商北伐之师,奋袂而起,气吞山河。一路势如破竹,斩关夺隘,历经艰辛,终克强敌。今已重归朝歌,重建仙城。此城巍峨壮丽,威震三界,乃我人族复兴之象征。
今昭告三界:姬发叛逆,实为人族千古罪人,致使我族蒙此大难。幸赖祖宗庇佑,将士用命,北伐成功,人族正统得以重叙。往昔阐教所定之不公人族秩序,皆予废除,自此,我人族当以独立自主之姿,屹立于天地之间。
此次北伐,诸多功臣,厥功至伟杨婵英勇善战,谋略过人,特敕封为北境之王,镇抚北疆,保境安民;张角心怀苍生,道法高深,敕封为东境之王,泽被东土,福佑万民。
又我人族,自今而后,除祭祀祖庙之外,当隆重祭祀女娲娘娘、通天圣人,女娲娘娘抟土造人,为我人族之母,通天圣人,胸怀宽广,曾护佑人族,祭祀二圣,以报庇佑之恩。
我人族愿与万族和睦相处,共推洪荒重归太古之盛景,各守疆界,互不侵扰,平等相待,互通有无,共享天地之灵秀,同沐日月之光辉。
尤为重要者,皇叔子煜,实乃我大商之擎天之柱,人族之再造恩人。
量劫之际,天下大乱,仙佛纷争,人族危如累卵,皇叔以超凡之智慧,绝世之神通,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于绝境之中,推行心道,以心为本,启迪众生。
令我人族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终赢量劫之战,脱离仙佛之奴役,得以有尊严地生存于三界之间。
皇叔之功绩,惠及万族,使万族免于沦为妖魔之祸。
其心道之妙,在于明众生皆有心,本心无限之理,心界之门,自此为众生而开,凡有心向道者,皆可自由进入心界修行,探索本心,追寻至道。
可以说,此诏书阐述了从前的一切,并且给予盖棺定论,将天子这一页直接翻过去了,并且最后定下殷子煜为此次量劫之大功者。
而朝歌已经成为三界之大仙城,至于说无法辐射三界乃至是万界万族也不重要,只要三界有朝歌这个人族权力气运核心在,三界人族都会来此,无需真正的掌控万国,掌控三界土地。
类似于大都市的玩法,不会再玩什么领土占据,这已经过时了,而是气运核心一点就足够了,哪怕是封神之后,姬发将朝廷化为万国也无足轻重。
如今其他一切的界限全都模糊而不存,无论是轩辕系还是成汤系,无论是西域人族还是万界人族。
大商不会去占领,不会去统治,如今只要还是人族,就必须来朝歌,并且接受朝歌的人族解释。
此番诏书席间三界,对此诏书,对于殷子煜为大功者,在这万民敬仰之中,无量的气运如滚滚长河,朝着殷子煜汹涌汇聚。
只见此时殷子煜周身光芒万丈,瑞彩千条缭绕,那气运凝聚成实质,化为玄鸟盘旋,环绕其身。
殷子煜立于天地之间,仿佛已与这磅礴的气运融为一体,其气息愈发宏大、深邃,仿佛蕴含着天地间无尽力量。
而在天庭之上,昊天大帝自然是认可殷子煜之功,并且所有的决策都是殷子煜跟自己商议敲定。
并且昊天也知晓,殷子煜已经是到了距离证道混元不远了,甚至殷子煜更是此时三界秩序存在的根本锚点。
一旦殷子煜不能证道或者失败,就立刻被已经封山的圣人推翻,这如今的一切,都将如同泡影。
而殷子煜未来的证道,一旦证道成功,还要梳理三界因果,让三界回到上古洪荒的唯一之人。
昊天当机立断,召集三界众神,在凌霄宝殿之中宣布:“子煜以非凡之能,救人族于危难,推心道以醒众生,其功惠及三界。今朕尊殷子煜为三界众生大圣贤,望众神共仰其德,同遵其道。”
“陛下圣明!”
量劫之后的秩序,在数年时间迅速的稳定,曾经阐教的秩序也彻底翻篇,而截教的道跟殷子煜道也开始真正影响三界。
而心界之中涌入无数修行者,曾经阐教的道,核心根本就是你踩我,我踩他形成的秩序崩塌,新的秩序不说绝对平等,至少相对平等,凡人的地位得到提升,不再是如同蝼蚁一般当做妖魔的食物,仙佛的气运的韭菜,而是凡人也可修自身之本心,这样无量的心源力开始汇聚心界。
而殷子煜则是开始了属于心界的修行,这次量劫胜利,等于是为殷子煜提供了积累证道的平静时期,真要顺利证道,还是需要无量的心源力积累,如今等于说三界开始修心源之道,执念产生的心源力替代了即将出现的信仰之力。
当然了,大家可以继续在各自的道场依靠各自道场产生的先天灵气修行,这是最稳定的方式。
对于殷子煜此次量劫胜利,太清天之中则开始了针对未来的一次商议。(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