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拿下玄武门,我就是顺位继承 > 第111章 大年初二,有人敲响登闻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1章 大年初二,有人敲响登闻鼓

    第111章 大年初二,有人敲响登闻鼓
    东宫。
    自从太子李承乾砸坏了,李泰叫人给他制的轮椅后,他就后悔了。
    李承乾文叫將作监给重新打制了一个。
    此时李承乾正坐著轮椅,不管他在东宫哪个別院,都能听见太极宫內传来的鼓乐声。
    很热闹有人味,不像他这死气沉沉的东宫。
    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看李承乾了。
    称心看出了李承乾內心的失落。
    他推著李承乾回了寢殿,没有伴乐,独自一人为李承乾跳起了舞。
    李承乾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著这独给他一人跳的舞。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日一直宿在侯朝朝那,李承乾越看称心越觉得眉清目秀,称心扭动腰肢的时候,比女人还要嫵媚动人。
    看的李承乾心中升起一团热火。
    就借著酒劲,李承乾转动轮椅到称心身边,
    “啊!”
    正在跳舞称心,小腿被轮椅撞了下,一个重心不稳摔倒在了李承乾的怀中。
    李世民、李泰与眾嬪妃大臣,在两仪殿守岁了一夜。
    李承乾与称心二人,就在东宫对狙了一夜。
    李承乾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沉迷於此无法自拔。
    最近长孙皇后心情很好,病情也得到少许缓解。
    李世民与朝臣们与李泰的关係越平稳,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越发发可危。
    可李世民已经答应了长孙皇后不会废太子,长孙皇后也没有办法,改变李承乾的处境。
    长孙皇后知道只要她一死,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所以这些日子,长孙皇后努力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事情。
    本来已经认命的长孙皇后,因为担心李承乾的处境,又爆发出了强大的求生欲。
    正月初二,也称迎婿日,是民间出嫁的女子,带著夫婿回娘家的日子。
    一大清早,何娘子携夫君、子女回娘家拜年。
    何娘子的娘家,祖父、祖母,以及父母双亲都健在,
    长兄已经成亲多年,嫂子人很好,还给家中添了两个小侄子。
    她还有一个已经定好人家,还未到出嫁年纪的妹妹,
    何娘子与妹妹关係很好,去年回门的时候,何娘子答应妹妹给她买个新头绳。
    何娘子人长的漂亮,嫁给了个样貌平平但踏实肯干,对她极好的老实男人。
    何娘子家在终南山脚下,家中父兄以打猎为生,何娘子的夫君知道初二何娘子要回娘家。
    除了何娘子准备的日常用品,何娘子的夫君还主动买了,较为珍贵的盐和始。
    毕竟何娘子每年回门,还能往夫家带回不少的肉食。
    这一路上何娘子满是期待,手里还著买给妹妹的新头绳。
    叫两个孩子,不要总是偷吃带给小侄子们的糕点。
    天渐渐擦黑,何娘子的夫君赶著租来的驴车,晃晃悠悠的进了村口。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何娘子已经能看见,长兄和妹妹站在村口的身影了。
    今年村口空落落的,不仅如此,在这要吃晚饭的时间,住在山脚下的村户没有一家有炊烟升起村户,也没有一盏油灯亮起,整个村子静悄悄的,何娘子一行赶著驴车经过,竟然连个狗叫声都没有。
    何娘子和她的夫君都感觉出了不对劲,
    穿过村子,还要再往山中行一段路,才是何娘子娘家的位置。
    山中的猎户不会住的太远,远远的何娘子就发现,她家附近的前面几家的邻居房子,都被烧的焦黑倒塌。
    “快一点,郎君你再赶得快一点!”何娘子只觉手间发凉,心里慌的不行,只能不停的催促夫君不停的加快速度。
    即便何娘子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见娘家,同样烧焦倒塌的房子,何娘子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娘子你带著孩子在车上等著,我去看看怎么回事,我不喊你你就不要下来。”
    何娘子的夫君,跳下了驴车,抽出车上用於防身的柴刀。
    他在残破的房子附近並没有发现任何户体,直到他想回驴车的时候,在何家房子前面不远处,
    发现了一大片明显与其他地面顏色不同的土地,上面还有一些被翻出来的枯草根。
    何娘子的夫君壮著胆子,拿著柴刀小心的挖了起来。
    何娘子就看他夫君一直在地上挖土,就在何娘子等的耐不住性子,想下车去看看情况的时候。
    何娘子的夫君沉著脸回来了。
    何娘子的夫君也不说话,扬起鞭子就往回赶。
    “郎君那坑里·····.”
    何娘子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在问出这句话的同时,眼泪早早就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何娘子的夫君只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孩子,低声道:“娘子別再问了,我们这就去京兆府。”
    此时的京兆府府尹,已经被李世民换成了李袭誉。
    李袭誉祖籍陇西狄道,五世祖迁居金州安康,属陇西李氏分支,名门之后。
    其兄李袭志为隋唐名將,官至桂州都督、上柱国。
    李袭誉隋末任冠军府司兵,后归顺大唐。
    为人清正廉洁,以俸禄资助宗亲,生活俭朴,余资用於著书,著有五经妙言、江东记、忠孝图。
    他教育子孙耕田、养蚕、读书三事立身,强调自给自足,重视知识传承。
    像李袭誉这样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脾气又臭又硬,且不畏强权,李世民就是看中了李袭誉这点。
    就在李袭誉准备下职时,突然听下面人传报,有人在长安城外敲响了登闻鼓。
    所谓登闻鼓,就是百姓在遇重大冤屈,或地方官员不受理案件时,可到长安城击鼓直接向中央申诉,甚至可以直达御前。
    若百姓申诉不实,击鼓者的百姓还会受杖刑。
    何家娘子一行人赶回长安城时,城门已经紧闭,何娘子的夫君见城门已关,二话没说跳下马车,拿起了鼓槌就敲起了登闻鼓。
    登闻鼓就设立在长安宫城外最显要位置。
    鼓身以硬木为框,蒙牛皮或犀皮,高约两米,用的特製鼓槌敲击。
    身为京兆府尹的李袭誉接到通知,立刻就重视了起来,叫人將击鼓人带来,他要亲自审理此案。
    有人敲登闻鼓,身为京兆府尹对李袭誉问审后,还需御史台或大理寺官员覆核,无异议后,会將案件的来龙去脉,与审理处理结果一同呈报御前,由皇帝李世民会亲自过问后,才能正式结案。
    何娘子的夫君,让何娘子看著孩子与驴车,怕何娘子害怕,他作为第一见证人,独自一人跟著官兵进了京兆府衙门。
    李袭誉高坐堂前,厉声问道:“堂下何人,有何冤情,你可知敲登闻鼓有何后果?”
    何娘子的夫君忙跪在地上,“小人名叫赵二,家住万年县,今日本来是陪娘子回丈人家,没想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